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垃圾收集方式,但与传统垃圾收运方式相比,该系统运行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以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为分析对象,参考天津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部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垃圾直运模式与垃圾气力输送模式下垃圾收运的成本及变化趋势,客观预测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发展前景,为其他城市及地区建设运行该系统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易腐有机垃圾作为居民生活垃圾的主体部分,在分类收集的大背景下,其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垃圾分类是在粗放式垃圾回收的模式出现较大诟病时顺势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在传统垃圾收集方式基础上的改革创新,是垃圾能否得...  相似文献   

3.
分类收集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易腐垃圾分离的二级分类收集运输模式,分别对有机易腐垃圾完全混合收集、70%分类收集和100%分类收集3种不同分类模式下的收运系统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对不同模式的收运效率进行比较,发现有机易腐垃圾100%分类收集的收运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不同类型的垃圾产生量及垃圾的收集处理方式,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6—2007年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调查村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使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kg,生活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63.28%;收集堆放的生活性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占57.03%;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2.03kg,生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83.44%;生产性垃圾中养殖业垃圾占44.11%,秸杆杂草垃圾占33.36%;收集堆放的生产性垃圾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的占46.31%,以高温堆肥方式处理的占26.29%。结论随意堆放的生活性和生产性垃圾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收集堆放的垃圾因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村镇垃圾收运的现状,结合村镇垃圾组分特性,提出"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新型城乡一体化收运模式,并给出了与此模式相匹配的村镇垃圾分类方法 (就地消化垃圾+外运垃圾)以及相应的分散+集中处理半径及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常见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并重点研究杭州清洁直运、北京海淀区垃圾收集系统升级改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漳州市城市特点,提出以桶桶对接、桶车对接作为垃圾的基本收运方式,以建设绿色收运中心作为重要转运设施,构建漳州市生活垃圾绿色收运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有效避免了漳州市垃圾收运过程中出现的垃圾遗撒、异味扩散及噪声扰民等现象,解决了垃圾转运设施落地难、易产生邻避效应的问题,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对长沙周边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组成及其随季节和经济条件变化的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对其分类成效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头二次分类方式更优于源头一次分类方式。源头二次分类可减少85.9%的有机垃圾,而源头一次分类方式仅能减少38.89%。分类投放使收集后的二次分类和终端处理的垃圾量减小3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投放与分类收集现状以及目前分类方法和收集形式,提出了适合上海实际情况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行模式,为上海市今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开发区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其生活垃圾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3种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M1(混合收集混合运输处理)、M2(统一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处理)和M3(按分类片区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处理),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非结构模糊决策方法进行方案比选。结果表明,M3模式是适用于开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治理垃圾污染、从垃圾中回收再生资源的关键措施。通过对我国垃圾分类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说明上门收集宜采取“源头细分类方式”。定定时收集宜采取“源头粗分类方式”;应结合后续处理,设计分类收集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区域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垃圾)收运模式的主要因素及优化的垃圾收运模式。结果表明,影响垃圾收运模式的关键在于收集密度、运输距离。提出了优化的垃圾收运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多种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收集系统规划,进而提出收集系统设施设置和设备配置的要求,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规划编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食品垃圾的特性及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影响的分析,本文认为食品垃圾是一类特殊的垃圾,不适合用传统的垃圾收运处理方式,应该首先使其与其他垃圾分离,对其进行单独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以此为出发点,作者主要分析了食品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及不同产生源地食品垃圾分类收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市典型封闭小区为样本,用层次分析法科学的评价垃圾收集处理方案,并对垃圾分类进行效益分析,旨在给管理者提供一种可行的小区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今小区未能实现正确分类的厨余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目前的分类处理技术模式多为"中端干湿分类+末端综合利用",其中应用较多的是"高压压榨+生物处理/热处理"和"淋沥压榨+生物处理/热处理"2种模式。国内的工程化案例较少,对于其工艺稳定性、技术经济性仍有待进一步考量。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末端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可实现厨余垃圾的简单有效分离或减量,主要包括安装厨余垃圾处理机将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美国模式")和通过源头沥水降低生活垃圾含水率("日本模式")2种。前者可以作为城市固废处理处置的方式之一,但将大量的厨余垃圾直排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对我国城市能源消耗、污水厂运行以及经济性方面造成的系统影响有待进一步考量;厨余垃圾源头沥水可一定程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但不能彻底改观我国现有的厨余垃圾正确分类收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深圳市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实践数据,分别对深圳市居民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几种收运处理模式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从混合收集发展为分类收集的过程中,整个垃圾管理过程的经济效益将会出现反复的结论,同时提出了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理补贴捆绑发包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重庆市将统筹城乡垃圾的收集处理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置”模式,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乡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就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应采取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提出了建议,并结合实际工作,从设施、技术、法规、宣传、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确保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所采取的措施,为即将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城市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方式对EI Paso(美国帕索市)和西班牙Asturias(奥图瑞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投放垃圾频率、垃圾分类比率、垃圾收集点与居民住宅距离、垃圾清运时间等对居民分类回收行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垃圾收集点与居民住宅距离、垃圾清运时间是影响垃圾分类回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影响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的主要因素,对常州市戚墅堰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试点地区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收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