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产固定复合制剂肺宁/肺安治疗肺结核近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6~12月登记的深圳市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474例,其中试验组232例(使用FDC),对照组243例(使用板式组合药),对照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FDC制剂组和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达91.4%和92.9%(P>0.05);治愈率分别为97.7%与92.0%,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部X线改变,FDC制剂组有效率92.3%,组合药组为87.1%(P>0.05);两组分别有62.3%和45.7%的空洞闭合(P>0.05);两组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率分别为9.3%与5.8%(P>0.05)。结论国产FDC制剂是一种疗效高、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复合制剂(FDC)与板式组合药(板式药)在四川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为完善全省抗结核药品管理及为FDC在全省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年在全省10个县区开展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使用FDC的5个县区与使用板式药的5个县区分组进行分析研究,对纳入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进行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患者1 261例,其中FDC组707例,板式药组554例。2个月和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FDC组分别为92.38%和93.81%,板式药组分别为97.24%和98.62%。2组患者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FDC组97.62%,板式药组97.2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病例数中,FDC组362例(51.20%);板式药组341例(61.55%),经统计学分析,使用板式药和FDC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8,P0.05),板式药不良反应率高于FDC。按照两种制剂用量方法计算患者口服药片数,1 26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下来FDC组比板式组减少了24.28%。结论 FDC与板式药的治疗效果相当,但FDC不良反应发生低于板式药,且用药剂量少,规模化推广应用FD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在贵州省结核病防治规划中的可行性。方法在贵州省6个县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和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分别对189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比较其2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2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剂量复合剂对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与板式药相当的治疗疗效,在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FDC)和对照组(组合药),并进行临床应用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6.7%、89.1%,停药率为2.2%、9.8%(均P﹤0.05);治疗依从性在药物接受程度、服药感受和方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前两者P﹤0.01,后者P﹤0.05);痰检转阴率、X线胸片改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P﹥0.05。药品总用量FDC比组合药在强化期减少42.14%,继续期却增加86.96%。治愈1例病人平均成本FDC比组合药增加99.7%。结论 FDC在治愈率、停药率和治疗依从性以及减少耐药方面比组合药更显优势,可以在国内推广应用,但也需要做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与板式组合药间歇疗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为抗结核FDC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条件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抗结核FDC,对照组用板式组合药,两组均采用隔日间歇疗法方案(2H3R3Z3E3/4H3R3)。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两组2、3、6月末痰菌阴转、疗程末X线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新涂阳患者2、3、6月末痰菌阴转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程末X线实变阴影显著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诸症状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测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异常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国产抗结核FDC替代传统板式组合药是可行的,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治疗初治肺结核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国产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费宁/费安)和国家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的组合包装板式药(2H3R3Z3E3/4H3R3)治疗初治肺结核病人的疗效,探讨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在DOTS下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7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例随机分配到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34例),观察组在强化期(服药的前2月)服用费宁+乙胺丁醇(E),巩固期(服药的后4月)服用费安,均每日用药;对照组服用国家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的组合包装板式药(2H3R3Z3E3/4H3R3),隔日用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月末和6月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5.2%、97.6%和97.5%、9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7617和0.1836)。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胸部X线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1);观察组和对照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3.6%和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5%,对照组2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4)。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404)。[结论]国产抗结核复合制剂FDC治疗初治肺结核病与国家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的组合包装板式药疗效相当,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国产4联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FDC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湛江市6个县区选择5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FDC与抗结核板式组合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人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5%(58/270)和20.0%(54/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青壮年组(均P〈0.05);低体重组(30~37kg)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不同体重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1)。在治疗观察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1例因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结论国产4联FDC与板式组合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接近,且4联FDC具有按体重服药的优势,但在应用中应注意对严重不良反应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张国钦  商健  张玉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61-2664,2666
目的了解天津市试点推行FDC的治疗管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使用FDC的培阳肺结核患者216例、使用散药的培阳肺结核患者249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管理转归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散药组和FDC组在2月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85.1%和90.1%,在疗程末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89.1%和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药组的丢失或迁出率21.7%,高于FDC组的11.1%(P0.05)。在完成治疗的病例中,散药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0.8%,FDC组为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方案更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散药组为10.4%,FDC组为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C组尿酸异常发生率低于散药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C组患者,其异福酰胺、异福片、RFP、INH、PZA、EMB的使用量(月*人)比为1︰1.2︰0.4︰0.4︰0.3︰1.6。结论抗结核FDC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与散药相比无差异,但在管理上优于散药;在推行FDC时,仍然还需注意散药的储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密云区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61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采用抗结核FDC,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板式组合药,对比两组患者第2、6个月肺部病灶部位吸收或缩小情况,第2、5、6个月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第2、6个月,两组病灶吸收率和病灶缩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5、6个月,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8)。结论 FDC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抗结核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每日服药和隔日服药两种不同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为FDC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保定市23个市县为研究现场,采用成组比较的分析方法,将FDC治疗的新发肺结核患者分为每日组和隔日组。每日组1 429例,隔日组1 317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完成率、新涂阳患者第2、3、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疗程末X线实变阴影及空洞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 FDC治疗完成率:每日组为94.47%,隔日组为9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第2、3、6个月末新涂阳患者痰菌阴转率:每日组分别为89.69%、95.04%和96.95%,隔日组分别为90.45%、94.09%和95.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21、0.38,均P0.05);每日组疗程末X线胸片实变阴影有效吸收率及空洞改善率分别为94.28%和89.45%,隔日组分别为93.61%和90.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21,均P0.05);总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异常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FDC每日服药方式与隔日服药方式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在治疗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DC治疗甘肃省武威市所辖4个县(区)2010年8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发现的符合要求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记录,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入选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病例627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例301例,治愈285例,治愈率为94.7%;涂阴病例326例,完成疗程318例,完成疗程率为97.5%。所有病例中有10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治疗人数的16.1%;不同性别、年龄60岁以下与60岁及以上、体重55kg以下与55kg及以上病人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C制剂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较好的高治愈率、依从性及全人群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进行抗结核治疗引起不良反应(ADRs)的情况,为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雅安、资阳两市2011-07/2012-03期间,符合纳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治疗新剂型研究课题条件的1 203例肺结核病患者,在全程督导下使用FDC抗结核治疗时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1 20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的ADRs为328例,ADRs发生率为27.27%,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系统(41.56%)和神经系统(26.89%)最为常见。肝损害的发生率为5.07%。患者胃肠道系统和神经系统ADRs发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肝损害发生率月度分布的趋势不明显。男性(28.64%)与女性(32.56%)AD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60岁组(33.26%)ADRs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组(19.27%)(χ2=21.13,P〈0.05)。结论服用FDC的患者ADRs总体发生率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与板式组合药相似。ADRs最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因此治疗初期需要加强用药观察和监测,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ADRs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每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结核病防治规划中FDC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资阳市4个县(区)2011-07/2012-03期间,符合纳入"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治疗新剂型研究课题条件的800例肺结核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依从性调查、不良反应监测记录、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800例患者,其中男性556例(69.5%;平均年龄42.16±21.082岁。初治涂阴肺结核占67%,初治涂阳肺结核占33%。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ADRs)为201例,ADRs发生率为25.12%,所有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系统(41.22%)和神经系统(29.77%)最为常见。肝损害的发生率为7.63%。男性(23.02%)与女性(29.92%)ADRs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9,P〈0.05);〈60岁组(17.21%)ADRs发生率明显低于≥60岁组(28.07%)(χ^2=11.24,P〈0.05)。治愈255例,完成治疗518例,结核死亡1例,非结核死亡5例,丢失3例。合计治疗完成773例,占96.63%,治愈率达到96.59%,完成治疗率是96.64%。结论服用FDC的患者ADRs总体发生率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与板式组合药相似,且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以氨氯地平为基础的两种联合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高血压综合干预研究项目,本地区纳入的2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的共102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终点评估临床试验方法,观察初始小剂量氨氯地平(2.5mg/d)加复方阿米洛利组(含阿米洛利1.25mg,氢氯噻嗪12.5mg,A组,n=46)和小剂量氨氯地平(2.5mg/d)加替米沙坦组(40mg/d,B组,n=56)1年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治疗1年时,血压达标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9.3%和78.3%(P=0.002)。B组降压作用优于A组,1年时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为(13.1±7.4)mmHg和(9.5±9.9)mmHg(P=0.047)。结论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吗啡联合芬太尼术前鞘内注射对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一2012年11月在本院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联合1组和联合2组各43例,联合1组采用0.2mg吗啡+25μg芬太尼,联合2组采用0.5mg吗啡+15pg芬太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和补救镇痛情况。结果:联合1组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联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联合1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联合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联合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1组补救镇痛率为2.3%,低于联合2组的7.O%,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mg吗啡+25μg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患者术前鞘内镇痛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且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程国宝 《现代保健》2014,(4):102-10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11月本院消化科诊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0例,单一组应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15.13±4.2)d明显少于单一组的(21.33±3.6)d,且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单一组的35.0%,而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单一组的6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恢复时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114-115
目的研究和分析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7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总有效率为88.88%,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头晕形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3%。经过及时处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有所改善,对治疗没有造成影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溃疡愈合并且可以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