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预测T2DM患者由预混人胰岛素(BHI30)转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后治疗达标的基线特征。方法纳入A1chieve研究中BHI30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而转用BIAsp30治疗的中国患者,以治疗24周后HbA_1c是否达标(7.0%)为因变量,患者基线特征为自变量,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基线HbA_1c、FPG及体重是患者接受BIAsp30治疗后HbA_1c达标的预测因素。基线HbA_1c水平每增加1%,治疗后HbA_1c达标的可能性降低25%;基线FPG水平每增加1mmol/L,治疗后HbA_1c达标的可能性降低7%;基线体重每增加1kg,治疗后HbA_1c达标的可能降低2%。结论本研究提示,由BHI30转为BIAsp30治疗,患者基线HbA_1c、FPG及体重越低,血糖控制的达标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BIAsp 30)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中国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3月的文献,纳入BIAsp 30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中国T2DM患者,治疗时长至少12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9项RCTs共13682例中国T2DM患者。BIAsp 30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后HbA_1c较基线下降幅度更大(10RCTs,n=596,MD-0.73,95%CI-1.01~-0.45,I~2=79%),随访结束时HbA_1c水平更低(153RCTs,n=12178,MD-0.44,95%CI-0.51~-0.38,I~2=92%),HbA_1c达标率更高(7RCTs,n=917,RR1.09,95%CI 1.02~1.18,I~2=13%)。BIAsp 30组治疗后FPG及2hPG均低于预混人胰岛素组。BIAsp 30较预混人胰岛素具有更低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总体低血糖:94RCTs,n=7317,RR0.37,95%CI0.33~0.42,I~2=0%;严重低血糖:14RCTs,n=1498,RR0.24,95%CI 0.14~0.42,I~2=0%;夜间低血糖:17RCTs,n=1253,RR0.20,95%CI0.11~0.36,I~2=0%),胰岛素日剂量(按天计算)较预混人胰岛素组更少。两组治疗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Meta分析中的一些终点,观察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结论对于中国T2DM患者,与预混人胰岛素相比,BIAsp 30可更好地改善血糖控制,且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既往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多中心、非随机、开放、单组治疗达标研究,包括2周筛选期、4周导入期和16周治疗期.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每日两次BIAsp30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93例患者(男154,女139)入选,平均年龄(54.0±9.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8.54±5.49)年,平均体重指数(24.89±3.28)kg/m2,HbA1c 8.16%±0.89%,122例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类似物,169例使用人中效胰岛素.经16周的治疗,平均HbA1C降幅达1.30%±0.96%(P<0.01);HbA1C达到<7.0%和≤6.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4%和38.9%.患者8点血糖谱各点血糖值均有显著降低(P<0.01),8点血糖均值由基线时的(10.53±2.58)mmol/L降至(7.79±1.58)mmol/L(P<0.01),降幅为2.76 mmol/L.早餐和晚餐后血糖增幅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1.73 mmol/L(P<0.01)和1.28 mmol/L(P<0.01),而午餐后的血糖增幅未发现显著性降低(-0.09 mmol/L,P=0.734 5).研究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和重度低血糖事件报告,总体低血糖发生率为2.68例/患者年;患者体重平均增加(0.76±0.14)kg(P<0.01).结论 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情况对预混胰岛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A1chieve是一项为期24周的国际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非干预性的关于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入选患者为经医师判断需要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的2型糖尿病患者,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决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剂量调整,随访24周.主要安全性指标为:包括严重低血糖在内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SADR).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的变化.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基线因素中影响HbA1c达标的因素.结果 共有4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4 100例中54.2%为男性,年龄(56.2±13.6)岁.研究期间未发生SADR.治疗后HbA1c由(9.3±2.1)%下降至(7.0±1.0)%;FPG由(10.2±3.3) mmol/L下降至(6.8±1.3) mmol/L;早、午、晚餐后2hPG的变化值分别为(-5.6±4.7)、(-4.9±4.3)、(-4.2±4.1)mmol/L(P值均<0.001);HbA1c达标率(<7.0%)由9.7%上升至5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基线HbA1c、FPG、2hPG与达标率呈负相关.结论 较低的基线HbA1c、FPG、2hPG是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7.0%)的预测因素.提示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尽早起始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助于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互联网+DM共同照护模式的线上自我管理支持对接受规律管理的T2DM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随诊超过半年的T2DM患者516例,分为达标组(n=229)及不达标组(n=287),比较两组基本信息、历次就诊时HbA_1c、降糖药物使用等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HbA_1c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5年(OR 1.612,95%CI 1.040,2.497)、不使用Ins(OR 3.825,95%CI 2.567,5.698)、基线Hb A_1c达标(OR 7.391,95%CI 4.858,11.245)及高强度线上支持水平(OR 1.705,95%CI 1.162,2.501)是规律随访后1年Hb A_1c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互联网+DM共同照护门诊管理模式下,执行线上自我管理支持33.84 min/季度,可提高患者规律随访后1年Hb A_1c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 2次/d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预混人胰岛素30R 2次/d皮下注射,治疗3月后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FPG、2h PG及HbA_(1c)均较前明显降低。FPG降幅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 PG及HbA_(1c)降幅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具有依从性高、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中青年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从全国130家研究中心招募11020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非干预的A1 chieve研究,为期24周。本文分析所有在研究中使用BIAsp30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年龄≤65岁),同时以研究前是否使用过胰岛素进行分组对比观察BIAsp30的疗效。各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采用ANCOVA模型分析,低血糖事件采用McNemar′s配对比例检验分析。结果老年组1969例,中青年6508例接受BIAsp 30治疗。24周BIAsp30治疗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夜间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分别从基线时的2.84、0.91和0.34次/患者年下降至2.00、0.41和0次/患者年,中青年组低血糖事件从基线时的2.19、0.48和0.10次/患者年,下降至1.39、0.23和0次/患者年。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用药24周后HbA1c分别比基线时降低[治疗后(7.0±1.0)%和(7.0±1.0)%;基线(9.3±2.3)%和(9.6±2.3)%;老年t=-33.47,P<0.001;中青年t=-67.94,P<0.001];老年和中青年组患者HbA1c<7.0%的达标率比基线增高[基线为13.8%(223/1620)和9.5%(514/5390),治疗后为57.7%(682/1182)和55.0%(2124/3863)]。BIAsp 30治疗24周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空腹血糖均比基线降低[治疗后(6.8±1.2) mmol/L和(6.7±1.3) mmol/L;基线(9.8±3.5) mmol/L和(10.4±3.6) mmol/L,老年t=-32.86,P<0.001;中青年t=-70.02,P<0.001];早餐后2 h血糖分别比基线时下降[治疗后(8.9±1.7)和(8.8±1.8) mmol/L;基线(13.9±4.8)和(14.4±4.9) mmol/L,老年 t =-34.14, P <0.001;中青年t=-67.70,P<0.001]。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结论 BI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96例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Dap)和对照组(Con),Dap组在服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Con组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两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和随访共16周。主要终点为HbA1c降幅,次要终点为HbA1c7.0%达标率、体重变化、低血糖事件等。结果治疗16周后,Dap组和Con组HbA1c较基线下降(1.3±1.0)%和(1.4±0.8)%,HbA1c7.0%达标率分别为56.8%和5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较基线变化值为-2.0(-4.0,0.0)kg和0.5(-0.8,3.6)kg;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5%和22.7%;胰岛素剂量较基线变化幅度为(-9.9±15.4)U/d和(17.2±14.2)U/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预混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与Con组相比,Dap组降糖疗效相近,但减轻体重、减少低血糖风险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诊断T2DM患者经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后对血糖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及维持长期临床缓解的疗效。方法对117例新诊断T2DM患者进行1个月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并进行纵向随访。比较治疗前后BMI、HbA_1c、FPG、2 hPG、FC-P、HOMA-IR(C-P)、HOMA-β(C-P)。维持1年血糖正常患者为缓解组,复发血糖异常患者为非缓解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结果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束时FC-P、lgHOMA-β(C-P)水平较基线升高(P0.05),临床缓解率达42.74%。缓解组治疗1年后BMI、FPG、2 hPG、HbA_1c、lgHOMA-IR(C-P)水平均低于未缓解组(P0.05),FC-P、lgHOMA-β(C-P)高于未缓解组(P0.05)。Cox模型显示,新诊断时HbA_1c越低、治疗期间体重降低越大,临床缓解越佳[(RR(95%CI)1.434(1.155~1.781),P=0.001;1.475(1.294~1.683),P=0.000]。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维持血糖长期达标,延长临床缓解期。HbA_1c越低、体重减轻更多的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缓解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与住院T2DM患者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全国8个地区209家医院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效果不佳且采用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的T2DM患者18995例,分为门诊组(n=8361)和住院组(n=10634)。进一步根据不同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分亚组,收集患者在基线、治疗6个月后的OADs和胰岛素种类和剂量使用情况等、血糖变化、发生低血糖、体重的相关资料。结果 7329例门诊患者与9012例住院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门诊组与住院组HbA_1c分别下降(1.88±1.85)%和(2.37±2.20)%。住院组HbA_1c达标率优于门诊组(42.68%vs 38.5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住院组HbA_1c下降幅度大于门诊组,体重增加少于门诊组(β=0.092、0.24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组HbA_1c达标率优于门诊组(β=0.131,P0.01);两组严重或一般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FPG下降幅度及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组总胰岛素剂量调整量和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量少于门诊组(P0.01)。结论 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住院时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优于门诊治疗,体重增加和胰岛素使用剂量也少于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制剂(IDegAsp)含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两种组分在制剂中独立存在,皮下注射后各自发挥作用。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IDegAsp,专家多次讨论形成了此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对IDegAsp的作用机制、药代药动学特点进行阐述,并给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60~69岁组)、B组(70~79岁组)、C组(≥80岁),同时询问病史,并发症,检查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G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三组予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观察三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析高龄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BMI)、TC、T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前FBG、2 h PG、Hb A1c水平均高于A组、B组(P0.05)。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例数较A组、B组增多(P0.05)。经12 w治疗后,三组FBG、2 h PG、Hb A1c均有下降(P0.05),C组FBG、2 h PG、Hb A1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血糖治疗达标率更低(P0.05)。治疗后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高于A、B组两组,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大于A组(P0.05),但与B组患者无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较A组、B组长,低血糖发作次数较高于A组、B组(P0.05)。经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后,三组患者达标时早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均较起始剂量小,晚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较起始剂量增加(P0.05),其中C组较A组、B组明显。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PG(r=0.428,P=0.042)、Hb A1c(r=0.415,P=0.049)、低血糖发生次数(r=0.574,P=0.007)、糖尿病并发症例数(r=0.568,P=0.007)正相关,而与HOMA-β(r=-0.674,P=0.002)水平呈负相关。影响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为低血糖发生次数、Hb A1c。结论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Hb A1c水平高,血糖不易达标,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例数较多,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达标胰岛素日用量为(40.37±8.53)U/d,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为(0.62±0.12)U·kg-1·d-1,早餐前为日总量的(54.70±2.84)%,晚餐前为日总量的(45.29±2.84)%。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BG、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糖尿病并发症例数正相关,与HOMA-β水平负相关。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是影响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心内科行PCI的STEMI患者1 228例。按照糖代谢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糖代谢组(HbA_(1c)≤5.6%,n=415)、糖尿病前期组(HbA_(1c) 5.7%~6.4%,n=285)及糖尿病组(已知或新诊断,n=528)。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远期预后。同时分析基线HbA_(1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终点为PCI后5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计划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基线HbA_(1c)水平越高,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显著。糖尿病组MACE的发生率(16.8%)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组(6.7%)及糖尿病前期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正常糖代谢组为参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前期组MACE的发生风险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34,95%CI:0.69~2.58,P=0.382),而糖尿病组风险显著增加(HR=2.24,95%CI:1.31~3.85,P=0.003)。在所有患者中,MACE事件风险随HbA_(1c)的升高有上升趋势,多因素校正后,HbA_(1c)升高是STEMI患者PCI后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95%CI:1.03~1.34,P=0.005)。结论: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以HbA_(1c)界定的糖尿病前期并非该人群的独立预测因子。基线HbA_(1c)水平对于评估该人群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4月年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0例行PCI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CS患者PCI术后1、9个月LDL-C达标情况,并对影响ACS患者PCI术后LDL-C达标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650,95%CI(0.442,0.956)〕、年龄≥60岁〔OR=0.628,95%CI(0.464,0.850)〕、有高血压病史〔OR=0.737,95%CI(0.547,0.994)〕、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OR=0.696,95%CI(0.511,0.948)〕、既往有PCI史〔OR=0.575,95%CI(0.339,0.974)〕及术前基线LDL-C水平是PCI术后1个月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OR=0.706,95%CI(0.521,0.958)〕、既往有PCI史〔OR=0.565,95%CI(0.334,0.957)〕及术前基线LDL-C水平是PCI术后9个月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老年人、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既往有PCI史及基线LDL-C水平较高是ACS患者PCI术后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对该类患者临床应加强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价甘精胰岛素治疗的门诊T2DM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T2DM患者105例,随访3个月。随访前后均进行72 h CGM监测,测定血糖、HbA_1c、胰岛功能等指标。结果 105例患者基线HbA_1c(8.11±1.52)%,HbA_1c7%达标率为24.3%。79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方案调整后胰岛素及二甲双胍使用率增加[(21.59±8.36)vs(18.77±5.63)U/d,74.68%vs 53.16%,P0.05];FBG、HbA_1c及C-P_(120 min/0 min)较调整前改善[(8.63±2.62)vs(7.06±1.91)mmol/L,(8.29±1.52)%vs(7.26±1.00)%,(2.52±1.30)vs(3.60±1.67),P0.05];24 h平均血糖(24 hMBG)、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较调整前下降[(10.15±2.59)vs(8.65±1.71)mmol/L,(5.75±2.73)vs(5.04±2.9)mmol/L,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降糖治疗的T2DM门诊患者整体血糖控制效果欠佳。增加胰岛素剂量及二甲双胍使用率后,患者血糖、餐后胰岛功能反应性、胰岛细胞敏感性及血糖波动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和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皮下注射应用于初诊T2DM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后的疗效。方法60例初诊T2DM患者应用CSII治疗后,随机分为以诺和锐30治疗的BIAsp30组和以来得时治疗的Lantus组。比较两组7个时点血糖、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与BIAsp30组相比,Lantus组20周后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P均〈0.05);两组FPG、HbA1c及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CSII治疗所用Ins剂量相同且血糖达标后,采用来得时睡前1次注射,比早、晚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者全天血糖控制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文化程度与北京社区T2DM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和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关系。方法纳入北京27个社区2213例T2DM患者,分为初中及以下组1312例和高中及以上组901例。比较两组HbA_1c、LDL-C、BP达标率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结果与初中及以下组比较,高中及以上组HbA_1c(51.9%vs 46.5%)、BP达标率(39.1%vs 28.3%)更高(P0.05或P0.01),HbA_1c+LDL-C+BP综合达标率也高于初中及以下组(9.8%vs 6.0%,P0.01),DPN(10.2%vs 18.8%)、DR(21.6%vs 27.7%)和DN(26.6%vs 32.5%)患病率均较初中及以下组低(P0.01)。校正年龄、性别、吸烟、教育、医保、LDL-C等因素后,SBP不达标者DPN、DR、DN患病率高于SBP达标者[OR(95%CI):1.017(1.007~1.027)、1.011(1.002~1.019)、1.019(1.01~1.027)];HbA_1c不达标者DR、DN患病率高于HbA_1c达标者[OR(95%CI):1.141(1.074 1.213)、1.195(1.127~1.268)]。结论北京社区T2DM患者中,高中及以上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更好,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BIAsp30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OHD)治疗组,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中层得治疗前后空腹及75克葡萄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IAsp30和OHD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之间比较,BI-Asp30组在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明显优于OHD组(P<0.01),且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OHD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每日两次注射BIAsp30强化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格列美脲治疗的疗效及对胰岛素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为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100例胰岛素治疗剂量≥50 U/d(胰岛素单用或与≤2种非胰岛素促泌剂联合应用)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治疗12周.结果 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h)A1c由基线时的(8.89±1.77)%降至(7.02±0.86)%,下降了(1.86±1.43)%.以HbA1c≤6.5%和<7.0%为目标值,达标率分别为34%和59%,达标率增加31%和50%.胰岛素的剂量由基线时的66.0 U/d降至50.0 U/d,剂量减少26.67%.患者的全天血糖谱均明显改善.治疗期间,30例患者(30%)发生一般性低血糖68件·次,低血糖发生率为2.95次/(患者·年),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受试者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格列美脲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实现HbA1c达标;同时可显著降低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的安伞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比较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每日1次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与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多中心的平行对照法,纳入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且未长期使用胰岛素的T2DM患者,随机接受每日晚餐前1次BIAsp30或每日睡前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格列美脲治疗24周后评价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BIAsp30组210例,甘精胰岛素组212例.治疗结束时,BIAsp30组和甘精胰岛素组HbA1c分别较基线值下降-0.75%和-0.66%(BIAsp30组一甘精胰岛素组=0.08%,95% CI:-0.23~0.07).BIAsp30组晚餐后和睡前血糖水平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1),而晚餐前血糖水平则高于甘精胰岛素组(P<0.01).BIAsp30组餐后血糖增量均值变化及晚餐后血糖增量的变化优于甘精胰岛素组.两组间低血糖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以HbA1c作为有效性指标,每日注射1次BI-Asp30作为中国T2DM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方案不劣于每日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且不增加低血糖事件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