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都市城区3~6岁儿童肥胖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成都城区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情况,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成都三城区3826名3~6岁儿童进行调查。按身高标准体质量评价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结果儿童肥胖率4、21%,肥胖率随年龄有增加趋势;各年龄段体质量超标率均〉肥胖率,肥胖-体质量超标比2、24;男童6岁组肥胖率〉女生(12=12.013,P〈0.01);金牛区肥胖率〉其他两城区(12=73.69和63.58,P〈0.01)。结论成都城区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超标肥胖流行趋势严峻,预防重点应放在体质量超标儿童和男童,政府、儿童保健部门、幼儿园和家长应联合进行系统预防。  相似文献   

2.
西宁市不同年份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不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而且增加其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中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为掌握青海省西宁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变化趋势,以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肥胖,对西宁市1998与2007年3~6岁儿童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3至7月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在西安市城区抽取莲湖区、未央区和临潼区3岁及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701例,选择正常体重儿童765例进行对照研究。向抽取的儿童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利用enter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两组儿童家庭情况中,超重/肥胖组儿童家庭收入、父亲和母亲超重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父亲受教育的程度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291、1.390、1.445、1.538,均P<0.1)。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多为祖父母或保姆照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72、1.668、1.569,均P<0.05)。结论父母肥胖、家庭收入高、经常喝甜饮料、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代养人为父母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国内外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开展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共纳入济南市城区7 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使用中国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计算加权kappa值(kw)比较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采用4种BMI筛查标准,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21.0%(中国标准)、17.2%(CDC标准)、21.0%(IOTF标准)和22.1%(WHO标准),肥胖率分别为19.9%(中国标准)、17.4%(CDC标准)、12.4%(IOTF标准)和18.6%(WHO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标准,男生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6~11岁组肥胖率显著高于12~17岁组。中国标准与三种国际标准即CDC、IOTF和WHO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很好,kw值分别为0.88、0.80和0.91。结论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严峻,主要集中在男童和6~11岁儿童,提示相关部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3~6岁超重肥胖儿童膳食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袁丽娟  魏梅 《上海预防医学》2001,13(12):583-584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已愈来愈得到人们重视 ,通过对肥胖儿童及肥胖儿童的“后备军”———超重儿童的膳食结构分析 ,可以了解他们的饮食状况 ,发现不足之处 ,从而改进膳食结构 ,使之趋向平衡化 ,在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前提下 ,控制超重及肥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 ,在 2 0 0 0年 1月 ,我们对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了一次膳食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区 8所幼儿园 ,88名 3~ 6岁儿童 ,按身高测体重指标 (W /H ) ,参考WHO标准百分位数法及上海市区评价标准百分位法划分为 4组 ,其中正常者 2 5人 ,偏重者 (按上海标准W /H为…  相似文献   

6.
大庆城区0~6岁儿童肥胖与消瘦检出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我市城区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状况及肥胖与消瘦发生情况,我们于1999年6月~9月对大庆市城区 2 216名0~6岁儿童进行了体格发育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大庆市城区东风新村 2 216名0-6岁集散居儿童,男童 1098名、女童1118名。1.2方法每名儿童按统一方法及有关要求进行测量并认真填写卡片。1.3评价指标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年龄别体重、身长(身高)和身长(身高)别体重诊断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结果2.1不同年龄儿童肥胖与消瘦检出结果 见表1。 从表 1中看出…  相似文献   

7.
重庆城区3~18岁儿童肥胖和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庆城区儿童肥胖和血压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测量1 134名肥胖儿童和2 268名正常体重儿童的血压和腰围. [结果]①肥胖儿童在各年龄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显著高于对应年龄的正常体重儿童的对应值.其中收缩压的变化幅度大于舒张压的变化幅度,男童的变化幅度大于女童的变化幅度;②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8.9%,1.5%,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以学龄前期检出最多;③中心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1.3%,0.9%,差异有显著性(P<0.001). [结论]重庆城区儿童体重和血压密切相关;儿童肥胖,尤其男童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肥胖儿童及对照组进行体格测量及家庭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肥胖危险因素.[结果]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及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19%和7.64%;3~6岁组(4.49%和9.17%)高于0~2岁组(1.07%和5.14%);男童肥胖率(3.80%)高于女童(2.54%).不同年龄肥胖危险因素不同:0~2岁与出生体重有关;3~6岁则与进食状态及进食习惯、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日看电视时间、母亲文化程度及生产方式等有关.[结论]①北京城区0~6岁儿童肥胖呈持续快速增加趋势;②肥胖率有性别差异,男童高于女童;③除基本危险因素外,过量摄入冰淇淋、每日电视时间>2 h、母亲中等专业及以下文化程度及剖宫产等为3~6岁儿童肥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肥胖”并不等于健康,过份的肥胖对儿童身心发育及成年后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武汉市儿童肥胖症患病率,我们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领导下开展了0~7岁儿童肥胖症患病率调查,旨在今后做好小儿肥胖症的预防工作。 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区90年代中后期3~6岁儿童肥胖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袁丽娟  魏梅  张晶 《上海预防医学》2002,14(9):436-436,438
为了解近年上海城区3~6岁儿童肥胖发生的趋势和流行特点,以进一步制订有效防治肥胖的策略和措施,在1996年全国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下简称流调)样本抽取点范围内,开展了定时监测.现将1999年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海莹 《职业与健康》2003,19(10):109-110
目的 了解厦门市城区3~6岁儿童体质状况,促进儿童期间体格锻炼。方法 应用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测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厦门市城区3~6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良好,综合评价优良率达61.125%。结论 体格锻炼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应注重儿童各项体能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都市6~18岁中小学生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以WHO标准同性别组身高的体重的超重和肥胖标准,筛选出单纯肥胖儿童。采用病例对照1∶2配对的方法,对单纯肥胖儿童体格测量参数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问卷方式对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的饮食和生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单纯肥胖儿童组腰围、腰围/臀围、腰围/身高、肩胛下角/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血压高于对照组,而进餐速度快、食欲好、进食油炸食物频率高、睡前食奶类、父亲文化程度低及母亲BMI高为肥胖危险因素。结论:肥胖不仅与个人饮食生活方式有关,与遗传因素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为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开福区10所小学和深圳市南山区5所小学作为调查的研究现场。收集所有6~9岁学龄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计算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59%,其中男生的检出率为5.38%,女生的检出率为1.61%,男生高于女生;深圳市儿童肥胖标准化检出率高于长沙;6~9岁儿童肥胖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状况与性别、年龄及地区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宁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西宁市城区3~6岁托幼机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生长发育评价,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为5.65%,男、女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5.62%、5.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岁组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儿童单纯性肥胖单因素分析显示,其中11项为影响因素,11项影响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年龄、父体重指数、母体重指数、是否喜食蔬菜水果、食欲情况、进食速度、看电视时间。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家庭、托幼机构及社会应加强健康教育,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采取适当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云南省3~6岁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发生率分布的地域、人群差异,为防治营养不良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2年云南16地区12种民族3~6岁儿童机能、形态调查所获得数据,分析身高和体重,评价出营养不良(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体重别身高低于两倍以上标准差的人群)和肥胖发生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别按年龄、性别、城乡、山坝区地域、民族,计算出3~6岁的营养不良和肥胖儿人群,这类人群均存在山区和坝区,地区和民族差异。他们的影响因素与出生体重、膳食结构有关。[结论](1)评定云南儿童肥胖界值点(切点诊断):建议采用本次调查资料为参照人群的第90个百分位数为超重,第95个百分位数为肥胖;(2)出生体重与营养不良发生率呈负相关,与肥胖发生率呈正相关,从3岁延伸到6岁;(3)不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营养不良与肥胖发生率都是男童高于女童、山区高于坝区,所有地区的营养不良与肥胖均为红河州元阳哈尼族自治县居首;(4)膳食结构动物蛋白性食物摄入城市高于农村、坝区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徐州市4所幼儿园的793名中、大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儿童的饮食行为、家庭情况、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等相关影响因素,按照体重指数(BMI)法判定肥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结果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19%,超重率为10.72%,孩子食量、断奶时间、是否喜食豆制品、家庭饮用水种类、参加培训班类型以及父母对孩子体态的评价等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结论徐州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较高,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托幼园所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3~6岁79例单纯肥胖儿童及79例正常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欲好(B=1.712,P<0.01)、进食速度快(B=1.311,P<0.01)、家长观点不正确(B=0.797,P<0.01)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 [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预防需在保持儿童正常的食欲、合理的进食速度、培养家长正确的养育观点方面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提供病因学依据。方法:血压测量按国际统一标准,数据处理用相关法,百分率1∶1病例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收缩压与年龄、出生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除出生体重外,均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除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外,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呈正相关。②肥胖与血压的关系,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随肥胖率的增加,高血压发生率也增加,③低出生体重、低体重、发育迟缓等营养不良者高血压发生的比例比对照组高。结论:应当把肥胖症和营养不良儿作为儿童期识别高血压易患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高百分位血压的肥胖儿和营养不良儿进行科学管理和追踪观察,儿保门诊应把测量血压列入体检常规,是预防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区2-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现况,为制定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合肥市区96所幼儿园17 984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根据WHO标准评价儿童体格发育,用身高别体重评价超重和肥胖,凡身高别体重超过中位数10%-19%者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运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6岁儿童中,超重儿童占11.89%,肥胖儿童占5.57%,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儿童有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3.068,P〈0.01);肥胖儿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44.178,P〈0.01),男童和女童的超重分别为12.32%和11.38%,无显著性差异(χ2趋势=3.740,P=0.053);肥胖率分别为6.88%和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29,P〈0.01);超重+肥胖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没有增长或下降趋势(χ2趋势=0.007,P=0.936)。超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儿童的构成比分别为68.11%、20.23%、10.48%和1.18%。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超重儿童分别为12.65%和11.67%,无显著性差异(χ2=2.918,P=0.088);肥胖儿童分别为6.73%和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5,P〈0.01)。结论合肥市区2-6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比较高,部分超重儿童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肥胖儿童;预防儿童肥胖应先预防超重,并且年龄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城区3—6岁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对 1998~ 2 0 0 0年厦门市城区集体儿童健康体检中主要项目进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每年“六一”前后对城区 3~ 6岁集体儿童健康体检。测查采用《儿童营养不良体检测量评估标准》 ,评价采用WHO标准 ,运用WZR EI型电脑进行。身高体重以达WHO标准均值及以上为达标 ,肥胖以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 2 0 %为界值点 ,营养不良诊断依据《儿童营养不良体格测量评估标准》。2 结 果2 .1 体格发育 2项指标 3年变化 按年龄体重 (W /A) 5 6.0 9% ,按年龄身高 (H/A)5 7.2 8%达WHO标准均值及以上 ,见表 1。2 .2 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