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血症患儿病情的关系。方法40例脓毒血症患儿,按照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早期脓毒血症组(25例)、严重脓毒血症组(13例)、脓毒血症休克组(2例);并将患儿按照预后情况不同分为预后较好组(38例)和危重休克组(2例)。比较早期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及预后较好组、危重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与脓毒血症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高于早期脓毒血症组,且脓毒血症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23.36±0.63)ng/ml、(6.45±0.58)mmol/L、(2.18±0.25)mg/L,高于预后较好组的(2.85±0.29)ng/ml、(2.52±0.39)mmol/L、(1.36±0.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与降钙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体水平有一定关系,病情越严重,水平越高,所以能够以上述指标水平评估脓毒血症患儿病情,对其实施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D-二聚体、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血液净化组和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住院时间、抗生素持续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和30 d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治疗7 d后,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71.43%)(P<0.05)。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30 d生存率显著高于血液净化组(P<0.05)。治疗7 d后,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血液净化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降低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与脓毒血症病人病情的关系,探讨其在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脓毒症212例病人基本信息、入院24 h内PC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应用入院24 h最差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依据病人28 d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PC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在评估脓毒症病人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PCT、D-二聚体水平高于存活组,其中死亡组PCT为(40.92±32.62)μg/L,高于存活组(30.67±32.34)μg/L,死亡组D-二聚体为(8.54±6.82)mg/L,高于存活组(6.25±6.06)mg/L(均P<0.05),抗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存活组,其中死亡组凝血酶Ⅲ为(60.75±19.71)%,低于存活组(67.97±16.1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对于手术后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62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第1、5、10天对患者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序贯性检测,观察分析患者转归情况、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依据APACHEⅡ评分标准对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62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41例存活,为预后良好组;21例死亡,分为预后较差组;两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在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在第5和第10天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脓毒血症具有极大相关性,可通过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术后脓毒血症患者的诊断指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D-二聚体用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名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连续3天测量D-二聚体,并记录患者28d的病死率,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对于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生存组的前3天D-二聚体平均值(5.83±2.3)U/L,明显低于死亡组(8.46±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52,P<0.01)。应用ROC曲线确定前3天D-二聚体平均值判断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4.85 U/L,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5.3%。结论收入ICU后连续3天的D-二聚体平均值可以作为判断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意义。方法80例重症肺炎患儿做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行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治愈及死亡儿童不同时间点的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6.47±2.13)ng/ml、D-二聚体水平为(0.49±0.17)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9±0.47)ng/ml、(0.22±0.09)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症转归情况将观察组儿童分为治愈组(58例)与死亡组(22例)。两组儿童第1天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天、第7天、转出或死亡前,治愈组儿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3.56±1.49)、(1.21±0.42)、(0.34±0.02)ng/ml,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的(14.37±3.17)、(23.70±5.47)、(32.17±7.24)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D-二聚体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钙素原不同时期测定对病情判断意义重大,可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的影响,优化血清降钙素原对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反映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跟踪调查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确诊患者100例,根据所接受的治疗手段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同时根据治疗开始时患者血乳酸浓度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将两组患者分重度全身组织缺氧组,中度全身组织缺氧组,全身组织氧供恢复组.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检测血乳酸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入院24内完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6h检测点PCT浓度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入院时及第1、2、3、7、14、21、28天进行多器官功能衰竭评分(M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病情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液体复苏可降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P<0.01);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患者病情改善及预后.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预后相关;血压、血容量、全身组织氧供的早期改善治疗(EGDT)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更好地反映脓毒血症病情分级及病情预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有助于重症脓毒血症及脓毒血症休克病情改善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D-二聚体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92±0.84)mmol/L和(4.98±2.57)mmol/L,D-二聚体分别为(4.74±4.27)mg/L和(6.16±4.70)mg/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65和22.47±6.91。结论:血乳酸、D-二聚体可用于早期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中降钙素原的含量变化,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WBC、淋巴细胞、体温、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其中C-反应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降钙素原与入院时比较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脓毒血症的临床症状,能显著降低降钙素原的血中含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脓毒血症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41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在发病第1天、第3天和转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当天的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清PCT水平,记录当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随访上述患儿的生存状况,并据此将患儿分为存活组29例和死亡组12例.结果 发生脓毒血症第1天,两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脓毒血症第3天,死亡组患儿和生存组相比,血浆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而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转出重症监护室当天,死亡组患儿和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儿的血浆NT-pro-BNP水平、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脓毒血症患儿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清PCT水平都明显增高,血浆NT-pro-BNP比血清PCT更灵敏反映脓毒血症病情的变化,故根据两者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早对患儿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90例成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29例和脓毒性休克组6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8例和死亡组42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CD64、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等化验,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SOFA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WBC、PCT、CRP、CD64、IL-6、IL-8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D64及PCT是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预测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799、0.795、0.778,CD64的AUC高于其他任一单个血标本检测项目,其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66.7%。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病房及纤维蛋白原(EICU)并确诊脓毒血症患者132例,分析凝血指标正常组及异常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检测存活组及死亡组各项凝血指标。结果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imer)异常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正常组与异常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T、APTT延长,FIB下降,D-dimer增高,存活组与死亡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及D-dimer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2组经不同治疗干预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好转率及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1周,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试验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28 d生存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治疗1周,2组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好转率为91.42%,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结论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降低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并有效改善该病症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减少血液中毒素。  相似文献   

14.
马尚超 《北方药学》2019,16(2):20-21
目的:探究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浓毒血症患者(均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与降钙素原水平可见降低趋势,但观察组两个指标水平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数据经统计,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血症,在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因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优良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214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最终脱机结局将所有患儿分为脱机失败组(82例)和脱机成功组(132例)。收集患儿各项基本资料和相关检查结果 ,依次采取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成功脱机的影响因素。结果脱机成功患儿132例,成功率为61.68%;脱机失败患儿82例,失败率为38.32%,其中死亡患儿21例,死亡率为9.81%。单因素分析结果得知,脱机成功组患儿年龄(6.95±1.49)岁大于脱机失败组的(4.42±1.51)岁,入院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1.48±4.29)分、D-二聚体含量(1242.32±123.41)μg/L、先天性心脏病占比3.03%均低于脱机失败组的(19.42±4.12)分、(3543.84±172.41)μg/L、1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红蛋白(Hb)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APACHEⅡ评分≥30分、有先天性心脏病、D-二聚体水平≥2000μg/L为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影响最大。结论年龄≥6岁、APACHEⅡ评分≥30分、有先天性心脏病、D-二聚体水平≥2000μg/L为影响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脱机失败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积极进行监测和改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械通气成功脱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ICU 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2例)和存活组(262例)。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lt减少、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大,入ICU 24 h时的血乳酸、降钙素原(PCT)、SCr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而氧合指数和第7天Plt计数降低(P<0.05)。Plt减少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减少、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死亡的AUC分别为0.819、0.857、0.848和0.859(P<0.01)。Plt减少的约登指数为0.638,其预测脓毒症死亡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2.14%。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1周内发生Plt减少,对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D-二聚体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成人综合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均予以早期集束化治疗.于集束化治疗前、治疗后6h,入ICU 1、2、3、4、5d,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并分别记录各时间点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根据患者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并对本组内各时间点相关指标与集束化治疗前进行比较.分别将两组内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存活组APACHE Ⅱ评分、D-二聚体随着病情好转下降,死亡组则呈升高趋势;存活组血小板计数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升高,而死亡组则逐渐下降.经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血小板计数呈负性相关(r=-0.862,P<0.01),与D-二聚体浓度呈正相关(r=0.445,P<0.01).结论 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90例,参照肺炎严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低危组(肺炎严重指数积分<90分)、中危组(肺炎严重指数积分91~130分)、高危组(肺炎严重指数积分>130分)。分析对比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按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疾病进展,进一步将90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两组间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预后存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者与预后死亡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者的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可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反复发热及热性惊厥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特选取自2016年5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并按患儿的发热程度分为A组(轻度发热组)42例及B组(热性惊厥组)44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正常儿童40例作为C组。分析与对比三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情况,探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三组患儿相比,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0.18±0.28)mg/L明显低于A组(0.31±0.27)mg/L、B组(0.46±0.24)mg/L;C组APACHEⅡ评分(0.25±0.42)分明显低于A组(11.06±2.88)分、B组(25.89±4.86)分;A、B两组相比,B组血浆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炎患儿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1.86±0.42)mg/L明显高于急性支气管炎(1.43±0.19)mg/L、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8±0.38)mg/L;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发生与发展,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类型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对判断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反复发热及热性惊厥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脓毒症患者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并同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对PCT与APACHE Ⅱ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再根据患者转归不同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评价PCT、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判断的指导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CT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CT及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检测PCT水平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