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窦凯  聂衍刚  王玉洁  黎建斌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95-1197,1200
目的 探讨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性别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学生107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回归分析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POS)中只有表达快乐/兴奋情绪效能感(HAP)对偏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075,P<0.05);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NEG)的3个因子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值为-0.201~-0.069,P值均<0.05).性别在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结论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与男生相比,女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越低,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2-4].聋哑群体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会成员,部分学者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3-6].而聋中学生是兼有残疾人和中学生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既面临各种学习问题和成长困惑,又要面临听觉和言语表达障碍带来的人际交往影响.其心理状况是台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独立生存.因而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有助于开展聋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400名城区和郊县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存在着年级、性别和城乡差异;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特殊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结论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会影响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特殊自我价值感和总体自我价值感上。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其自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归因方式的异同对他们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探讨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关系,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以便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江西省2所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381名进行调  相似文献   

5.
张瑾  闫春平  张改叶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89-1191
目的 探讨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入世出世心理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新乡市2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拼搏精神对问题解决和寻找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43,0.230,P值均<0.01);低要求对高中生问题的解决起负向预测作用,对逃避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06,0.355,P值均<0.01);平常心对积极的合理化解释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084,-0.188,-0.125,P值均<0.05).结论 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培养高中生平和的心态对于强化自我效能感,促使其采取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习价值怀疑自我效能和学业自我妨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学习价值感怀疑、自我效能和学业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为改善中学生学习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习价值怀疑量表、自我效能综合量表和学业自我妨碍量表,对河南省5所中学的9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习价值怀疑和学业自我妨碍呈显著正相关(r=0.385,P0.01),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3个分量表及总分和学业自我妨碍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学习价值怀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对学业自我妨碍有负向预测作用。学习价值怀疑、自我效能均直接影响学业自我妨碍,同时学习价值怀疑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了学业自我妨碍。结论中学生学习价值感、自我效能和学业自我妨碍之间关系密切,进行学习价值观教育和提高自我效能对于降低学业自我妨碍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及对自我效能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教师、家长及教育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河南省5个市1 538名初中生和高中生,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情感平衡量表、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南省中学生锻炼量不足(小锻炼量)者占63%,只有37%的学生达到中等锻炼量;中学生体育锻炼量与自尊、自我效能感、情感平衡、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r值分别为0.16,0.23,0.12,0.17,P值均<0.01);不同锻炼量中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情感平衡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8,12.06,7.51,8.90,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学生体育锻炼量普遍不足,体育锻炼量对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可能性与心理健康控制源和心理咨询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心理健康控制源量表和心理咨询自我效能问卷对武汉市大学生380名进行调查。结果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女生的求助意愿高于男生,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个体遇到心理困扰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可能性越高,内控的个体比外控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求助意愿;心理咨询自我效能与求助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咨询自我效能和有心理困扰学生的求助意愿,特别是男性和贫困学生这2个群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开展相关咨询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贵州省1 689名师范专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核心自我评价得分(3.45±0.62)高于女生(3.24±0.60,P<0.01),一年级新生(3.42±0.60)高于二、三年级学生(3.25±0.63,3.31±0.57)(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SCL-90总均分存在负相关(r=-0.51,P<0.01),且对SCL-90总均分回归显著(β=-0.50,P<0.01).结论 师范专科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效能和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为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卫生工作以及更好地增进中学生心身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市4所中学526名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3.0和AMOS 4.0建立生活事件、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情绪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途径。结果自我效能总分分别与生活事件、焦虑、抑郁及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既直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作用,又通过抑郁、焦虑等情绪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作用。自我效能通过情绪和对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自我效能教育,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了解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广东省某县级中学1155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水平(2.26±0.48);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家庭支持可解释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变异的42.3%.结论 生活事件、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家庭支持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应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开展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究高一学生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刻板印象特点,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提供参考.方法 以呼和浩特市重点和普通中学各30名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测量被试对学业不良学生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刻板印象.结果 高中生对学业不良学生与积极能力[(1 217.19±332.92)ms]和社会性词汇配对的反应时[(1 124.18±276.43) ms]长于与消极能力[(686.72± 126.32) ms]和社会性词汇配对的反应时[(699.47±131.31) ms](t值分别为14.37,14.33,P值均<0.01),且能力和社会性外显问卷的得分(1.16±1.03,1.13±1.24)均高于0(t值分别为8.71,7.07,P值均<0.01).内隐与外显刻板印象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消极态度已经达到自动化加工的水平,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霍斌  高岚  邱柏红 《中国校医》2010,24(4):247-248
目的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926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采用SDS自评量表,被试者抑郁检出率为24.30%;采用EPQ个性问卷,初中男生较全国男性分低,高中男生较全国男性N分低,高中女生较全国女性E分高,EPQ与SDS得分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绩与SDS得分间呈负相关。结论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了解重点高中生心理复原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高中生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4所重点高中学校对2 14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评定、心理复原力评定等.结果 55.3%的学生至少存在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中的1种情绪症状,同时存在3种症状的学生占10.5%.学生心理复原力随年级增加而升高,农村户籍、非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复原力相对较低,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心理复原力评分越低(F/t值分别为3.70,-5.52,3.87,29.32,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复原力是独立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B=-0.026,P<0.01).结论 重点高中生中情绪症状报告率较高.学校和家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赵平花  吕树茂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15-1318
了解高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西省太原市6区抽取6所全日制高中每年级各100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较普遍,在7种不良饮食行为中,有2.2%,10.4%,1.2%,19.3%和8.0%的中学生频繁喝软饮料、吃甜点心、吃西式快餐、不喝牛奶和不吃早餐,60.1%和18.5%的中学生有偏食现象和不健康减肥行为;在近1 a内有15.2%,43.4%,17.6%,14.7%的中学生发生打架、在楼梯上追逐打闹、自残、考虑离家出走等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有37.3%和18.8%的学生在调查前30 d内曾经尝试吸烟和饮酒;长时间上网的学生人数达到7.4%,所有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性别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原市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王甲娜  常颖  付家亮  王烈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424-1425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沈阳市7所中学和4所小学的1 49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9.3%,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检出率分别为20.7%和18.2%;长处与困难问卷(SDQ)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社会行为得分和困难总分分别为(2.9±2.4),(2.5±1.8),(3.2±2.1),(3.2±1.7),(7.3±2.4)和(11.9±6.1)分,与常模比较,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和困难总分均高于常模(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内外向(E)、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L)得分分别为(17.7±4.8),(3.6±3.3),(8.2±5.8)和(15.0±3.8)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和L与社会行为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P和N与社会行为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中E(β=-0.220)、P(β=0.195)、N(β=0.428)和L(β=-0.172)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并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P<0.01)。结论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海芳  陈青萍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39-1340
目的探讨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工具,调查陕西省西安市3所中学的320名高中生,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家庭环境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矛盾性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和控制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和矛盾性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孤独倾向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多项显著负相关(r=-0.118~-0.326),矛盾性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多项显著正相关(r=0.151~0.341,P<0.01)。家庭组织性、亲密度、娱乐性、矛盾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R2=0.225,0.179,0.339,0.279)。结论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考试应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学期刚开始时和期末考试的第一天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某重点中学高一和高二年级的501名学生进行测评,比较两次测评结果。结果 被试的平均总分超过160分的筛选阳性标准。总体考试当天的SCL-90总分显著高于平时(P〈0.01),其中考试当天的焦虑、抑郁、偏执、强迫、恐怖、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平时(P〈0.01)。男生、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近,女生、文科生两次施测的SCL-90总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尤以考试期间明显。考试应激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偏执、强迫、恐怖、睡眠和饮食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安营  孙德学 《中国校医》2006,20(3):334-336
卫生习惯是道德品质、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学生卫生行为、卫生习惯的现状,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7月对全校27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4所中学的高中一、二、三年级各2个班,共1118名学生,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测评。结果1.7%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以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躯体症状为多见,其检出率分别为50.8%、19.1%和18.7%。女生MHT全量表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重点学校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P〈0.05),高一、高三学生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母亲教养方式、自我期望程度、学习压力程度、学习能力自我评价、同学关系、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水平是MHT全量表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