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一例欧阳清(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桂林市541000)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血液;分离嗜水气单胞菌分布非常广泛,本菌是鱼类、两栖类和爬虫类的病原菌,可引起人类的蜂窝组织炎、败血症、尿道感染等。我们从1例发热待查的患者血液中...  相似文献   

2.
在非高渗培养基上从两例骨髓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L型桂炳东,贾坤如,徐建民(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细菌L型通常要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上生长,我们在普通血培养肉汤增菌培养基及血平板上从两例骨髓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L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种类的增菌培养基对于沙门菌的增菌效果,并进行菌株分离效果的比较与分析。方法选择目前市面上较为常用的四硫磺酸盐增菌液(Tetrathionate Broth Base,TTB)、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elenite Cystine Borth,SC)、罗伯特增菌液(Rappaport-Vassiliadis Soya Broth,RVS)和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Selenite Brilliant Green Broth,SBG)4种沙门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沙门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进行增菌培养,观察增菌效果;然后采用上述4种增菌培养基对健康人群标本和食品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增菌效果。结果对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的24 h增菌动态观察效果表明,SBG增菌培养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4种沙门菌达到对数生长期,且稳定期菌株的OD值均高于其它3类培养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5),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对健康人群的肛拭子沙门菌分离率是0.2%,对食品的分离率是13.5%,均高于其它增菌液效果。结论 SBG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目前市售的对沙门菌增菌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之一,采用高效的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联合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沙门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1996年1月~1998年9月,我们对我院小儿科的27例新生儿败血症住院病儿的感染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7例病儿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h~13d.其中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2例。1.2 方法1.2.1 标本分离鉴定 无菌操作取静脉血2mL,加入血液增菌培养基及L型增菌培养基内,置于37℃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增菌培养,按文献〔1,2〕鉴定菌种。血液增菌培养基购自浙江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L型增菌培养基则在血液增菌培养基基础上,加入1…  相似文献   

5.
胥艳玲  杨旭  李江  何薇  和平安  吕梅  毕慧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1):1028-1033
本文报道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疗及转归,进一步明确血培养重要性以及加深临床对此病的认识。 选择2017—2021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血流感染的4例患者,对患者临床表现、血培养采集及嗜水气单胞菌检出时间、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4例病例均为男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出现发热后采集血培养并检出嗜水气单胞菌,4例患者血培养报阳时间4~11 h。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对二代、三代、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4例患者早期均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例患者经积极抗感染及升白细胞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未完成化疗,患者要求出院,后续不详。2例患者迅速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后患者死亡。研究表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嗜水气单胞菌血流感染罕见但死亡率高,对于反复发热考虑感染致病的患者需尽早进行血培养确认病原体并进行药敏试验,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除抗感染治疗外同时要提升患者免疫力,警惕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夏秋季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 ,我们于1999年 6~ 10月对 343例腹泻患者进行致病性弧菌的分离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采集本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新鲜粪便或直肠拭子 ,置于文 -腊二氏保菌液中。2 .培养基 :TCBS、4号琼脂、Mac琼脂、弧菌科微量生物鉴定管 (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 )。3.分离方法 :将含有标本的保菌液倒入碱性胨水 35℃增菌 6~ 8h ,然后挑取表面培养物 ,划线接种于Mac琼脂和 4号琼脂 (或TCBS) 35℃培养 18~2 4h。4.鉴定方法 :挑取可疑菌落 ,…  相似文献   

7.
目的:18株细菌分离鉴定的体会方法: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国玫瑰兰培养基、M-H培养基均由厂家提供将菌株以无菌方式涂于各种培养基上加盖倒置37°培养24h。结果:18株菌鉴定15株正确,2株错误,其中1株属对、种错误;另一株麦康凯、血液琼脂、普通琼脂培养基均不生长考虑菌株死亡,该菌实际是嗜气水假单胞菌1株为深红沙雷氏菌,1株铅黄肠球菌,本室鉴定为屎肠球菌18株茵肠球菌4株,其中1株铅黄肠球菌,3株粪肠球菌2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2株白念,1株葡萄牙假丝酵母菌,1株大肠杆菌,1株施氏假单胞菌,1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绿脓杆茵,1株雷极普鲁成登斯基,1株宋内志贺氏,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7月~ 10月采集了崇文区 2 10份急性腹泻患者粪便 ,除开展了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外。还开展了气单胞菌属的检测 ,共检出阳性菌株 32株。其中沙门氏菌 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 1株 ,都伯林沙门氏菌 2株 ) ,志贺氏菌 6株 (宋内氏菌 4株 ,福氏Y变种 2株 )致病性大肠杆菌 4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分离到气单胞菌属的细菌 14株 ,检出率为 6 .6 7% ,其中豚鼠气单胞菌 8株 ,温和气单胞菌 5株 ,嗜水气单胞菌 1株 ,结果表明夏秋季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亦属常见 ,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 .  相似文献   

9.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在水、鱼类、多种哺乳动物及人肠道中发现[1],可致人类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对该菌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于1991年6~9月从385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8株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了血清学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本市1991年6~9月各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粪便中分离所得。1.2分离鉴定新鲜标本直接划种改良SS琼脂功(加1%甘露醇)和TCBS、AB琼脂平板。同时将标本接种1%NaCl碱性肺水37℃增菌过夜,划种AB、TCBS、改良SS琼脂平板,凡氧化酶阳性,克氏双精为K/…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卫市感染性腹泻肠道致病菌的构成、分布和流行特征,为肠道细菌性传染病控制提供病原学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方法,对中卫市2014年1月-12月期间,6家哨点医院的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与分析。结果:共采集病人粪便标本136份,分离到病原菌52株,检出率为38.24%。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占65.38%;其次是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氏菌,分别占23.08%、7.69%和3.85%。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结论:中卫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志贺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以6-9月为流行高峰季节,应适时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及食物中毒在嘉峪关地区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1984~1990年分离出的26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报道如下。菌株来源: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送检的粪便及血液标本分离培养获得,其中粪便241份,血液19份。菌株培养:血液培养先接种于蛋白陈牛肉汤中进行增菌培养。粪便直接接种于SS·伊红美兰肠道菌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划线分离培养。血液培养在一周内如疑有细菌,则转血琼脂培养基及SS·伊红美兰培养分离,选择可疑菌落接种双糖、单糖发酵管,经培养符合H_2S( )、动力( )、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木糖(?)/(-)、鼠李糖(?)/(-)、酒石酸利用( )、尿素(-)者进行血清学鉴定。粪便可疑菌落亦如上述作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并盐水对照,菌株全部与沙门氏菌A~F群0多价血清凝集,与单价O_4、O_5诊断血清凝集。再与鞭毛抗原Hi、H_1、H_2进行玻片凝集,如Hi抗原不凝者进行位相鞭毛诱导,然后再进行凝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四硫磺酸钠煌绿(Tetrathionate Brilliant Green Enrichment Medium Base,TTB)和亚硒酸盐胱氨酸(Selenite c FStine medium,SC)增菌液在不同增菌时间段对沙门氏菌分离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添加到待检食品样品中,按GB 4789.4-2010的常规定性方法进行检测,BPW前增菌后接种TTB和SC。TTB经42℃分别增菌培养15 h、18 h、24 h、26 h后再接种选择性培养基中,观察沙门氏菌的分离情况;SC经36℃分别增菌培养15 h、18 h、24 h、26 h后再接种选择性培养基中,观察沙门氏菌的分离情况。结果鼠伤寒沙门氏菌经TTB 15~24 h的增菌培养后生长繁殖旺盛,数量上有相对优势,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效果好;鼠伤寒沙门氏菌经SC 18~24 h的增菌培养后生长繁殖旺盛,数量上有相对优势,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效果好。结论沙门氏菌经TTB 15~24 h的增菌培养检出率高,沙门氏菌经SC 18~24 h的增菌培养检出率高,两种增菌液应同时配合使用,相互弥补。  相似文献   

13.
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及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志贺邻单胞菌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之一 ,由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较少。宁波市北仑区某厂食堂发生一起类志贺邻单胞菌食物中毒 ,现将分离鉴定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餐后 1 1小时 ,出现首例病人 ,至次日中午达发病高峰。潜伏期最短 1 1小时 ,最长 3 8小时 ,平均 2 1小时。中毒症状主要表现 :腹痛 ,腹泻 3~ 6次水样便 ,伴恶心、发热。 1 4人就餐 ,1 2人发病 ,发生率为 85 .7% ,均经抗生素治疗痊愈。2 实验室检查2 .1 标本采集 采集油豆腐 1份 ,急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 1 1份 (除 2例未服药外 ,其余均服过药。)2 .2 检测项目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鼠疫耶尔森菌等实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将9种实验菌株分别接种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结果 9种实验菌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赫氏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在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上只有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生长,其它实验菌株受到抑制未生长。结论耶尔森菌选择培养基在鼠疫耶尔森菌的分离培养中优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赫氏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1年9月下旬从一个21岁发热20余天的男性病人骨髓培养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细菌学鉴定:经培菌培养后,骨髓标本在肉汤培养基内(内含西红柿浸出液)35℃培养,3天培养液呈紫红色,微混,转种血平皿35℃24小时生长出乳白色、光滑、湿润,中等大小,圆形菌落。平皿均生长,呈半透明的小菌落,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阳性球杆菌。有动力,生化反应符合伤寒杆菌特征。血清学反应:本菌与沙门氏A—F 多价O 诊断血清不凝集,用Vi 血清凝集明显、证实Vi 抗原所致。用生理盐水将菌洗下、100℃煮沸30分钟后仍做A—F 多价O 血清(沙门氏多价O 血清)汇集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0年9月14日从婴儿血中分离一株嗜水气单胞菌,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孙某,男,10个月。患儿入院6天前开始发热,经当地治疗无效来我  相似文献   

1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将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及药敏结果按年份、标本种类和耐药率分别统计比较。结果 :2 887份标本中共检出1 92例 (6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每年分离分别为 6 .4%、6 .8%、6 .9%。该菌每年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 2 6 %、2 7%、30 .7% ,对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耐药率为 2 2 %、2 2 .2 %、2 3 .9% ,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46 .3 %、47.6 %、52 .3 % ,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 ,其耐药率均为 1 0 0 %。结论 :随着亚胺培南等高档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逐年上升 ,其对三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 ,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斑马鱼进行几种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细菌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为基础的传统方法,并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最后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斑马鱼,观察实验组发病、死亡情况以判定其对斑马鱼的致病性强弱,从而了解影响斑马鱼健康的主要病原菌。结果在所有采样单位共检出3种病原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大多数被检单位,且有较强的致病力。个别单位检出温和气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致病力稍弱;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最弱,感染斑马鱼无典型临床症状,无死亡。结论嗜水气单胞菌可能造成实验用鱼设施的污染,嗜水气单胞菌已证明可以感染人类,此类潜在的人-鱼感染途径应引起重视。由此建议,嗜水气单胞菌应成为重点监控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9.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多有报道,从大便、血液、脑脊液中同时检出鼠伤寒杆菌的报告少见。作者于1993年7月从患儿的大便、血液、脑脊中同时分离了鼠伤寒杆菌,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腹泻在某县级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本院。临床表现:持续发热,T39.SC,抽搐、呕吐并腹泻,神志淡漠,颈项强直。心肺(一)。WBC38.0X10‘/L,NO.9。疑败血症、化脑行大便、血液及脑脊液培养。大便培养:收到大便标本后,立即接种子SS琼脂培养基,培养24h后观察。菌落形态:选择无色透明和中心带黑色、圆形凸起、较小,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20.
蒋晻  张之峰 《四川医学》2001,22(5):442-442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内感染菌之一 ,目前国内各医院中其检出率也已占有一定的比例 ,尤其是在肺部感染病例中 ,有报道显示其占2 5% [1] ,由于它对许多抗菌药呈耐药性 ,特别是对 β 内酰胺类耐药 ,正越来越引起医院感染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该菌药敏结果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临床送检的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无菌方法采取相应部位标本 ,如痰、咽拭子、创面分泌物、胸(腹 )水、血液、尿液等。1 2 方法 :肉汤增菌或直接接种血平板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和鉴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