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67%(P 0. 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刘雪芹 《全科护理》2011,9(19):1729-1730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病人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与术后7 d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是胃癌根治术后一种重要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51-1152
观察行胃癌根治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50例患者,并总结其护理经验。其中,发生腹痛、腹泻或胃管脱出共4例,其中改用肠外营养2例,余46例均能耐受肠内营养,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住院(12.5±2.2)d。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护理工作在肠内营养的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48例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瑞素、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胀腹泻、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5例能耐受肠内营养,3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使机体恢复较快,费用降低,显著改善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蒋丽安 《全科护理》2012,10(17):1590-159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8例胃癌病人按营养方式划分为常规肠外营养组(对照组)与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进食后不良反应、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7例病人发生腹痛、腹胀或腹泻,采取加热输入营养液并降低输注速度后上述症状即消失。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提高输注量,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病人未见腹胀及腹泻现象。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分别为3例、4例。经8d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胃癌术后病人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疗法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该方法能够加快病人术后器官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时间及费用,显著改善病人的术后营养状况并增强病人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粘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1].因此术后营养支持与患者的恢复有密切的联系.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4月对46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需要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粘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因此术后营养支持与患者的恢复有密切的联系。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4月对46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经过,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48例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瑞素、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陕引起腹胀腹泻、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5例能耐受肠内营养,3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使机体恢复较快,费用降低,显著改善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对照组术后12h给予传统静脉营养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有肛门排气、排便才恢复进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4.18±14.6)h,对照组为(70.86±22.63)h;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对照组术后12h给予传统静脉营养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有肛门排气、排便才恢复进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4.18±14.6)h,对照组为(70.86±22.63)h;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33例实施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例患者发生胃癌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胆总管损伤胆瘘1例,胆囊坏疽1例,腹腔感染出血1例,乳糜腹水1例,胰腺炎2例,腹腔积液感染2例。结论胃癌根治术后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处理棘手。要求护理人员要熟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表现,加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争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抽取218例展开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肠外营养护理,护理7d后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  相似文献   

15.
胃癌69例术后肠内营养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7 d后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安全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胃癌根治术后短期肠内 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病人由于进食减少,肿瘤性消耗以及手术创伤所导致的机体高分解代谢状态等因素,进行营养支持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采用肠内(EN)、肠外(PN)营养支持的方法,观察34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以探索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31-5732
择取本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11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象。针对其不同营养方式分成两组。46例采取术后肠外营养治疗(设为对照组);剩余70例采用肠内营养(设为试验组)。详细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机体指标,对比其不同营养方式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炎症反应低于肠外营养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快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肠内营养管,术后第2天即行肠内营养支持,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1例自行拔管,3例有腹胀不适,经暂停滴注营养液,症状缓解后,仍予肠内营养,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胃癌术后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上对胃癌术后的营养支持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但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道形态和功能异常及损伤免疫系统。肠内营养(EN)不仅临床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并发症少。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院普外科为26例胃癌术后患行肠内营养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种营养方式的疗效比较,探讨胃癌术后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将近期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30人,EN组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方式,PH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方式,测定术后第7天体重,临床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营养支持的费用。结果术后患者体重均有下降,EN组下降明显小于P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提前,有统计学意义函〈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并且安全可行,营养支持费用仅为肠外营养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