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原因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伤后或术后鼻饲的观察与分析,总结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各项并发症均得到妥善处理。结论肠内营养时营养液的配置和灌注过程中的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并妥善处理各项并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入院或术后24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50例在入院或术后24h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腹泻、上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院内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以减轻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1],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痊愈,常用的营养供给方式有胃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内(EN)两种。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高能量消耗,而且费用高。故主张以胃肠内营养为主,但易发生并发症。我科对2000~2004年12月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鼻饲支持治疗,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69岁,女性,23岁,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6个月。其中原有糖尿病病史的有2例,应激性溃疡2例,GCS评分≤6分,行开颅术86例,保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7分)伤后或术后鼻饲的观察与分析,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监测和护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亦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因而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鼻胃管鼻饲喂养,对7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EN支持,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无一例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伤病人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科 1998年 8月~ 2 0 0 2年月采用鼻胃管鼻饲喂养 ,对 7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EN支持 ,保持和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 ,无一例病人因并发症而死亡。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9例 ,男 5 7例 ,女 2 2例。年龄 18~ 89岁。入院时GCS评分 3~ 8分 ,其中脑干损伤 9例 ,广泛脑挫裂伤 18例 ,脑挫裂伤、颅骨骨折19例 ,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2 6例 ,颅内血肿伴脑疝 7例。 5 2例行开颅术 ,2 7例行保守治疗 ,其中 8例行气管切开。伤后 36~ 4 8h或术后肠鸣音恢复 ,每日胃潴留量 <10 0ml,无消化道出血的条件下给予鼻饲饮食 ,管饲…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喂养胃肠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因长期昏迷不能自行进食 ,胃肠内营养支持(EN)是营养供给首选方式。胃肠道并发症在EN中最为常见。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2 86例 ,发生胃肠并发症 2 57例 ,发生率 89 86 %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6例中男 2 1 3例 ,女 73例 ,1 5~ 75岁。GCS评分均 <8分 ,住院 1 2~ 1 36d。并发腹泻48例 ,便秘 2 6例 ,恶心呕吐 1 5例 ,消化道出血 1 68例。1 2 EN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匀浆膳、混合奶及要素膳三者交替 ,从低浓度少量逐渐过渡到最高浓度和…  相似文献   

9.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肠内营养的多种选择途径,肠内营养液的储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式,开始时机及营养状态的监测评估。在护理方面应注意:遵循阶段化营养护理;患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内感染;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要适当;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等三类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利用营养泵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开展注射器鼻饲,研究组开展营养泵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记录两组肠内营养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泻、呕吐/反流及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营养支持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延迟性肠内营养(术后48 h后),研究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术后24 h内)。观察不同时机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微型营养评定(MNA)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腹胀、创口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呕吐、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输注泵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彭苹  周佳  唐艳平 《护理学报》2006,13(8):15-16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合理应用营养输注泵对降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将6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进入ICU时间顺序轮流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伤后早期即通过营养输注泵进行鼻饲肠内营养,以总量25%开始喂养,以总量25%逐日递增,24h持续均匀滴注,不足部分静脉补充,喂养时头高位30°~45°;对照组33例按传统的注射器定时推注法鼻饲相同流质饮食。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以较好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研究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如腹泻、呕吐反流、高血糖症、误吸和堵管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营养输注泵实施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减少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肠内营养如应用得当,远比肠外营养安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此类患者病情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其并发症可分为3类: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总结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给予鼻胃插管分次灌注或缓慢滴注流质营养液,观察其效果及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能改善营养状况,维持电解质、氮、液体平衡,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营养途径,但必须加强管饲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分别在伤后24~48h及3~5d行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出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简单,并发症少,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几乎都会出现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可引起新陈代谢亢进,高血糖症,免疫功能改变等全身性的代谢反应及营养不良,影响治疗和预后。近年来,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已成为共识。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治疗效果。作者曾对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机体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常处于负氮平衡,导致病人营养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组织修复能力差.随着医学发展,肠内营养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住了8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对其进行了早期鼻饲肠内营养,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把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于入院后48h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液,并观察两组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院内感染及血糖等。结果治疗组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少(P〈0.05,P〈0.01)。提示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满足入选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24 h持续滴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观察21 d内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和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顺利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在5分以上],入院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肠鸣音恢复情况经鼻管或胃管施行肠内营养(EN),观察EN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结果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较EN前升高,(P<0.01,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