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及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以后,手术矫治非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手术量按照戴镜后残余斜视度设计。观察术后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情况,对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改变及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85.72%)戴镜正位(斜视角-8△~+8△),欠矫(戴镜斜视角〉+8△)6例(10.71%),2例(3.57%)过矫(戴镜斜视角〉-8△)。末次随访时同视机和Titmus立体视检查,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非参数检验分析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因素,与发病年龄(P=0.02)、斜视发病至手术时间(P=0.003)、术后正位率(P=0.008)三项密切相关。结论当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术后仍需戴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方法观察72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眼位、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手术量、术后眼位及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72例中,61例术后正位(≤±8△),正位率84.72%,52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占72.2%。发病越早,术前病程越长,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当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  相似文献   

3.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量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38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进行手术,手术量按裸眼和戴镜后斜视度平均值做斜视度的矫正。手术方式按远近斜视度来设计:辐辏过强型者行内直肌徙后术;基本型者行内外直肌手术;分开不足型者行外直肌缩短术。结果 38例中治愈34例占89.5%,4例良好占10.5%,21例术后获得立体视。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由于存在调节与非调节因素,先从调节因素着手,戴全矫镜;与调节因素无关非调节因素存在的内斜,按戴镜以及裸眼平均斜视度设计手术量,以矫正眼位并尽可能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调节性内斜视80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琪  刘黎明  秦艳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082-2084
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情况,所有病例经10g/L阿托品散瞳7d后验光配镜矫正,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戴镜1a后对眼位戴镜不能矫正的患儿通过手术干预矫正眼位,评价治疗前后屈光度、视力、视功能、斜视度的变化。结果:经戴镜1a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5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30例,具有Ⅰ,Ⅱ,Ⅲ级视功能者56例;10例戴镜后内斜度数>+15△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7例正位,3例过矫10△~20△;弱视综合训练3a后,弱视治疗总有效率达88.7%。结论: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既要注意眼位的矫正,又要进行弱视治疗,同时注意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戴镜时限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散瞳后进行验光全矫配镜。按术前戴镜时限分为A、B两组,A组为术前戴镜0.5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B组为术前戴镜1.0 a且斜视度稳定的患儿30例。每组患儿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0.5 a的视力、眼位、同视机及Titmus立体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0.5 a随访时,戴镜正位54例,过矫1例,欠矫5例。术后0.5 a复查时,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其中,A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10例、2例、4例、14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4例;B组无同时视及拥有一级视功能、二级视功能、三级视功能者分别为5例、3例、4例、18例,拥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8例。A、B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位的正位率、各级视功能保留率、拥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术前戴镜0.5 a即可以行手术矫正眼位,以期尽早改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若因各种主、客观因素限制不能在戴镜0.5 a时手术,则宜在戴镜 1.0 a 时手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病例行三棱镜、眼球运动检查,合作者行同视机等检查.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其余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据斜视角大小等情况设计不同的手术方式,有斜肌异常的一并解决.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先天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多为轻度远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斜视度≥30△,78.57%合并下斜肌亢进,21.43%合并眼球震颤,经手术治疗正位率达88.57%,12.86%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 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除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外,其他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此方法 既满足了双眼视的发育条件,又有利于二次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7.
改良内斜视矫正术治疗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以[(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1/2之所得三棱镜度设计行内斜矫正术,术后平均观察2年。结果术后2年,斜视治愈率高达94.23%;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1/2×[(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的斜视角来设计手术,对矫正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效果较好,但要注意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外肌调整缝线矫正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3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行双眼内直肌后徙联合调整缝线手术。患儿术前为中度远视,且术前配戴足度镜矫正屈光不正>6mo,非调节部分的斜视度稳定在+20~+35范围内。术中双内直肌后退3~5mm,保留1~2mm缝线调整量,术后第1d根据眼位调整缝线。术后1wk; 1,3,6,12mo随访,观察眼位、残余斜视度和视功能情况。

结果:术后第1d缝线原位眼位即达正位22例,6例过矫,2例欠矫,正位率为73%。经过缝线调整,正位率达到100%。术后1wk; 1,3,6,12mo残余视近斜视度分别为+5.9±2.8,+4.4±4.3,+3.8±3.6,+2.9±3.5,+2.7±4.1,视远斜视度分别为+5.6±3.2,+4.0±3.1,+3.4±3.4,+2.5±3.4,+2.3±3.9。术后1,6,12mo分别与术后1w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13例(43%),术后有双眼单视功能者23例(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调整缝线的手术方式可以更准确的一次性矫正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有效的减少术后过矫或欠矫问题。  相似文献   


9.
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87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情况,所有病例经1%阿托品扩瞳验光后戴镜矫正,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戴镜半年后对眼位戴镜不能矫正且双眼视力基本平衡的患儿通过手术干预矫正眼位.结果 经戴镜眼位恢复正位69例(79.31%).戴镜并同时进行弱视训练半年后18例斜视角无法全部矫正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术后进行双眼单视训练.所有病例恢复正常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双眼视力基本平衡时可手术干预残余斜视角.强调双眼单视功能的检查和训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33-34)  相似文献   

10.
王文莹  吴晓 《眼科》2014,23(3):192-197
目的 观察经结膜内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先天性内斜视患儿12例(24眼),确诊年龄6~34个月(平均19.69±8.61个月)。方法 对所有患儿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眼底、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度,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33 cm 和6 m 斜视度,有屈光不正者测量裸眼及戴镜斜视度。对不能配合常规三棱镜检查的患儿,使用角膜映光法或Krimsky三棱镜法测量。在肌电放大仪引导下行双眼内直肌注射BTXA 2.5单位,注射后2周,3、6个月,1、2年和末次随访重复注射前各项检查。注射后看远斜视度≤10△作为正位标准。如果复诊到3个月斜视度持续大于20△进行第二次注射。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度、斜视度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结果 12例患者就诊时等效球镜度+0.375~+3.625 D,平均(1.88±0.84) D;治疗前斜视度数+20△~+80△(平均47.91△±25.71△),随访时间4~84个月(平均25.83±13.13个月)。8例行1次双眼内直肌注射,4例行2次双眼内直肌注射。单纯肉毒毒素注射成功率为83.33%(10/12例)。1例于注射后14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正位。1例注射后残留较小度数(+15△),配戴压贴三棱镜治疗。末次随访时12例经综合治疗眼位在正常范围,4例获得正常双眼立体视功能。结论 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短期有效,重复注射有利于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足镜矫正后残余内斜视角大小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足镜屈光矫正,残余内斜视角≥﹢10△的患者59例,分成残余内斜视角>﹢30△组31例,≤﹢30△组28例,检查和比较两组的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残余内斜视角>﹢30△组同视机Ⅰ、Ⅱ级功能不能建立分别为28例(90%)、29例(94%),Ⅲ级均不能建立;23例(74%) Titmus 检查>400〞。残余内斜视角≤﹢30△组同视机Ⅰ、Ⅱ功能均不能建立6例(21%),无Ⅲ级功能19例(67%);7例(25%) Titmus 检查>400〞。两组各级双眼单视功能建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足镜矫正后残余内斜视角越大双眼单视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卢燕  焦永红 《眼科》2013,22(5):324-327
目的 分析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生原因并探讨个性化设计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17例诊断为连续性外斜视并进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者。方法 对上述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发现内斜视的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以及发生连续性外斜视年龄、斜视角度、眼球运动、屈光度、双眼视觉、实施外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与手术效果等。主要指标 发病年龄、屈光度、斜视角度、眼球运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17例患者中,11例1岁以前发现内斜视;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2~19岁,平均(6.79±5.39)岁(中位数年龄4岁);连续性外斜视发病年龄为3~21岁,平均(9.00±4.97)岁(中位数年龄8岁)。屈光度为-1.0 ~ +2.0 D者9例(52.9%),>+2.0 D者7例(41.2%),1例(5.9%)为高度近视(-10.0 D)。4例伴有单眼弱视;13例无双眼视功能;平均外斜视角度看近为45△(15△ ~ 95△),看远为50△(20△ ~ 105△);5例(29.4%)内转受限。3例行内直肌复位术,14例行内直肌复位术+外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14例(82.4%)正位,欠矫3例,1例术后半年眼位发生外斜漂移现象;术后三级视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本组连续性外斜视与内斜视发病年龄小,内斜视矫正手术实施年龄小,常伴有单眼弱视、无双眼视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对连续性外斜视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效果较好。(眼科, 2013, 22: 324-3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施行手术的先天性内斜视病例的治疗结果。结果正位36例,正位率83.72%,欠矫5例,占11.63%,过矫2例,占4.65%,随访2~4年,部分病例经过二次手术,术后进行弱视治疗及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最终获得正位率41例,占93.02%,弱视治愈率92.11%,23.26%病人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弱视治疗及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对远期眼位正位,弱视的治愈及双眼单视功能的重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矫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对102例先天性内斜视(1~4岁)患儿实施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所有患儿均为阿托品散瞳屈光矫正后检查术前远、近三棱镜斜视度以及术后三棱镜斜视度。所有患儿均需行两条及三条肌肉手术,即主斜眼的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折叠术,对于大于35°者选择主斜眼的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折叠术+另一眼的内直肌后徙术,其中后徙直肌均加用调整缝线技术。分别检查记录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的斜视度变化并加以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s)及配对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检查戴镜斜视度33cm及6M分别为+58.43△±6.5△、+54.21△±5.4△,术后2周检查斜视度分别为+6.13△±3.2△、+4.13△±2.8△。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33cm斜视度分别为+4.79△±3.6△、+2.75△±4.3△、+2.13△±4.1△。术前斜视度与术后2周斜视度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分别与术后2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内欠矫14例,过矫11例,调整率24.5%。术后2周正位101例,正位率99%。过矫1例,过矫率1%。结论眼外肌调整缝线联合拮抗肌折叠术矫正先天性内斜视,其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时间短,术后早期正位率高,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Outcome in 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AIM: To examine outcome among children with 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METHODS: Children with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associated with hyperopia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features studied were ocular alignment, amblyopia, and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binocular single vision, requirement for surgery, and the change in refraction with age. RESULTS: 103 children with 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ere identified. Mean follow up was 4.5 years (range 2-9.5 years). 41 children (39.8%) were fully accommodative (no manifest deviation with full hyperopic correction). The remaining 62 children (60.2%) were partially accommodative. At presentation 61.2% of children were amblyopic in one eye decreasing to 15.5% at the most recent examination. Stereopsis was demonstrated in 89.3% of children at the most recent examination. Mean cycloplegic refraction (dioptres, spherical equivalent) remained stable throughout the follow up period. The mean change in refraction per year was 0.005 dioptres (D) in right eyes (95% CL -0. 0098 to 0.02) and 0.001 D in left eyes (95% CL -0.018 to 0.021). No patients were able to discard their glasses and maintain alignment. CONCLUSIONS: Most children with 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have an excellent outcome in terms of visual acuity and binocular single vision.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is condition result in a marked reduction in the prevalence of amblyopia compared with the prevalence at presentation. The degree of hyperopia, however, remains unchanged with poor prospects for discontinuing glasses wear. The possibility that long term full time glasses wear impedes emmetropisation must be considered. It is also conceivable, however, that these children may behave differently with normal and be predestined to remain hyperopic.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共同性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时机及其在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8岁以内在院接受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治疗,且术后斜视矫正正位(斜视度≤±10△)的病历资料67例。按手术前斜视类型、接受手术时年龄、弱视程度分组,对各组术前、术后1,3 mo分别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 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 mo B/M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内斜视组术后3mo的B/M值升高较外斜视组明显(P〈0.05);(2)≤6岁组,术后3mo B/M值升高较〉12岁组明显(P〈0.05)。(3)重度弱视组术后1mo的B/M值升高较轻度弱视组明显(P〈0.05);术后3mo,重度弱视组B/M值升高较轻度、中度弱视组明显(P〈0.01)。 结论:经过弱视治疗后视力仍难以提高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建议6岁前行斜视矫正手术,特别是重度弱视及内斜视患儿(调节性内斜视除外)。早期手术有利于弱视的进一步治疗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中置可调节缝线矫正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12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进行手术治疗,术中置可调节缝线,术后同视机训练15d。结果术后复视情况:11例看远看近复视消失,均恢复双眼单视;1例欠矫8^△,1m以内复视消失,1m以外复视较前明显减轻。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全矫手术置可调节缝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283例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各类型分布、不同类型及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283例,统计各类型内斜视的分布。重点分析婴儿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三种类型及其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结果 283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婴儿内斜视136例(48.57%)、非调节性内斜视77例(27.2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4例(15.55%)、残余性内斜视18例(6.36%)、知觉性内斜视4例(1.41%)、连续性内斜视4例(1.4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存在融合功能和远近立体视的比率均高于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P<0.05;而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远近立体视差别不大,P>0.05;<2岁患儿融合及近立体视存在率高于2~9岁和>9岁患儿,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中,婴儿内斜视占首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单视功能影响最小。手术年龄小有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43例(72眼)DVD根据不同的术前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术式。有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下斜肌切断加转位,根据亢进程度不同决定下斜肌在转位之前的截除量。无下斜肌亢进者首选上直肌后退术。双眼DVD不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者,且上斜程度相等者行双跟上直肌等量后徙术;双眼上斜程度不等者行双眼上直肌不等量后徙,或先行上斜明显眼手术,改期行另眼手术;合并水平斜视者尽可能同时完成,否则先矫正水平斜视,半年后矫正DVD。结果52眼疗效良好(72.22%),16眼好转(22.22%),4眼(5.56%)无效,1眼(1.38%)退上直肌和双眼外直肌后出现继发内斜视和对侧眼下斜肌亢进。结论对不同类型的DVD采用不同的术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