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顽固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对46例顽固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均采用PCIA给药,镇痛液容量泵两组均为300ml。对照组药物组成:吗啡240mg+咪唑安定5mg+托烷司琼5mg+NS;观察组药物组成:吗啡120mg+氯胺酮200mg+咪唑安定5mg+托烷司琼5mg+NS。分别在给药后4h和1、2、3、4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两组疼痛基本缓解,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吗啡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顽固性癌痛患者,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PCIA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腹腔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T组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TAP阻滞。术毕两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方为芬太尼1.0 mg加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的例数。分别于术后2、6、12、24 h记录两组患者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C组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患者例数及各时点镇痛泵累计按压次数明显多于T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及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术后2、6、12 h咳嗽VAS评分均明显高于T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AP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桑艳艳  苗韶华 《山东医药》2011,51(34):94-95
目的观察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颅内再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术后清醒后静脉用舒芬太尼行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术后采用肌注哌替啶镇痛。观察记录颅内术后再出血、应用甘露醇、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后4、12、24、48、72h监测并记录VAS、Ramesay镇静评分、MAP、颅内压(ICP),术后24、48、72h检测血糖(Bs)、血清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3例,二次开颅2例,术后48h使用甘露醇8例;对照组分别为5、4、46例,两组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点的VAS、Ramsay评分、ICP、MAP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外周血BS、Cor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可通过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抑制血压波动、降低ICP、减轻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了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中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对全麻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I或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麻醉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术后两组均给予地佐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PCIA开始后两组1、2、4、8、24、48h的镇痛效果,记录PCIA给药次数、首次PCIA时间、48h地佐辛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h内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麻醉维持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提高全麻术后早期(4h内)地佐辛PCIA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效果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P、F、C组各20例.P组在切皮前和术后24h分别静注40 mg帕瑞昔布钠;F组在切皮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并于PCIA泵中加入200 mg氟比洛芬酯;C组在切皮前和术后24 h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 mL;关胸前行肋间神经阻滞,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接PCIA泵.观察PCIA泵开启后2 h(T1)、4h(T2)、8 h(T3)、12 h(T4)、24 h(T5)、48 h(T6)、72 h(T7)时静息、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PCI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记录T6、T7时患者对镇痛效果的评价,记录呼吸监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相比,T1、T2时PClA泵实际按压次数3组间无统计学性差异;T3~T6时P组和F组PCIA泵实际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均<0.05),P组和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静息及咳嗽VAS在T1、T2时点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T3~T6各时点P组及F组明显低于C组(P均<0.05),P组和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T7时点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时点呼吸监测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组及F组对镇痛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C组(P均<0.05);各组均未观测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后多模式镇痛可增强镇痛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对患者呼吸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排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清IL-2、IL-10、sIL-2R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术后以曲马多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Ⅱ组以氯诺昔康行PCIA;Ⅲ组在麻醉前和关腹时静推氯诺昔康8 mg,术后以曲马多行PCIA。分别于PCIA后8、12、24、48、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前(T1)、切皮后90 min(T2)及术后24(T3)、48(T4)、72 h(T5)测定血清IL-2、IL-10、sIL-2R。结果三组PCIA后各时点VAS比较,P均〉0.05。三组血清IL-2从T2起均较T1显著下降(P均〈0.05);血清IL-10从T3起均较T1显著升高(P均〈0.05),Ⅰ、Ⅲ组T5时仍显著高于T1水平(P均〈0.05),Ⅱ组则恢复至T1水平(P〉0.05),与Ⅰ、Ⅲ组值相比较P均〈0.05;Ⅰ、Ⅱ组血清sIL-2R从T3起均较T1明显升高(P均〈0.05),Ⅲ组此时与T1相比,P〉0.05,但明显低于Ⅰ、Ⅱ组(P均〈0.05),T5时与T1相比,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IL-2、IL-10、sIL-2R水平,从而减少手术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且不影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双盲分为4组(n=30):A组(芬太尼0.004rag/k)、B组(芬太尼0.008mg/kg)、C组(氯胺酮4mg/mg)和D组(氯胺酮8mg/kg)。4组均复合布比卡因150mg,并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后注入PCEA泵。观察记录4组患者术后48h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后6、12、24和48h各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并记录自控按压镇痛泵次数,48h内镇静评分(SS)评定镇静情况。记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48h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稳定,尿潴留及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VAS评分及自控按压镇痛泵次数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D组相比VAS评分及自控按压镇痛泵次数无差异(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和D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且未观察到氯胺酮精神症状。结论布比卡因复合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的自控静脉镇痛( PCIA)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52例实施PCIA的男性胸部手术患者分为非吸烟组(NS组)70例和吸烟组(S组)82例,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及术后24、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0~48 h采用数字评价量表( NRS)评估静息与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观察有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S组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及每千克体质量用量均明显大于NS组,术后0~48 h静息与咳嗽时NRS评分均高于NS组( P均<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疼痛程度增强、PCIA所用药物剂量增大,但PCIA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孟志秀  黄冰  钱卫 《山东医药》2009,49(51):71-7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术后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术毕观察组行布托啡诺PCIA,对照组肌注盐酸曲马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及术后12 h(T1)、24 h(T2)、36 h(T3)、48 h(T4)测定两组血清5-HT和SP水平,记录患者T1、T2、T3、T4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T1、T2、T3、T4 VAS评分及5-HT、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布托啡诺PCIA镇痛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5-HT和SP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将2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观察组切皮前静注氯诺昔康8mg,对照组术前未注药。术毕观察组予氯诺昔康0.6mg/kg,对照组予芬太尼0.015mg/kg,均稀释至100ml,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1)、手术开始前即刻(T2)、术毕(T3)、术后24h(T4)、术后48h(T5)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2、IL-8水平。并对患者术后4、24、48h静卧和咳嗽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T3、T4时点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5时点IL-8均明显升高,与T1时点比较,P均<0.05。提示氯诺昔康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接近,但能减轻麻醉手术等因素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并能防止炎症反应过度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对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完成TKA,A组术后用超声引导股神经置管行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用持续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h静息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0~12、13—24、25~48h期间应用自控镇痛泵(PCA泵)次数,使用帕瑞昔布钠总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A组术后8、12、24h静息时VAS评分,4、8、12、24、48h活动时VAS评分,0—12、13—24、25—48h期间应用PCA次数,使用帕瑞昔布钠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用于老年患者TKA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郭素莲  阎宇听 《山东医药》2011,51(27):91-9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30min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术毕即刻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前30rain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术前30min(T0)、术毕即刻(T1)及术后8h(T2)、24h(L)IL-2、IL-6、IL-10水平,记录术后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比例及平均用量。结果观察组T1、T2、T3时点IL-2、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1、T2、T3时点IL-2水平明显低于T0时点,T2时点IL-6、IL-10明显高于To,P均〈0.050观察组术后8、12、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用药比例及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多模式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的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连接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吗啡1.5~2 mg,然后连接PCIA泵,对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和48 h进行静息时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测定术后24 h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静息时,多模式镇痛组24 h、48 h 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时,多模式镇痛组12 h、24 h、48 h 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模式镇痛组12 h、24 h、48 h RS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多模式镇痛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的镇痛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KT)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9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术毕均接一次性自动控制镇痛泵行PCIA。A、B、C组镇痛液分别为KT、舒芬太尼、KT联合舒芬太尼。PCIA后3、6、12、24、48 h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及自动控制镇痛给药次数,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行VAS评分,统计镇痛满意度。结果与A、B组比较,C组各时点VA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镇痛满意度高(P〈0.05或〈0.01)。结论 KT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PCIA能明显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7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ut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5例,术后分别使用布托啡诺或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0、4、8、12、24、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痛评分、PCIA次数、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But组4、8、12、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Fen组(P〈0.05);But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Fen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But组患者对PCIA满意率明显高于Fen组(P〈0.05)。表明布托啡诺用于眼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联合舒芬太尼PCIA,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PCIA。评估两组术后2、4、8、12、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第1次按压镇痛泵距离清醒拔管时间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第1次按压镇痛泵距离清醒拔管时间分别为(9.5±2.1)、(4.4±2.3)h,24 h内患者按压镇痛泵次数分别为(6.5±4.0)、(15.6±7.4)次,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0.3±2.3)、(65.4±5.2)μg,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因按压镇痛泵次数较多,出现呕心、眩晕现象。结论超声引导下TAP联合舒芬太尼PCIA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定位准确,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辉 《山东医药》2006,46(24):35-35
择期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剖宫产术后接受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照组术后不实施镇痛。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24、48h时的血清泌乳素(PRL),称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3d早晨的体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术后24、48h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PRL含量无差异,术后24、48h的PRL含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产后第3天实验组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剖宫产术后镇痛能减轻产妇疼痛,促进PRL分泌,有利于新生儿体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内分泌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65岁以上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n=18例)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50叫次。Ⅱ组(PCIA组n=19例)术后行PCIA镇痛,分别于麻醉前、术毕1h、24h、48h、72h采血测定血糖(Glu)、皮质醇浓度(Col),同时监测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钟通气量(MY)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Ⅱ组病人VAS评分低,血糖于术后48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24h皮质醇基本恢复正常;而Ⅰ组病人48h后血糖及皮质醇仍居高不下。同时,Ⅱ组呼吸功能改善明显。结论PCIA改善了老年人术后的肺功能,减轻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何杨  李艳丽  胡轶  何芨 《山东医药》2010,50(19):51-52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相同;术毕即刻观察组予芬太尼0.015 mg/kg+氯胺酮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对照组予芬太尼0.0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速度均为4.2 ml/h。分别于术后5、8、12、24 h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SS评分法评定镇静效果;并观察术后24 h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相似,对照组术后5、8 h镇静效果强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2种镇痛方法在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EA组与PCIA组。2组术后镇痛方法如下。PCEA组:舒芬太尼30μg+罗哌卡因300 mg+0.9%生理盐水至250 ml,单次量2 ml,持续输注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PCIA组:舒芬太尼200μg+0.9%生理盐水至250 ml,单次量2 ml,持续输注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术后4、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静息痛和运动痛。观察比较2组术后4、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无力、谵妄躁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 PCEA组患者术后4、24、48 h的静息痛、运动痛VAS值明显低于PCIA组(P0.05)。在术后4 h和24 h,PCEA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PCIA组(P0.05),术后48 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EA组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无力及谵妄躁动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0.12%罗哌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的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的PCIA组,且不良反应可能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