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川 《健康世界》2014,(10):68-70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普通的感冒不同,它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据对历史上已发生的4次流感全球性大流行的分析,每30~40年流感病毒就会发生一次较大的变异,每次变异都会引发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显示,迄今为止流感病毒已有36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异,所以近几年存在全球性的流感暴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甲型流感病毒的动物间传播和遗传重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是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流感病毒的变异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所共有的抗原漂流;另一种是甲型流感病毒所特有的抗原转变。甲型流感病毒结构中的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可以在自然界中不断地发生变...  相似文献   

3.
1994~1995年全球流感流行情况与毒株变异(综述)黄鹏伟,杨式芹,综述陈亢川审校一、全球流感流行概况1994~1995年流感流行以甲型(H3N2)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中H3N2流感病毒传播更广,流行时间更长,成为许多国家的流行型,然而在...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宣武区2006~2007年度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加强全球性的流感监测系统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也是每年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份、及早发现变异株、对流感疫情预测和预警的基础。流感专家推测下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即将到来,首发地可能为中国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也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多发生于冬季。流感病毒包括甲型(A)、乙型(B)和丙型(C)3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最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传染性非常强,常引起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病死率较高;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小,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流行和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6.
决定流感流行的因素除流感病毒的变异外,人群的免疫状况也是决定流感流行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内蒙部分地区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血清标本1996年9月(流感流行前期)和1997年3月(流感流行后期)采自呼和浩特市、乌海市、...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具有易变异、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易引起暴发流行。2009年3月份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先后发生了由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易变异,可引起流感暴发,流行,每年都有人因流感引发的相关疾病死亡,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打击。怀柔区作为国家流感监测点,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于2005年底建立了流感实验室,并成为北京市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负责本区的流感常规监测和集体发热疫情实验室检测,同时还担负着另外两个区县的集体发热疫情实验室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加之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而受到世界的关注。开展流感监测工作,掌握流感病毒株的变异情况及人群抗体水平变化,做好流感流行趋势的预测,对流感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市近三年来流感实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标本来源1994-1996年每年4至9月,在市区某医院内儿科门诊,每月至少采集流感样病人(发病3天内,体温38℃以上,全身症状较重)咽拭子20份,放人Hank’s液中,置冰包内,携回实验室.20℃冻存备用…  相似文献   

10.
流感病毒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甲、乙、丙3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每一次流感流行,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群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率。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是流感肆虐不止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流感监测,研究流感病毒变异规律,在预测可能发生的流行和及时选用新变异株制备有效疫苗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可使病毒有效实现免疫逃逸,导致流感流行甚至世界大流行。流感病毒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潜伏期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易感,已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1964~1993年流感病毒流行变异规律调查分析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济南250014)栾翠英,谢慰杖,张延学,苏胜利,刘振强,肖作奎流感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探讨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现将1964~1993年分离的...  相似文献   

13.
流感病毒的变异起源黄平,沈桂章,陈伟师本世纪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曾于1918、1957和1968年发生三次世界性大流行。自30年代Smith分离第一株人类流感流病毒以来,流感爆发一直被认为与抗原变异毒株的出现有关。1957年H2N2亚型毒株引起爆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湖南省2004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毒株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全年共检测2所监测医院ILI咽拭子标本550份,分离到流感病毒92株,阳性分离率为16.73%,经分型鉴定A(H3N2)亚型82株,A(H1N1)亚型1株,B型5株,4株因HA〈1:8未能分型;疑似流感疫情ILI咽拭子标本12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35株,阳性分离率为28.00%,其中32株为A(H2N2)亚型,3株未定型。结论:湖南省2004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仍为A(H3N2)亚型.但同时有A(H1N1)亚型和B型毒株的存在.未发现流感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索深圳南山区流感病毒变异、变化规律及流行情况,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05年分离流感病毒64株,其中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2006年48株,H1N1亚型18株、H3N2亚型2株、B型28株,阳性率分别为13.33%和11.97%。结论在两年的人群流感病原学监测中,流感病毒阳性分离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流感毒株的流行发生了型别的变化,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是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以H1N1亚型,B型(victoria系)为主。且由2005年的B型(Yamagata系)转向2006年B型(Victoria系)。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1986—199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市1986~1996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李钏华,梁国泉,黄坊琦广州市卫生防疫站(广东510080)流感病毒传播迅速,常会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甚至大流行,而多次流行是由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漂移所引起。为了及早发现流感病毒的变异株,做好预防工作和及时控...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变化特点。方法根据2004—2006年流感监测结果对吉林省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哨点医院2004—2006年临床诊断的流感样病例数基本持平,冬季可见1个波峰;全省发生暴发疫情0起;两个监测年从1350标本中分离病毒71株,其中甲1型39株(54.93%),甲3型7株(9.86%),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4株(33.80%),乙型(victorian株系)流感病毒1株(1.41%),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A3抗体最高,抗乙型(victorian株系)抗体最低。结论2004—2006年吉林省流感流行以低水平散发为主。提示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除了及时发现甲型变异株的出现,还应密切关注乙型(victorian株系)的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18.
韶关市1994~1996年人群流感实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加之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而受到世界的关注。开展流感监测工作,掌握流感病毒株的变异情况及人群抗体水平变化.做好流感流行趋势的预测,对流感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市近三年来流感实验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这一呼吸道常见病,因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仅1998年11月至1999年2月,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爆发A型和B型流感流行[1],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因H3N2型流感流行,就造成人类精神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在上海市,由于加强了流感疫苗在高危人群的接种和流感预防知识的普及,A型流感并未形成流行。相反,B型流感以局部流行或散在爆发不时引起我们的关注。随着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在流行病学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有效的流感监测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为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2009年6月起,舟山市作为市级项目单位加入全国流感网络实验室,现将2009年6月-2010年5月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