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生命安全,是我国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产后出血病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发生失血性休克者进行认真评估,配合抢救,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指导,从而保证母婴安全,促进康复.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着很大地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年龄因素等都可能引发产妇的产后出血。结论产后出血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相关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产后出血的病因,并及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预防以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生命安全,是我国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产后出血病因进存分析,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发生失血性休克者进行认真评估,配合抢救,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指导,从而保证母耍安全,促进康复.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及病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25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顺位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妊娠合并贫血或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且多发生在产后2 h内。结论: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出血病因,产前积极预防、产时及产后积极防治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合理选择剖宫产等措施,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加强产后2h的观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生命安全,是我国孕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发生失血性休克者进行认真评估,配合抢救,预防感染。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指导,从而保证母婴安全,促进康复。及时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着很大地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预防及减少对策,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文的研究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与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孕产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郭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70-4671
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生命。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预防措施不完善,抢救不及时将会造成产后大出血。产后出血起病急、进展快、来势凶猛。开展对产后出血常见病因的预防性护理、诊断、抢救以及全程护理措施的研究,对降低产妇产后大出血死亡率、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见原因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针对性预防相关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2011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5例因宫缩乏力(141例)和胎盘因素(64例)致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种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出血特征、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量多,药物治疗疗效差,输血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率高,子宫切除率高、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大、临床处理复杂;产前、术前重视需相关原因的预防,疤痕子宫者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多次刮宫史预防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85例高龄初产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后未发生产后出血的高龄初产妇125例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流产史、妊娠并发症、胎盘异常、巨大儿、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前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因素可能是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宫缩乏力、胎盘异常及妊娠并发症是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影响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是宫缩乏力,胎盘异常及妊娠并发症,临床上应及早干预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方法:抽取院内发生产后出血产妇40例及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并经两组产妇对比分析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结果:病因为胎盘因素产妇8例,凝血功能障碍产妇1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妇25例,软产道损伤产妇6例,子宫收缩乏力属于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产后出血与非产后出血产妇在产前高危因素、流产史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产后出血与非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史与年龄上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产前高危因素与流产次数过多属于产后出血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出血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病因包括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而产前高危因素与流产次数过多属于产后出血主要危险因素,为此,在孕期应加强对孕妇凝血功能、胎儿状况等指标的关注,综合产妇一般情况评估产后出血风险,并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方案,对产后出血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软产道裂伤性产后出血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翠霞 《现代医院》2010,10(11):95-96
目的探讨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09年阴道分娩中因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8例临床资料。结果 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经临床治疗护理,全部治愈无并发症。但产后出血发现时间越晚,对病人的损伤越大。结论预防及早期发现产后出血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产后晚期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产后晚期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感染、产褥感染、子宫内膜炎和蜕膜炎、胎盘和胎膜滞留.80例患者经阴道伤口缝合术、清宫术、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2~7天.结论:临床中针对产后晚期出血患者,首先应对致病原因进行及时查找,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同时针对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进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危险因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方法,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产后出血,并掌握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及护理措施,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原因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秀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156-115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 l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积极预防和及时控制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笔者对1999年1月~2000年1月本院181例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与护理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临床资料1·1产后出血的原因。本组181例产后出血病人中以宫缩乏力为主要原因的有85例,占47%,多见于双胞胎、羊水过多、经产妇、巨大儿、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胎盘因素61例,占34%,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滞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总结相关性影响因素,探讨降低产后出血率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开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 720例分娩孕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造成的主要病因为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其主要的相关性因素有分娩方式、高龄初产及其他等。结论产后出血由多因素造成,其主要因素是宫缩乏力,合理评估和处理危险因素以及认真做好围产期预防,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周萍 《工企医刊》2007,20(5):18-21
总结作者对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在我院住院的32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超过17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提示:产科出血仍然是危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马君静 《工企医刊》2009,22(3):39-4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站自2002年-2007年3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原因及护理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为主要原因,产前、产时、产后的积极护理对防治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对产后出血积极预防、监测、抢救、护理,可以使产妇尽快康复,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姚筠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122-122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常见原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768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对其产后出血量进行测量,并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768例患者中,共14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比例为1.82%。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原因,比例为64.5%,胎盘因素位于第二位,比例为21.4%。2.经单因素分析,急诊手术、非初次分娩、低体重儿、伴有前置胎盘及子痫前期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异榭1宫产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其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非初次分娩、低体重儿、伴有前置胎盘及子痫前期等,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丽娟 《现代保健》2011,(28):65-6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产后出血可采用宫缩剂、按摩子宫、无菌纱布宫腔填塞、清宫术等对症治疗,严重者可予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20.
欧培艺 《现代保健》2011,(13):101-10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痊愈出院34例,子宫切除2例.结论 高度责任心,细致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时预防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