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外科良方》中辨治外科疾病的学术特色进行探析。《外科良方》通过全身图及春夏秋冬图阐明病症;彰显独特的十二时辰服药方;着重阐述汤、丹、散、膏、丸5种剂型;强调内服、外用结合及外伤、小儿辨治。《外科良方》具有丹方疗效突出、图文阐明病症、彰显时辰用药、内外结合并重、辨治外伤妇儿的特点,同时传承黄氏治疗外科疾病的精华,突显临证辨治外科疾病的特色,为临床辨治外科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精于外治,擅长内治。但现今尚无专门针对陈师方药运用规律相关的研究总结。笔者通过对《外科正宗》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的研读分析,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陈师的方药运用规律进行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基于陈师的学术思想与辨治思路,笔者从内治、外治两方面,将《外科正宗》中主要的常用方剂进行归类、分析,并着重阐释方药运用要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3.
察"肌肤"在中医外科的诊治中必不可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中医外科的诊疗中同样至关重要,历代中医古籍中通过辨肿痛、辨脓、辨痒等体表肌肤情况,来判断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正确指导施治。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中,《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3本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把体表肌肤的情况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三探的基础上,对运气南北政脉不应与反其诊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天干中阳明与少阴的单独辨治和组合辨治,地支中的同气辨治和同时辨治,干支结合中的同性辨治和同数辨治,岁会中四正、四维、四角的属性辨治和方位辨治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医外科診治疾病,同其他临床各科一样,貫串着整个祖国医学理論体系,从整体观点看問題,应用八綱憑脉辨证,并根据外科疾病的特点,予以內外綜合治疗,其疗效很好,有着丰富的理論与实踐的經驗。茲以常見的乳瘫一病为例,来討諭中医外科对一般疮瘍辨証論治的规律,和临床常見的內外治法的应  相似文献   

6.
《外科正宗》为中医外科学专著,著者陈实功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医术高明。他治疗外科疾病法多效奇,诊疗内科疾病也是首屈一指。所以,陈师的临证思路非常值得后辈学习与继承。对《外科正宗》的文献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陈师临证思路的归纳与总结,这恰恰是最值得临床医生学习的地方。笔者通过对陈实功《外科正宗》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的研读分析,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对陈师的临证思路作一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内容包括陈师的总体辨治思路和常用的治疗方法,并举病案简要分析说明陈师的辨治过程及相关治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四畔”辨证论治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四畔”辨证论治在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外科文献,分析了“四畔”病变的病因病机,强调了“四畔”辨证的重要性和辨证要点,认为“四畔”辨证论治在中医外科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尤其在痈疽疮疡辨治中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科著作《外科活人定本》共四卷。论治外科病证若干,集方药数十首。全书内容安排有序,结构严谨,论述清楚。强调辨病与病因病机,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辨证结合;该书论治外科病证,临床用药广泛,制方严密;提出内外兼治,膏丹丸散并举,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从辨证的观点看,对于本书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之处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孟河丁氏,名扬沪上,门生后裔,多传内科,挖掘丁甘仁外科疾病辨治思想,总结内重托补、顾护正气,善辨经络、重视痰湿,成药入汤,露剂代水的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明显促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的提高及在各领域的发展。目前,耳鼻喉科在诊治疾病时,同样也采取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整体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发生程度不同的静脉炎。文中从中成药敷贴疗法、中药方剂外敷疗法、中医针灸推拿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4个方面,对近5年来中医药疗法预防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预防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宇梁  李晶娅  王随心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201-1202
肠痈是中医外科的好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发病率非常高。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方法极多。本文以中医外科传统的内治与外治方法为基础,分析了中医内、外治法在此病的应用,总结了中医治疗肠痈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用因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原因,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尤其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药外用也存在部分关键性问题。笔者分析了中药外用制剂现状和中药外用的现代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指出中药外用理论有待完善、缺乏部分规范体系、临床数据分析总结和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指导中药外用的理论系统和规范体系、丰富现有外用中药的功效、组织专业人员对临床数据进行挖掘与归纳分析、加强中药外用平台建设等建议,以期为中药外用剂型研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外治理论、外用功效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外治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在外治理论、外治作用机理、外用功效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提出在建立常见中药外用功效的基础上,依据穴位刺激,经络传感,并结合现代经皮给药和全息生理理论等,进一步完善中药外治理论,使中药外治理论更加丰富、完善和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巍龙 《医学综述》2012,18(13):2102-2104
近年来,中医药在艾滋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该病病因现已基本得到一致共识,认为内因为正气亏损,外因为邪毒入侵;而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还不统一。中医在治疗艾滋病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使用方药分期分段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治疗。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具有关键地位和巨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7种,多为化学药物,外治剂型共21种剂型。传统外用药剂拟用的基质约13种,记载频次最多的是油脂性基质。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其中主治病症频次较多的前5位属外科、内科、皮肤科、喉科、骨伤科等。按原文治法表述用语归类统计外治方法计63种。[结论]《本草纲目拾遗》蕴藏着丰富的中药外用药材、验方、制剂及传统的外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药外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中药外治方法的挖掘利用、改良优化及开发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本草纲目拾遗》是研究"浙派中医"之"本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医理论,从内服和外用两方面统计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内服方面,从健脾除湿、养血润燥、清热凉血、补中益气等方面进行统计划分。外用通过中药外洗、中药外洗、中药湿敷、外用中药膏剂、涂搽成药搽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综述近5年来的文献,为进一步推广中药及中药制剂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骨碎补外用功能主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整理历代本草文献有关骨碎补外用功能主治的记载,全面综述与骨碎补外用功能主治相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中国药典》修订骨碎补外用功能主治标准提供详实的文献依据,为开展骨碎补中医外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慢性创面症状复杂,治愈难度大,是创面修复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对其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就慢性创面的中医认识、中药外用治疗机制、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和现代中药外用制剂4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外用制剂治疗慢性创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慢性创面治疗的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丹台玉案》系明末医家孙文胤汇辑成编,凡6卷.该书涉及内、儿、妇、外、五官诸科,分73门类,门下另各附病症80种,总收病种约157种,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症,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内服外治并重,单方验方多切实用,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现存多种版本,经笔者调研考证,补充《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有关该书版本记载的内容,并订正部分错误,为该书整理及出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