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右室梗死的心电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时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对 118例首次发病后 12h以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动态描记心电图 ,并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右室梗死者STV2 与STaVF两者无相关关系 (P >0 .0 5 )。不合并右室梗死者STV2 为 (- 0 .13± 1.73)mm ,STaVF为 (1.37± 1.2 3)mm ,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P <0 .0 1)。在诊断合并右室梗死方面 ,STV4 R和STV5R >1mm的敏感性为 10 0 % ;STV3R >1mm的敏感性为 86 .7% ;STV1 aVF>0 .5的敏感性为 87.5 % ,特异性为 6 2 .7% ;Ⅱ、Ⅲ导联ST段抬高的敏感性为 87.5 5 % ,特异性为 5 7.8%。合并右室梗死者中冠状动脉造影 6例、尸检 1例均为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 ,且均合并STV3R~V5R >1mm。结论 不合并右室梗死者胸前导联ST段抬高是aVF导联ST段压低的“镜像”表现 ;而合并右室梗死者“镜像”表现消失。STV4 R和STV5R>1mm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最高。STV3R~V5R>1mm预示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常并发右室梗死 ,占下壁梗死的 2 0 %~ 40 % 〔1〕。临床可根据STV3R~ 5R抬高0 .1mV作出诊断。大多数医院右胸导联常无记录且右胸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较短 ,约 5 0 %此类患者ST段在发病 1 0h内降至正常。故右室梗死易被漏诊。本文探讨STⅢ /Ⅱ >1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 2 4例 ,均符合 1 978年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 6例 ,女 8例 ,年龄 47~ 81 ( 63± 7.5 )岁 ,均在发病6h内就诊。 2 4例中 1 0例并发右室梗死 (诊断标准为 …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定心电图在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罪犯血管是右冠状动脉占85.7%,回旋支占14.3%;②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指标;③STI.aVL压低≥1.0mm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敏感指标(P<0.05及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9%、75%及92%、75%,而缺乏STI.aVL压低  相似文献   

4.
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辛胜军(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512000)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1990-02至1994-02,本院住院的74例膈面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右室梗死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61岁~91岁),占12%,其中同时合并正后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Ⅱ、Ⅲ和V1导联ST段变化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的梗死相关动脉及闭塞部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I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AMI右冠状动脉(右冠)闭塞占74%,回旋支闭塞占26%,并发右心室梗死占13.1%。46例存在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右冠近段闭塞并发有右心室梗死的10例中7例存在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和V1导联ST段抬高。结论: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和V1导联ST段抬高的同时存在,高度提示右冠近段闭塞,并提示并发右室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ECG)检查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并呈规律性演变,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创、便捷、重复性好,对AMI的定位、定性、评估预后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典型的ECG变化是AMI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对AMI的分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ECG一直是临床诊断AMI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如梗死部位、梗死范围、检查时间、多发或再发等影响,往往使ECG表现并不是特别典型,特别是合并束支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43例急性下壁MI患者根据有无aVR导联ST段压低分为2组,并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ST段压低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47.25±25.42)∶(25.50±15.46)mmol/L,P<0.01;(2.82±1.99)∶(1.80±0.86)mmol/L,P<0.05,ST段压低组患者并发后壁MI比例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56%∶9%,P<0.01)。结论:急性下壁MI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梗死面积较大,累及下侧壁或后壁;且有助于并发后壁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电图 STV3/ 比值 (STV3/ )对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相关动脉及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 :对 36例 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右冠状动脉 (RCA)近段、RCA远段、左旋支 (L CX)组 导联 ST段抬高程度依次减小 ,V3导联 ST段降低程度依次增加 ,但多无显著性差异 ;而STV3/ 在 3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或 0 .0 0 1) ;2 STV3/ 的分布 :STV3/ <0 .5者在 RCA近段组占 13/ 17例 ,0 .5≤ STV3/ ≤ 1.2者在 RCA远段组占 9/ 13例 ,STV3/ >1.2者在 L CX组占 4/ 6例。 3以 STV3/ <0 .5预测 RCA近段的敏感性 76 .5 %、特异性 78.9% ,以 0 .5≤ STV3 / ≤ 1.2预测 RCA远段的敏感性 6 9.2 %、特异性 78.3% ,以STV3/ >1.2预测 L CX的敏感性 6 6 .7%、特异性 96 .7%。结论 :心电图 STV3 / 是判断 AI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及闭塞位置较准确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不少见右室梗死并发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死。大量研究证实右胸导联 (V3 R~ V5R)对右室梗死有诊断价值。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在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时V1 ~ V3 导联 ST段抬高 ,特别是 V1 导联 ST段对诊断并发急性右室梗死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  1993~ 2 0 0 0年收集患者 88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认的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 (并除外前间壁、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束支阻滞及过早复极综合征 )。并发右室梗死者 42 (男 2 7,女 15 )例 ,年龄42~ 87(6 8± 10 )岁 ,其中下壁梗死 2 3例 ,下、后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 7岁。因梗阻性黄疸———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来院手术。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 T无明显改变(如图1A)。择期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术,手术顺利,术后病情平稳。1 0h后,患者突感胸憋闷,呼吸困难,随即晕厥发作,经抢救意识转清。体检:T 36.5℃,P 1 2 0次/min ,R2 8次/min ,BP 40 /2 0mmHg( 1mmHg =0 .1 33kPa) ;平卧位,口唇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听诊无干湿性音,HR 1 2 0次/min ,心音低钝,P2 >A2 ,未闻及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急查心电图(如图1B) ,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Ⅲ、V1 ,V3R~5…  相似文献   

11.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sults in Q waves in the inferior lead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Left anterior hemiblock results in initial r waves in these leads. Thus the diagnosis of on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other is difficult.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inferior infarction can be diagnosed in the presence of left anterior hemiblock when there is a q wave or q equivalent in lead II, and that part of the inferior wall must be spared, to result in the initial r waves of left anterior hemiblock in leads III and aVF. We examined these concepts in 18 patients with such an ECG, by means of resting myocardial perfusion (thallium-201) scintigraphy. In 15 there were defects in the inferior left ventricular wall consistent with inferior infarction. In all of these patients there was sparing of part of the inferior wall: in nine, sparing of the posterior part, and in six, sparing of the anterior part. We conclude that in apparently isolated left anterior hemiblock, a q wave or q equivalent in lead II is an important sign, indicating the likelihood of associated inferior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2.
右室梗塞冠脉阻塞部位与血流动力学异常程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右室梗塞冠脉阻塞部位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对2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符合急性右室梗塞(RVMI)16例,无RVMI5例。16例中15例(93.8%)为右冠状动脉(右冠脉)近或中段阻塞,1例(6.2%)为左回旋支阻塞,无冠脉远段的阻塞。同时发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较重[平均右房压(MRA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PCWP)≥0.8]和较轻(MRAP/PCWP0.65~<0.8)两亚组右冠脉近、中段阻塞分别为10例中的4例、5例、6例中的3例和3例。结果表明,下壁心肌梗塞病人中右冠脉近或中段阻塞可导致RVMI,并且RVMI时血流动力学紊乱程度与冠脉阻塞部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7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其中9例死亡。7例手术患者中,除1例手术死亡外,6例手术治行效果满意。文中对其常见临床诊断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阐述了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认为内科药物治疗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衰竭的心脏,外科手术修补室间隔破裂口是唯一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尿激酶治疗34例心肌梗塞(甲组)和38例对照(乙组)的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1年随访情况。结果发现,甲组的缺血相关动脉通畅率(68%)高于乙组(37%),侧支循环优于乙组(P<0.01),心室功能损害较乙组轻。但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尽管甲组的近期病死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但两者远期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无并发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发病前48h有无心绞痛分为有心肌缺血预适应(A)组和无心肌缺血预适应(B)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二尖瓣口E峰、A峰、E/A、E峰流速积分(VTIE)、A峰流速积分(VTIA)、VTIE/VTIA,并与对照(C)组进行比较.结果①A、B二组的LVEF、SV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下降不明显.②A、B二组E峰及VTIE下降,E/A、VTIE/VTIA减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峰及VTIA增大,B组升高更明显,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减低程度较小,提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9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镁盐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53例。结果发现,AMI发生后的第一天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这些心律失常患者中,低镁血症明显多于无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占83.9%与26.6%(P<0.001)。镁盐治疗对于防治AMI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和降低病死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缬沙坦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缬沙坦组50例,常规治疗组46例,治疗1-6个月后,观察比较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V-S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DVI)的变化。结果 缬沙坦组治疗后LVEF,LESVI,LEDV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防止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蝮蛇抗栓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蝮蛇抗栓酶(SVATE)及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VATE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微弱的激活纤溶系统及明显的降低纤维蛋白原作用,而对AMI早期溶栓效果不理想。如能与有效的溶栓药物合并应用,可能防止再次堵塞或再次梗塞的发生,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52例急性心肌梗塞后2~12周患者进行次极量蹬车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肌缺血发生率为44.2%。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多支病变者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P<0.01);与运动201铊心肌显像对比,前者阳性率较低(P<0.01);心电图运动试验中非梗塞区心肌缺血组阳性率高于梗塞周围缺血组(P<0.025);ST段抬高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ST段正常或压低组(P<0.01)。心电图运动试验对诊断梗塞后残余心肌缺血,特别是非梗塞区心肌缺血有一定价值,运动中ST段抬高可能预示较差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