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主动脉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4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打孔时废弃主动脉组织为研究组,10名肾移植供体者的动脉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组织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主动脉组织TLR4蛋白表达显著,而对照组TLR4蛋白无表达(P<0.01);主动脉组织TLR4蛋白表达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 TLR4的高表达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反应明显;利用CABG打孔时主动脉组织作为样本,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载脂蛋白、脂蛋白(a)、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载脂蛋白AⅠ和B、脂蛋白(a)、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照组82例,冠心病(CHD)组125例,心肌梗死(AMI)组80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oB、Lp(a)和血尿酸(UA)较健康组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BIL、DBIL及ApoAⅠ较健康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肌梗死患者比较:Lp(a)和UA较心肌梗死组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oB较心肌梗死组也有升高,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及ApoAⅠ较心肌梗死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联合测定血清载脂蛋白、脂蛋白(a)、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CHD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对老年人的生存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血脂浓度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组64例和对照组32例,应用生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α(Lp-α)、载脂蛋白A1(ApoA)、载脂蛋白B(ApoB)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TBIL、IBI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BIL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C、TG、LDL及ApoA浓度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HDL、ApoB浓度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Lpia浓度也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BIL浓度与LDL浓度呈正相关(r=0.213,P〈0.05)。结论 胆红素、血脂的异常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载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113例)和多支病变亚组(152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结果 CAS组TBA、ApoB、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o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TBA、ApoB、Lp(a)水平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而ApoA1水平显著高于多支病变组(P<0.05);TBA、ApoB、Lp(a)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ApoA1呈负相关.结论 TBA、ApoB、Lp(a)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NS)患者的胆红素和血脂的分析,探讨NS高脂血症与血胆红素的关系.方法:实验共分3组:肾病综合征组(NS组)、慢性肾小球性肾炎组(T组)和健康对照组(H组).患者禁食12 h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结果:NS组血清中TBIL、DBIL、IBIL均低于H组和T组;NS组血清中TG、CHO、LDL、ApoB、LDL-C、Lp(a)均高于H组和T组(P<0.01);NS组尿中TBIL、DBIL、IBIL显著高于H组;相关性分析显示,TBIL、DBIL、BIL与CHO、TG分别呈负相关(均为P<0.01) .结论:胆红素水平与NS患者血脂的高低呈负相关,NS患者的血胆红素水平明显偏低,其低水平血胆红素可能参与了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血清胆红素与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高血压病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选择性抑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30例对照组的TBIL、DBIL、IBIL、TC、TG、LDL-C、HDL-C、ox-LDL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高血压病组的TBIL、IBIL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的TC、LDL、ox-LDL的值均高于对照组,而HDL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TBIL、DBIL、IBIL与ox-LDL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能参与脂质代谢,低血清胆红素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I(ApoA—I)比值(ApoB/ApoA—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87例患者,其中确诊冠心痛者95例,排除冠心病者92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由SYNTAX评分表示。统计分析两组间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ApoB/ApoA—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和冠状动脉病变组ApoB、ApoB/ApoA—I、TG、TC、L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ApoB/ApoA—I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2=0.429,P〈0.叭)。结论ApoB/ApoA—I较其他血脂指标相比能更好的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poB/ApoA—I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及血清胆红素(TBIL)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ABI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4例(ABI〉1.0),B组26例(ABI≤1.0),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颈动脉斑块。结果A组的TBIL、DBIL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颈动脉斑块分级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ABI、TBIL、DBIL可作为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雄激素性秃发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警信号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62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与60例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E(ApoE)、空腹血糖(F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两组反应血管弹性的超声前臂反应性充血试验(FMD)、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大动脉顺应性/小动脉顺应性(C1/C2)等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指标。结果雄激素性秃发患者BMI、BP、TC、LDL-C、TC/HDL-C、LDL-C/HDL-C、ApoB、ApoB/ApoA1及BaPWV较无秃发的健康体检者均明显增高,而FMD明显降低。结论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雄激素性秃发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早期预警信号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横断面研究表明,体内胆红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关,但国内乃至世界的大样本纵向研究数据有限。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对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且基线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1 mm的健康体检者11 39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历次体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颈动脉超声等信息。将研究对象按随访过程中cIMT是否增加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组和非进展组。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胆红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并按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特征进行亚组Cox回归分析。 结果 10年间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者1 586例,累积发生率为13.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后,TBIL和IBIL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分别下降6.6%和17.4%〔HR(95%CI)分别为0.934(0.881,0.990)、0.826(0.777,0.877)〕。亚组分析显示,TBIL和IBIL对于不同亚组人群的保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TBIL和IBIL水平是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胆红素水平升高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其中,IBIL对于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都秋红  刘辰庚  王培昌 《四川医学》2011,32(12):2003-200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1比值的血清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评价三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近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及预后预测的价值,为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提供简便、客观的指标。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02例,按临床诊断分为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心绞痛(UAP)。对照组98例,测定hs—CRP、血清Lp(a)和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STEMI组、NSTEMI组和UAP组的患者血清中ApoAl、HDL水平比健康对照组降低不明显,但血清Lp(a)、LDL、ApoB水平及ApoB/ApoAl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测定上述各项指标对ACS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Lp(a)、hs.CRP和ApoB水平显著增高,血清hs—CRP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的标志。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个独立的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ApoB以及ApoB/ApoAl比值与心梗发生的危险性及预后判断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张福伟  陈漠水  张忆雪 《海南医学》2016,(23):3834-3837
目的 研究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新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97例,其中冠心病组333例,非冠心病组164例.记录每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TBIL、DBIL、IBIL、hs-CRP、HCY等检测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TBIL、IBI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0.54±3.5)μmol/L vs(14.03±3.78)μmol/L,(7.85±2.73)μmol/L vs(11.44±3.24)μmol/L],而hs-CRP、HCY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6.91±3.15)mg/L vs(3.24±2.21)mg/L,(11.79±3.80)μmol/L vs(6.87±2.40)μ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1.55)μmol/L vs(3.68±1.54)μmol/L,P>0.05);随着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TBIL、IBIL逐渐降低(P<0.01),hs-CRP、HCY逐渐增加(P<0.01),而DBIL随冠心病的病变支数增加则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IBIL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性(OR分别为0.838、0.787,P<0.01);DBIL与冠心病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性(P=0.651);hs-CRP、HCY与冠心病的发生呈现正相关性(OR分别为1.399、1.539,P<0.01).结论 TBIL、IBIL水平降低,hs-CRP、HCY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低水平TBIL、IBIL与高水平hs-CRP、HCY均为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辅助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评分)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NSTE-ACS病人(NSTE-ACS组)及同期80例非冠心病病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同时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hs-CRP、CysC、ApoA、Lp(a)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GRACE危险评分将病人分为3组,低危组≤99分,中危组>99~140 分,高危组>140分.结果:NSTE-ACS组年龄、性别、肌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hs-CRP、Lp(a)、CysC和GRACE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Apo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GRACE评分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病人血浆hs-CRP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而血浆ApoA水平均明显低于低危组(P<0.01).高危组血浆Lp(a)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1),ApoA水平显著低于中危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人血浆hs-CRP、Apo A、Lp(a)和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支病变、重度狭窄或闭塞hs-CRP、Lp(a)、CysC最高,ApoA最低;单支病变、轻度狭窄hs-CRP、Lp(a)、CysC最低,ApoA最高.结论:hs-CRP、CysC、Lp(a)、ApoA与GRACE评分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对112例健康人群和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2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TG、TC、HDL-C、LDL-C、Apo(a)、ApoA、ApoB)水平.结果SA组、UA组和AMI组hs-CRP、TG、TC、LDL-C、Apo(a)、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且hs-CRP与TG、TC、LDL-C、Apo(a)、ApoB呈正相关,SA组、UA组和AMI组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且hs-CRP与HDL-C、ApoA呈负相关.结论hs-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联.方法:对我科2002年4月~2010年7月连续8年1 260例住院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时进行血脂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31~59岁)217例,老年组(60~74岁)561例和高龄老年组(75~93岁)482例.各年龄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不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ndes,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等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和高龄老年组中冠心病患者血清Lp(a)、TC、LDL-C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或显著增高(P<0.05或P<0.01),高龄老年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5);青中年组冠心病患者血清Lp(a)ApoB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在中青年、老年及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组间Lp(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年龄组间,高龄老年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较老年冠心病组及中青年冠心病组均有显著增加(P<0.01);高龄老年冠心病组中Gensini积分较老年冠心病组及中青年冠心病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对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LDL-C和增龄进入回归方程(P<0.05或P<0.01).结论:Lp(a)、LDL-C和增龄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胱抑素(cystatin C,Cys 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的关系?方法:符合标准的NSTE-ACS患者共155例,分为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入院后进行GRACE评分,同时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hs-CRP?CysC?ApoA?Lp(a),与87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NSTE-ACS患者hs-CRP?CysC?Lp(a)?GRAC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Apo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GRACE危险程度增高,血清hs-CRP?CysC?Lp(a)水平出现显著升高,Apo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STE-ACS患者GRACE评分与hs-CRP?CysC?Lp(a)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 0.424,P < 0.01;r = 0.549,P < 0.01;r = 0.134,P < 0.05);与ApoA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 = -0.167,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ysC?hs-CRP水平对GRACE评分影响最大?结论:血清hs-CRP?CysC?ApoA?Lp(a)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较好指标;血清hs-CRP?CysC?ApoA?Lp(a)水平越高,GRACE评分越高,在NSTE-ACS患者中联合运用可能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