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罡  郝英平 《疑难病杂志》2009,8(7):443-446
他汀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调脂之外的心血管系统多效性作用,如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调节神经体液反射、抗心室重构等作用,从而促进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研究、作用机制及潜在的不良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依据和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件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除降脂之外的抑制炎症反应、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依据和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的主要药物,具有稳定动脉斑块、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表达;阻止脂肪细胞生成,同时使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调节核因子(NF)-κB通路,抑制NF-κB受体激活剂所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等多种作用机制影响骨代谢,从而使他汀类药物成为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临床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但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而且还具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其他心血管内保护机制,特别是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心肌肥厚、抑制血管炎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等作用明显,甚至几乎可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环节,因此已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的首选药。本文就他汀类药物近年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骨重建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其作用主要通过诱导骨形成蛋白 2表达促进骨形成,抑制甲羟戊酸途径降低骨吸收来实现。他汀类药物对骨量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为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7.
贾圣英  黄全跃 《医学综述》2009,15(17):2661-2663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参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他汀类药物为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效应已不局限于调脂作用。近年一系列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有效调节脂代谢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途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后者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姚丽娜  蔡国龙  严静 《浙江医学》2009,31(7):1036-1037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过程涉及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一系列机体变化,最终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尽管经积极的治疗,如控制感染源、液体复苏、抗炎、调节免疫等,其发病率、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现有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尚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影响凝血机制等作用[1],近年来有报道认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脓毒症的死亡率[2].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盖敏敏  盖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742-1743
脂质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脂质异常进行调节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改善脂质异常状况除了进行饮食调节之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降血脂药物。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酸螯合剂类药物等,其在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往往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上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调节脂质异常。本文分别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防治相关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康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0):836-840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药理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仅在机体的降脂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在抗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稳定斑块和抑制血栓形成等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本文主要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功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败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以及肿瘤疾病等方面的应用进展。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发生作用机制将更加明确,同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也会随之进一步延伸,在更多领域和学科中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热休克蛋白(HSPs)作为广泛参与多种肿瘤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分子伴侣,在前列腺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且HSP27被认为是与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类似的生物标志物。其中,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HSP27的表达增加与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有关,并且能够促进肿瘤耐药、侵袭与骨转移,从而使前列腺癌更加难以治疗。因此,靶向前列腺癌中的HSP27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就HSP27的结构与功能、前列腺癌中HSP27介导的去势抵抗及以HSP27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中前列腺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初步分析提炼前列腺癌及西黄丸相关文献,提出前列腺癌中医病机特点为"虚""瘀""毒""湿",治疗核心应为扶正和祛邪,临床应根据疾病的正邪盛衰特点调整侧重扶正或祛邪.西黄丸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经典名方,功效上侧重于祛邪为主,且具有祛邪不伤正的药性特点,可适用于正气充盛或正不甚虚证型前列腺癌.综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西黄丸可介导...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前列腺癌亚型,绝大多数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发生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抗雄激素治疗之后。这种获得神经内分泌表型的细胞分化过程称为神经内分泌分化,是一种公认的前列腺癌抗雄激素治疗耐药的耐药机制,并且与临床不良预后明确相关。目前对于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的生理病理特征均尚未形成共识,因此针对这一亚型前列腺癌的治疗尤为棘手。本文通过综述与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发生、进展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热门靶点,为同行诊治与研究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最近研究发现,前列腺癌中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开辟了新的方向,它突破了以往把肿瘤视为均一、整体的研究思路,对于前列腺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肿瘤干细胞的基本内容、分离方法以及前列腺癌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Krüppel样因子5(KLF5)是一种能与DNA结合的锌指转录调节因子,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具有环境依赖性。微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可以调控KLF5的表达。同时KLF5也可以调控众多的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KLF5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也分析了在不同的细胞状态下通过调节KLF5蛋白的水平而影响下游基因表达的机制差异。深入研究这些差异性或能进一步揭示KLF5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NEPC)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耐药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的认知仍存在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回顾了NEPC近年来新出现的诊断、治疗靶点,拟为今后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诊疗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多数患者一旦查出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时机。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是此类患者最有效的初始治疗,然而取得最初良好效果后,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极其复杂,治疗药物的选择更是让临床医生棘手的问题。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许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文章对CRPC的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CRPC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铁死亡作为近年来定义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以细胞内游离铁增加和脂质过氧化物累积为主要特点.肿瘤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因素,保护正常细胞的同时有效清除肿瘤细胞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随着铁死亡研究的深入,肿瘤中的铁死亡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触发肿瘤细胞铁死亡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从代谢、表观、基因水平对肿瘤...  相似文献   

19.
李娜  李晟 《海南医学》2016,(11):1840-1843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是在传统超声成像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感兴区组织弹性信息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通过组织弹性模量值的测量反映组织的软硬程度,从而推断病变性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更加客观、清晰、准确的定位病灶并鉴别其良恶性性质,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等浅表脏器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于前列腺与体表间存在一定距离,导致临床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研究报道尚不多。本文概述了前列腺癌诊断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原理、发展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价值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在生物体中发挥着强大的生理功能,包括DNA损伤修复,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节细胞增殖、分化、死亡,等。目前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的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其他恶性肿瘤以及对PARP抑制剂产生耐药的人群,PARP抑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分析总结PARP抑制剂在肺癌、肝细胞癌、胶质母细胞瘤、白血病及宫颈癌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同时针对PARP抑制剂耐药情况,总结其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如DNA损伤修复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其他化疗药物联用解决耐药的策略,为未来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