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陆任林 《当代医学》2014,(24):75-76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和肺外源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ARDSp(由肺部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9例,ARDSexp(由肺外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1例;ARDSexp组氧合指数要比ARDSp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p组患者主要为肺炎14例,ARDSexp组患者肺外原因主要为急性重症胰腺炎12例;ARDSp组的肺损伤评分、APACHE II评分要比ARDSexp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p组死亡10例,ARDSexp组死亡19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内和肺外源性因素分析发现,虽然ARDSexp的患病率较高,但是病情程度较轻,死亡率要比ARDSp组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起始感染部位不同的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差异,寻找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在ICU收治的脓毒症导致ARDS的病例。根据起始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肺内感染导致的ARDS(ARDSp)81例(ARDSp组),肺外感染导致的ARDS(ARDSexp)25例(ARDSexp组)和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2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探讨ARDSp和ARDSexp肺部微生态的异同。结果 病原微生物方面,ARDSp组的病原微生物多样,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特殊病原体,而ARDSexp组虽原发感染灶不在肺部,但可能由于菌群移位,出现大肠埃希菌的增多。背景菌方面,ARDSp组比对照组的阳性率减少,减少的菌群可能为呼吸道正常菌群;而ARDSexp组比对照组和ARDSp组的阳性率同时增加,增加的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菌群。结论 ARDS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及正常呼吸道菌群的减少,导致菌群多样性减少;而ARDSex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条件...  相似文献   

4.
血管外肺水(EVLW)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实施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但是实施小潮气量通气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进行治疗。肺复张是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施加高呼吸道压力进行短暂肺膨胀促使塌陷肺泡复张,起到减少分流、改善氧合、减少炎性介质产生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肺复张可以降低EVLW,但是肺复张如何影响EVLW仍有一定争议,该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在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 d内治疗好转的3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入科时及7 d后的肺通气总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压(CVP)。研究肺通气总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EVLWI、氧合指数、CVP的相关性。结果 经入科后治疗好转的ARDS患者与入科时比较,入科7 d后APACHEⅡ评分、肺通气总评分、EVLWI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肺通气总评分与APACHEⅡ评分、EVLWI、CVP呈正相关(r=0.95、0.95、0.64,P均<0.01),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94,P<0.01)。结论 肺部超声肺通气评分能有效评估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可作为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监测手段中除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以外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于各种肺内和肺外疾病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由于ARDS患者肺组织液体增多,影响呼吸氧合,需要限制液体;但血管内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必须保证各脏器的血液供应,因此ARDS患者临床治疗上存在矛盾和困难。血管外肺水(EVLW)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被提出,该技术在近几年逐渐发展成熟,并慢慢应用于重症患者液体的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7.
8.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肺复张手法的提出是对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一个补充。本文就为什么在ARDS治疗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肺复张手法,肺复张手法是否真的能使肺复张,对ARDS患者实施肺复张手法是否安全,以及如何实施肺复张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外肺水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急性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死亡病例数的影响,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探寻ARDS患者的最佳液体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RDS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和开放性液体管理组,每24h进行一次急性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计算,记录24h出入量,以28天和60天生存率为主要终点,以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为次要终点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28天和60天死亡病例数上无明显差异,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上限制性液体管理组时间小于开放性液体管理组(P<0.05);两组患者组内、组间比较,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急性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与开放性液体管理,虽然在总体病死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对急性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上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上有所缩短。对ARDS患者进行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尤其是以EVLW为目标,能为其带来相应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肺外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肺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
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31例ARDSex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CBP治疗,为血液净化组
(16例)和对照组(15例);记录治疗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及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血液
净化组死亡率为12.5%,对照组死亡率为33.3%(P<0.05);血液净化组EVLWI、PVPI、PaO2/FiO2和呼吸功能改善时间明显早于
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CBP可改善ARDSexp患者肺血管外肺水及通透指数,改善肺氧合功能和
顺应性,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郑刚 《四川医学》2013,(3):358-360
目的对比研究高PEEP与SI两种不同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s,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高PEEP组16例,SI组13例,分别以高PEEP和SI的方式进行一次RM,观察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在复张后有显著升高,SI组复张1min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增加,两组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张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都未发生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高PEEP和SI组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都较小,都可作为ARDS治疗手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2.
高志刚  刘群 《医学综述》2004,10(10):618-620
保护性肺通气,或称肺保护性通气(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LPV),是近几年来在针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 ury 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产生的机械通气新策略。顾名思义是指在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的同时,保护肺组织免受机械通气性肺损伤。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应用,使上述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肺是脓毒症早期最容易受损的靶器官,脓毒症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制复杂多样,尽管目前对其研究较多,但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救治困难,病死率高,因此,仍需对脓毒症导致ARD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不断进行研究,以利于早期诊断、治疗ARDS,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氧合指数(PaO2/FiO2)用于反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肺内分流(Qsp/Qt)准确度下降程度。方法符合ARDS诊断标准患者1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Vt6ml/kg),留置Swan-Ganz导管,采用低流速法测定准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逐步调整PEEP水平,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的变化,分别留取外周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分别计算Qsp/Qt和PaO2/FiO2,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①Qsp/Qt和PaO2/FiO2两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但决定系数r2只有0.432,相关性偏小;②Qsp/Qt(%)的多元回归方程:y=56.542-3.371x1-0.056x2+0.594x3+2.84x4,x1为PaO2/FiO2,x2为Hgb,x3为PAWP,x4为CI,校正r2=0.538,(P<0.01)。结论用PaO2/FiO2测算ARDS的Qsp/Qt精确度下降,决定系数r2只有0.432,Qsp/Qt除外PaO2/FiO2还受Hgb、肺动脉楔压(plu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PAWP)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肺复张法(RM)治疗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53例ARDS患者,依其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n=25)和肺外源性ARDS组(n=28)。采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40cmH2O,40s完成肺复张法。分别观察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参数和预后指标,比较2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RM第1,2天后2h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RM前,但2组间氧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呼吸力学改变及预后指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RM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RM对肺内源性ARDS和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变化和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联合应用吸入一氧化氮(INO)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油酸诱发新西兰兔ARDS模型后,分组(n=9)进行机械通气治疗6h:(1)对照组;(2)NO组(20×10-6);(3)PS组(100mg/kg);(4)PS+INO组(PSNO组)。于基础状态、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动态胸肺总顺应性(Cdyn)、PaO2/FiO2、肺内静动脉分流Qs/Qt)。实验结束时测定肺灌洗液总磷脂(TPL)、最小表面张力(γmin),肺湿干重比(W/D)和肺泡扩张度(Vv)。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肺功能呈下降趋势,NO组Cdyn无变化,PS组Cdyn显著增加,NO组和PS组PaO2/FiO2和Qs/Qt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SNO组Cdyn变化与PS组相近,但PaO2/FiO2较NO组和PS组进一步增加(P<0.05),Qs/Qt进一步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NO组比较,PSNO组和PS组TPL和Vv明显增加(P<0.01),γmin和W/D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INO和PS对于实验性ARDS具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肺保护性通气对肺内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不同类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7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内源组,同期47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外源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非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值、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RM前,RM后1、2、6、12h,Ppeak、Pplat、Pmean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M后30min,内源组Ppeak、Pplat、Pmean水平分别为48.95±4.17cmH2O(1cmH2O=0.098kPa)、38.45±4.18cmH2O、15.85±2.97cmH2O,均比外源组高(P<0.05);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后30min,内源组SaO2、PaO2、SaO2/Fi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后1、2、6、12h,两组SaO2、PaO2、SaO2/FiO2等动脉血气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源组、外源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4.96±3.85天、15.41±3.72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内源性和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明显疗效;在改善改善呼吸力学指标和动脉血气值等方面,对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胡炜  崔巍  刘长文  刘炳炜  胡伟航  朱英 《浙江医学》2012,(16):1341-1343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与肺动脉嵌顿压(PAW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不同价值.方法选择2009-01-2011-11符合 ARDS 诊断标准的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EVLW 液体管理组(15例)和PAWP 液体管理组(14例),分别维持 EVLW 在3~7ml/kg,PAWP 在8~12mmHg.对两组患者的28d 和60d 生存率、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氧合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EVLW 组和 PAWP 组患者28d 和60d 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542);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10.13±3.02)、(12.53±3.50)、(12.64±2.89)、(15.50±2.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EVLW 组氧合指数的改善优于 PAWP 组(P<0.01).结论 EVLW 相比较于 PAWP,在 ARDS 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膜腔内注射(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产前证实胎肺不成熟的早产病例分为3组。(DI组:15例,分娩新生儿16个。分娩前将Ps制剂固尔苏1支经穿刺针注入羊膜腔内。②Ⅱ组:30例,分娩新生儿31个。新生儿出生后通过气管插管,将固尔苏1支注入支气管内。③Ⅲ组:30例,出前生后不予PS预防性羊膜腔或气管内给药。【结果】3组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体重等无明显差别。Ⅰ组新生儿NRDS发生率为与Ⅱ组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和6%,P〉0.05),但较Ⅲ组明显降低(后者为37%,P〈0.05)。Ⅰ组新生儿需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比率与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9%和16%,P〉0.05),但明显低于Ⅲ组(后者为60%,P〈0.05)。Ⅰ组新生儿住院时间与Ⅱ组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2.4±7.6和29.0±9.5d,P〉0.05),但与Ⅲ组比较明显缩短(后者为41.9±15.4,P〈0.05)。Ⅰ、Ⅱ组新生儿没有1例死亡,Ⅲ组有3例死亡,NRDS是死亡的原因之一。【结论】羊膜腔内注射PS可显著地降低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和CPAP的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与传统气管内给药方式疗效相当,为临床上提供了另一种简便有效的预防NRDS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肺表面活性剂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福清  邓小明 《医学综述》2006,12(3):129-131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业已证明,PS异常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有关。关于外源性PS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有很多,但其疗效文献报道相差很大,这可能与肺损伤程度PS制剂不同、给药途径、时机、剂量及机械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