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炎症模型抗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辣椒酊、斑蝥酊和电烫伤刺激兔眼致炎症模型,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滴眼,以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为对照,观察其对角膜、虹膜、结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显著减轻刺激引起的兔眼前节炎症反应的强度,消除炎症反应积分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相似。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一种新的非甾体抗炎滴眼药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球穿孔伤后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AA)刺激眼前部模型,用Lowry法测定兔眼球穿孔后房水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Lowry法测定兔眼球穿孔后房水蛋白含量的回收率为91.8%-104.1%,平行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6%,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兔眼球穿孔伤后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为90.3%,对AA刺激引起的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为76.1%。结论: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及AA刺激引起的房水蛋白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明显优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实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统计32例电光性眼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和氢化可的松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 吲哚美辛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实验性眼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简称AA)刺激眼前部炎症模型,对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局部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90.3%,对AA点眼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76.1%,给药眼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AA点所致的眼压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抑制眼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发展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强滴眼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强滴眼液中氯霉素和醋酸泼尼松龙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流动相为ψ(甲醇:0.34%磷酸二氢钾水溶液)=65:35,检测波长为264 nm。结果:氯霉素在10.47—52.3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1.2%);醋酸拔尼松龙在10.63—53.15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氯强滴眼液中氯霉素和醋酸泼尼松龙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提供高效抗感染眼科局部用药。方法:对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制备采用加增溶剂的方法,并对稳定性、刺激性及药效学进行了研究。结果:0.3%环丙沙星滴眼液在PH4.5~5.5之间稳定性好,通过眼刺激试验,对兔眼无刺激性,对常见致病菌的MIC值不超过1ug/ml。结论:显示了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褶合光谱法同时测定氯强滴眼液中两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氯强滴眼液中氯霉素、醋酸泼尼松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褶合光谱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两组分的含量。结果:氯霉素、醋酸泼尼松龙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52%、0.57%和99.82%、0.25%。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盐酸丁卡因滴眼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溴麝香草酚兰在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与盐酸丁卡因结合显色,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101.6%,RSD=0.8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供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旋光法。结果:硝酸毛果芸香碱在0.5%~2.5%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0.4094α+0.0037,r=0.9999。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的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n=9)为99.83%;RSD为0.3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妥布霉素(托百士)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7例外眼细菌性感染患者,分为国产妥布霉素组(试验组)41例,托百士组(对照组)3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时间有效率为92.7%,94.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3%,93.3%;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妥布霉素滴眼液在临床疗效上与托百士滴眼液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素点眼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混浊的作用。方法 :在 2 4只兔建立白内障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肝素点眼组和对照组 ,行双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10 0例 ( 10 0眼 )老年性白内障 ,随机分为肝素点眼组和对照组 ,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术后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及检眼镜观察角膜、前房及后囊混浊情况 ,并对兔后囊膜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肝素点眼组与对照组前房反应及后囊混浊眼数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肝素可减少早期前房反应 ,抑制后囊混浊的形成 ,为一种简便、安全而有效的预防后囊混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 ,包括前房形成情况 ,眼压 ,视力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60眼 (5 0例 )不同类型的青光眼病人采用小梁切除术 ,同时术中前房预置穿刺 ,使用丝裂霉素 (MMC) ,巩膜瓣及结膜牢固缝合 ,加上术毕形成前房的方法 ,术后随访 1年 ,对其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90 %眼压维持在 2 1mmHg以下 ,10 %需配合降眼压药将眼压控制在 3 0mmHg以下。两例发生结膜瓣创漏 ,仅有两例术后视力低于术前 ;两例发生脉络膜脱离 ,经处理后恢复。结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很高 ,本方法不仅减少了术后常见并发症 ,而且提高了病人早期视力。如果能在术后早期严密观察 ,及时处理滤过泡不良和低眼压等并发症 ,眼压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可拆除缝线联合透明质酸钠对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方法对5i例(6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27例(35眼)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前房穿刺和可拆除缝线技术,对照组24例(31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术后主要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浅前房:观察组5眼(14.28%),对照组14眼(45.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效滤过泡形成:观察组30眼(85.71%).对照组22眼(70.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分别为8眼(22.86%)、2眼(5.71%)、0眼,对照组分别为13眼(41.94%)、8眼(25.81%)、4眼(12.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前房穿刺和可拆除缝线技术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百力特或狄奥宁滴眼 ,比较其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2 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 4 8只眼 ,随机分为 3组 :百力特治疗组 (A组 ) ,狄奥宁治疗组 (B组 ) ,空白对照组 (C组 )。 4 8只兔眼均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1,3,5 ,7,14 ,2 1及 30d定量动态观察人工晶体前膜的情况。结果 :A组的前膜低于B ,C组 (P >0 .0 5 ) ;B组前膜低于C组 (P >0 .0 5 )。结论 :百力特与狄奥宁滴眼均能有效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 ,百力特的疗效优于狄奥宁。  相似文献   

15.
老鹳草滴眼液治疗实验性家兔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老鹳草滴眼液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兔双眼角膜接种单纯疱疹I型病毒后,给予老鹳草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角膜病变,并作光镜检查角膜组织病理改变。老鹳草治疗组角膜溃疡范围较溶剂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病理形态学表明老鹳草滴眼液具有减轻角膜病理损害,保护易感细胞的作用。老鹳草滴眼液治疗兔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或双氯灭痛滴眼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将 2 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 4 8只眼随机分为 3组 :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 (A组 ) ,双氯灭痛治疗组 (B组 ) ,空白对照组 (C组 )。 4 8只兔眼均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第 1,3,5 ,7,14 ,2 1及 30d定量动态观察人工晶体前膜的情况。结果 :A ,B组的前膜例数低于C组 (P <0 .0 5 ) ;A组前膜例数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A组前膜吸收的天数短于B组。结论 :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与双氯灭痛滴眼均能有效治疗人工晶体前膜 ,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用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滴眼,寻找一种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渗出膜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6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32只眼)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和百力特治疗组术后1,3,5,7,14,21及30d各时点兔眼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渗出膜的情况。结果: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纤维蛋白渗出膜略低于百力特治疗组(P>0.05)。结论: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滴眼能有效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膜,且疗效略优于百力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运用前房穿刺的效果。方法:59例眼压控制不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术前1-2d裂隙灯下前房穿刺降眼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为小梁切除术中行前房穿刺缓降眼压,并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照组术后1月视力改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d、3d、1周、两周内眼压控制有明显差异;实验组眼压相对平稳,术后3月时两组眼压变化无显著差异,术后3月两组滤过泡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前房穿刺术对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行之有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Cheng GW  Zhao JL  Liu XL  Bian AL  Xu DD  Zhang MF  Mao J  Ma J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4):2411-2415
目的 探讨裂隙灯下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急诊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效果。方法 分别在发病早期对14例葡萄膜炎继发急性ACG患者进行裂隙灯下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治疗(穿刺成形组),对10例葡萄膜炎继发急性ACG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周切组)。通过观察眼压、前房反应、瞳孔阻滞程度、其他不良事件比较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穿刺成形组治疗后1h眼压为(9.2±2.1)mm Hg(1 mm Hg=0. 133 kPa),治疗后48h眼压为(12.4±3.7) mm Hg,10 d后眼压为(14.1±2.6) mm Hg;激光周切组患者治疗后1h眼压为(24.5±7.1)mm Hg,治疗后48 h眼压为(22.2±8.6)mm Hg,10 d后眼压为(19.3±9.3) mmHg。穿刺成形组在治疗后1h及48 h的前房反应与激光周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0 d后的前房反应轻于激光周切组;穿刺成形组和激光周切组在治疗10 d内再次出现瞳孔阻滞的患者分别为1例(1/14)和6例(6/10);穿刺成形组中有2例早期出现瞳孔缘少量出血,均在10 d内吸收。结论 裂隙灯下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诊治疗方法,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初步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用双氯灭痛或狄奥宁滴眼 ,观察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的防治作用。方法 :2 4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的 48只眼 ,随机分为 3组 :双氯灭痛治疗组 (A组 )、狄奥宁治疗组 (B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 48只兔眼均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1,3,5 ,7,14,2 1,30d定量动态观察人工晶体表现瞳孔膜的情况。结果 :A组的瞳孔膜低于B ,C组 (P <0 .0 5 ) ;B组瞳孔膜低于C组 (P <0 .0 5 )。结论 :双氯灭痛与狄奥宁滴眼均能有效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 ;双氯灭痛的疗效优于狄奥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