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及确诊延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贵阳市学生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确诊延迟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类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20年贵阳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延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趋势2值分别为20.70,31.03,P值均 < 0.05)。2014—2020年贵阳市共报告1 323例有效病例,发现天数中位数为16 d,发现延迟率为48.75%;就诊天数中位数是11 d,就诊延迟率为43.46%;确诊天数中位数为0 d,确诊延迟率为1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流动人口与发现延迟呈正相关(OR=1.45),患者来源分类为其他(OR=0.19)、首诊单位级别是县级(OR=0.44)、首诊单位类型为综合医院(OR=0.58)与学生肺结核发现延迟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女生(OR=1.32)、流动人口(OR=1.38)与就诊延迟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1)。流动人口(OR=1.51)、非重症(OR=5.99)、近城区(OR=2.76)、远城区(OR=4.30)与发生确诊延迟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女生(OR=0.65)、少数民族(OR=0.38)、学段为大中专(OR=0.53)、首诊单位类型为专科医院(OR=0.22)与确诊延迟发生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贵阳市学生肺结核发现、就诊延迟的情况较为普遍。应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降低学生延迟发生率,减少学校结核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陕西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防控结核病疫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陕西省登记的6 739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3.
傅颖  蒋骏  张晓龙  李云  王斐娴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781-1784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情况,为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2011—2020年苏州市登记管理的1 14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时间趋势,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入院特征与发现延迟的关系。  结果  调查的学生肺结核患者中,共有569例发现延迟,发现延迟率为49.6%,发现时长中位数为26(11~49)d。2011—2020年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4.62,P < 0.05),发现延迟率(51.2%,44.2%,33.9%,26.2%,65.8%,51.0%,43.2%,61.5%,55.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 < 0.05)。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变化而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Z=-3.67,P < 0.05)。发现方式为因症就诊(OR=5.57,95%CI=1.91~16.27)、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阳性(OR=1.46,95%CI=1.14~1.86)均与发现延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苏州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情况不容乐观,因症就诊、病原学检查阳性是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针对日常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突出问题,多部门应联动合作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发现延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伟  钱冰  张洁莹  曹红  顾颖强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772-1775
  目的  了解合肥市2019—2020年学校肺结核流行特征和病例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学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合肥市学校肺结核报卡信息、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资料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下合肥市学校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病例诊断延误因素的变化。  结果  2020年合肥市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4.04/10万,5—6月和10—11月出现发病高峰。职业为教师的学校肺结核病例占8.00%,较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 < 0.05)。2020年本地医疗机构报告的病例诊断时长中位数为5.14 d、确诊时长中位数为18 d,均较2019年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5,4.52,P值均 < 0.05)。学校肺结核多病例散发疫情中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为13.50%、新发病例检出率为0.62%。密切接触者暴露发病时长中位数为132 d,较2019年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50,P < 0.05)。2020年病例首次医疗机构放射项目为胸部CT的诊断延误率为12.10%,通过学校或家长对病例进行督促诊断延误率为16.15%。以首次医疗机构放射项目为胸部CT为对照,首次放射项目为胸片的病例诊断延误风险高(OR=4.34,P < 0.05);以学校或家长未开展病例就诊督促为对照,有就诊督促的病例诊断延误风险低(OR=0.26,P < 0.05)。  结论  首次医疗机构放射项目选择以及病例就诊督促等因素对病例诊断延误有影响。应在继续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置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多病同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肺结核发现、就诊、确诊、治疗四类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生结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新)模块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内蒙古学生肺结核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四类延迟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四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22年内蒙古共登记学生肺结核患者6 032例,发现、就诊、确诊、治疗延迟率分别为51.71%,64.01%,7.82%,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来源中的追踪(OR=1.51)及诊断机构级别为盟市级(OR=3.16)、旗县级(OR=2.41)与发现延迟呈正相关;诊断机构级别为盟市级(OR=2.69)、旗县级(OR=3.67)与就诊延迟呈正相关;患者来源于转诊(OR=1.58)和追踪(OR=2.55)、户籍为流动人口(OR=2.05)、治疗分类为复治(OR=2.11)及影像学表现中无结果(OR=2.19)与确诊延迟呈正相关;患者来源为转诊(OR=1.84)、追踪(OR=4.91)和主动筛查(OR=5.46)...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了解农村学生肺结核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基础支持.方法 选取靖远县和会宁县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或治疗结束1个月内的农村患病学生40名为病例组,以年龄接近、非结核病患者学习压力相当为非筛选条件,选取市区某高中高三某班学生60名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别进行电话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 病例组有45%的学生BMI<18.5 kg/m2,对照组仅有15%;病例组每学期平均生活费为(1 365±559)元,对照组为(2 630±1 018)元;对照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病例组;病例组锻炼人数占45%,远低于对照组的90%,两组晚上睡眠时间分别为(7.225±0.891)和(6.192±0.479)h;对照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54%)明显高于病例组(2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学期生活费不足者患病风险是充足者的32.40倍.病人发现与就诊延迟较为严重.结论 学生免疫力降低,肺结核知识缺乏,发生肺结核时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传染源长期在校内、教室内、宿舍内排菌,长期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是白银市农村学生肺结核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就诊延误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应用编制的问卷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登记发现的150例广州市海珠区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分别从基本情况、经济因素及临床因素分析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率为52.0%(78/15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转诊(OR=0.121,95% CI:0.028~0.513)、咯血(OR=0.291,95% CI:0.098~0.860)是减少就诊延误的因素;就诊交通费支出≥50 元/月(OR=7.334,95% CI:1.729~31.113)、因症就诊(OR=3.225,95% CI:1.337~7.775)是增加就诊延误的因素。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肺结核患者存在一定的就诊延误,提高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加强转诊,改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增强人群健康体检意识,从而减少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武汉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科学制定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全市各类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数据, 参照《学校结核病防控自查表》, 修改形成最终问卷, 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7—2020年武汉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37起, 涉及28所学校, 其中大学24所, 高中4所; 报告肺结核病例176例, 其中病原学阳性39例, 利福平耐药17例; 单起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48(28, 368)d; 大学比中学更易发生聚集性疫情(χ2=75.27, P < 0.01), 聚集性疫情中罹患率男生较女生高(χ2=22.82, 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学生是否寄宿(OR=5.12)、新生入校是否进行结核病筛查体检(OR=3.27)、是否开展病因追踪登记(OR=7.28)、患病学生是否按时就诊隔离(OR=9.12)、寝教室是否经常通风(OR=4.97)、是否严格执行休复学管理(OR=4.68)是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学校应扎实落实新生入校结核病筛查体检工作, 严格执行学生病因追踪登记和患病休复学管理, 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引导师生养成勤通风、讲卫生、有疑似症状及时就诊和报告的良好习惯, 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淄博市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进行分析,为本地区学校结核病防控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中淄博市2010—2019年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软件对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就诊、诊断间隔时间及延误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淄博市十年间737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中,发现时间间隔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17(4,42)d,发现延误率54.27%(400/737);就诊时间间隔M(Q1,Q3)为17(4,42)d,就诊延误率53.73%(396/737);诊断时间间隔M(Q1,Q3)为2(0,18.5)d,诊断延误率28.49%(210/737)。不同发现方式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的患者发现延误情况不同。结论 淄博市仍有超过半数学生患者就诊及发现延误,而发现延误率高的学生患者其病原学阳性率也高,增强学生群体的主动就诊意识及行为仍是学生群体结核病健康宣教活动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四川省藏区若尔盖县及其不同区的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并讨论影响病人发现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初诊病人登记表和初诊病人问卷调查表,对获取的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方差分析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7月7日至2004年7月6日若尔盖县结核病初诊病人就诊率7.10‰.,肺结核病登记率220.7/10万,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多玛区)和半农半牧区(铁布区、巴西区)的病人发现水平高于牧区(唐克区、纳摩区).铁布区和多玛区初诊病人的首诊医生为结防医生的比例高于其他区,分别为16.7%和22.6%,并且铁布区的初诊病人对结核病的了解情况好于其他各区.结论政府重视、广泛的健康教育和提高卫生服务的地理可及性是提高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随访>1年HIV感染者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浙江省、HIV确证时间>1年、年龄≥15岁HIV感染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病毒载量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共33 734例HIV感染者,梅毒感染率为5.6%(1 879/33 734)。在梅毒感染病例中,男性、25~34岁年龄组、未婚者、同性性传播者、外省户籍者和HIV确证前有STD史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6.4%(1 774/27 934)、7.5%(640/8 543)、7.6%(1 025/13 423)、8.3%(1 239/14 862)、6.9%(214/3 080)和9.6%(602/6 2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aOR=2.19,95%CI:1.77~2.72)、25~34岁年龄组(aOR=1.80,95%CI:1.47~2.20)、同性性传播(aOR=1.67,95%CI:1.49~1.88)、外省户籍(aOR=1.26,95%CI:1.09~1.47)、HIV确证前有STD史(aOR=1.98,95%CI:1.78~2.20)为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已婚(aOR=0.79,95%CI:0.68~0.92)为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浙江省随访>1年HIV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建议对男性、同性性传播和有STD史的HIV感染者加强梅毒监测和筛查频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结核病(TB)患者抗结核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TB/HIV双重感染防治监控评价体系,分析云南省2010—2013年登记TB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比较HIV阳性TB患者和HIV阴性TB患者的特征及抗结核治疗效果。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筛选有影响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IV阳性TB患者治疗成功的因素。结果共登记报告HIV检测阳性TB患者1 526例,HIV阴性TB患者51 838例。与HIV阴性患者比较,HIV阳性TB患者痰涂片阴性比例较高(67.96% vs 56.00%,χ2=327.54,P<0.001),复治比例较高(22.87% vs 3.69%,χ2=1 342.6,P<0.001)、治疗成功率较低(88.07% vs 95.81%,χ2=210.08,P<0.001)、非结核死亡率较高(5.77% vs 0.61%,χ2=524.73,P<0.001);诊断肺结核时CD4<200 个/μL 和治疗分类为复治是影响HIV阳性患者抗结核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早发现HIV阳性TB患者,结合其CD4水平及时提供抗结核治疗,加强患者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青海省2014-2019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青海省2014-2019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 结果  青海省2014-2019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49.6%,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患者就诊延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5岁年龄组、患者来源中的因症推荐、追踪和治疗分类中的复治是发生就诊延迟的高风险患者。非农民职业患者发生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农民患者。 结论  青海省2014-2019年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较高,呈现下降趋势。年龄、职业、患者来源和治疗分类是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关注发生就诊延迟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云南省TB/HIV患者的流行特征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加强云南省结核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218名TB/HIV患者进行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综合得分为(8.23±2.01)分。职业(χ2=22.515)、婚姻状况(χ2=50.110)、患者来源(χ2=6.378)、住院治疗(χ2=3.915)、管理方式(χ2=4.579)及抗病毒治疗(χ2=11.3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结核病知识综合得分的因素有患者来源(Waldχ2=6.277,P=0.02)和抗病毒治疗(Waldχ2=10.678,P〈0.001)。结论云南省TB/HIV患者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2.29%,高于全国结核病防治知识80%的目标。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针对性的制作各种不同的宣传材料,积极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湖州市2008-2018年肺结核就诊延迟特点、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08-2018年湖州市肺结核确诊患者就诊延迟的病案信息,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χ2趋势检验用于率及构成比的时间趋势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08-2018年湖州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2.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149.581, P < 0.001),不同性别及年龄段下就诊延迟率也呈现相同趋势。就诊延迟患者以男性、≥60岁为主,但女性构成比总体上升(χ2趋势=10.320, 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女性、高龄、本地户籍、追踪、因症就诊、痰检阳性和初治的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风险更高(均有P < 0.05)。 结论  2008-2018年湖州市肺结核就诊延迟患者以男性、≥60岁为主,但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就诊延迟率11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性别、年龄、户籍、患者来源、痰检结果、治疗分类是其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云南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总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获得影响总延迟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总延迟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的云南省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病案资料。描述最终纳入研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延迟特征。构成比的时间趋势检验用χ2趋势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组间患者总延迟的比较,估计生存概率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患者总延迟发生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云南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总延迟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与就诊延迟相似。总延迟中位数由2005年的94 d降至2020年的33 d,2020年患者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概率较2005年增长了2.359倍,不同特征患者的总延迟天数均呈下降趋势。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年份外,女性、高年龄、农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复治患者也是发生总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云南省结核病防控措施的实行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总延迟天数下降,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疫情的发展。应侧重于降低总延迟天数较高的危险人群的就诊延迟, 寻求符合成本-效益的主动筛查方式,进一步控制结核病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江省新发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为肺结核的早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浙江省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确诊登记的31 287例新发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分析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新发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和发现延误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7、1和21 d,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和发现延误率分别为55.66%、7.06%和62.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羁押人群、发现地区地形为山地/岛屿、涂阳和重症患者是浙江省新发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危险因素;男性、15~59岁、学生/儿童、教师/医务人员/职员、服务行业人员、其他职业人员、省外流动户籍、患者来源为健康检查/转诊/追踪、发现地区地形为盆地/丘陵、诊治单位为定点医院是浙江省新发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保护因素。结论 新发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时间明显较诊断延误长;性别、年龄、职业、户籍、是否羁押人群、患者来源、发现地区地形、诊治单位类型、诊断结果、是否重症是浙江省新发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加强转诊在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加强行政干预等措施对肺结核病人转诊工作的影响。方法对广东省湛江市区等20个县区采取加强病人转诊的干预措施,分析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登记率、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率。选择信宜县等20个县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地区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6.6/10万,病人转诊到位率为76.2%,病人追踪率为88.9%,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干预地区病人追踪到位率为41.5%,高于对照地区的20.9%。结论在病人发现工作开展较好地区,通过加强病人转诊工作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