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儿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早产儿护理200040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石树中新生儿保健工作中可以说三分靠医师七分靠护理。而早产儿孕龄不足37周,出生后的护理就显得比足月新生儿更为细致,孕龄越小,要求越高。我院自1993年12月成立早产儿医疗护理中心至1996年6月共收治277例...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的并发症与胎龄有关,临床对于预后较差的小孕周早产儿给予了极大重视,但对于晚期早产儿则重视不够.目前,晚期早产.即妊娠34~36+6周发生的早产,在所有早产病例中已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5年美国的晚期早产已达早产总数的72%[1].由于超过34周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与足月新生儿几乎一样,长期以来这类早产儿被认为即刻结局很好,完全可以视为足月新生儿.因此,晚期早产儿自出生起,其护理和治疗就被忽视[2].  相似文献   

3.
晚期早产儿的近远期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的并发症与胎龄有关,临床对于预后较差的小孕周早产儿给予了极大重视,但对于晚期早产儿则重视不够.目前,晚期早产.即妊娠34~36+6周发生的早产,在所有早产病例中已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5年美国的晚期早产已达早产总数的72%[1].由于超过34周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与足月新生儿几乎一样,长期以来这类早产儿被认为即刻结局很好,完全可以视为足月新生儿.因此,晚期早产儿自出生起,其护理和治疗就被忽视[2].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的并发症与胎龄有关,临床对于预后较差的小孕周早产儿给予了极大重视,但对于晚期早产儿则重视不够.目前,晚期早产.即妊娠34~36+6周发生的早产,在所有早产病例中已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5年美国的晚期早产已达早产总数的72%[1].由于超过34周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与足月新生儿几乎一样,长期以来这类早产儿被认为即刻结局很好,完全可以视为足月新生儿.因此,晚期早产儿自出生起,其护理和治疗就被忽视[2].  相似文献   

5.
本院ICU新生儿病房于2004-06~2007-06,共收治多胞胎、双胞胎早产儿62例,其中56例发生呼吸暂停。对呼吸暂停患儿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影响因素和早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中我院住院孕妇因各种原因在37周前终止妊娠71例,分析其衫响的高危因素,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和前置胎盘是引起医源性早产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33孕周以后,早产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率和早产儿患病率均明显下降。同时早产儿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也随孕周增加而减少。结论对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产前定期检查和适当干预,选择恰当孕周终止妊娠可取得良好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508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产妇5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情况,围产儿结局,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儿窒息、RDS发生率及死亡率与足月儿相比差异显著;孕周越小,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胎盘因素是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应用地塞米松与未应用者相比,足量应用地塞米松与未足量应用者相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孕35周后早产患者,延长孕周并不能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孕周越小,早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越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改善早产儿结局的重要治疗措施。35~36^+6周PPROM者建议在破膜48h内分娩,以减少早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高,对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科自2000年7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早产58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5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治愈56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8例早产儿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出生体重90g小于1500g5例,胎龄27~36周。平均住院天数15天,治愈56例,  相似文献   

9.
总结59例早产低体重儿第一周的临床护理。护理的重点是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体温的管理,合理的营养支持以及静脉营养疗法,保持皮肤完整性和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以降低其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胎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颅内出血问题给予了较大关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胎龄〉34周~〈37周的大胎龄早产儿仍有较高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们对其相关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间收住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5周且出生体重≤2500g的74例早产儿于生后35周进行眼底检查,诊断ROP者2~3周随访一次,ROP病变发展到阈值及以上者手术治疗,其中56例早产儿于2~3岁时行眼瞬息图象筛分仪筛查视功能。结果检出ROP患儿11例,包括Ⅰ期4例,Ⅱ期4例,Ⅲ期3例,发生率为14.9%。其中Ⅰ、Ⅱ期病变均恢复正常;3例Ⅲ期阈值患儿给予手术治疗。ROP高危因素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氧疗。56例早产儿在2~3岁时发现屈光不正26例,斜视8例,白内障1例。结论ROP在早产儿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对患儿远期视功能影响较大。建议对早产儿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于生后4周左右常规进行眼科检查,并定期随访,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ROP患儿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死亡率高,对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科自2000年7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早产58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5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治愈56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8例早产儿中,男32例,女26例,平均出生体重90g小于1500g5例,胎龄27~36周。平均住院天数15天,治愈56例,1例因先天发育异常后期放弃治疗死亡,另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存  相似文献   

13.
早产现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早期营养对其生长、疾病转归和远期健康的影响。我院在2008-2010年收治的63例早产儿中进行早产儿喂养管理,从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乳汁选择到喂养方式有一些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吸氧、保暖、母乳喂养和加强抚触、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早产儿全部健康出院,出院时均能自己吮奶,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在2500g以上,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结论:对早产儿及时实施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肠道营养在改善早产儿和患病儿的长期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营养分为胃管营养、经幽门营养,其中以间断性胃管营养最为常用。经肠道营养疗法的早产儿有以下特征:在妊娠34周左右的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功能尚不协调、胃的容量小、消化道功能低下、易患胃食道反流,并且内源性激素和酶水平低下,这些特点决定了肠道营养法对早产儿的重要性。经肠道营养的适应证:未满34周的早产儿、有呼吸障碍的早产儿、吸吮能力差无能力吮乳以及颜面畸形者;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患病儿,为避免静脉营养所致的肠道粘膜萎缩和胆汁淤积、感染等问题,消化道穿孔患儿的营养问题,呼吸功能障碍患儿的乳汁反流问题,除给予整体护理外,同样  相似文献   

16.
产前糖皮质激素(ACS)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病率与死亡率,是改善早产儿预后的重要产前干预措施。由于不同孕周胎儿发育和成熟情况不同,对ACS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应基于孕周使用ACS。文章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指南就不同孕周使用ACS的药物学基础、临床研究证据、争议、指南推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刊载的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口服红霉索不同剂量(每日3~15 mg/kg为小剂量,>15 mg/kg为大剂量)及纳入对象胎龄(≤32周或>32周)行亚组分析,以评价其在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542例早产儿.因部分研究指标存在差异,未能全部行合并分析.(1)预防性研究:对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小剂量较大剂量红霉素口服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WMD=-2.99,95%CI:-3.99~-1.98).(2)治疗性研究:胎龄≤32周时,大剂量红霉素较安慰剂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WMD=-7.06,95%CI:-7.91~-6.20,P<0.01);能缩短住院时间(WMD=-8.10,95%CI:-14.02~-2.18,P=0.007);胎龄>32周时,大剂量红霉素能缩短全肠外营养时间(WMD=-3.90,95%CI:-7.20~-0.60,P<0.05);与对照组相比,红霉素可以降低黄疸发生率(RR=0.36,95%CI:0.21~0.63,P=0.0003),依据剂量大小行亚组分析提示仅大剂量红霉素能减少黄疽的发生.结论 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小剂量红霉素能缩短达全肠内喂养及静脉营养的时间.而在治疗时,大剂量红霉素能加快达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住院及静脉营养时间,而且还能减少胆汁淤积相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医源性早产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08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征和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在有规律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在孕30周后羊膜腔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诊治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听性脑干反应发育变化及其在听力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发育变化,并与足月儿比较,为早产儿听力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2月至200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无围产期及新生儿期合并症的早产儿109例,按照检测时胎龄不同分为5组(32周组,33周组,34周组,35周组,36周组),同期住院无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为足月儿组(均为咽下综合征或湿肺患儿),于生后3~7 d分别进行ABR测试,比较各组ABR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变化,32和33周组于生后14 d、28 d随访ABR变化.结果 80 dBnHL短声刺激下,早产儿随胎龄或出生日龄增加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单位:ms)逐渐缩短,32~36周组Ⅰ波潜伏期分别为1.81±0.13,1.75±0.10,1.66±0.11,1.67±0.15,1.65±0.12;Ⅲ波潜伏期为4.97±0.32,4.84±0.27,4.74±0.31,4.64±0.36,4.56±0.36;Ⅴ波潜伏期为7.58±0.24,7.42±0.35,7.19±0.39,6.98±0.45,6.85±0.31;Ⅰ-Ⅲ峰间期为2.98±0.24,3.02±0.12,3.01±0.24,2.91±0.28,2.88±0.19;Ⅲ-Ⅴ峰间期为2.61±0.34,2.61±0.23,2.45±0.20,2.34±0.25,2.30±0.21;Ⅰ-Ⅴ峰间期为5.73±0.26,5.72±0.27,5.47±0.35,5.24±0.42,5.10±0.48.不同胎龄组早产儿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峰间期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34、35、36周组Ⅰ波潜伏期,35、36周组Ⅰ-Ⅴ、Ⅲ-Ⅴ峰间期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各组之间进一步比较,32、33周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峰间期与3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4周组Ⅴ波潜伏期及Ⅲ-Ⅴ、Ⅰ-Ⅴ峰间期与36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2、33周组Ⅲ-Ⅴ峰间期、Ⅴ波潜伏期与35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34周组间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比较除Ⅰ波潜伏期外余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均延长.在30 dBnHL短声刺激下,随胎龄增加Ⅴ波通过率逐渐升高,分别为33.3%、56.3%、84.6%、85.7%、93.3%、95.0%.结论 早产儿ABR成熟化的过程是持续性的,听觉系统外周器官发育较快而中枢部分发育相对滞后,对早产儿常规进行ABR测定可监测其听力及脑干功能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程改造在早产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3-11/2014-04住院的适于胎龄的早产儿112例为观察组,选择与实施活动前2010-05/2013-10收治的适于胎龄的早产儿9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早产儿治疗措施相同,喂养及胃肠外营养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流程再造优化:建立新生儿皮损、液体外渗、窒息、胃食管反流预警机制;创造与母体子宫内环境接近的"鸟巢"环境;进行疼痛干预。比较入院7、14d两组早产儿进食奶量及护理难免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脱出、液体外渗、皮损)。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入院7、14d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留置针脱出、液体外渗、皮损分别为1.78%(2/112)、3.57%(4/112)、3.57%(4/112),少于对照组的8.33%(8/96)、10.42%(10/96)、12.50%(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再造优化管理早产儿可降低护理难免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早产儿进食奶量增长,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