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H型钢转炉工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有毒物质(CO、CO2、SO2、NO、NO2、MnO2、氟化物),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热辐射、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137℃s)。工作场所中共检测24个岗位的粉尘浓度,其中有11个岗位不合格,超标率为45.8%;共检测42个作业点的噪声强度,10个点超标,超标率23.8%;各化学有毒物质、工频电场及电离辐射等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现场检测综合分析得知,粉尘、噪声、一氧化碳、高温和电离辐射的存在部位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结论大型H型钢转炉工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或措施,尤其应重视对粉尘、噪声、一氧化碳、高温和电离辐射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某铸件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定产生危害的主要环节和工序,为制定综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有害因素、粉尘和噪声,按国标要求采样、检测、判定.结果 监测岗位噪声强度超标率75.0%,接触粉尘岗位矽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标,浇铸、熔化岗位一氧化碳浓度和泡漆岗位甲苯、二甲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铸造业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机床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找出关键控制岗位和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紫外辐射、噪声及高温。检测结果:总粉尘检测8个岗位和呼尘5个岗位均不超标。毒物检测7个岗位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不超标,喷漆甲苯和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超标、电焊臭氧STEL最高浓度不超标。噪声检测6个岗位8 h等效连续A声级不超标。高温及紫外辐射检测2个岗位均未超标。结论该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分类为较重,职业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其中铸造、喷漆等5个岗位为关键控制岗位,铸造的粉尘、喷漆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为关键控制点。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但应加强关键岗位的控制措施及制度的长效机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某焦化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及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萘、苯酚、二硫化碳、CO、NO、NO2、SO2、NH3、氢氧化钠、硫化氢、氰化氢、硫酸、碳酸钠共18种有毒物质;经现场检测,16种有毒物质的合格率为100.0%,焦炉逸散物超标率达69.2%,1个一氧化碳作业点超标,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75.0%,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75.8%。噪声超标率为11.9%。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进一步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奥西某水泥公司水泥粉磨站的工艺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浓(强)度,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水泥粉磨站的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现场检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 该水泥粉磨站工艺特点为采用新技术设备.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水泥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和熟料尘)和噪声2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范围0.3~44.4 mg/m3,超标率53.3%;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范围0.3~68.0 mg/m3,超标率19.0%.水泥粉尘浓度超标38.9%~58.3%,熟料尘浓度超标11.1%~33.3%,矽尘、石灰石粉尘和石膏粉尘浓度均在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范围内.作业岗位的个体噪声强度为78.9~ 86.4 dB(A),超标率为16.7%.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熟料粉尘和噪声.对此提出了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分析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以重庆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关键控制点原理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检测结果显示,木制家具生产企业噪声强度和粉尘浓度超标岗位较多,检测13个接触噪声岗位其中4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合格率69.2%,检测9个接触粉尘岗位其中5个岗位粉尘浓度超标,合格率44.4%,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结论粉尘、噪声是木制家具生产作业人员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进行调查,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对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电焊烟尘、氧化铝粉尘、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锰、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和噪声。本次检测中有5个二甲苯、2个乙苯检测点浓度超标,超标率为23.3%; 11个噪声检测点强度超标,超标率为52.4%;其他毒物、粉尘、噪声检测数据均未超标。结论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较差,存在很多危害因素。应加强对该企业的监督管理,改进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油田公司职业卫生现状。方法现场调查该公司各分厂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情况。对有害作业岗位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全公司从事有毒有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该公司存在有毒有害因素分厂的8家企业,检测噪声强度315个点,合格率95.2%;化学毒物524个点,合格率96.7%;粉尘浓度26个点,合格率100%;职业病检出率为0,但1426人接触噪声人员中,检出听力损失医学观察对象85人,异常检出率5.96%。体检项目:电测听异常率最高为21.3%,其次B超异常检出率为18.3%。结论该油田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苯系物、粉尘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噪声危害应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虽然该公司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但应加强超标点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灯饰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及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苯系物、正己烷、铅烟等。测定18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总尘)浓度超标率为33.3%,测定化学毒物16个作业岗位,苯浓度超标率12.5%,甲苯浓度超标率6.25%,正己烷超标率为43.7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空调遥控器、显示器及主板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对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 受检企业所有被检测生产单元的苯浓度均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超标率100%,其中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最大超标倍数为1.12,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最大超标倍数为0.34,噪声强度检测未超标.结论 该企业所检测的化学有毒物质中,苯污染比较严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洗板水、粘胶中苯的含量较高,作业场所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效果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控制化学有毒物质苯的扩散.  相似文献   

11.
李杨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16-2318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情况。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噪声合格率为48.28%,照明合格率为78.6%。结论该项目粉尘及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配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铝合金家具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化学毒物浓度的检测和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浓度检测11个点,1个点铝尘浓度超标;噪声强度检测10个点,全部超标;化学毒物检测4个点,2个点苯浓度超标;接噪工人电测听结果19人高频听力损失。结论该家具厂噪声危害严重,粉尘和苯作业危害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汽车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汽车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结果粉尘检测合格率为95.2%,噪声测点超标率为37.3%,化学毒物共19种,有2种超标,以甲苯和锰为主。结论根据各汽车企业的实际状况,实行企业管理措施、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干预措施,才是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15个,合格点位8个,合格率53.3%;检测化学毒物18种,共计201个点位,其中氨的合格率为93.7%,其余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检测涉及37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5个工种,合格率为40%;照明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氰化氢、苯并(a)吡、苯系物、硫化氢、萘、二硫化碳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张弦  李明 《职业与健康》2010,26(9):975-977
目的识别、分析某木制板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木制板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化学毒物(特别是甲醛)、粉尘、高温和噪声是该木制板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木制板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尤其应重视对化学毒物(特别是甲醛)、粉尘、高温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分析乌兰浩特卷烟厂技术改造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烟草尘、煤尘、矽尘、CO、NO2、SO2、H2S、噪声、微波辐射和高温。类比检测结果显示,烟草尘浓度的合格率为90%,有毒物质浓度全部合格,噪声强度的合格率为81.25%。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职业病危害防护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干法普通过磷酸钙生产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调查结果,对该企业产生的职业危害程度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该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化学毒物(硫酸、氟化氢等)和噪声,粉尘检测结果合格率为80.0%,硫酸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氟化氢检测结果合格率为零,氟化氢作业分级为Ⅲ级(重度危害作业),工作岗位噪声检测合格率为55.6%。结论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有效地将粉尘、氟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以内,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