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简要病史】患者罗女士,18岁,未婚。因"左耳听力下降四年余,耳痛、流脓伴面瘫两月"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听力下降并逐渐加重,不伴耳鸣、头痛、头晕,未予治疗。2月前出现左耳疼痛伴流脓,当地医院按"中耳炎"给予抗生素口服、输液及外耳道滴药等治疗,左耳流脓好转,但出现口眼歪斜,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颞骨占位,周围性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眩晕突发性聋的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的不同.方法25例突发性聋按伴或不伴眩晕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听力学、前庭功能等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视频眼震电图(VNG)等,比较其检查结果的不同.结果突发性聋伴眩晕者发病时即多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耳蜗电图多表现为-SP/AP≥0.4,提示有膜迷路积水,与VNG表现出来的单侧减弱及优势偏向相对应,且可合并有耳石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伴和不伴眩晕突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8~2010年收治并随诊1年后的突聋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不伴眩晕突聋患者43例,伴眩晕突聋患者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能量合剂及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1次/天;甲钴胺注射液0.5mg、地塞米松15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3天,若有效再用2天后停用激素;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隔日一次,用3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伴眩晕突聋组平均纯音听阈(58.43±19.31dB HL)与不伴眩晕组(58.64±20.81dB 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伴眩晕突聋组的平均听阈(36.03±20.85dB HL)明显低于伴眩晕突聋组(40.12±22.21dB HL)(P<0.05)。伴眩晕突聋组总有效率为66.04%(35/53),不伴眩晕突聋组总有效率为55.81%(24/4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一年,不伴眩晕突聋组和伴眩晕突聋组都有所好转,两组总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患者中,伴和不伴眩晕突聋者总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伴眩晕突聋组听阈下降不如不伴眩晕组。  相似文献   

4.
伴或不伴眩晕的突聋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伴或不伴眩晕的突聋疗效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聋 (突聋 )是否伴眩晕 ,对其预后的影响文献中报道不一。本文报告 1986年 7月~ 1997年 7月我科收治的发病 2周内的突聋患者 92例 ,分析伴或不伴眩晕的两类突聋患者经高压氧加常规药物综合治疗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2例突聋患者中男性 6 4例 ,女性 2 8例。男性中伴眩晕 2 1例 ,女性中伴眩晕 12例。发病 1周内入院5 8例 ,伴眩晕 2 5例 ,无眩晕 33例。发病第 2周人院 34例 ,伴眩晕 8例 ,无眩晕 2 6例。 92例患者均符合 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92例均经颅神经检查及头颅内听道影像检查无异常 ,纯音听…  相似文献   

6.
调查1972~1990年就诊单侧突聋1313例,初诊及突聋发病后2个月分别测听力。将两次听力、年龄、性别、有无眩晕症状及治疗方法输入计算机综合分析。听力曲线分5型:高频听力损失、低频听力损失、平坦型、重度聋及其它。1313例中392例(29.2%)伴眩晕,915例(69.7%)无眩晕,6例情况不明。年龄6~79岁,平均39.7士14.4岁。眩晕组平均38.0士14.8岁;无眩晕组平均40.4士14.1岁,两组差异显著(P<o.OI)。听力图分析;重度聋组及高频听力损失组伴眩晕者分别占全组的69.2%及43.3%。年龄小于14岁,重度聋及高频听力损失组占比例…  相似文献   

7.
哮喘伴慢性鼻窦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sinussurgery,ESS)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2年10月,对25例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按Messerklinger’s术式,切除钩突、摘除息肉、开放筛窦及上颌窦,清理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组织;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等。结果随访18个月~3年,支气管哮喘症状疗效为:有效1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为:治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3例。结论ESS对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的治疗,可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皮质激素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63岁,主因右侧鼻堵伴流血性涕1个月余入院.既往患糖尿病史5年,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满意.脑梗塞病史1年,无后遗症.无手术外伤史.术前鼻窦CT冠状位,右鼻腔中部不规则高密度影(图1A).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镜下见右侧鼻腔中鼻甲前端,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灰白色煤渣样肿物,质硬,表面粗糙,边界清楚,完整切除肿物,少量出血,双极电凝止血(图1B、C).术后病理回报:符合右鼻腔结石,伴曲菌病,右下甲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息肉,局部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图1D).随访3个月,鼻腔黏膜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鼻粘膜接触与面部疼痛之间的关联性尚未明确。许多学者描述了小样本及个案的鼻粘膜接触伴面部疼痛的病例。这种情况是否只是一种巧合还不得而知。该作者前瞻性调查了鼻科门诊973例连续新诊患者,分为面部疼痛组566例(58%),无面部疼痛组407例(42%)。鼻腔经局部使用减充血剂收敛后鼻内两个独立的结构仍相互紧靠者定义为鼻粘膜接触。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轻微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资料完整、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Ⅱ级的面神经鞘瘤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8例患者均不以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且均有误诊史,其中6例存在误治史.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证实肿瘤位于面神经的不同位置.4例术中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7~180个月,面神经功能(HB)Ⅱ~Ⅲ级;2例术中发现肿瘤侵犯广泛,破坏耳蜗及前庭,与面神经无法分离,予以牺牲神经切除肿瘤,行耳大神经移植术,术后分别随访56和79个月,面神经功能(HB)Ⅳ级;1例拒绝牺牲面神经,术中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1个月面神经功能Ⅱ级,肿瘤无增大;1例术中发现肿瘤来源于鼓索神经,予以牺牲面神经分支,并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1个月面神经功能Ⅱ级.结论 面神经功能分级(HB)≤Ⅱ级的面神经鞘瘤多不以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诊断困难.手术方法取决于肿瘤的特点、范围和患者的意愿.对明确面神经来源的肿瘤,如果肿瘤与面神经之间容易分离,可以保留面神经行肿瘤切除;如果不易分离,当肿瘤侵犯桥小脑角、内听道、耳蜗、前庭时,可以考虑牺牲面神经;对拒绝牺牲面神经者,可行面神经减压术,并定期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为了解与色素异常有关的遗传性耳聋病因,选用生后6月至18个月不同时期W/W~v鼠,W/W~v鼠是黑眼白变异型鼠,在幼年  相似文献   

14.
恶性外耳道炎多发生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在耳道下部与软骨连接处有肉芽组织增生,可引起软骨炎、骨炎、骨髓炎、甚至死亡。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本病根据临床病史、典型的检查所见、细菌培养及病理检查不难诊断。鳞状细胞癌也是外耳道的常见恶性病变。在外耳道可发现单纯息肉、较脆的肉芽组织或溃疡,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疼痛、听力丧失、脑神经麻痹等。但也可无任何症状出现。坏死性外耳道炎与外耳道鳞癌的症状和体征类似。所以对外耳道的“感染”和/或发现肉芽组织及溃疡时必须进行活检,以区别炎症或肿瘤。  相似文献   

15.
结节病是病因不明的全身性肉芽肿性疾病。它可以引起鼻部症状,但导致鼻中隔穿孔者很少见。作者报道一例在用皮质类固醇全身治疗后发生鼻中隔穿孔的患者。 52岁白人妇女,1974年出现进行性鼻阻塞和流涕,两年后症状加重,并诉眼、口干燥。检查:颈前触及小淋巴结,双臂皮肤和皮下均有绪节。腮腺和颁下腺肿大。鼻下甲与中隔粘膜明显肥厚,中隔偏左,有浆液血性分泌物。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侧肺门和右侧气管旁淋巴结病。颈淋巴结活检为非干酪性肉芽肿。半年后,由于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6岁。因右耳持续流脓1年,听力下降3个月于2008年8月4日收入我院。患儿1年前挖耳后出现右耳持续少量流脓,色黄,略粘稠,自诉无臭味。曾于外院诊断为“右外耳道息肉”,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外耳道胆脂瘤,给予一并清除。术后流脓症状无改善,出现脓中带血。  相似文献   

17.
<正>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大多数异物可在胃镜或食管镜下取出。但仍有一部分因误诊或漏诊导致食管穿孔,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食管异物穿孔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探讨相应治疗措施及临床救治体会。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食管异物穿孔伴脓肿住院治疗8例患者,其  相似文献   

18.
<正>Stickler综合征是一种以眼部、骨骼、口面部和听觉缺陷为特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新生儿发病率约1/7 500~1/9 000。临床对Stickler综合征患者典型的眼部、骨骼表现异常关注更多,但对患者听力障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我院诊疗的1例患儿资料,复习Stickler综合征中听力障碍的相关研究,以提高对Stickler综合征中听力障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策略。方法将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62耳),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两组用药一致,A组20例(29耳,46.8%)单纯BET,B组20例(33耳,53.2%)BET+鼓膜穿刺,手术前后进行耳内镜检查及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ETDQ-7),随访6月,对术后处理进行记录,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BET,随访6月总有效率83.9%(52/62),A组75.9%(22/29),B组90.9%(3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P>0.05)。有效患者术后鼓膜穿刺率A组72.7%(16/22),B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P<0.01)。总穿刺频率均值A组1.6次/耳(25/16),B组1.2次/耳(35/30,含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6月ETDQ-7评分:A组分别为5.28±0.92,5.14±0.87,3.12±2.04,2.61±2.29;B组分别为5.38±1.12,4.42±1.36,2.87±2.10,2.58±2.26。组间比较,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手术前后比较,A组术后1周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ET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较为满意,术中联合鼓膜穿刺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短期的主观感受,减少患者术后再次鼓室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3岁,因反复声音嘶哑7年余于2009年6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近7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声音嘶哑,未给予重视,本次发病为劳累后声嘶加重,无咽痛、咳嗽、咳痰、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既往体健,否认有肿瘤、结核、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史。电子喉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