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 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治疗将其归入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疗效,分析观察组方案的治疗价值。结果 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腹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余1~2级及3级不良反应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FOLFOX-HAIC联合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CNLC Ⅲa期HCC疗效较佳而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主体的化疗方案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12月9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接受治疗的TNBC患者,试验组方案为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方案为安慰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采用RevMan 5.4.1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通过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性。 结果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试验组,其总生存率(OS)显著长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的对照组(P<0.05);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客观缓解率(ORR)方面,试验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PD-L1受体阳性的TNBC患者中,在OS及PFS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TNBC化疗患者OS、PFS、ORR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0.00%和72.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50%和95.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0.80个月和15.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3.35个月和6.80个月;观察组OS和PFS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经相关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MWA+PD-1联合治疗PHC效果优于TACE+MWA。  相似文献   

4.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发生隐匿、多点原发、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指南推荐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RC)或肾输尿管切除术为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muscle-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MIUC)标准的治疗方法。同时,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和转移性的晚期UC患者,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非所有UC患者均可从中获益。近年来,有大量实验研究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PD-1/PD-L1抑制剂也逐渐被批准用于UC的一、二线治疗。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在UC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104例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ROC曲线,确定NLR的最佳截断值2.57,将NLR<2.57的患者归为低NLR组(n=52),NLR≥2.57的患者归为高NLR组(n=52)。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差异,总体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中晚期肝癌OS和PFS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NLR组的中位OS(19个月vs 12个月,P=0.013)与中位PFS(9个月vs 3个月,P=0.002)均优于高NLR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2.57是影响患者OS及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免疫治疗前的NLR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治疗前NLR<2.57患者较NLR≥2.57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单发直径大于5 cm 原发性肝癌(PHC)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72例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联合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MWA治疗;记录治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与并发症,治疗1个月判定近期疗效并评估肿瘤负荷变化,随访记录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客观缓解率(ORR, 78.4% vs 62.9%)、疾病控制率(DCR,97.3% vs 91.4%)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AFP[(4.82±0.78)ng/mL vs(5.41±0.91)ng/mL]、IGF-II[(5.63±0.90)ng/mL vs(6.08±0.84)ng/mL]以及IGFBP-2 [(8.08±0.92)ng/mL vs(8.54±0.96)ng/m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有效病例行TACE治疗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67±0.52)次 vs(2.00±0.66)次,P<0.05];联合组中位PFS、OS分别为11.0个月、16.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7.5个月、11.5个月,两组PFS、OS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年无疾病进展比例(39.4% vs 10.7%)及1年生存率(69.7% vs 42.9%)、2年生存率(30.3% vs 10.7%)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肝区疼痛发生率(67.6% vs 4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特异性并发症为针道出血与胸腔积液。结论 TACE治疗单发大肝癌基础上序贯MWA能进一步减轻肿瘤负荷,增进TACE疗效,减少TACE治疗次数,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癌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肝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诊治的69例中晚期肝癌伴肝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TACE联合sorafenib治疗,n=32)和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n=37)。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2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21(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间再出血发生率,以及腹痛、发热、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联合组中位PFS(12个月 vs 6个月,χ2 =3.8,P=0.04)和OS(23个月 vs 9个月,χ2 =4.6,P=0.03)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肝破裂出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G方案或联合极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险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初发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27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联合组)。39例患者接受CAG方案治疗(CA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4各疗程后,两组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2,P=0.041)。随访中位时间18个月(5~30个月)。CAG组患者中位OS为18(5~30)个月,中位PFS为8(3~25)个月,6例转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联合组患者中位OS为19(7~29)个月,中位PFS为11(2~26)个月,3例转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两组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6);与CAG组比较,联合组PFS明显增高(χ~2=6.862,P=0.042)。联合组与CAG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较单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肾癌是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现有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均存在缺陷。随着对肿瘤免疫学认识的不断加深,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主的特异性靶向免疫治疗作为新的免疫疗法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PD-1抑制剂代表药物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在肾癌的治疗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其与分子靶向药物等的联合应用方案也在积极探索。本文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等方面回顾了PD-1抑制剂Nivolumab在肾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评估mFOLFOX系统性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方案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1例应用mFOLFOX联合免疫靶向方案治疗uHCC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结果 初步统计mRECIST标准下客观缓解率(ORR)为47.1%,疾病控制率(DCR)为96.1%;其中21例(41.2%)成功转化手术,术后5例达到pCR(2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量是达到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95%CI:1.28~105.41,P=0.029),而治疗时机可能是临床上影响缓解的独立因素,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4)。平均随访时间为6.76个月,中位OS及PFS均未达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总体发生率为92.1%。其中3~4级TRAE发生率为33.3%。结论 m FOLFOX系统性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方案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并有可观的转化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14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C患者PPI药物使用强度(PUD)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PPI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研究PPI的使用对HCC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并分析其他可能影响生存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基线资料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前,使用高剂量PPI(HR 2.32,95%CI 1.41~3.80,P=0.001)是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分析提示PPI高剂量组的HCC患者其生存时间较低剂量组短。PSM后,使用高剂量PPI(HR 2.57,95%CI 1.32~4.98,P=0.005)仍然是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HCC患者OS,其6、12和18个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61和0.791。在预后预测方面,Nomogram预测模型与传统肿瘤分期系统相比表现出非劣势性。结论 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HCC患者使用高剂量PPI提示预后更差,结合包括PPI使用情况和临床特征建立的Nomogram模型对OS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经穿刺病理确诊为转移性胰腺癌且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mFOLFOX6方案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0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3例,客观缓解率(ORR)为40.0%,疾病控制率(DCR)为88.0%。观察组CR 0例,PR 12例,SD 11例,PD 2例,ORR为48.0%,DCR为92.0%。两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569;χ2=0.222,P=0.637)。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2个月(95% CI:3.711~4.692个月)和4.6个月(95% CI:3.765~5.43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7.4个月(95% CI:7.050~7.750个月)和7.9个月(95% CI:7.679~8.121个月),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517;χ2=2.978,P=0.084)。观察组的化疗耐受性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16.0%)、贫血(12.0%)、感觉神经毒性(40.0%)、乏力(20.0%)、肝功能损伤(12.0%)、恶心(8.0%)和腹泻(12.0%),其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吉西他滨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失败的转移性胰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与mFOLFOX6方案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病人行靶向治疗后CT征象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6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3例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口服伊马替尼后3个月通过增强CT评估疗效,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CT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长径及肿瘤整体CT值。通过Choi疗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价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并分成缓解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和非缓解组[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比较缓解组和非缓解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钙化、腹腔积液、囊变坏死、基因突变类型)。Kaplan-Meier法比较以肿瘤大小和CT值评价为PR的PFS和OS之间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肿瘤大小和CT值的变化率预测2年疾病进展的准确率。结果 43例病人口服伊马替尼3个月后疗效评价:无CR病人,PR 27例(62.8%);SD 13例(30.2%);PD 3例(7.0%)。缓解组与基因突变类型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大小、钙化、腹腔积液、囊变坏死无关。43例病人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5.5(15~96)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15.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43.3个月。根据长径变化率评价为PR和以CT值变化率评价为PR之间的PF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6、0.771)。长径变化率和CT值变化率预测2年内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和0.868。结论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靶向治疗疗效与基因突变类型有关。肿瘤最长径退缩率和CT值下降率具有中等预测效能,均可有效评价伊马替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为TACE抵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资料,共54例,年龄28~82(56.1±11.8)岁,其中BCLC B期24例,C期30例;Child-Pugh A级34例,B级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单一索拉非尼治疗(n=33),联合组接受索拉非尼联合ICIs治疗(n=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反应性、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2例CR、11例PR、4例SD和4例PD)的肿瘤反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2例CR、8例PR、10例SD、13例PD)(P=0.041)。联合组的中位PFS明显长于对照组(13.5个月 vs 6.8个月,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 B级(HR 2.202,95%CI 1.059~4.581,P=0.035)、BCLC C期(HR 4.077,95%CI 1.902~8.742,P<0.001)、AFP≥400 ng/mL(HR 5.728,95%CI 2.227~14.729,P<0.001)是TACE抵抗肝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索拉非尼联合ICIs(HR 0.180,95%CI 0.082~0.392,P<0.001)是肝癌患者的保护因素。联合组并发皮炎、腹泻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ICIs治疗提高TACE抵抗中晚期肝癌的肿瘤反应性,延长患者PF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卡培他滨(CAP)单独或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Knowledg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中含CAP,对照组不含CAP的胰腺癌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检索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2.0软件对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客观缓解率(ORR)以及3/4级毒副反应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入选6篇RCT,共1 269例,其中CAP治疗组669例,对照组60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提高了OS(HR=0.84,95%CI:0.74~0.95,P=0.006)、PFS(HR=0.83,95%CI:0.74~0.93,P=0.001)和ORR(OR=1.51,95%CI:1.08~2.12,P=0.02)。在毒副反应方面,除了手足综合征在治疗组中相对发生率较高(P=0.001),其他3/4级毒副反应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亚组分析中,治疗组为CAP联合吉西他滨(GEM),对照组为GEM单药治疗,共入选3篇RCT,共935例,分为CAP-GEM组468例,GEM单药组467例。与GEM单药化疗相比,CAP-GEM显著提高OS(HR=0.85,95%CI:0.74~0.98,P=0.03)、PFS(HR=0.80,95%CI:0.71~0.91,P=0.000 9)、ORR(OR=1.53,95%CI:1.04~2.24,P=0.03)。CAP-GEM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方面发生率增高,其余3/4级毒副反应较GEM单药均无明显增高。结论:CAP单独或联合化疗方案在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进展期胰腺癌OS,改善了PFS和OR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以FOLFOX方案为核心的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的BCLC-C期HCC患者,记录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计算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以及治疗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ORR、DCR分别为57.14%(12/21)和95.24%(20/21)。随访4~33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期间13例死于肿瘤进展;中位OS为11.0[95%CI(6.47,15.52)]个月,中位PFS为5.0[95%CI(4.23,5.76)]个月。不良事件中,1~2级较为常见;治疗期间16例出现3级不良事件,其中1例死于免疫相关性肺炎,15例均于下一治疗周期前恢复。结论 FOLFOX-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BCLC-C期HC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步联合微波消融(MWA)与TACE序贯联合MWA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中心2016年2月至2021年3月间行TACE同步或序贯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3、6及12个月总体生存(OS)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消融针次、消融时间、肿瘤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同步组29例,序贯联合组34例。两组患者的PFS时间[同步组(7.4±2.4)个月 vs序贯组(6.2±3.6)个月],3、6、12个月OS率(同步组100%、100%、96.6% vs 序贯组100%、97.1%、9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平均消融针次[(1.5±0.5)次]及消融时间[(9.9±3.9)min]均低于序贯组([ 2.1±0.7)次、(14.6±4.5)min],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肿瘤客观反应率(同步组79.4% vs 序贯组73.5%)和肿瘤控制率(同步组89.7% vs 序贯组88.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TACE同步联合或序贯联合MWA两种方式均能有效控制HCC肿瘤进展,在近期疗效方面无差异。与序贯联合相比,TACE同步联合MWA治疗能减少消融针次及消融时间,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不利于免疫治疗,而纳米刀消融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免疫抑制,使其成为目前唯一适用于胰腺癌的消融治疗方法。动物研究结果证实,纳米刀消融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治疗胰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对纳米刀消融联合PD-1/PD-L1治疗胰腺癌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SOX方案)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入组的17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病人,采用SOX方案联合PD-1抑制剂新辅助治疗后,评估病人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病理缓解(M PR)、病理完全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83例经临床或病理诊断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9例,年龄37~82岁,平均(57.2±9.0)岁。根据TACE和RFA治疗的间隔时间,采用递归分割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三组:超短时间隔组(0~5 d,n=14)、短时间隔组(6~22 d,n=35)和长时间隔组(>22 d,n=34)。比较三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g-free survival,PFS)及并发症。结果 超短时间隔组、短时间隔组和长时间隔组的中位OS分别为31(95%CI 5.4~56.6)个月、28(95%CI 7.2~48.7)个月和23(95%CI 16.4~29.9)个月,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5)。三组患者的PFS分别为21(95%CI 6.7~35.2)个月、13(95%CI 6.0~19.9)和10(95%CI 7.2~12.8)个月,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短时间隔组(P=0.049)和长时间隔组(P=0.018)的PFS均比超短时间隔组短;长时间隔组PFS短于短时间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三组TACE术后发热、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RFA术后出现血肿形成、皮肤感染,予以对症治疗后缓解,均未见手术相关死亡并发症。结论 TACE后5天内行RFA治疗安全可行,比5天后行RFA更有助于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肿瘤无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