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在麻醉诱导、维持阶段复合应用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1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2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C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6μg/kg,K1组、K2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3μg/kg,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0 mg/kg进行复合麻醉诱导,三组其他诱导药物剂量均一致;C组术中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K1组、K2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h)、0.5 mg/(kg·h)进行复合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进胸腔后5 min(T3)和拔双腔管后10 min(T4),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暂停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发生率及术...  相似文献   

2.
邴来英  赵蔚  宋秀梅 《山东医药》2010,50(30):70-71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S组),各20例。S组和SS组用8%七氟醚诱导入睡后,以3%~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其中SS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K组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以6-10 mg/(kg.h)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静脉泵注。观察三组患儿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切皮、术毕时的HR、MAP、SpO2。记录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S组和SS患儿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均〈0.05);麻醉维持期间S组和SS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K组稳定(P均〈0.05);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S组最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妇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短小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手术开始前3 min,E1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1 mg/kg,E2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2 mg/kg,B组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然后各组再静注丙泊酚1~2 mg/kg,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h)维持,如患者术中有体动,则单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比较各组入室后(T1)、麻醉诱导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术毕即刻(T4)、苏醒时(T5)呼吸循环指标(MAP、HR、SPO2、R)及麻醉指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10 min NRS评分、丙泊酚总量、追加丙泊酚例数、辅助呼吸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E2组T2、T3时点MAP升高,E1组和E2组T2、T3时点HR、SPO2升高,T2...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对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谵妄(PO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阿片类药物组(O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开始时,E组静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麻醉维持期间艾司氯胺酮的给药速率为0.5 mg/(kg·h),术毕前30 min停用,术毕即刻连接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泵内加入艾司氯胺酮1.0 mg/kg+舒芬太尼50 μg+布托啡诺12 mg+托烷司琼10 mg,辅以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O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0.4 μg/kg,麻醉维持期间瑞芬太尼的给药速率为0.1~0.3 μg/(kg·min),术毕前5 min停用,PCIA泵内加入舒芬太尼100 μg+布托啡诺12 mg+托烷司琼10 mg,辅以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术毕,以及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时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第3天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两组术后3 d内的POD发生率。结果 E组术后3 d内的POD发生率低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 vs 32.50%; χ2=4.588,P=0.032)。与O组比较,E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更少,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时间内,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呈上升趋势,TNF-α、IL-6、IL-8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组变化幅度均较O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艾司氯胺酮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PO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艾司氯胺酮的抑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全麻,B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停药后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记录MAP、HR、SpO2,并观察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A组T1、T4时MAP、HR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T4时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应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地塞米松、舒芬太尼、异丙酚用于男性吸烟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70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男性吸烟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与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舒芬太尼0.1μg/kg, 2 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2.5 mg/kg;氯胺酮组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舒芬太尼0.1μg/kg、氯胺酮0.1 mg/kg, 2 min后静脉推注异丙酚1.5~2.5 mg/kg。比较2组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追加次数、麻醉效果、患者舒适度、不良事件及检查前、后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观察入室即刻(T0)、药物静注完毕(T1)、胃镜通过会厌(T2)、麻醉后3 min(T3)、检查结束(T4)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氯胺酮组与对照组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异丙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降低,T3时有所上升,而对照组T...  相似文献   

7.
谭义文  田国刚  田毅 《山东医药》2010,50(51):66-67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效应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S组和F组各20例,两组均持续泵入丙泊酚行麻醉维持,麻醉诱导分别采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0.5~1.0μg/kg)及芬太尼(5~10μg/kg)。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置换瓣膜数及手术时间)、不同时间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镇痛药使用率、视觉模拟评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为稳定,患者对术中事件均无记忆;与F组比较,S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缩短、镇痛药使用率降低,术后VAS评分降低。结论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为稳定,但前者具有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短、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袁辉  黄维勤  祁明 《心脏杂志》2013,25(2):224-226
目的:通过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快通道麻醉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及对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3月择期行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132(男70,女62)例,年龄8个月~5岁,术前NYHA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n=66)和瑞芬太尼组(n=66)。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 舒芬太尼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 μg/kg,术中维持持续泵入舒芬太尼2~2.5 μg/(kg·h);瑞芬太尼组诱导用瑞芬太尼2 μg/kg,术中维持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1 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烷,持续泵入维库溴铵80~120 μg/(kg·h)。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患儿闭眼入睡(基础,T0)、气管插管后(T1)、切皮(T2)、劈胸骨(T3)、开始转机(T4)、转机10 min(T5)、复温5 min(T6)、停机即刻(T7)、停机10 min(T8)、穿钢丝(T9)、手术结束(T10)和拔除气管插管时(T11)的心率(HR)、血压、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和ICU逗留时间的影响。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插管间时间为拔管时间。结果: 与T0 比较,两组患者T8、T9、 T10、T11 HR明显增快(P<0.05),T1、T5、T6、T8平均血压(MAP)下降(P<0.05));苏醒情况:舒芬太尼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瑞芬太尼组长(P<0.01),瑞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较舒芬太尼组高(P<0.05)。结论: 舒芬太尼或瑞芬尼复合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婴幼儿单纯ASD或VSD等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后能早期拔管等特点,均能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等效小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在单独静脉推注或者联合丙泊酚静脉靶控时对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0例:对照组(C组),盐水+丙泊酚组(C+P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P组).所有患者首先丙泊酚按阶梯式靶控输注,待患者BIS≤65时停药,当BIS恢复到80开始第二次给药,C组、F组、R组、S组分别以2ml、2.4、2、0.2μg/kg的剂量静脉注射,或者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3 μg/ml).分别记录麻醉前(T0)、BIS≤65(T1)、BIS≥80(T2)、第二次给药后1 min(T3)、2 min(T4)、3 min (T5)、5 min(T6)、10 min(T7)、15 min(T8)、20 min(T9)时患者的BIS,并记录诱导期间所有的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T4、T5时间点,BIS值降低,与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组、R+P组、S+P组在T9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R+P组在T8时间点,BIS值高于C+P组(P<0.05).结论 以血浆浓度为3μg/ml输注丙泊酚时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芬太尼2.4μg/kg或舒芬太尼0.2μg/kg并不使BIS的抑制加深,反而在注药后第20分钟容易出现BIS值回升;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未见对BIS值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但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后出现短暂BIS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妇科腔镜术后镇痛镇静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老年妇科腔镜手术的产妇120例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作镇痛镇静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对比两组血压及心率变化,术前1 d、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问卷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发生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4及T5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T5时SBP、DB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42 d分别与术前1 d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EPDS评分较高,观察组术后3 d、42 d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在老年妇科腔镜手术后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术后负面情绪,生理指标相对较为平稳,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贾志  贾浩 《山东医药》2010,50(26):101-10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SF组和IF组,各20例。麻醉维持:SF组以舒芬太尼0.01-0.03μg/(kg·min)+丙泊酚80-100μg/(kg·min)静脉持续泵注,IF组以0.7 MAC异氟醚吸入+芬太尼1-2μg/kg间断静注+1%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入。两组肌松维持均为阿曲库铵0.6μg/(kg·min)静脉泵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胸腔内探查时(T3)、插管拔管时(T4)、插管拔管后5 min(T5)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及苏醒期配合评级。结果两组T0与T1相比SBP、HR下降(P均〈0.01);IF组与SF组T2、T4的SBP升高(P均〈0.01);T3、T4、T5IF组HR较SF组加快(P均〈0.01)。苏醒期配合评级SF组明显高于IF组(P均〈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异氟醚+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拔管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两组均持续泵入丙泊酚行麻醉维持,麻醉诱导、锯胸骨时、体外循环转流时、停机时观察组静注舒芬太尼0.5—1μg/kg,对照组静注芬太尼5-10μg/kg。观察两组开胸时(T1)、主动脉开放30min(T2)、术毕(T3)及CPB停机4h(T4)、24h(T5)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两组T2~T5时点c咖水平均明显高于T1,观察组T4、L时点cT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静脉维持;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维持。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扩宫时(T2)各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后Ramsay评分及苏醒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判断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夜间睡眠质量;记录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体动、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同时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Ramsay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小儿氯胺酮复合依托咪酯全麻苏醒过程中使用多沙普仑的最佳剂量和时机。方法择期行斜疝或鞘膜积液手术患儿1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60例:手术后即刻静注多沙普仑,剂量分别为1.5(A1组20例)、1.0(A2组20例)、0.5(A3组20例)mg/kg;B组60例:在麻醉苏醒期静注多沙普仑,剂量分别为1.5(B1组20例)、1.0(B2组20例)、0.5(B3组20例)mg/kg;C组20例为对照,患儿自然苏醒。记录各组手术结束至患儿清醒、苏醒时间,患儿用多沙普仑后催醒时间,苏醒期烦躁例数,氯胺酮、依托咪酯用量。结果苏醒时间:B组明显短于A、C组(P〈0.01),A组与C组近似(P〉0.05);催醒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1),B1、B2组明显短于B3组(P〈0.01);A组苏醒期烦躁患儿明显多于B、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各组氯胺酮、依托咪酯用量比较,P〉0.05。结论对氯胺酮复合依托咪酯全麻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静注多沙普仑1.0 mg/kg催醒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E组和P组各50例,E组缓慢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咪酯0.1~0.2 mg/kg,P组缓慢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2 mg/kg。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1 min(T2)、置入胃镜后1 min(T3),苏醒后1 min( T4),记录两组的SBP、DBP、HR、RR。记录两组诱导后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恢复时呼之睁眼时间,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麻黄碱和阿托品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T2、T3时点SBP、DBP、HR均显著低于T1时点,P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两组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黄碱、阿托品使用情况比较,P均>0.05。 E组发生注射痛1例、肌颤4例、呛咳3例、体动4例、SpO2<90%1例、恶心呕吐2例,P组分别为19、0、2、3、1、1例;两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赵峰  张宏  王晓琳 《山东医药》2009,49(11):39-40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胃镜检查A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瑞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术中OAA/S评分,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丙泊酚首次剂量、总剂量A组〉B组(P〈0.05),两组OAA/S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苏醒时间(出镜一呼之睁眼)无显著差异;两组窦缓(HR〈60次/min)、注射痛发生率A组〉B组(P〈0.05),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喉痉挛、恢复期兴奋、烦躁。结论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可明显减慢心率,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能减少丙泊酚的首次剂量和总量,不影响麻醉效果、苏醒和恢复,并明显降低窦缓和诱导期注射痛的发生,是无痛胃镜检查术较为适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对食管癌开胸术后急性及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病人75例,ASAⅠ-Ⅱ。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n=25):A组切皮前先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然后接输注泵静脉持续输注氯胺酮0.05mg.kg-1.h-1至术后48h;B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m l)和C组切皮前缓慢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全麻开始经T6~7硬膜外阻滞并检测阻滞平面。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和维持麻醉。术后均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舒芬太尼0.5μgom l行PCEA,维持VAS≤3。于术后6、12、24、48h时进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情况,并追踪随访术后1、3、6个月的慢性疼痛持续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48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h内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升高(P〈0.05)。术后1、3、6个月A组各时段VAS显著降低(P〈0.05)。3组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围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减少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开胸术后急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诱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快通道麻醉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各30例。术中以七氟烷、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术复合维持麻醉,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 IS)在50±10。观察诱导前(T0)、诱导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 in(T2)、切皮后5 m in(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5 m 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苏醒期躁动、拔管时间、拔管后在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时间、芬太尼处理例数;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拔管后10 m in(V1)、出PACU时(V2)、术后6 h(V3)、术后24 h(V4)、24 h内VAS评分最高值(V5);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24 h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结果三组术中MAP及HR均平稳,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在苏醒期躁动、拔管后在PACU停留时间及芬太尼处理例数方面均优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VAS评分在拔管后10 m in及24 h内VAS评分最高值等方面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24 h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少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诱导在乳腺癌根治术快通道麻醉中不影响麻醉效果,可抑制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现象,并能减少短期内术后疼痛的评分。  相似文献   

19.
袁鹏  王珂  赵民 《山东医药》2014,(42):76-78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后,于缝皮时给予丙泊酚1 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评分、苏醒后镇静满意率、苏醒后躁动评分、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15 min、苏醒后30 min镇静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苏醒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分别为2例(4.3%)、8例(17.4%),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减轻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反应,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血清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先心病开胸手术后心排指数(cardiac index,CI)低于3.0的患儿32例,年龄2.0月~12.6月,中位数5.9(3.2,6.7)月;体质量2.8kg ~8.6kg,均数(6.0±1.8)kg。术后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输入舒芬太尼镇痛治疗,按照舒芬太尼剂量高低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0.1ug?kg-1?h-1+咪达唑仑100 ug?kg-1?h-1]和B组[舒芬太尼0.2 ug?kg-1?h-1+咪达唑仑100 ug?kg-1?h-1]。于手术前: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动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未行开胸手术操作时(T0)、术后即刻(T1)、4h(T2)、8h(T3)、12h(T4)、24h(T5)共6个时间点由中心静脉导管抽取静脉全血离心后送检血清β-内啡肽,于T1-T5时间点记录患儿FLACC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于T1-T5时间点记录患儿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以上各项指标在各时间点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的β-内啡肽水平均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LACC(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组间比较,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即刻收缩压(102.2±11.2)mmHg高于B组(88.8±16.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9,P=0.012);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CVP、CI、SVRI、VIS组间比较,在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先心病术后婴幼儿,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评分及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时,血清β-内啡肽却显示出不同水平。术后早期选择0.1 ug?kg-1?h-1剂量时血清-β内啡肽分泌过多,而应用0.2 ug?kg-1?h-1剂量时将过度抑制血清β-内啡肽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