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南地区汉族人群9个STR基因座(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D7S820)的遗传多态性分布. 方法: 采用ABI-310分析仪对Profiler Plus系统的9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和四色荧光自动分析检测. 结果: 在449名无关个体中,共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分布在0.0011~0.3579之间. 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9个STR基因座的多态信息量均大于0.6765,杂合度均大于0.7248,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8751,非父排除率均大于0.4589,随机个体相同表型的偶合率在0.0405~0.1294之间. 结论:获得了陕西地区汉族人群9个STR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资料;陕西汉族人群的9个STR座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亲子鉴定、个体识别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CSF1PO、TPOX、TH01、vWA、FGA)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它们在苗族和瑶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苗族和瑶族无关个体静脉血抗凝冻存,提取DNA,采用PCR-STR基因扫描识别技术,获得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的基因型,统计出它们的遗传学参数,比较苗族和瑶族之间的差异。结果(1)15个STR位点,广西苗族检出445个基因型,148个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724—0.4663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811,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999998。广西瑶族检出436个基因型,145个等位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9~0.5514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839,个体识别力除TPOX位点外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999505。(2)15个STR位点在广西苗族和瑶族之间,有8个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西苗族和瑶族15个STR位点(除瑶族的TPOX位点外)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鉴定的可选位点。(2)广西苗族和瑶族之间,15个STR位点中有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宁波地区汉族群体中9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汉族群体9个STR位点即D2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和D7S820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用荧光标记的PCR技术对266名无缘关系的宁波地区汉族个体进行9个STR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D2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和D7S820在宁波地区汉族群体中分别检测到8、9、13、8、15、14、10、8、8个等位片段,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杂合度0.73-0.86,多态信息含量0.69-0.85,累积个体识别能力0.99999999999,累积非父排除概率0.99987。结论:上述9个STR位点有较高的多态信息量,可应用于宁波汉族群体的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  相似文献   

4.
广西金秀瑶族9个DNA短串联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西金秀瑶族群体9个STR基因座(D5S818、D7S820、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FGA、vWA)的遗传多态性.方法:枸橼酸钠抗凝的广西金秀瑶族无相关健康个体血样175例.先用Chelex-100方法提取DNA,然后用AmpFeSTR.IdentifilerTMkit荧光标记复合PCR扩增技术进行9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用ABI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并用Gene Scan Analysis3.7和Genetyper3.7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广西金秀瑶族9个位点中共检测出100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 9~0.394 3之间;302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05 4~0.365 7之间.9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9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布在0.737 1~0.928 6之间,个体识别力(DP)分布在0.895 2~0.967 4之间,累积个体识别力TDP为>0.999 999 999,非父排除率(EP)在0.653 8~0.878 3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CEP为0.999 998 4,多态信息量PIC分布在0.715 3~0.864 5之间.结论:广西金秀瑶族9个STR基因座均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族人群15个STR位点D3S1358、TH01、D21S11、D18S51、VWA、CSFlPO、D8S1179、TPOX、FGA、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D19S433、D2S133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通过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110名黎族无关个体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15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出149个STR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45-0.5045之间,杂合度(heterozygosity,H)为0.6716~0.8754,个体识别力(discrimination power,DP)为0.8770~0.9673,非父排除率(probabilities of pakmity exclusion,EPP)为0.4383~0.7396,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6265~0.8574。【结论】选用的15个STR位点均能检出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具有较丰富的信息含量,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STR遗传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金秀瑶族6个STR基因座(D3S1358、D5S818、D7S820、D13S317、FGA、vWA)的遗传多态性,探讨该民族与广西融水苗族等12个民族群体遗传关系。方法枸橼酸钠抗凝的广西金秀瑶族无相关健康个体血样175例,先用Chelex-100方法提取DNA,然后用AmpFeSTR Identifiler^TM kit荧光标记复合PCR扩增技术进行6个STR基因座复合扩增,用ABI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并用GeneScan Analysis 3.7和Genetyper 3.7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利用D3S1358等6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广西金秀瑶族与广西融水苗族等12个民族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MEGA3.1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广西金秀瑶族6个位点中检测出52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9-0.3943之间;6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布在0.7371—0.8686之间,个体识别力(DP)分布在0.8753—0.9601之间,累积个体识别力TDP为〉0.999999711,非父排除率(EP)在0.6046—0.8519之间,累积非父排除率CEP为0.999556633,多态信息量PIC分布在0.6788—0.8428之间。广西金秀瑶族等13个群体的系统发生树结果:广西金秀瑶族先跟广东瑶族和广西融水苗族相聚,然后与广西水族、广西汉族、广西京族、广西仫佬族、广西毛南族、广西临桂瑶族和广西三江侗族相聚,接着先后与广西崇左壮族、广东汉族相聚,最后与蒙古族相聚。结论广西金秀瑶族群体D3S1358等6个STR基因座均属于高度多态性遗传标记:广西金秀瑶族可能是以瑶族的遗传标记为主的多族源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河南新乡汉族群体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21S11、CSF1PO、FGA、TH01、TPOX、vWA共13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及银染技术检测STR基因座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结果13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 einberg平衡。13个STR基因座的个体识别力、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799 1~0.970 8、0.616 0~0.886 2、0.586 8~0.881 1、0.475 3~0.890 5,累计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8。结论13个STR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法庭科学中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毛南族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遗传多态性及毛南族等10个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采用PCR-STR技术及ABI3100全自动测序仪,研究毛南族无关个体3个STR位点(D5S818、D7S820、D13S317)的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计算10个民族的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毛南族3个STR位点共检出21种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2 5~0.462 3之间;杂合度为0.713 6~0.778 9,多态信息总量为0.685 1~0.751 6,累积个体识别力达0.999 07,非父排除率达0.905 2;遗传距离和进化树结果显示:广西毛南组等10个民族被聚为两大类,汉、侗、壮、水、京族和毛南族关系较近,聚为一类,而回、瑶、苗族和仫佬族聚为另一类.结论:毛南族的3个STR位点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的特点,实用价值较高,数据可用于群体遗传学、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研究;广西毛南族等10个民族STR的遗传关系与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区回族和汉族人群4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回族和汉族人群D5S818、D7S820、D8S1179和D16S5394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144名无血缘关系的宁夏回族和104名宁夏汉族健康个体的遗传多态性。结果:4个STR多态位点在宁夏回族人群中分别观察到9、7、8、7个等位基因和27、19、32、23种基因型;杂合度分别为0.7972、0.7094、0.8437、0.8057: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7683、0.6683、0.8243、0.7769;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9255、0.8680、0.9499、0.9333;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6289、0.4955、0.7079、0.6392。在宁夏汉族人群中分别观察到8、7、8、7个等位基因和21、21、27、19种基因型;杂合度分别为0.7726、0.7745、0.8342和0.8355;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7388、0.7415、0.8342和0.8355;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9066、0.9190、0.9386和0.9229;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5880、0.5905、0.6913和0.6897。结论:宁夏回族和汉族人群在这4个STR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有其自身的特征,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得结果对进行宁夏回族和汉族人群群体遗传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中国广西毛南族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CSF1PO、TPOX、TH01、vWA、FGA)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随机抽取广西环江县三代以上均为毛南族健康的143例无关个体的静脉血2 ml,用枸橼酸钠抗凝备用,用Chelex100法提取DNA,用AmpFISTR(R) Identifiler TMPCR Amplification kit对样本DNA的15个STR基因座进行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再ABI Prism(R) 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然后用GeneScan Analysis3.7和Genetyper3.7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扫描分析,得到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最后用直接计数方法计算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参数.结果:15个STR位点共检出130个等位基因,390个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布在0.003 5~0.538 5之间;平均杂合度为0.769 7,个体识别力除TPOX位点外均大于0.8,累积个体识别力大于0.999 999 999 9,累积非父排除率大于0.999 999 18.结论:广西毛南族15个STR位点除TPOX位点外均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是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鉴定的可选位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STR研究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群体遗传学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我国广西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及其亚群的遗传学关系。方法:选择6个具有遗传稳定性的STR位点(〖STBX〗D3S1358,vWA,FGA,D5S818,D13S317,D7S820〖STBZ〗)作为分子遗传标记,收集中国广西阳朔壮族、宛田瑶族血液样本,使用ABI377全自动测序仪进行STR分型,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广西地区其他民族的6个STR位点群体遗传学资料,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计算H,PIC,DP和PPE, 采用Nei′s法计算各人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组间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采用UPGMA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15个人群的6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P>0.05);H分布在0.6482~0.9299,PIC分布在0.5706~0.8662,DP分布在0.8258~0.9706,PPE分布在0.4215~0.9917;广西京族与东兴京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07),广西仡佬族与宛田瑶族遗传距离最大(0.2391);聚类分析与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15个人群大致分为2组。结论:6个STR位点在广西15个民族群体中总体上存在较高的杂合度、遗传多态性和个体识别力;广西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但个别少数民族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族人群15个STR位点D3S1358、THO1、D21S11、D18S51、VWA、CSF1PO、D8S1179、TPOX、FGA、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D19S433、D2S1338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通过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 repeat,STR)复合扩增、基因扫描、基因分型调查了110名黎族无关个体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15个STR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共检出149个STR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45~0.5045之间,杂合度(heterozygosity,H)为0.6716~0.8754,个体识别力(diserimination power,DP)为0.8770~0.9673,非父排除率(probabilities of paternity exclusion,EPP)为0.4383~0.7396,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6265~0.8574.[结论]选用的15个STR位点均能检出等位基因遗传多态性,并具有较丰富的信息含量,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STR遗传结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牡丹江市朝鲜族人群无关个体的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D2S1338、D18S51、D7S820、D8S1179、D5S818、D13S317、D16S539、vWA、D19S433、TPOX、D3S1358、FGA、CSF1PO、D21S11、TH01)的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检验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mpFL STR IdentifilerTM试剂盒扩增牡丹江市500例朝鲜族无血缘关系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其产物用ABI 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电泳分离和分型检测,分析其基因频率和遗传平衡分析,并计算分析其遗传参数:杂合度(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个人识别能力(DP)。结果:500名无血缘关系个体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5个STR基因座的H都大于0.6,DP都大于0.8,PIC都大于0.5。结论:15个STR基因座在牡丹江市朝鲜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较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所得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可满足该地区人类遗传学、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等领域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重组质粒制备四个新的STR基因座(D7S817、DIOS1432、D10S1213及D18S865)的分型标准物,并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 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分离出经PCR扩增后的等位基因片段,二次扩增后纯化的等位基因片段被分别插入到PUC质粒载体中。利用DNA测序证实插入片段大小及结构的正确性后,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再转染到适当的E.coli DH5α^TM细胞内选择培养,以纯化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片段后混合。结果 得到四个STR基因座(D7S817、DIOS1432、DIOS1213及D18S865)分型标准物,应用所制备的分型标准物研究汉族和东乡族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结论 制备出的四个STR基因座的分型标准物在法科学领域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成都汉族D2S2944和D1S2134的遗传多态性和种属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短串连重复序列(STR)D2S2944与D1S2134两个位点的多态性分布资料和评价它们在法医学上的应用。方法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对120个成都汉族无血缘关系的个体进行分析,并选择猴、猪、狗、牛、羊、鸡、鸭、鱼、猫、兔、豚鼠、家鼠、鳝鱼、蛙14种常见的动物作为种属特异性评价的对照样本,对这两个位点进行种属特异性评价。结果发现D2S2944有8个等位基因,22种基因型,观察杂合度(h)为0.824;个体识别率(DP)为0.92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8;非父排除率(EP)为0.644;D1S2134有10个等位基因,26种基因型;h为0.769;DP值为0.920;PIC为0.79,EP值为0.543;基因型分布经过相关软件分析,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通过种属特异性的评价发现D2S2944与D1S2134具有较好的人类种属特异性。结论D1S2134和D2S2944位点多态性好,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率高,种属特异性好,可作为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的候选标记,且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河南地区汉族CSF1PO、TPOX、TH0 1、F13A0 1、FESFPS、vWA、D16S5 39、D7S82 0、D13S317等 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 ,得到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 用Chelex10 0快速法提取抗凝血的DNA ,经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 ,银染显带。统计各基因频率 ,计算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及亲权否定概率。结果 得到 9个基因座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 ,具有高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个人识别概率 3组分别为 0 .9972、0 .9980和 0 .9996 ,3组累积个人识别概率为 0 .999999997。亲权否定概率 3组分别为 0 .85 6 5、0 .882 6和 0 .934 3,3组累积亲权否定概率为 0 .9989。结论  9个基因座具有较高的杂合度 ,是较理想的遗传标记 ,可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7.
湖北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湖北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D8S1179、 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Identifiler试剂盒复合扩增305例湖北汉族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产物经3130遗传分析仪电泳分离和分型检测,分析检验基因座的遗传学参数:基因频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C)、个体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概率(PE)和遗传平衡状态.结果 305名无关个体共检测到15个STR基因座的146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3个STR基因座的PIC>0.5,14个STR基因座的DP>0.8,12个STR基因座的PE>0.5;累积个体识别力>0.999 999 999,累积非父排除率>0.999 998 8.结论 湖北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绝大多数基因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群体遗传学数据可用于本地人类遗传学、法医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南通汉族群体17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方法:利用AGCU 17+1荧光检测试剂盒,对467例南通汉族无关个体的17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CSF1PO、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D2S1338、D3S1358、D5S818、D6S1043、D7S820、D8S1179、FGA、Penta E、TH01、TPOX、vWA)进行扩增,用ABI 3100xl遗传分析仪和GeneMapper ID v3.2软件进行STR分型分析,用Cervus 3.0软件进行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学参数统计分析,并检验Hardy-Weinberg。结果:南通汉族群体中,17个STR基因座基因频率(GF)在0.001 10.509 6之间,杂合度(H)在0.636 00.509 6之间,杂合度(H)在0.636 00.933 6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626 80.933 6之间,期望杂合度(He)在0.626 80.921 9,个体识别能力(DP)在0.797 40.921 9,个体识别能力(DP)在0.797 40.986 5之间,非父排除率(PE)在0.33630.986 5之间,非父排除率(PE)在0.33630.8645之间,多态性息含量(PIC)在0.563 50.8645之间,多态性息含量(PIC)在0.563 50.915 4之间,结果经χ2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结论:南通汉族群体17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多态性,能够满足南通汉族人群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的需要,也可在群体遗传学等相关研究和实践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海藏族人群第21号染色体D21S1432、D21S1435、D21S1270、D21S1440、D21S1446、GATA24H09、ATA42C09、GATA129D11等8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运用PCR扩增、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对30位无关个体藏族人群进行多态性研究。结果8个位点分别检测出6、5、7、5、6、6、7、7个等位基因片段,共有173个基因型,频率分布在0.0167~0.5536之间,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8个STR位点多态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分别为0.6977、0.6985、0.7116、0.4582、0.6240、0.7340、0.7754、0.7382,累积多态信息量为0.7123。期望杂合度(Heterozygosity,HET)分别为0.7426、0.7350、0.7494、0.5484、0.6722、0.7672、0.8039、0.7651,累积杂合度为0.7962。累积个体识别率(discrimination power,DP)为0.9908,累积排除率(Probabilities of paternity exclusion,PE)为0.9996。结论青海藏族8个位点STR基因座的多态性数据显示其基因分布特征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西汉族人群2号和11号染色体上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技术对15个STR基因座在175例无血缘关系的陕西汉族人中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D2S335, D2S396, D25338, D2S2382, D2S305, D2S151, D2S2368, D2S391, D11S912, D11S4090, D11S4147, D11S4190, D11S4149, D11S4126, D11S4094分别检出11,11,11,10,8,8,9,12,7,11,8,10,5,5,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和度(heterozygosity,H)为0.4216~0.8517,个体识别力(power of dis-crimination,DP)为0.6568~0.9598,多态信息量(polyme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4078~0.8366,非父排除率(probability of paternity exclusion,EPP)为0.3135~0.8537.结论:15个STR基因座在陕西汉族人群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表明了陕西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结构特征,为人类学、法医学研究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