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约占心脏性猝死的 87%。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car dioverterdefribrillator,ICD)是目前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entriculartachycardia ,VT)、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 ]的最有效方法 ;临床资料表明 ,ICD降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总死亡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1 ] 。但是ICD在对致命性心律失常识别时 ,可能会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或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以及外界噪音干 相似文献
3.
4.
5.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性猝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许多患者死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纠正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历史、适应证、手术选择、疗效及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在肯定了ICD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过程除颤阈法测定(DFT)的必要性及ICD治疗后的效果。方法:4例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两者兼有的男性患者(冠心病3例,扩心病1例)进行ICD治疗,ICD具有多项治疗和信息存储记忆功能,可通过体外程控仪随访体内资料进行分析和参数调整。结果:4例均成功植入,2例因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未在术中进行除颤阈测定。随访4~30个月,平均12.4个月,2例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除颤治疗,其中1例术中未行DFT测定。术后24小时内发生电风暴,ICD进行ATP治疗后除颤成功。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而改善心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避免电解质紊乱是保证ICD有效治疗和减少放电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病例资料崔某、男、5 0岁。因活动后胸闷 10年 ,再发头晕 10余天于 2 0 0 0年 9月 30日入院。 1990年ECG :异常Q波 ;X线片 :心胸比率 0 .5 7。 1992年冠状动脉造影 :三支弥漫性病变。入院时BP12 0 6 6 mmHg,HR86次 min ,未闻杂音。UCG :LVDd 76mm、LVDs 6 8mm、LVEF2 6 %、FS13% ,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下后壁明显 ,回声强、变薄、收缩期增率近于 0 ;X线片 :心胸比率 0 6 2。Holter:窦性心律、频发多源特宽型室性早搏、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异常Q波。 10月 17日坐在床… 相似文献
9.
背景: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能够有效降低部分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此后,ICD的植入量大幅增加,非电生理专科医生也因此经常会遇到实施ICD电转复除颤的患者。
目的:在接受ICD电转复除颤的患者中评估诊疗策略。
证据获取:采用下列医学主题词在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06年9月发表的文献:defibrillators,implantable(除颤器,植入型);defibrillmors,implantable/adverse effects(除颤器,植入型/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agents);电除颤(electric countershock);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心动过速治疗(tachycardia therapy);运算法则(algorithm);室性心动过速/诊断(ventricular tachycardia/diagnosis);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diagnosis)。排除病例报告,仅纳入英文文献。参考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心脏节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发布的建议、指南及所附参考文献,获得其他相关文献。
证据综合:ICD恰当放电和误放电均有诸多原因。误放电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有多种ICD程控技术可有效控制ICD恰当放电和误放电的发生。采用抗心律失常药也能有效减少放电频率。
结论:采用有效的ICD程控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在保障ICD急救功能的同时减少ICD放电。对现有各种治疗手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诊治接受ICD放电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猝死(SCD)的原因很多,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因此对SCD进行预防性治疗极为重要。当前,SCD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是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 ICD的临床应用ICD用于临床已有20多年,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改变,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十多年来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均强有力 相似文献
11.
CHEN Tai-bo CHENG Kang-an GAO Peng CHENG Zhong-wei FAN Jing-bo JIANG Xiu-chun FANG Qua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123(7):848-851
Background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 has been suggested f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However, few data have been report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ICD as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We evaluated the value of primary prevention ICD 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 Thirty-four patients at an average age of (60.2±13.7) years seen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were treated with ICD implantatio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from November 2005 to July 2009. Single-chamber ICDs were implanted in 16 (47.0%) cases, and dual-chamber 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s in 18 (53.0%) cases. The patients had an averag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f (26.9±5.5)% (11% to 35%), of which 18 (53.0%) patients had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nd 16 (47.0%) patients had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three months after the implantation and every six months thereafter or when prompted by an ICD event.Results There were five (14.7%) deaths, including two of heart failure and three with a non-cardiac course, during an average follow-up of (15.0±11.9) months. Forty-one ICD therapy event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19 (46.3%) appropriate ICD therapies in six patients and 22 (53.7%) inappropriate ICD therapies in four patients with single chamber leads. Inappropriate ICD therapies were mainly due to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especially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and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 did not differ in the incidence of either appropriate or inappropriate therapy.Conclusions ICD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prevents patients from arrhythmia death. Relatively high incidence of inappropriate therapie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n atrial lead. 相似文献
12.
分析老年前期与老年期高血压患者206例(老年前期组82例、老年组124例)和健康老年人63例的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组总房性心律失常和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8%和75%,老年前期高血压组分别是90%和60%,老年健康对照组为87%和52%。其中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和Lown's分级≥3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老年高血压组分别为55%和26%,老年前期高血压组为21%和11%,老年对照组为24%和6%(P<0.01~0.001)。老年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者66例,其总室性心律失常和Lown's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是85%和36%,均高于不伴左室肥厚用者的64%和14%(P<0.01),提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治疗的患者80例,在透析期间进行心电监护或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透析前进行血钾浓度测定及超滤量设定。结果在80例患者共975例次的透析中,发生心律失常209例次(21.4%)。不同年龄段、不同超滤量及血钾正常与异常患者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07,6.42,38.11,均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期间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且与MHD患者年龄增加、超滤量增加及血钾异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82例NIDDM患者。包括A组(无心血管并发症者)36例、B组(有心血管并发症者)46例,并设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B组有较高的室性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1或0.005),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增高。B组Lown's分级≥3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短阵房速、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1.3%和4l.3%,均显著高于A组的13.9%和16.7%(P均<0.01).结论:心血管受累是NIDDM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ICU病房的 1 2 5例休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心源性休克、低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病人进行比较。发现 :不同类型休克病人的年龄、APACHEⅡ评分及住ICU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低容量性休克 6 8例 ,占总例数的 5 4 .4 % ,其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休克 (P <0 .0 5 )。对分布性休克中的感染性休克与低容量性休克进行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分析 ,发现感染性休克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显著高于低容量性休克 (P <0 .0 5 ) ,MODS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提示 :ICU中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高 ,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7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算出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HRV时域指标(白天、夜间SDNN)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高血压LVH组(HRV)时域指标小于高血压不伴LVH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高血压不伴LVH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HRV时域指标对于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459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叶楔形切除术14例,肺叶切除术387例,全肺切除术30例,探查术28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143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31.2%。单因素分析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心电图情况、术中心包有损伤、术中出血量、FEV1/FVC、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有损伤、FEV1/FVC、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中减少对心包和肺组织的损伤,术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术后纠正电解质紊乱,可以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随访对低抗凝血酶(AT)水平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确治疗的接受CAP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18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家庭随访组患者90例,另外95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信息,随访比计较2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本研究中家庭随访组中AT≤230 mg/L者与AT230 mg/L者比较仅见尿量≤500 ml者的比例AT≤230 mg/L者更高(P0.05);对照组中也仅发现AT≤230 mg/L者尿量≤500 ml的比例更高(P0.05),符合病理特征。随访比较受试对象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后AT≤230 mg/L的受试对象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58%,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为3.23%,无心血管事件时间平均为(425.36±39.87)d,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为3.23%;与同组AT230 mg/L者比较可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无心血管事件时间更短(P0.05)。而与常规对照组AT≤230mg/L者相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无心血管事件时间均较长(P0.05);常规对照组内AT≤230 mg/L的受试对象与AT230 mg/L者相比较可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无心血管事件时间更短(P0.05)。结论提示低AT表达者心血管事件预后情况普遍更为严重,而家庭随访干预对于全部患者均有一定的控制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