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惠榕  陈梅 《重庆医学》2015,(26):3661-3663
目的:评价2000~2014年中国中医药干预化疗致消化道毒性反应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药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筛选研究291篇,符合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表“低风险”标准至少一条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仅76个,总体方法学质量欠佳。结论近14年来,中医药疗法干预化疗致消化道毒性反应的临床试验发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研究设计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名  居建  陈功德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65-2267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亚健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库、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截至2008年8月),全面搜集有关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Re—viewer’s Handbook5.0提供的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结果纳入15篇(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经临床异质性检验,由于其异质性过高无法进行Meta分析,进而进行亚组分析,得出中药干预亚健康有明显的疗效且优于西药,推拿和中药干预亚健康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由于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随机对照研究开展较少,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故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期限均从建库至 2018年9月。检索中医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争议通过讨论或咨询第三方解决。[结果]初检得到3 015条文献题录,经筛选最终纳入14个RCT,共1 3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14个研究报告了转阴率,中医药与空白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可提高HR-HPV转阴率[RR=2.63,95%CI(1.96,3.52),P<0.000 01];中医药与西药对照研究数据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在提高HR-HPV转阴率方面疗效优于西药[RR=1.34,95%CI(1.09,1.64),P=0.005];11个研究报告了总有效率,5个研究报告了宫颈炎症状改善积分,结果均提示中医药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方面,2个研究报告"无不良反应",2个研究报告了局部刺痛、肿胀、潮红、糜烂及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在预防及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相关高质量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少,故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近 10 年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临床研究特征,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Science,收集 2013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中医药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并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类型、诊断标准、干预和对照措施、结局指标等。运用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等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 31 篇文献,其中 30 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 篇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方法学质量整体偏低,27 项(90.00%)研究报告了随机化方案,其中 1 项评价为高风险,仅 3 项(10.00%)研究报告了分配隐藏方案,29 项(96.67%)研究未报告受试者、研究者及结局评价者施盲情况。纳入文献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不统一。涉及 33 种干预措施,以中医外治法居多(66.67%)。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不规范,仅 2 篇文献区分了主、次要结局指标。[结论] 建议今后研究者提前注册研究方案,完整透明地报告研究方案,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和实施临床方案。期待未来能够出台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统一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治标准,规范结局指标判定标准,开展中医药相关核心指标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 远程康复(TR)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服务提供模式,其基于通信、远程感知与控制、虚拟现实/增强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跨越地区的康复医疗服务,但目前TR运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方法学质量良莠不齐,较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系统性地评价。 目的 对关于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 方法 于2021年8月,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有关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 2量表对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2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高,3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低,5项研究方法学质量为极低。未报告前期研究方案、排除研究清单与理由、原始研究发表偏倚及其资金来源等是导致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GRADE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0项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的7种结局指标、41个证据体中,8个GRADE分级为中级,23个GRADE分级为低级,10个GRADE分级为极低级。TR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抑郁症状、言语功能等的改善,与"面对面"的康复治疗或常规护理具有同等疗效,甚至部分TR疗法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康复疗法。 结论 TR可促进卒中患者功能康复,但考虑到目前关于TR应用于卒中后功能康复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大多偏低,仍需严格、规范、全面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证据支持。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TR研究的选题、设计及成果报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ochran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及未发表的灰色文献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筛选关于中医药联合同步放化疗(试验组)对比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免疫能力、毒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 共纳入20个符合标准的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价标准评价临床客观疗效,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RR)=1.83,95%CI(1.31,2.56),P=0.000 4〕,中药注射类亚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76,95%CI(1.26,3.00),P=0.002〕;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IST)评价临床客观疗效,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93,95%CI(1.24,3.01),P=0.004〕,中药口服类亚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90,95%CI(1.17,3.09),P=0.010〕;采用体力状况(KPS)评分评价生活质量,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RR=3.16,95%CI(2.09,4.77),P<0.000 01〕,中药口服类亚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RR=3.11,95%CI(1.81,5.34),P<0.000 1〕,中药注射类亚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RR=3.23,95%CI(1.71,6.10),P<0.000 1〕;两组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放射性肺炎〔RR=0.49,95%CI(0.34,0.69),P<0.000 1〕及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RR=0.58,95%CI(0.39,0.87),P=0.009〕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中医药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RCT研究目前开展较少,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在应用价值方面,两者联用可增加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 骨髓抑制是常见的化疗相关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关于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尚缺乏系统性评估。目的 通过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和GRADE分级对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等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筛选关于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采用AMSTAR 2评价所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依据GRADE分级对所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AMSTAR 2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文献可信度中,2篇文献可信度低,其余20篇文献可信度极低。23篇文献中应用Meta分析的结局指标共涉及62个,其中2个GRADE分级为高级,11个GRADE分级为中级,13个GRADE分级为低级,36个GRADE分级为极低级,主要降级因素为研究局限性,其次为不一致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结论 基于AMSTAR 2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现有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较低,结论可靠程度一般,无法证实中医药能有效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未来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  相似文献   

8.
背景 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次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为30%。目前指南推荐疗法通常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联合疗法可增加患者获益。 目的 对针刺为主导疗法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AMSTAR 2工具、PRISMA声明、GRADE分级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中1篇方法学质量为中质量,5篇为低质量,6篇为极低质量,主要由于研究者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未对前期设计方案进行说明,该项关键条目缺失导致多数研究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12篇文献PRISMA得分为17~25分,其中20~25分有7篇,报告相对完整;17~19分有5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GRADE分级结果显示,12个为中级证据,24个为低级证据,18个为极低级证据。 结论 针刺联合语言康复等疗法与单纯语言康复等疗法相比,在改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严重程度、听语理解、复述及阅读能力方面,以及以针刺为主导疗法在提高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临床有效率方面,证据质量均为中级,推荐临床使用。在其他方面,今后仍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严格证据形成过程,为卒中后失语症的针刺康复提供更有力的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 冠心病并发失眠可称之为“双心疾病”,而失眠的持续存在又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或加重病情。近年来,不断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的文献报道,但样本量较小,相关循证评价不足。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及镇静安眠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搜集干预措施涉及中医药疗法,研究对象为冠心病并发失眠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 RevMan 5.3、Stata 15.1、ADDIS 1.16.8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计2 496例样本,涉及11种干预措施,其中中医药疗法9种。传统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优于镇静安眠药物+常规(P<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按摩+五音+常规、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优于镇静安眠药物+常规(P<0.05)。艾灸+常规、八段锦+按摩+常规、按摩+五音+常规、指针+常规、中成药+常规、中药复方+常规、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优于常规(P<0.05)。排序第1位的是中药复方+按摩+五音+常规,镇静安眠药物+常规在11项干预措施中排第10位,仅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中医药疗法对冠心病并发失眠的疗效均显示出一定优势,并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按摩+五音治疗冠心病并发失眠患者的疗效成为最优选择的可能最大。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1950—2011年)、PubMed(1992—2011年)、EMBASE(1966—2011年)、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1978年至2011年2月)、万方数据全文(1998—2011年)、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IP1989—201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1994—2011年)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按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WinBUGS软件进行贝叶斯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个试验,含2226例患者;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低下。贝叶斯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更佳疗效的比数比为2.936[95%可信区间(2.454,3.508)]。结论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益,但由于纳入试验的研究方法学质量低下,需要进一步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78-81
目的 研究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与传统的PLIF 手术方式相比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 年10 月~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LIF 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治疗,每组各18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更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第1、3 天的CPK 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7 天的CPK 水平两组较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时两组的VAS 评分和OD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PLIF 手术方式相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更为显著,对于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明 《医学综述》2011,17(13):2047-2049
现代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对中医药的研究和发掘,传统的中医药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越来越好,优势也很明显。手术治疗的目的也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非治愈。现代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效果也越来越好。是否需要融合仍有争议。为了避免邻近节段病的发生发展,内固定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非融合动态固定或半坚强固定已逐步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腰痛是导致生理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中西医协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有助于降低社会和家庭负担。结合目前国际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指征的界定,我们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保守治疗期、手术干预期、术后康复期3个阶段。本文从中西医协作角度出发,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式治疗的意义、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多节段LSS病人的病历资料64例,采用传统开放式减压内固定治疗30例为开放组,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34例为通道组,比较2组病人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月、术后2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MacNab手术满意度评价、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通道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P < 0.01),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2年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 < 0.05~P < 0.01),但随访期间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满意度、椎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Zista通道下微创减压内固定治疗LSS近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改善效果良好,且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病人术前的户外活动水平与其手术减压后3个月和12个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行手术减压LSS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依据其术前的户外活动情况,其中44例时常参加高强度或一般程度的户外活动,为有户外活动组,另55例为轻度户外活动或无活动的久坐状态,为无户外活动组。统计2组病人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有户外活动组相比,无户外活动组病人的每日吸烟率较高(P < 0.05),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比例也相对较高(P < 0.05)。2组术后取得较好疗效(P < 0.01),但3个月时,无户外活动组病人腿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差于有户外活动组(P < 0.01);术后12个月时,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患有抑郁症,体质量指数(BMI)为25.0~29.9 kg/m2、30.0~34.9 kg/m2、≥ 35.0 kg/m2的病人术前腰痛更严重(P < 0.05);有户外活动的病人术前功能障碍相对较轻(P < 0.05~P < 0.01),生活质量相对较高(P < 0.05)。有户外活动的LSS病人在减压手术后12个月时ODI改善更为显著(P < 0.05)。结论术前无户外活动的LSS病人在腰椎减压手术后的早期恢复时间较长,但术后12个月亦会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术后肌源性腰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48例腰椎术后肌源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活血化瘀药物、功能锻炼指导、情志护理等中医综合护理,观察组采取活血化瘀药物、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行功能锻炼指导、情志护理等个性化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前、14 d(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66-169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激素治疗期间睡眠质量下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组接受穴位电刺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d、2 d、3 d采用VASS评分和睡眠参数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S评分、入睡潜伏期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结合中药贴敷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激素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薛红军 《吉林医学》2012,33(16):3410-3412
目的: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的18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术后椎间隙感染病因,比较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8例患者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症状持续平均时间2.6个月,平均住院时间1.2个月,平均住院费用2.54万元;其中,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相比,两者疗效和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长;8例保守治疗患者严格卧床制动,早期联合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10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6~8周戴腰围离床活动;治愈后平均随访2年(1~4年),均取得良好预后。结论: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并联合应用足量抗生素,可获得临床治愈。对于红细胞沉降率>60 mm/h,并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腰痛剧烈、腰部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采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保留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可获得较保守治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无论是给个人还是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对于本病还缺乏特效性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因其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和优势在本病的治疗上得以发掘和发展,相关的报道也纷纷见诸于各学术刊物。文章就近几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希望有利于增进临床医生对治疗本病的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大平  段勇  王子彤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9):2056-2058
目的 探讨Ⅲ期肺癌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远期疗效,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自1995-2004年10年间1921例不同病理类型的Ⅲ期肺癌患者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远期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治疗模式下,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的综合治疗组606例、单纯手术组317例和非手术组998例,其1、3、5年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6.0%、62.7%、51.2%;32.3%、21.4%、8.2%和19.3%、13.2%、4.2%.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1、3、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其中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根治性肿瘤切除,同时辅以化、放疗的综合治疗是Ⅲ期肺癌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