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5S管理法改进中心药房医嘱调剂存在的问题。方法分析我院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5S管理法进行改进。结果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剂在调剂时间、出错率及损耗率上都较改善前明显降低。结论中心药房针剂医嘱调配5S管理法才能降低调剂差错、提高调剂效率及降低药品损耗。  相似文献   

2.
苟吉玉  余松 《北方药学》2016,(3):155-156
目的:加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临床探讨5S管理法在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7~12月在我院药房药品管理中施行5S管理法,观察施行前后药品管理的改进情况以及临床科室满意程度.结果:管理前药房药品合格率为87.1%,管理后合格率高达97.1%,管理后较管理前药房药品合格率明显上升.管理前临床科室满意度为80%,管理后满意度为96%,管理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结论:在医院药房采用5S管理法对药品进行管理不仅可有效提高药品合格率,避免药品过期、错放,也可提高药学人员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吴晓 《中国药业》2013,(12):102-103
目的保持门诊药房环境整洁,药品摆放整齐有序,降低调配差错件数。方法门诊药房组织全体人员学习"5S"管理,实行标准化管理。结果门诊药房环境整洁度大大提高,药品内差(指在药品的调配发药过程中由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发现的差错)件数由35件/周降至21件/周。结论"5S"管理在门诊药房开展是可行的,不但改善了工作环境,而且减少了药剂人员调配差错的件数,提高了调配正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药房运用9S管理法前后情况进行对比、总结与分析。结果:运用9S管理法后,门诊药房环境明显改善,工作效率与质量均较明显提高。结论:9S管理法是一种更加完善的先进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的管理中运用9S管理模式可提高药房工作效率、药品管理质量、服务水平与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门诊药房直接接触患者,药品调剂应准确无误,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常导致各种差错。在强调药师的责任心和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高强度工作下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门诊药房直接接触患者,药品调剂应准确无误,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常导致各种差错.在强调药师的责任心和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高强度工作下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的启用给医院门诊药房工作带来的变化。方法结合自动发药机和药品智能存取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调剂差错,改善了药房环境。结论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改变了门诊药房的药品手工调配模式,新系统的应用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以利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8.
吕红  潘柏良  张红梅 《中国药业》2011,20(13):44-45
结合工作实际,对医院门诊药房中常见的调剂差错进行分析,提出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门诊药房的工作,防范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醒广大药剂人员在调剂工作中认真负责。方法 笔者根据在药房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分析门诊药房在调剂工作中出现的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减少调剂差错,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结论 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与药品有关的医务人员具有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珑慧  章建富 《海峡药学》2009,21(9):192-193
根据笔者多年在门诊,药房工作的经验,系统地对门诊药房近几年发生的差错类型和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与大数据中心调取门诊患者取药相关数据,对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门诊药房处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鱼骨分析法发现可能影响患者候药时间和药房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因素,采用质量管理工具4M1E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实施精细化管理.选择改进前、精细化管理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方法:结合门诊药房复核岗位的特点,分别从人员配备、工作流程、软件支持和窗口形象等方面总结切合基层医院实际的发药复核岗位的管理要点。结果与结论:本套要点在对本院初次走上发药复核岗位的几批药学人员的实践培训中颇见成效,是加强发药窗口管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陈安民  周欢梅 《中国药房》2009,(25):1958-1960
目的:改进药房调剂制度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将65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以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分类方法,从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5个方面分别进行因果分析。结果:在影响质量的5个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占83%。围绕主要因素展开质量控制可达到降低差错率的目的,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由之前的年均约16例下降到2008年前10个月仅发生1例。结论:应用此方法可有效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的管理和发放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观察组,并将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未实施的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账目相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实施药品管理,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并将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胡秀珠 《中国药师》2014,(6):1063-1065
目的:探讨某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实施计算机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门诊情况制定药品入库出库程序管理制度,分析实施计算机管理后,药品管理、处方调剂管理、人员管理等程序完善的情况,对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账目符合率等进行记录.并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药房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计算机管理后,门诊药房管理在准确度、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账目符合率分别为(8.97±1.55) min、(1.24±0.41)d、(96.47±1.04)%,优于实施管理前的(19.25±3.14) min、(3.25±1.14)d、(88.54±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后患者对药房服务水平满意度为4.21,高于实施前的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门诊药房实施计算机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能够缩短患者取药时间,科学管理药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和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某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度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共发现7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39次。结论: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17.
廖靖萍  于西全  宋洪涛 《中国药房》2011,(13):1175-1177
目的:优化门诊取药流程,提高调剂效率,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对比门诊药房前、后2种取药模式,分析现行刷卡叫号取药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相比传统预配候取模式,现行刷卡叫号取药模式通过数据流程的优化组合,随机分配窗口,即刷即配、即取即消,且语音系统与液晶显示屏同步,不仅为患者营造了温馨、人性化的取药环境,提高了调剂的质量和效率,减轻了药师的压力,有利于药学服务的开展,还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但仍存在就医卡易消磁等问题。结论:刷卡叫号取药模式是一种新的取药模式,适合我院门诊药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会民  张永进  陈曙峰 《中国药房》2014,(13):1189-1192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影响门诊药房调剂的各环节即采购、验收、储存、请领、上架、调剂、发放及相关风险因素(药库、门诊药房、门诊医师、网络系统因素)进行根因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并落实,并对实施风险管理前(2013年6月1-30日)、后(2013年7月1-30日)门诊药房调剂(连续调剂60天7 000张门诊处方)的差错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制订并实施了包括落实相关制度、强化药品标识管理、加强培训及学习、优化调剂流程、改善窗口环境等改进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后内差事件发生件数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405,P<0.001),外差发生件数降为0。表明实施风险管理后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显著加强,调剂差错数量明显减少,促进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谢艳萍  徐萍 《中国药房》2013,(17):1578-1580
目的: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降低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本院门诊药房的实际情况,从药学人员综合素质、药品调剂差错及药品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结果与结论:通过精细化的各项管理措施如定期培训、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分类进行药品养护、制作医师联系卡等使药剂人员操作规范、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药品调剂差错减少,药品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逐步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