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及多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9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记录观察组虚拟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肝体积。结果观察组在左半肝切除术、左外叶切除术、肝段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右后叶切除术等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腹水发生率为4.3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7.39%、胆漏发生率为6.52%,观察组腹水发生率为2.17%,胸腔积液发生率为4.35%,胆漏发生率为2.17%,两组腹水、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虚拟切除肝体积为(489.32±230.14)ml与实际切除肝体积(489.36±230.09)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前安全评估,定位关键解剖部位,实时导航手术,利于术中精细操作,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75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记录并发症与远期疗效,检测术前与术后7 d血清中免疫指标与肝功指标及术后半年、1年肝体积变化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开始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术后7 d,两组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患者IgG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7 d,开腹组CD4+T细胞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下降、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开腹组CD4+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腹腔镜组,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7 d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腹腔镜组ALT、AST、TBIL与DBIL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1年肝脏体积变化率均明显大于术后半年肝脏体积变化率(P<0.05);且术后半年与1年腹腔镜组患者肝脏体积变化率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解剖性手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可靠,对免疫功能与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肝脏再生速度快,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及对相关血清学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3例PLC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8例,采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其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研究组患者的相关血清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或转移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5.6%)(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对PLC的疗效较非解剖切除更为显著,且可减轻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45例患者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左肝外叶切除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死亡病例,观察组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192.55±30.4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3.61±33.78)min(P0.05),且术中出血量(582.51±21.28)m L明显少于对照组(694.83±29.40)m L(P0.05);术后观察组排气时间(30.45±3.75)h、下床活动时间(39.27±6.38)h、住院时间(11.40±3.52)d均短于对照组的(48.61±3.92)h、(65.38±5.84)h、(15.19±3.27)d(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实施腹腔镜治疗左肝外叶切除术时给予专业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促使患者术后尽快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41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45例对照组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P)水平。术后,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2.1±21.9)min、(93.2±18.3)ml、(1.2±0.6)d和(4.6±0.8)d,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81.6±26.3)min、(149.6±20.1) ml、(1.7±0.8)d和(6.9±1.2)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COR和EP水平分别为(42.8±6.4)U/L、(35.6±5.1)U/L、(16.6±2.1)μmol/l、(359.2±34.4)nmol/ml和(253.2±24.6)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5±6.7)U/L、(45.8±5.9)U/L、(2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高龄垂体瘤的效果,观察其对患者恢复情况、视觉功能和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研究方法,选取62例高龄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经口鼻下鼻中隔垂体瘤切除术治疗(n=31),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n=3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应激水平、视觉功能、垂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原酶(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P<0.05),观察组肿瘤残留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体积缩小率和激素水平降低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COR较术前明显升高,ACTH明显降低,对照组术后第30天COR明显高于术前,ACTH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COR明显低于对照组,ACTH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的VFI、MD均高于术前,而PSD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0 d的VFI、MD均高于对照组,PSD低于对照组(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手术全切、肿瘤侵袭性、术后并发症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镜下"一侧半"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治疗老年垂体瘤,对病灶的掌控能力更好,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改善视觉功能和垂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半肝阻断技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各30例,均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肝门血流阻断法,观察组采用半肝阻断技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左支门静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TBIL高于对照组,血清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半肝阻断技术配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可缩短静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更有效地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2019年03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的围术期指标值、疼痛程度(NRS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值[血糖、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并发症发生率及2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24 h及48 h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 d的血糖、COR、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ALT、AST、TBIL、TP、AL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和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伍贵祥  杨建全 《肝脏》2016,(6):482-484
目的对比分析对晚期肝癌患者,行解剖性肝切除术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安全性与疗效的优劣。方法对98例晚期肝癌、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自愿选择手术方法,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59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的39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疗效。结果 (1)术中效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71.5±97.4)min,切缘有效率为89.8%,数据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88.5±70.7)min和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预后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 d血清ALT均值为(270.5±94.1)U/L,对照组则高达(501.6±115.6)U/L,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对于必须切除肝脏的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更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肝癌活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肝癌活性指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质量逐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手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术中出血量,维持生命稳定,减轻对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保障残余肝功能满足机体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行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02~2019-10在该院行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基于ERAS理念行围术期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 h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1 d时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血浆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浆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但观察组血浆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行日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围术期处理能减轻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者17),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者8例。结果 开腹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日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7) d、(3.8±1.5)d、(4.7±1.8) d、(9.4±2.3) d和(241.6±15.3)mL,显著长于或多于腔镜组【分别为(3.0±1.1) d、(2.6±0.8) d、(3.1±1.3) d、(6.6±1.2) d和(94.0±9.7)mL,P<0.05】,但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78.3±60.5)min,显著长于开腹组【(231.7±41.2)min,P<0.05】;治疗后3 d,开腹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77.4±6.4)mg/L ,显著高于腔镜组【(30.8±3.5)mg/L,P<0.05】;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和58.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疗效较好,与传统开腹手术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不加重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8例HC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分别行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随访3年。结果 观察组切缘肿瘤细胞阳性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x2=5.804,P=0.016);两组围术期胸腔积液、发热、切口感染、胆漏和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98.6%、94.6%和90.5%,与对照组的95.9%、93.2%和86.5%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 a生存率为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观察组3 a肿瘤复发率为2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3%(P<0.05)。结论 与常规腹腔镜肝切除术比,采用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能实现肿瘤切缘的可视化,保证肿瘤切缘安全,有利于提高HCC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观察组38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联合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106.7±29.8)min、(261.7±64.2)mL和(15.5±3.5)d,显著长于或多与对照组【分别为(64.3±27.7)min、(190.3±49.0)mL和(10.2±2.3)d, P<0.05】; 在术后7 d,观察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8.0±5.9)mg/L和(99.6±10.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2±5.1)mg/L和(83.6±9.8)μg/L, P<0.05】;手术前后,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术后两组出现切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和胸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对13.3%,P>0.05);术后6周行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P<0.05),在随访12个月末,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 采取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少结石残留和结石复发,其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36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另42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ELISA法或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53.3±17.7)min和(3.2±0.5)万元,显著长于或高于对照组【(36.7±10.8)min和(2.3±0.4)万元,P<0.05】,术后进食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8±0.9)h和(14.9±3.2)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3.3±0.7)h和(19.3±4.1)h,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RP和COR水平分别为(11.2±3.1)mg/L和(195.6±30.8)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0±4.9)mg/L和(211.6±32.7)ng/mL,P<0.05】;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胆囊功能完好,无结石残留;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腹泻、反流性胃炎、胆道出血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1.0%,P<0.05】;在随访12个月末,观察组结石复发为2.8%。结论 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可能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肝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原发性肝癌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后于残肝断面及大网膜分别植入5-Fu缓释剂,对照组不植入。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AFP水平明显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根治术中局部植入5-Fu缓释剂可明显降低血清AFP水平,减少肝癌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Junus激酶蛋白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杂性IHS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JAK2、STAT3和MCP-1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4±1.2)h,P<0.05】,下床活动时间为(1.7±0.5)d,显著短于对照组【(3.6±0.8)d,P<0.05】,开始进食时间为(2.6±0.9)d,显著短于对照组【(4.5±1.5)d,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3.8±2.6)d,显著短于对照组【(9.2±4.4)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为(81.5±9.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8±14.3)pg/mL,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59.3±7.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1.7)mg/L,P<0.05】,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41±0.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0.67±0.05)μg/L,P<0.05】;血清JAK2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9.2±6.7)pg/mL,P<0.05】,血清STAT3水平为(152.2±16.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5)ng/L,P<0.05】,血清MCP-1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5.9±24.3)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8%,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IHS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了血清JAK2、STAT3和MCP-1等因子水平,有效缓解了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72例,其中38例采取肝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34例接受非肝侧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7.4±20.7)min、(220.6±22.5)ml和(7.1±1.5)d,与对照组【分别为(185.6±25.3)min、(226.2±23.7)ml和(7.5±2.0)d】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35.5±4.2)U/L、(52.4±6.9)U/L和(61.5±6.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6±5.3)U/L、(79.8±7.2)U/L和(87.6±7.3)U/L,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膈下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分别为0.0%、2.6%和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7%、20.6%和20.6%,P<0.05)。结论 采取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近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0)与对照组(n=9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肛门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 d创面渗液评分、肛门疼痛程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14 d晨起血糖及餐后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观察组患者晨起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患者血糖水平逐渐趋向平稳。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 d创面渗液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肛门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3、7、14 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针对性护理效果较佳,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以及肠道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肿瘤学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ISR(观察组)42例,开腹ISR(对照组)36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学疗效、肛门功能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1.208,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检出数目、肿瘤大小、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长度、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Wexner评分、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控粪能力降低、Kirwan肛门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20,P<0.05)。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 结论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在肿瘤学疗效、术后生存率及对肛门功能影响方面的效果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更小,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