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通路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20年3月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经ACL腋下通路定位胫骨骨道(腋下组),另外22例采用经ACL与PCL残端间通路定位(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腋下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推移,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屈伸ROM均显著增加(P<0.05),而VAS疼痛评分和后抽屉试验分级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腋下组VAS疼痛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后抽屉试验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腋下组胫骨骨道内口CT测量冠状位(a/b)比值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而...  相似文献   

2.
李俊  刘俊才  李凌志  江浩  李忠 《骨科》2022,13(6):492-497
【摘要】 目的 观察取自体肌腱经骺板重建青少年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胫骨骨隧道变化情况,以及骨隧道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03月16例青少年患者取自体肌腱于关节镜下经骺板重建ACL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14~17岁,平均(15.1±0.9)岁。术后1、24、52、104周行MRI检查,测量胫骨隧道内口、中段、外口处宽度并与术后1周比较,计算绝对扩张量,对骨隧道扩大进行定义及分度。术前及术后采用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对胫骨骨隧道扩大不同分度间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末次随访时评估有无双下肢不等长及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发生。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4周及52周内胫骨骨隧道均发生扩大,不同胫骨隧道扩大程度患者术后同时间点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52、104周 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与术前比较,术后24、52、104周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4周时胫骨骨隧道直径与术后1周比较差值均<2mm,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身高增长3.2~14.6cm,平均(8.0±3.1)cm,随访时辅助检查提示除1例患者骨骺未完全闭合外;余患者骨骺均闭合,所有患者无双下肢不等长及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发生。结论 取自体肌腱经骺板重建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术后胫骨骨隧道呈先扩大后变小的趋势,早期胫骨骨隧道扩大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下肢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镜下双隧道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1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19例采用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A组),12例采用关节镜下双隧道缝线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半月板损伤情况、MeyersMcKeever分型以及术前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双侧胫骨后移距离差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侧胫骨后移距离差值及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t=7.347,P=0.000)。B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发生螺钉断裂1例。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范围患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末次随访时,两组双侧胫骨后移距离差值、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隧道缝线固定与后正中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早期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具有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避免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无需二次手术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双束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采 用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行双束PCL重建且随访超过1年的PCL损伤患者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19~54岁,平均25岁。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53.4±2.1) 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C级7例,D级10例;后抽屉试验阳性17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胫骨 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制作限深骨隧道。随访时行膝关节X线摄片和螺旋CT检查,观察嵌入骨栓的位置和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分 级及后抽屉试验,比较与术前的稳定性差异。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8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93.5±1.7)分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IKDC分级A级15例、B级2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后抽屉试验阴性15例,弱阳性2例。术后 12周X线片和螺旋CT示嵌入骨栓的位置满意,愈合良好。结论 胫骨后方倒打隧道钻具系统可以准确制作限深骨隧道,创伤小,使用这种钻具系统的PCL重建术近 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股四头肌腱和骨块镶嵌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PCL损伤患者选用自体带髌骨骨块双束股四头肌腱作移植物供体,股骨双隧道重建,胫骨端用骨块镶嵌固定法固定,股骨端用挤压钉固定。以膝关节Lachman试验和后抽屉试验及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8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57.2±7.6)分,术后1年为(85.2±5.4)分、2年为(93.8±5.2)分。术后膝关节Lachman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症状均消失,关节前后方向稳定性恢复,膝屈伸活动范围正常,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双束股四头肌腱和骨块镶嵌固定法重建PCL符合PCL生物力学解剖重建,胫骨端固定可靠,解决了重建PCL时胫骨隧道容易扩大、固定不稳的问题,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CL)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用LARS人工韧带对6例PCL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采用PCL重建技术钻胫骨、股骨骨道,将LARS韧带拉入骨道,韧带游离部分位于关节腔内,拉紧后2枚界面螺钉固定韧带。结果手术时间50-80(65±9.92)min。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6例随访6-12(8±2.28)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0-37(23.67±10.84)分;术后评分:84-93(88.00±3.46)分(t=16.69,P〈0.01)。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PCL术中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汤睿  刘沛 《骨科》2020,11(2):125-13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Ethibond缝线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在关节镜下常规前内、前外侧入路结合双后内侧入路显露骨折,将PCL重建定位器置入并在其引导下由前内向后于撕脱骨折床3点和9点处钻出导针,制造两骨隧道。术中使用双根5号Ethibond缝线在韧带后方骨块近侧打结,经胫骨双骨隧道将缝线拉出于胫骨前侧,充分复位骨折块,缝线收紧打结固定。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活动度,采用KT 1000测量及后抽屉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比较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结果随访时间为19~28个月,平均24.5个月。术后6周骨折均愈合,复位良好。术后6个月,所有病人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无伸膝、屈膝受限,平均屈膝活动度为138.5°±3.5°。手术前后的KT 1000测量值分别为(10.9±0.7)mm、(1.5±0.6)mm,Lysholm评分分别为(36.5±4.9)分、(94.2±3.3)分,Tegner评分分别为(2.6±0.8)分、(6.7±0.4)分;IKDC评分:术前C级7例(31.82%)、D级15例(68.18%),术后A级21例(95.45%)、B级1例(4.55%)。上述指标手术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双骨隧道应用5号Ethibond缝线复位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方法简便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双束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端移植物张力差异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患者32例,移植物均选用自体伤侧半腱肌肌腱,股骨骨道均应用带袢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均用纽扣钢板悬吊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单束重建ACL(n=16),实验组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双束重建ACL,胫骨端移植韧带张力差异化固定(n=16)。通过术后随访查体,膝关节功能Lysholm和Tegner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评价实验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关节感染发生,前抽屉试验、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可获得膝关节良好的向前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但与对照组相比,膝关节前后稳定性及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及远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磊  刘劲松  孙晋  李智尧  马佳 《中国骨伤》2008,21(12):890-89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验证股骨双柬双隧道、胫骨Inlay技术重建PCL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及γ射线照射处理后的异体跟腱对10例PCL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下PCL重建术,手术方式股骨端为双束双隧道重建,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为Inlay固定。通过物理检查、Lysholm及IKDC评分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8d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免疫排斥轻,无感染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6~23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终末随访时10例患者术膝胫骨下陷征(Sagsign)阴性,后抽屉试验(PDT)及Lachman征均为阴性或I度。疗效评定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Lysholm评分中交锁、不稳、疼痛、肿胀、爬楼、下蹲和总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优7例,良2例,中1例;IKDC评分中疼痛频率、疼痛程度、规律活动量、活动影响程度、功能自评和总分等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IKDC评分A级7例,B级3例。结论:同种异体跟腱是重建PCL的可靠替代物,双束双隧道和Inlay技术固定可靠,可减少移植物损伤,是PCL重建的理想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固定钉治疗ACL或PCL损伤34例,分为两组:ACL重建组(A组)和PCL重建组(B组).A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31.83±9.57)岁;在关节镜下移植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股骨侧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fix固定钉固定.B组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27.20±7.59)岁;在关节镜下移植同种异体肌腱重建PCL,股骨侧用Intrafix固定钉固定,胫骨侧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术后即行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并随访患者18个月以上,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4例均获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0.79±2.3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A组术前Lysholm评分43.04±7.57,术后6、12、18个月增加至85.41±4.68、92.50±3.05和93.45±2.57;术前Tegner评分2.62±0.92,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45±1.14、8.58±0.77和8.95±0.55.B组术前Lysholm评分46.20±8.27,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86.40±5.14、90.40±2.67和92.00±3.85;术前Tegner评分2.00-0.66,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10±0.99、8.60±0.84和8.80±0.4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Lysholm和Tegne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43.97±7.79,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85.70±4.76、91.88±3.06和93.02±3.01;术前Tegner评分2.44±0.89,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35±1.09、8.58±0.78和8.91±0.51.随访期间无明显排异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方法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18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42~57岁,平均(51.20±4.80)岁,均同期行关节镜探查清理前交叉韧带重建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1、6、12、24个月行门诊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及患膝正侧位X线片,了解截骨线愈合情况,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点,胫骨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行Lachman试验、KT-1000试验客观评价膝关节前后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30±5.70)个月,期间无关节僵直、感染、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2例术后患肢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积极抗血栓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2—2022-06采用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的4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根据患者术后膝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应用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X线片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3.6±3.1)分,高于术前(50.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0,P<0.001)。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94.2±2.7)分,高于术前(54.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0,P<0.001)。结论关节镜下双线双骨道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可靠,不仅简化了手术流程,而且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保留胫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保留胫骨侧残端重建ACL治疗58例ACL断裂患者。采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采用Tegner运动分级评分、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术后3、6、12、24个月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末次随访时,Tegner运动分级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20°~140°(130.42°±7.26°)、伸直0°;MRI检查显示ACL走行均正常。结论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侧残端重建ACL治疗ACL断裂,一方面可促进移植物血管再生、神经纤维长入重建的韧带,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爬行替代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建立;另一方面由于残端韧带对重建韧带的包裹,避免了关节液侵袭骨隧道,更利于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 位29例(31膝),男11例,女18例(20膝);年龄16~32岁,平均22岁。游离自体半腱肌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以双锚钉及骨槽固定于髌骨,股骨止点 采用界面螺钉固定,于关节镜下调整髌骨复位。5例同时行胫骨结节前内移术。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个月。影像学评价包括测量髌 股适合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外移率;临床疗效评价包括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结果 术后恐惧试验均阴性,随访期间无髌骨再脱位及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5.65°±2.23°、 外侧髌股角3.52°±2.63°、髌骨外移率0.25±0.4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93.20±5.33)分、Lysholm膝关 节功能评分(93.02±6.08)分及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58±0.8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解 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近期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与常规三入路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PCL重建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双入路,54例采用三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三入路组(P<0.05),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膝伸屈ROM无显著改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屈膝90°位后抽屉试验稳定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Lysholm、IKDC评分、膝伸屈ROM和后抽屉试验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PCL胫骨隧道关节内口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测量位置数据的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利用单隧道免打结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淮南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6名行关节镜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比较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韧带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配对立样本t检验。 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ROM范围(t=-22.231)、IKDC评分(t=-34.958)、Lysholm评分(t=-40.802)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腘窝神经、血管损伤。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技术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25例PCL损伤患者在我科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单束重建PCL,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0~58岁,平均(41.9±12.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周~6个月,平均6周。运动伤8例,交通事故伤10例,其它损伤7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关节内软骨损伤5例。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价,术后6个月左右行患膝磁共振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4.76)个月。患者术后早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57.2±5.5)分,术后(89.3±4.2)分;IKDC评分术前(51.1±6.7)分,术后(88.3±6.2)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术前(2.5±0.8)分,术后(5.8±1.3)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单束重建PCL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术后临床效果良好,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治疗青少年后交叉韧带(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纳入13例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行关节镜下复位,Orthocord线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周和术后6个月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23.6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均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双下肢均等长;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96.1±3.6)分、(95.8±4.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Orthocord线固定治疗青少年PCL止点撕脱性骨折,骨骺损伤小,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8例PCL损伤患者在我院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PCL单束重建术。记录并比较患者的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24~42个月,平均31.2个月。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8.4±4.5)分提高到术后的(91.6±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由术前的(52.1±7.6)分提高到术后的(88.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单束重建PCL术后临床疗效良好,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4年9月对19例PCL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利用同种异体髌腱重建PCL,并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Lysholm和Tegnar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0~70个月(平均59个月)的随访。术后无伸膝受限,最后随访时屈膝活动度为125°~140°(平均130.5°)。Lyr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67.2±5.9)分,终末随访时为(93.2±5.5)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1,P〈0.01)。Tegnar运动能力评价表在初次受伤前为(5.2±1.2)分;受伤后术前为(2.1±0.5)分;随访结束时为(5.0±1.5)分。受伤前和随访结束时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1)。终末随访IKDC评分:A级11例(57.9%),B级6例(31.6%),C级2例(1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髌腱重建PCL手术操作精细、创伤小、结果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利用B—PT—B重建PCL需要改良技术以使手术更加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