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90-193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学者提出肠道菌群与脑之间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这一双向调节系统相互影响,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关于神经内科最常见疾病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互影响的研究较少。故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视网膜缺血综合征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和一过性黑朦.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分支动脉阻塞又可分为不同亚类[1].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急症,视网膜内层的血液供应完全来自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因此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中断,整个视网膜内层也就完全丧失了血液供应[2,3],大约有15%-30%的人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可供应后极部的部分视网膜血运.根据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时间若超过97 min,视网膜感觉层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4].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体最主要的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平衡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脑卒中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肠道菌群在脑卒中发生中的参与作用、发病机制、外部干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及药物靶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方法与疗效,严格掌握其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方法经股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4例患者超选择眼动脉,局部灌注尿激酶25万~50万U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14例中有5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其中视力最高达1.2,6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视力无变化,1例患者并发脑出血而下肢瘫痪。结论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与发病的时间密切相关,与尿激酶的用量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视网膜缺血综合征包括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和一过性黑朦。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分支动脉阻塞又可分为不同亚类[1]。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急症,视网膜内层的血液供应完全来自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因此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中断,整个视网膜内层也就完全丧失了血液供应[2,3],大约有15%-30%的人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可供应后极部的部分视网膜血运。根据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时间若超过97 min,视网膜感觉层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4]。然而2013年6月我们遇到1例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导致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时间超过3d的患者,经积极抢救,视力从0.4恢复至1.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感染性心内膜炎在眼部没有特殊表现。此文报道一例联合眼眶彩色多普勒影像(CDI)和眼科检查发现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病例:一47岁男性出现腰疼和低热。该患者在20年前曾因室间隔缺损而行心脏手术,并接受输血,8个月前因慢性丙型肝炎开始接受干扰素治疗。全身检查提示不仅有胶原病、恶性淋巴瘤,而且存在感染性疾病。观察:给患者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CDI。眼科检查提示双眼视网膜多处棉绒斑,左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眼眶CD I提示双眼动脉和视网膜动脉血流出现异常波,该异常波有三处狭窄和尖的波峰。该发现提示心瓣膜异常,并且…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RAO)是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闭塞而引起的视网膜灌注丧失或减少,从而引起视力和(或)视野急性受损的疾病,是眼科的急症和重症。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很差,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就CRAO的病因、诊断、溶栓治疗方法、溶栓剂的选择等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由于其发病迅速, 预测性差,可造成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药物治疗作用甚微,抢救成功的报道很少.我院采用经血管内超选择眼动脉溶栓治疗1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肠道菌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但仅有少部分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在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且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功能,还对血压、血糖、血脂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重要作用,这些均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平衡,产生的炎性因子,一部分加重了缺血性脑损伤,另一部分却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未来,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确切机制和作用,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人体复杂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疾病治疗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与人体肠道菌群的联系紧密,肠道菌群参与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中药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的作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肠道菌群途径将为中医药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晋荣 《西部医学》2010,22(8):1495-1496,149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采用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仅行眼科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全视网膜及中央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均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其疗效明显优于眼科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参与调节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医学中的脾胃功能与西医学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通过探讨西医学肠道菌群研究、中医学脾胃理论、慢性荨麻疹三者的内在关联,以期能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角度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发病和中医药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为CU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提供临床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为从脾胃论治CU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为传统补益中药,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活性组分与肠道菌群存在互动调控,可能是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新途径。回顾了肠道菌群介导的人参皂苷及多糖组分的代谢,并从人参活性组分调节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讨了其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肥胖、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中的机制。肠道菌群与中药组分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将会推动对人参药效机制的研究,为相关中药的创新研究及开发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呼吸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的增多,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现代医学“肺-肠”轴概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感染性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医药诊治理念及方法为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阐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血性腹泻、腹痛等为特征症状.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色氨酸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色氨酸-肠道菌群代谢能促进机体肠道免疫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因而对缓解肠道炎症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可累及眼底,造成眼底血管、视网膜等异常,是高血压重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显示,高血压眼底检查在高血压的诊断、预后中有重要意义。治疗高血压眼底异常时,控制血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明显。根据相关中医理论,从“肝”论治高血压眼底血管异常可以作为相关研究人员今后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肠道菌群及其衍生代谢物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的研究不断深入,以此为干预靶标的中医药治疗策略对延缓CKD进展具有较大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CKD的肠道微生态现状,然后基于肾肠轴深入探讨CKD肠道菌群-代谢网络致病原理,最后立足经典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治疗理念及现代药理研究总结中医药干预CKD肠道菌群-代谢网络的具体治法用药,旨在进一步明确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为作用靶点的中医药干预在CKD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Dryeyeisadisorderoftearfilmduetotear deficiencyorexcessivetearevaporationcausingdamagetotheinterpalpebralocularsurfaceandas sociatedwithsymptomsofoculardiscomfort(1).As itisnowoneofthemostcommonsuperficialdisor dersinophthalmologyintheworldaswellasinChi na,moreandmorepeopleattachimportancetothe study.ThetreatmentofdryeyebytraditionalChi nesemedicine(TCM)orintegrative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CWM)isnowreviewedinthis paper.TREATMENTOFDRYEYEBYTCMANDICWMTHERAPY LocalTreatmentw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视网膜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和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42例患者42眼,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试验组(21眼)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方口服血栓通胶囊和视网膜光凝治疗组,对照组(21眼)为复方血栓通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组。试验组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同时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3个月后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行视网膜光凝和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治疗6个月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试验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415.51 μm(61.45%),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120.51 μm(27.4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种类最多、密度最大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肠道菌群可通过与宿主共代谢,调控宿主多种生理功能、维持体内免疫平衡,进而维护人体健康.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与宿主的骨代谢密切相关.在多种病理状态或药物等引起肠道菌群改变后,可引起继发性的病理性骨丢失.随着高通量测序、基因敲除、无菌鼠繁殖等新技术的发展,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