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分类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208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其中成人组100例、儿童组60例、新生儿组48例,分别用Sysmex XE-5000与人工镜检法对不同年龄组的静脉血进行WBC分类,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嗜碱粒细胞外,成人组仪器法与人工镜检法检测WBC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P<0.05)。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儿童组及新生儿组WBC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P<0.05)。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分类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对大批量标本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两者结合,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2份血常规标本资料,经血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符合血细胞形态学复检标准的共878份,均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涂片镜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NE)、嗜酸粒细胞(EO)、嗜碱粒细胞(BA)、淋巴细胞(LY)的检出率与涂片镜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单核细胞(MO)、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OTHER)、幼稚细胞/核左移(IG)检出率低于涂片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异常标本总检出率为96.36%(846/878),涂片镜检总检出率为96.81%(850/8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检出率较高,但必要时也可联合涂片镜检,以便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血常规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均与血细胞形态学的复检标准相符。随后再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展开涂片镜检检测,对比并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在NE(中性粒细胞)、EO(嗜酸粒细胞)、BA(嗜碱粒细胞)以及LY(淋巴细胞)检测阳性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IG(幼稚细胞/核左移)、MO(单核细胞)以及OTHER(原始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分类检测阳性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要稍低于涂片镜检,但两组数据差异不大,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血细胞数量等参数,必要时通过与涂片显微镜镜检相结合,可充分促进临床血常规检验准确率及质量的提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计数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更为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根据嗜碱粒细胞表面抗原的特性CD123+、HLA-DR,计数3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人工涂片计数嗜碱粒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法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计数嗜碱粒细胞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人工涂片计数嗜碱粒细胞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结果更准确,可作为过敏性疾病时计数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使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白细胞的分类情况,对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住院部患者、门诊就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同时,使用显微镜检测样本血液的白细胞分类,然后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计数上,还是在核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上,都和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十分接近,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显微镜对白细胞的分类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以进行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职业健康检查中三分群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方法以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31例接触苯及苯系物员工为研究对象,抽取受检者血样并分别应用三分群血液分析仪以及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全血模式,记录Plt、Hb、RBC及WBC检测结果。结果两种血液分析仪Plt、Hb、RBC及WBC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分群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平均值为2.7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平均值为2.44%,两种仪器检测结果及人工镜检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分群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尿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的阴性结果进行人工镜检,分析尿干化学检测法出现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1320份尿液标本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常规尿沉渣离心人工镜检法分别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对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阴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结果出现假阴性的概率分别为白细胞3.17%及红细胞2.36%。尿干化学分析仪与人工镜检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应将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排除相互干扰,避免漏检和误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实验动物白细胞分类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常用实验动物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运用SPSS17.0软件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比格犬、Wistar大鼠、食蟹猴嗜碱粒细胞外,其余各项白细胞分类结果仪器分类和手工镜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性较好(r>0.9)。结论在仪器有白细胞相关提示警告时,无论各项分类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应镜检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新生儿展开血常规检测分析,了解检测结果对准确反映新生儿病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内展开的新生儿血常规检测样本共80例,对比人工镜检与仪器分类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的80例检测样本中,有44例未出现报警信息,与人工显微镜检测相对比下在单核细胞与嗜碱粒细胞两项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另三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差异不明显。有报警提示的36例检测样本中,无分类结果7例、白细胞总数在20&#215;109/L以上的有6例、白细胞分类不全16例、单核细胞百分比在15%以上7例。结论对新生儿血常规检测出现异常状况时可采用人工镜检,对结果的分类与完善有利于对感染展开细菌检验,了解损伤或炎症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粒细胞(IG)检出与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对比,进行评价分析及正常临界值的设定。方法: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对438份血标本采用白细胞分类检测通道(CBC+DIFF通道)检测幼稚粒细胞,并用显微镜人工计数IG。结果: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对IG检出呈正相关(r=0.76),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对IG%检测的敏感性为62.9%,特异性为83.4%,临界值>0.6。正常组的IG检测人工镜检均未见幼稚粒细胞,仪器检测显示IG%范围为00.6(x±3s)。结论:当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 IG%≤0.6[或绝对值(IG#)≤0.1×109/L]可认为是正常标本,当IG%>0.6[或绝对值(IG#)>0.1×109/L)则为异常标本,应进行血涂片复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XT-1800i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进行评价。方法:用于血液分析的常规样本,对仪器自动提示有异常的标本进行手工镜检分析。结果:XT-1800i血液分析仪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结果,重复性、精密度均较好,该血液分析仪常规样本白细胞分类与镜检结果也有较好的可比性,对单核细胞分类增高、异常淋巴细胞、异淋/原始淋巴细胞、母细胞化(Blast)的异常提示功能稍差。结论:XT-1800i血液分析仪的真阳性率较高,但对有单核和淋巴细胞分类增高及仪器有异常提示的样本应做手工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共计105例,均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予以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及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粒细胞阳性检出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中,血红蛋白58.09%、白细胞68.57%、红细胞62.85%,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中,血红蛋白80.95%、白细胞85.71%、红细胞82.85%,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中,嗜酸性粒细胞47.61%、单核细胞45.71%、淋巴细胞38.09%、中粒细胞33.33%,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中,嗜酸性粒细胞61.90%、单核细胞60.00%、淋巴细胞59.04%、中粒细胞50.47%,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相对准确,极大的避免了单一检测下误诊、漏诊可能性,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玉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62-62,65
目的:探讨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可靠性。方法:取SF-3000检测无异常报警标本100例,异常报警标本100例,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与人工分析阳性符合率为63%,仪器无异常报警时其分类与人工镜检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7%。另对30例报警单核细胞增多的标本,也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发现仪器检测结果偏高,比人工镜检结果平均高出20%。结论: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有异常报警及报单核细胞过高报警的标本应人工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14.
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对尿RBC、WBC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对尿RBC、WBC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AX-4280干化学分析仪和IRIS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456份尿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并与人工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法单测,红细胞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为80.92%、64.04%,白细胞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为80.48%、67.11%,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的符合率高于尿沉渣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红细胞及白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85.96%和95.17%,符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符合率,合并人工镜检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的动物血细胞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该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和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并与Hemavet 950FS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及人工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仪器的准确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线性均在允许范围内;与Hemavet 950FS动物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相关性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较好,红细胞压积(HCT)较差;白细胞分类测定结果与人工显微镜分类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相关性较好,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相关性较差。结论 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动物全血样本时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较好,携带污染率低,有较强的筛选能力,是一台性能良好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满足药物安全性评价课题动物血液样本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标本182份。精密度测定:随机抽取高、中、低各1份样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平行计数各20次,计算精密度(CV值)并进行比较。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182份样本抗凝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仪器法批内平均CV值为3.46%高于手工法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份标本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值分别是(596±472)×106/L、(595±493)×106/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82,显示2种方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显高度正相关。结论迈瑞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达到临床要求,可以较准确、快速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用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可靠性.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标本182份.精密度测定:随机抽取高、中、低各1份样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平行计数各20次,计算精密度(CV值)并进行比较.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182份样本抗凝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法批内平均CV值为3.46%高于手工法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份标本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值分别是(596±472)×106/L、(595±493)×106/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82,显示2种方法 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显高度正相关.结论 迈瑞BC-55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达到临床要求,可以较准确、快速地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制定血液常规检测时实验结果复检标准,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2928例血常规标本中,根据复检标准选出需要镜检复查的标本共300例,另随机抽出300例正常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人工镜检.结果 2928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有300例需要镜检复查,复检率占总检例数的2.4%;在300例需要镜检复检的标本中,镜检阳性的占267例,符合率为87%;33例镜检结果为阴性,假阳性有13%;300例正常标本镜检中有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0.66%.结论 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设立一个科学合理血细胞形态学复检标准,对血液标本进行人工镜检是确保临床获得准确血液常规结果重要一环,它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同时也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实验动物白细胞分类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将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常用实验动物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与手工镜检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运用SPSS 17.0软件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比格犬、Wistar大鼠、食蟹猴嗜碱粒细胞外,其余各项白细胞分类结果仪器分类和手工镜检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性较好(r>0.9)。结论 在仪器有白细胞相关提示警告时,无论各项分类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应镜检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避免漏诊或误诊。方法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395例病例标本,同时进行瑞氏染色及镜检;比较2种方法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2种方法检测病例标本白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健康体检标本白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分类比较,仅中间型白细胞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血细胞显微镜复检可以加强细胞检查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