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7级大专助产专业1个班为实验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评价中采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结果:学期末实验组学生课程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对理论教学满意度(P<0.001)、考核方式满意度(P<0.01)及教学效果满意度(所有指标P<0.05)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实践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新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高职临床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基于雨课堂构建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改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探讨“案例教学+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影像课程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鼻出血”章节为例,阐述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的具体应用流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统计学生的出勤率、听课表现、雨课堂测试成绩、见习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研究发现,采用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使教学过程变得具有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出勤率、课堂听课表现及测试成绩均有了提高;并且该模式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因此,BOPPPS教学法结合雨课堂可提高耳鼻咽喉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雨课堂在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和2018级民汉合班学生共64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物化学课程结束时,仅采用终结性评价的31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329名学生作为试验组。从形成性评价各部分成绩、及格率以及问卷调查三方面评价效果,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综合成绩有统计学意义(t=-7.516,P=0.000);将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单独统计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4.982,P=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及格率提高,并且试验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也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95%的学生认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约80%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结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雨课堂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提高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单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教师往往习惯于终结性考核而忽视过程评价,学生通常欠缺自主学习热情,以及课程学习评价普遍缺乏细化标准。自2007年起,尝试在我校基础医学部分课程中实践基于现代人才评价原理的综合性课程学习评价模式。该模式由“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情况评价”“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实践学习评价”和“学习主动性评价”四部份组成,实践中显示出操作性强、评价指标多元化、终结性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程度以及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21,(1):159-162
目的探讨"雨课堂+工作坊"在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科参加临床见习的本校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班和8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人。实验组应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则应用传统骨科教学模式授课。结果 "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及总成绩上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评价上,实验组6项指标评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学应用于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见习中,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为今后骨科临床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见习教学目前存在较多问题:教学资源、时间均有限,教学任务重、患者配合度差、见习难度大等。这导致了传统的见习方法在传染病教学中存在多种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质量是传染病教学一直面临的问题。为改善传统教学法的不足,解决传染病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课题组将“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入课堂,采用“微课”为载体,结合以往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中的经验,探索“翻转课堂”在传染病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证实基于典型病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可作为传染病临床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OPPPS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在传染病见习隔离防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BOPPPS课堂教学+技能微课+技能操作课,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技能操作课,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及两个月后OSCE站点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在传染病见习隔离防护教学中,BOPPPS模式联合微课实施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功能,在本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药理学课程考核实施全程性考核模式评价体系,学生成绩由学习过程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评价按60%:40%组成,大大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本次改革的实施不仅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应中医经典课程的“基础+临床”复合型形成性评价体系。[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2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60人,对《金匮要略》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对照班采用传统形成性评价体系,由平时成绩(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期末考试、案例分析构成;实验班采用“基础+临床”复合型形成性评价,由平时成绩(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小组组长评价+小组成员互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案例分析(讨论心得+临床实践)组成。课后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班对本课程“基础+临床”复合型形成性评价实施效果的反馈评价。[结果]实验班总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评价效果认同方面,实验班学生认为“基础+临床”复合型形成性评价体系更能增强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兴趣。[结论]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医经典课程教育中,基于“基础+临床”复合型形成性评价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兴趣与锻炼中医临床思维上比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更有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混合教学模式在肝胆胰外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6月广东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见习学生7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名。观察组学生采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TBL+CBL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各调查项目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TBL+CBL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在肝胆胰外科见习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春季班1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秋季班21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过程、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3个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在课程教学过程的自评得分、考试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基于雨课堂的在线翻转教学模式5项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P<0.001)。结论: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自我管理和认知能力,还能提高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传染病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在传染病临床病房见习和病案讨论的教学中,尝试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扩展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效果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予以评价,结果显示这种结合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展了学生的临床视野和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评价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互为评价对象,形成以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态度、互动参与和行为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对于多内容、少学时的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为其他相关课程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价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本科专业大三9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内科护理学3个章节教学中,实施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他章节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SPSS21.0对雨课堂后台数据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教师共发送8次通知,6次测验。其中休息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高于上课时段发送的通知阅读率(P <0.05);测验的完成率和正确率随着测验次数的增多而提高。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评分远高于传统模式(P<0.01),89.5%的学生更喜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模式更能促进知识的理解(87.4%),更有利于向教师提问(64.2%)、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5.3%)和评判性思维能力(58.9%),同时也有利于随时复习(74.7%)。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显著提高内科护理学的课程质量,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前、中、后的教学活动,不断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持续的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9—10月选取8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对课中、课后成绩进行评估,最后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由学生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记录合格率,同时邀请学生评价课堂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课中、课后、综合得分均较高(P<0.05),影像学诊断合格率较高(P<0.05),课堂效果评价结果较优(P<0.05).结论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带教过程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学生对翻转课堂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课程评价正在逐步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课程学习,应当构建适合基础化学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基础化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教学实践表明,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传统的医学考核手段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考察的需要,亟需进行考核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归纳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考核模式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新型的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见习考核、PBL考核、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考察模式更有利于八年制的系统教学。并探讨了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深化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能够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积极开发和利用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可极大提高医学教育效果。扬州大学医学院尝试利用雨课堂软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并覆盖教学活动全过程,收到了初步成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雨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形成性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师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进程,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可为信息化时代高校培养医学人才和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