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俊相 《医疗装备》2021,(6):150-15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陈芸娇 《医疗装备》2023,(23):110-113
目的 探究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置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滑脱、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法在细胞免疫治疗前采血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穿剃患者268例.其中观察组168例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穿刺采血法,对照组100例应用传统穿刺采血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穿刺采血法一次性成功率99.4%,传统穿刺采血法一次性成功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30±25)s,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穿剌时间为(60±35)s,患者满意度8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采血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还减少了并发症发毕.倌得在临床摊广廊用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10例行血液净化深静脉置管患者,观察采用不同穿刺部位和定位方法时,患者一次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右颈内静脉组感染率与股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较常规穿刺组和超声定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配合辅助定位手段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超声引导下于肘上最佳位置选择法(ZIM)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二月使用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均等分为对比组和观测组,对比组患者不采用ZIM法进行置管,观测组采用ZIM法置管,两者在超声引导置管穿刺技术上并无差别.观测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测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测组患者在ZIM手法使用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IM手法在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患者临床舒适度得到大力提高,护士在穿刺置管中更便于固定,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用于深静脉置管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220例行深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右锁骨下深静脉盲穿,实验组患者给予右颈内静脉超声动态引导下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插管成功率显著性大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成功插管所需平均次数、穿刺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颈部血肿发生情况明显性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技术用于深静脉置管应用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超声引导技术与常规解剖定位技术在成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4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纳做此次研究样本,随机分组研究,实验组22例采用超声引导术,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解剖定位术,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总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9%,对照组为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总穿刺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超声引导技术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更为安全、可靠,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和出现出血、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及异位等并发症致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并发症意外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等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梗阻性黄疸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的疗效情况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计98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X线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分别于置管完成后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对照组18.3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前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两组两项指标均升高,观察组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行PICC的高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盲穿技术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出血情况、导管堵塞情况、置管后舒适度、穿刺时痛苦度及护士对两种置管的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别。结果超声引导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盲穿技术组,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情况低于盲穿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尖端到位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度低于盲穿技术组,置管后患者舒适度高于盲穿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能明显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彭桂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79-118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的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4例,进行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对两组患者穿刺的时间、穿刺次数、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进行穿刺的时间、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在危重症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过程中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借助于血管超声机应用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经传统方法盲插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行PICC可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超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风险较大或预计穿刺较困难的86例急危重症患者,依据随机为超声引导组与对照组,各43例,超声组以超声引导下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引导;对照组运用传统体表解剖实施穿刺置管,记录比较2组并发症、成功率及穿刺置管时间。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定位实时引导穿刺置管时间[颈内静脉(98.5±35.7)s、股静脉(436.6±158.7)s]较之对照组[颈内静脉(105.5±46.7)s、股静脉(536.5±198.4)s],少于后者(P0.05);实时超声引导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颈内静脉97.22%、股静脉100%)相比于对照组(颈内静脉48.72%、股静脉25.0%),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颈内静脉10.26%、股静脉25.0%),2组并发症发生率[颈内静脉(0vs.10.26),股静脉(0vs.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救治急危重患者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选择性深静脉穿刺置管,临床价值高,可提升穿刺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冯光荣 《现代养生》2022,(18):1539-154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实施臂丛阻滞麻醉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资料均衡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观察组穿刺次数、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穿刺次数、操作时间、疼痛评分均能降低,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麻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阻力消失技术定位骶管穿刺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体表标志进针及阻力消失法确定骶管硬膜外间隙位置,观察组采用超声实时引导穿刺针进入骶管硬膜外间隙。记录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骶管阻滞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试穿次数明显减少(P<0.05),骶管阻滞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儿骶管麻醉可以做到准确定位,为临床麻醉提供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一次性套管式胃管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管;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套管式胃管。比较2组患者置入胃管所用时间、首次置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置入胃管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8.00%及96.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及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务态度、服务内容、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52±1.27)分、(4.38±1.25)分、(4.46±1.21)分及(13.66±4.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5±0.22)分、(2.26±0.15)分、(2.31±0.48)分及(7.63±2.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套管式胃管应用于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洗胃操作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首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临床救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住天津市人民医院的PICC置管肿瘤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80.95±28.36)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1.37±29.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时改良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PICC,对照组采用改良塞丁格(microcannula sheath technology,MST)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PICC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现时疼痛状况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分别为(1.94±0.36)、(1.87±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0.41)、(3.06±0.38)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行PICC时采用改良穿刺法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巨大肝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试验组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对照组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试验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患者的效果确切,且可保护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探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需行PICC导管置入处理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导管置入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3%和60.0%,满意度分别为97.5%和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如其在不适合盲穿,又无法通过单纯超声引导置管获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在DSA监视下辅助超声引导PICC导管置入既保证了穿刺成功率,又保证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