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KiSS-1基因质粒并将KiSS-1基因质粒导入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中,建立稳定、高效和低毒的转染方法,观察其转染率及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基因转染技术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将高纯度的KiSS-1质粒转染到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中。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的KiSS-1 mRNA、MMP-9 mRNA和蛋白Metastine的表达。结果:1)使用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将KiSS-1基因转染到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并获得稳定表达。2)子宫内膜癌细胞KiSS-1基因转染前后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质粒转染组HEC-1B细胞中KiSS-1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31±0.0366、0.1486±0.0287和0.5060±0.0198,Metas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549±0.0189、0.1497±0.0029和0.4469±0.0078,质粒转染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547,P=0.000;F=607.993,P=0.000。3)转染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的MMP-9 mR-NA表达下调,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质粒转染组HEC-1B细胞中MMP-9 mRNA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3576±0.0501、0.3500±0.0254和0.1677±0.0014,质粒转染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63,P=0.001。结论:利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KiSS-1基因转染到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是可行、有效和稳定的;转染后细胞的KiSS-1 mRNA表达明显增强,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KiSS-1基因可能参与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可考虑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有意义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探讨AKT1基因对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针对AKT1基因,设计并构建shRNA质粒和真核表达质粒,双向调节SKOV3细胞中AKT1的表达,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运用Wound healing和Transwell-Matrigel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法检测与细胞运动侵袭相关分子CXCR4、VEGF、MMP-2、MMP-9和uPA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AKT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F-1α-AKT1和靶向抑制AKT1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RNAT-AKT1。转染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后,能有效调控p-AKT表达。参照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外源性AKT1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CXCR4、VEGF、MMP-2和uPA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shRNA靶向抑制AKT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CXCR4、VEGF、MMP-2和uPA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AKT1可能通过调控CXCR4、VEGF、MMP-2和uPA的转录水平来影响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靶向抑制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AP-4)基因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RL-952、HEC-1B、ishikawa中AP-4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法将AP-4 siRNA转染至HEC-1A细胞,同时设置转染对照。转染48 h后,采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HEC-1A细胞中AP-4的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转染后各组细胞迁移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间充细胞标志分子N-钙粘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AP-1基因在四株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HEC-1A细胞中相对表达水平最高(P<0.05),用于后续转染实验。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转染AP-4 siRNA能够成功抑制HEC-1A细胞中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转染AP-4 siRNA后HEC-1A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划痕实验显示转染AP-4 siRNA后HEC-1A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AP-4 siRNA后HEC-1A细胞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抑制了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P<0.05)。结论:AP-4基因表达下调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该过程可能与逆转细胞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LASP1基因表达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构建LASP1过表达质粒和LASP1干扰质粒转染LOVO细胞,qRT-PCR验证LASP1mRNA转染结果。MTT法、Tunel染色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的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测定细胞LASP1、p-FAK/FAK、p-AKT/AKT蛋白表达。结果 质粒转染成功。LASP1过表达的LOV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LASP1、p-FAK/FAK、p-AKT/AKT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敲减LOVO细胞中LASP1的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中LASP1、p-FAK/FAK、p-AKT/AKT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LASP1可正向调控FAK/AKT信号通路,促进LOVO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是否通过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结构域(WWOX)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4 μmol/L、8 μmol/L、16 μmol/L、32 μmol/L Apatinib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 24 h、48 h、72 h后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WWOX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在HEC-1中转染pcDNA3.1-WWOX,或转染si-WWOX并用16 μmol/L Apatinib进行处理,采用上述方法评估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结果:Apatinib明显降低HEC-1细胞活性(P<0.05),呈剂量、时间依赖性;Apatinib显著增加HEC-1细胞凋亡率及p21、Bax蛋白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Apatinib明显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16 μmol/L Apatinib显著减少HEC-1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表达量(P<0.05),明显提高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P<0.05)。过表达WWOX明显降低HEC-1细胞中Cyclin D1、Bcl-2、MMP-2蛋白表达量、细胞活性、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P<0.05),提高p21、Bax、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WWOX表达逆转了Apatinib对HEC-1细胞中Cyclin D1、Bcl-2、MMP-2蛋白表达量、细胞活性、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逆转了其对p21、Bax、E-cadherin、WWOX蛋白表达量、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阿帕替尼通过调控WWOX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白血病相关基因LRP16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PCR技术,扩增获得LRP16基因编码序列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EX-Y2069-M29,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HEC-1-B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R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证明LRP1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EX-Y2069-M29的DNA序列完全正确,将其转染HEC-1-B细胞后,LR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LRP16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EX-Y2069-M29构建成功,并能在HEC-1-B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RP16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是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重要激酶之一,有实验报道其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但是其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CDK4表达,并检测其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CDK4-siRNA转染至HEC-1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CDK4的mRNA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CDK4、视母细胞瘤基因(retinoblastoma gene,Rb)及其下游p-Rb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后HEC-1B细胞中CDK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抑制CDK4表达后,抑制HEC-1B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染si-CDK4组细胞发生侵袭数为(117±21)个,而转染si-control组及未处理组分别为(269±39)个和(262±3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转染后早期凋亡率为(21.7±3.5)%,较未处理组[(12.4±2.1)%]和si-control组[(11.8±1.9)%]明显增加(P<0.01);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G1期比例增加(P<0.01),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进一步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抑制CDK4表达后,细胞内p-Rb表达下降,但是总Rb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对CDK4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片段能够下调CDK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肿瘤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病毒系统介导的LKB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中的过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KB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扩增LKB1克隆质粒获得全长cDNA,将LKB1 cDNA链接到慢病毒载体pWPI,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LKB1/pWPI。通过与包装质粒pCMV-Dr8.74和pMD2.G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包装成功后的病毒液感染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以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EC-1A细胞中LKB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成功扩增LKB1全长cDNA和构建LKB1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KB1/pWPI。转染包装293T细胞后能产生慢病毒颗粒并能有效感染靶细胞HEC-1A。转染后HEC-1A-LKB1-pWPI细胞中LKB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和空白对照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携带LKB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病毒后能有效地感染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为进一步探讨LKB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生物学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CEM-C1中转染PTEN过表达载体(pBP-PTEN),同时转染对照载体(pBP),以没有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TEN的水平;MTT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的水平。结果:转染对照载体的CEM-C1细胞中PTEN水平、细胞光密度(OD)值、克隆形成数目、侵袭数目、迁移数目及PTEN、MMP-2、MMP-9、p38MAPK、p-p38MAPK水平与未转染细胞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转染PTEN过表达载体后的CEM-C1细胞中PTEN水平和p-p38MAPK水平升高,细胞OD值、克隆形成数目、侵袭数目、迁移数目和MMP-2、MMP-9水平降低,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促进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10.
KiSS-1基因的表达对裸鼠子宫内膜癌皮下种植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KiSS-1对子宫内膜癌转移抑制的效果及基因转染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空质粒转染组(空质粒与HEC-1B细胞同时注入裸鼠皮下)及KiSS-1质粒转染组(基因质粒与HEC-1B细胞同时注入裸鼠皮下)3组。成瘤后从解剖及组织学角度观察各组皮下瘤及转移瘤的体积和数量变化,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检测pcDNA3.0-KiSS-1质粒在活体组织中的转染效果及表达水平,分析KiSS-1基因对肿瘤组织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是可行的,成瘤率为86%。KiSS-1质粒转染组较对照组及空转染组肿瘤细胞的KiSS-1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06。MMP-9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实验组中肿瘤细胞KiSS-1mRNA的表达强度与转染pcDNA3.0-KiSS-1质粒的剂量有明确关系,P=0.05。结论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种植瘤动物模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易于观察。KiSS-1基因体内转染方法可行,对细胞生物学影响与转染剂量有明确关系。KiSS-1基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有前景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siRNA(小干扰RNA)抑制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中的表达, 研究MTA1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并探索抑制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潜在靶点。  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 将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silencer2.0-MTA1-siRNA转染入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 以转染无关序列组psilencer2.0-neg及non-transfected组做对照, 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iRNA对MTA1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应用划痕损伤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TA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以及体外实验验证应用RNA干扰技术以MTA1为靶点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可行性。  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siRNA成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中MTA1的表达。划痕损伤实验显示转染后划痕损伤愈合明显减慢, 迁移率明显降低,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 转染后穿膜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体外实验显示,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 可有效抑制MTA1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表达, 使之生长、侵袭及转移能力均受到抑制, 提示MTA1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郭双双  张治业  王颖 《癌症进展》2017,15(12):1412-1416
目的 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肾癌A498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用PI3K/MTOR双重阻断剂NVP-BEZ235体外处理肾癌A498细胞,浓度分别为0、100、250、500 nmol/L.48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癌A498细胞中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PTE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肾癌A498细胞中p-AKT、MTOR、p-MTOR、E-Cadherin、PTEN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率、迁移率、穿膜细胞数量各自在不同NVP-BEZ235浓度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0 nmol/L组比较,100、250、500 nmol/L的NVP-BEZ235处理肾癌A498细胞后,细胞中磷酸化蛋白p-AKT和p-MTOR的表达均下调,细胞增殖率下降,细胞迁移率下降,穿膜细胞数量减少,细胞中E-Cadherin和PTEN蛋白表达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上调细胞中E-Cadherin和PTE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虽然许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对于lncRNA RP11-79H23.3暂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EJ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阵列方法对4对膀胱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进行组学分析,随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人膀胱上皮细胞sv-HUC-1、膀胱癌EJ细胞中RP11-79H23.3的表达。通过转染pIRES2-RP11-79H23.3上调该基因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EdU的方法检测EJ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Transwell小室和平板划痕实验分别检测EJ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3342及Tunel检测细胞凋亡,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TEN在膀胱癌细胞中的定位,采用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成,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RP11-79H23.3后EJ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EJ细胞中表达下调(P <0.001,P<0.01),pIRES2-RP11-79H23.3转染EJ细胞结果显示,RP11-79H23.3的表达量较转染前显著增加(P<0.01)。上调RP11-79H23.3的表达可诱导膀胱癌EJ细胞的凋亡,相反,转染pIRES2-EGFP可促进EJ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IRES2-RP11-79H23.3后可上调PTEN在EJ细胞中的表达,下调p-PI3K、p-AKT及p-Gsk3β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EJ细胞中低表达(P<0.001,P<0.01),并且过表达RP11-79H23.3会降低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提示lncRNA RP11-79H23.3在膀胱癌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成为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PVT1和miR-497-5p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中PVT1和miR-497-5p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siRNA-PVT1和miR-497-5p mimic转染至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MTT法、Transwell法检测HEC-1-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Targetscan在线分析网站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VT1和miR-497-5p的靶向关系。将siRNA-PVT1和miR-497-5p inhibitor共转染至HEC-1-B细胞,MTT法、Transwell法检测HEC-1-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VT1表达显著上调,miR-497-5p表达显著下调(P<0.05)。沉默PVT1、过表达miR-497-5p均可抑制HEC-1-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PVT1靶向miR-497-5p。抑制miR-497-5p的表达可逆转沉默PVT1对HEC-1-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PVT1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PVT1靶向miR-497-5p有关,将可为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有关,但雌激素如何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AKT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生存和增殖的一个重要调节信号。本研究探讨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中,雌二醇能否通过激活AKT通路产生细胞因子,以及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雌二醇作用HEC-1A细胞后AKT活化情况,以及AKT抑制剂、ER抑制剂对AKT活化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及ELISA技术检测雌二醇(E2组)作用于HEC-1A细胞30 min后;或雌激素受体抑制剂(ER组)、AKT抑制剂(AKT组)分别预处理细胞1 h后再加入雌二醇作用30 min后,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bFGF、IL-8基因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表达。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CFSE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E2组的AKT活化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6 2),ER组和AKT组的AKT活性比值较E2组显著降低(P=0.006 0和P=0.006 4),但不能完全抑制雌二醇作用。E2组的VEGF、bFGF、IL-8 mRNA或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ER组及AKT组中VEGF、bFGF、IL-8 mRNA或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E2组(P均<0.05);雌二醇作用HEC-1A细胞后,细胞增殖数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加快(P均<0.01)。结论:在HEC-1A细胞,雌二醇可能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产生VEGF、bFGF、IL-8因子,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182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阴性组(转染阴性对照)、模拟物组(转染miR-182模拟物)和模拟物+抑制剂组(转染miR-182模拟物后,加入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8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和MMP-9、c-Myc、VEGF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率和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升高,细胞中p-PI3K、p-AKT和MMP-9、c-Myc、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上升(P<0.05);而阴性组和对照组细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拟物组相比,模拟物+抑制剂组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率和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细胞中p-PI3K、p-AKT和MMP-9、c-Myc、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182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MMP-9、c-Myc、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探讨川芎嗪对人外阴鳞癌细胞SW962细胞功能(增殖、凋亡、转移、侵袭)的影响以及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川芎嗪配置而成的培养基干预处理外阴鳞癌SW962细胞。MTT法检测川芎嗪梯度浓度变化和处理时间变化对SW962细胞增殖和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川芎嗪梯度浓度变化对SW962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川芎嗪梯度浓度变化对SW962细胞转移和侵袭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川芎嗪梯度浓度变化对SW962细胞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电泳法检测川芎嗪对PTEN、AKT、p-AKT、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显著抑制SW962细胞增殖(P<0.05),诱导SW962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SW962细胞转移和侵袭(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川芎嗪处理细胞可以增加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降低p-AKT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影响PTEN/AKT/cyclinD1信号通路抑制外阴鳞癌细胞SW962的增殖,诱导凋亡,抑制SW962细胞转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十分常见。本实验以慢病毒介导miR-148a,感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观察其对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SMMC-7721肝癌细胞株,进行miR-148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筛选稳定表达miR-148a肝癌细胞株。RTPCR检测细胞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MMP-9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LV-miR-148a肝癌细胞感染组表达miR-148a明显增高,体外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48a后SMMC-772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明胶酶谱法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8a的肝癌细胞,MMP-2和MMP-9降解明胶的能力下降(P<0.05)。过表达miR-148a同时能降低肝癌细胞SMMC-7721中vimentin、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但并未影响E-cadherin的表达。结论:miR-148a在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