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图像特征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术后第1~3天矫正视力低于0.3的68例(68只眼)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OCT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在68例患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19例,其中干性11例,湿性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例;高度近视眼底病变14例;黄斑视网膜前膜1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黄斑裂孔3例;视网膜脱离1例;正常眼底2例。结论 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可能是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OCT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方法:对术后3d矫正视力低于0.5的50例50眼糖尿病患者行OCT检查,分析其结果。 结果:患者50眼中,黄斑水肿23眼,糖尿病眼底病变15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8眼, 黄斑板层裂孔2眼,2眼未发现异常。 结论: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成像技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造成低视力的原因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OCT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微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早期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眼黄斑微小病变的作用。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排除眼前节和光学通路等并发症、眼底镜检查怀疑黄斑病变的患者31例31眼行黄斑OCT检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黄斑OCT检查:16眼为黄斑水肿,其中并发视网膜前膜形成者7眼;13眼为黄斑板层裂孔;2眼为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结论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中,以视网膜特别是黄斑区视网膜微小病变为主,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成像技术,对于白内障术后造成低视力的黄斑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追踪和治疗效果观察均具有指导作用。[眼科新进展2005;25(5):434—43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6例(259只眼),术前均行裂隙灯下前置镜及OCT扫描检查眼底,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55只眼,包括黄斑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8只眼,黄斑渗出16只眼,黄斑出血15只眼,黄斑裂孔1只眼;术前OCT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144只眼,包括黄斑水肿55只眼,黄斑前膜41只眼,黄斑渗出21只眼,黄斑出血23只眼,黄斑裂孔4只眼。两者比较,OCT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 P <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行OCT检查有助于提高眼底病变的检出率,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9-640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50例(76眼)白内障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同时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和眼底改变为疗效判定指标。结果: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视力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DR患者具有光凝指征应尽早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提高白内障远期复明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的优势与价值。方法:屈光度>-8.00D,尚可看见眼底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98例患者于术前进行三面镜、眼底造影及OCT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OCT检查发现视网膜玻璃体牵拉2例,黄斑区出血4例,黄斑区全层裂孔4例,巩膜葡萄肿并黄斑萎缩3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撕裂4例。眼底造影发现黄斑区全层裂孔3例,黄斑区出血3例,神经上皮层撕裂1例。三面镜发现黄斑区全层裂孔1例,黄斑区出血2例,神经上皮层撕裂1例。结论:OCT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对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高于眼底造影和三面镜。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临床研究旨在使用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手段检测术后患者的微血管状况,并且定量检测糖尿病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的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

方法:纳入白内障手术患者共89例111 眼,其中对照组(A组)共40例59眼,为非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 实验组(B组)有49例52 眼,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2a以上。所有患者在术前行常规的检测,如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白内障混浊程度等。最后进行术后常规检查,于术前、术后1d,1wk,1mo行OCT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复查时检查患者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和眼底情况。

结果:单纯白内障患者较患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在白内障手术之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P=0.00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呈现:(1)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后1wk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就有了显著的增厚。而非糖尿病患者术后1mo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才出现显著的增厚现象。(2)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后1d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视网膜厚度就有了显著的增厚。而非糖尿病患者术后1mo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视网膜才出现显著的增厚现象。(3)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后1wk黄斑中心凹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厚度就有了显著的增厚,在1mo之后恢复正常。而非糖尿病患者术后1mo黄斑中心凹色素上皮层视网膜才出现显著的增厚现象。

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较单纯白内障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几率更高,且水肿程度更加严重。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网膜损伤的主要原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越明显,术后视力恢复越差。  相似文献   


8.
病例1:患者,女,72岁,因“右眼视物不清5 d”就诊。患者主诉无眼红、眼痛等其他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右眼HM/眼前,左眼0.8;双眼眼压14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晶状体皮质混浊;右眼后极部视网膜下可见约15 PD大暗红色出血灶(见图1A),覆盖黄斑,左眼眼底正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示:视网膜组织高度隆起,视网膜下低反射信号,黄斑中心凹厚度1 120μm(见图1B)。根据以上专科检查及病史,诊断:右眼黄斑下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患者右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内界膜下积血,见视网膜深层仍有6 PD积血,视网膜上血管弓近视盘处动脉血管瘤样扩张,增加诊断右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术中应用38G针头于视网膜出血灶区穿刺,视网膜下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25μg(0.025 ml),玻璃体腔填充16% C3F8气体,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嘱俯卧位。患者于1周后检查发现右眼玻璃体腔气体填充,黄斑区视网膜下积血吸收。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查,右眼视力0.05,黄斑中心凹可见约1/2 PD裂孔(见图1C─D),给予黄斑裂孔内界膜填塞术,玻璃体腔注入16% C3F8气体,术后俯卧位,1个月后黄斑裂孔愈合(见图1E),右眼BCVA 0.05。 病例2:患者,男,74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1 d”就诊。患者主诉无眼红、眼痛等其他症状,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检查:BCVA为右眼1.0,左眼HM/眼前;眼压为右眼18 mmHg,左眼2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双眼晶状体皮质混浊;右眼黄斑区见散在玻璃膜疣。左眼黄斑区视网膜下可见约20 PD大暗红色出血灶(见图2A─B)。OCT示:右眼见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左眼视网膜高度弧形隆起,视网膜下大量低反射信号,黄斑中心凹厚度1 534μm(见图2C─D)。诊断:右眼黄斑下出血;双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患者左眼玻璃体切割术,38G针头于视网膜出血灶区穿刺,视网膜下注入t-PA 25μg(0.025 ml),玻璃体腔填充16% C3F8气体,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俯卧位。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玻璃体腔血性混浊,术后20 d后,观察玻璃体腔积血未见明显吸收,给予玻璃体腔灌洗术,术中发现黄斑区视网膜下积血大部分吸收,黄斑中心凹约1/3 PD裂孔(见图2E),剥除裂孔周围内界膜,玻璃体腔注射16% C3F8气体,术后俯卧位,1个月后OCT示黄斑裂孔愈合,黄斑下见少量陈旧性积血(见图2F─G),视力达到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在分析白内障术后低视力中的应用。方法 :对术后矫正视力低于 0 5的 48例 (4 8眼 )病人行OCT检查 ,分析其结果。结果 :48眼中黄斑水肿 2 1眼 ,老年性黄斑变性 8眼 ,糖尿病眼底病变 5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 2眼 ,视神经萎缩 2眼 ,视网膜脱离 1眼 ,黄斑板层裂孔 2眼 ,7眼未发现异常。结论 :OCT是一种新的、非接触的诊断技术 ,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中 ,它能快速准确地检查出低视力的原因 ,并能客观的检测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波长激光治疗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的疗效。 方法:选取DR合并CRVO患者95例100眼,采用多波长激光进行光凝治疗。其中黄斑区以氪黄激光治疗为主,包括局部光凝和格栅光凝,周边光凝以氪绿或氪红激光进行治疗。手术前后均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访12~48 wk。观察比较两组光凝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黄斑格栅光凝组,有效率为61.2%,在黄斑局部光凝组,有效率为86.3%,后者总有效率高于前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多波长激光治疗DR合并CRVO患者的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01/2020-01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104眼,根据眼底改变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1例6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21例 42眼)。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无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38例76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睑缘和睑板腺形态及功能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瞬目次数(BT)及不完全瞬目频率(PBR)的差异。

结果:DR组和NDR组睑缘和睑板腺形态及功能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R组显著高于NDR组(均P<0.05)。DR组和NDR组BUT显著低于对照组,且DR组显著低于NDR组(均P<0.05)。三组间LLT、BT及PBR均有差异(P<0.05),且DR组和NDR组LLT、BT明显低于对照组,PB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DR组和NDR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睑板腺形态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睑板腺短缩和缺失,睑板腺功能障碍,泪膜稳定性下降,而DR患者睑板腺形态异常与功能障碍更显著,泪膜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12.
黄斑裂孔诊断的新方法:自体荧光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自体荧光检测诊断黄斑裂孔的效果。方法 应用自体荧光检测黄斑裂孔。对黄斑裂孔、手术修补术的患者(组1)和作为对照的黄斑假洞或黄斑皱褶的患者(组2),分别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自体荧光检测、眼底彩照、无赤光和红外摄像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自体荧光采用132型Heidelberg眼球探针,对所得到的9个图象进行平均处理。而所有患者手术前后都进行OCT Ⅲ检测。结果 10个术前被自体荧光检测发现的黄斑裂孔均由OCT确诊,而且所有病例的自体荧光信号均与黄斑裂孔相对应。自体荧光也可应用于术后,以评价裂孔的闭合程度。在OCT确诊裂孔闭合的所有患者以及对照组10例黄斑皱褶或假洞患者,均没有发现自体荧光。对照组均由OCT证实,没有黄斑裂孔的发生。结论 自体荧光检测是诊断黄斑裂孔的一个新方法,它同时能够检测术后黄斑裂孔的封闭效果,没有自体荧光则表明裂孔已封闭。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OCT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尚可看见眼底,直接及间接眼底镜检查正常或仅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0例400眼,包括糖尿病史者100例,高度近视者60例,术前除了进行全面详细的眼科常规检查外,进行黄斑区OCT检查。计算眼底镜检查的漏诊率及白内障并发黄斑病变一般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结果:术前OCT检查发现黄斑病变28例,包括黄斑水肿12例,老年性黄斑变性10例,玻璃体黄斑牵拉2例,黄斑区出血1例,黄斑裂孔2例,黄斑萎缩1例。糖尿病、高度近视、年龄>60岁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4(1.837,8.087),2.27(1.050,4.9),2.5(1.14,5.53)。结论:OCT在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对合并的黄斑病变检查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年龄>60岁、高度近视和糖尿病史患者,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眼科研究》2012,(7):666-666
医学科技期刊中存在一些常用医学名词写法不规范的现象,现将本刊常用的部分医学名词的写法刊登如下,其中“正名”为规范用法,“曾用名”一般不再使用。正名视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黄斑变性眼球穿孔伤睑板腺炎睑板腺囊肿过碘酸希夫晶状体变应性结膜炎视网膜电图永存瞳孔膜。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黄斑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5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视力不良的患进行OCT检查,观察其图像特征。结果:15眼表现为黄斑水肿,视网膜厚度增加;12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9眼表现为黄斑区增生膜形成,其中8眼伴有神经上皮水肿增厚;9眼表现为黄斑区裂孔形成,其中6眼为全层裂孔,3眼为板层裂孔;5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局部连续性中断。结论:OCT技术提供了黄斑区视网膜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病变的早期确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伴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行RON治疗的18例缺血型CRVO伴明显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术前确诊为缺血型CRVO,3例玻璃体积血手术后确诊为缺血型CRVO。手术前后均进行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术后随访1周,1、3、6个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应用药物或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除3例病程太长或黄斑变性视力未恢复,其余15例视力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恢复〈3个月组好于〉3个月组(p=0.025)。眼底照相、OCT及FFA检查结果显示黄斑水肿均在1个月内明显消退,眼底出血3个月内吸收。1例术中穿刺视盘时出现鼻侧视网膜下局限性出血。结论RON能够改善缺血型CRVO合并的黄斑水肿。早期手术干预视力预后较好。术中联合应用的黄斑内界膜剥离术所起的作用尚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硅油填充术后疗效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20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7mo,随访时给予OCT检查,评估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记录最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 术后OCT表现有3种:黄斑裂孔闭合2眼(10%),黄斑裂孔未闭合但视网膜复位16眼(80%),黄斑裂孔未闭合伴视网膜浅脱离2眼(1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视力的提高与黄斑孔的解剖学复位情况密切相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OCT用于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硅油填充术后随访可以明确诊断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为硅油取出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二者疗效比较.方法 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91例91只眼,其中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55只眼(缺血型13只眼,非缺血型42只眼),分支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36只眼(缺血型10只眼,非缺血26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67例73只眼,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7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6只眼,行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随访3月至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 最终随访RVO组视力提高者48只眼(52.7%),视力不变者39只眼(42.9%),视力下降者4只眼(4.40%).OCT形态恢复正常者50只眼(54.9%),改善者27只眼(29.7%),无改善者14只眼(15.4%).DR组视力提高者25(34.2%)只眼,,视力不变者45只眼(61.6%),视力下降者3只眼(4.11%).OCT形态恢复正常者24只眼(32.9%),改善者22只眼(30.1%),无改善者27只眼(37.0%).两组有效率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RVO组24只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一眼白内障,一眼眼内炎,8只眼2次注射.DR组14眼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白内障,9只眼2次注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好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分析重度非增生期及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控制水平对眼底黄斑区微血管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重度非增生期及增生期DR患者31例(31只眼)纳入研究,均为单眼,收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结果.收集HbAlc...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DR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DME的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实现视网膜和脉络膜各个层次的高质量成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于DME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长期随访。近年来研究发现DME在OCT图像上视网膜和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