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12月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roMisE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错配修复缺陷型20例(27.0%),POLE突变型2例(2.7%),p53野生型34例(46.0%),p53突变型18例(24.3%)。4种分子分型患者在淋巴结转移(P=0.004)、临床分期(P=0.018)和病理分级(P=0.036)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53突变型(OR=27.669,95%CI:3.224~237.480,P=0.002)和肌层浸润≥1/2(OR=22.046,95%CI:4.185~116.146,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分子分型可为术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术前诊断性刮宫标本的ProMisE分子分型为p53突变型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高,术中可能需要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多数EC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对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性EC来说,传统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患者预后较差。1983年Bokhman根据流行病学、内分泌及预后特点将EC分为I型(雌激素依赖型)和II型(非雌激素依赖型),然而在临床应用中该分型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EC的研究深入分子水平。2013年美国TCGA第一次归纳提出EC的4种分子分型,由于其费用高昂、技术复杂,临床不易获得。2015年Talhouk等提出简易替代分型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其命名为ProMisE分子风险分型,包括:POLE突变型、MSI高突变型、p53野生型、p53突变型。EC分子分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EC传统分型到分子分型的转变做一回顾,并对分子分型与临床相关的研究做一总结与分析。EC分子分型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实现临床诊疗中的精准化、规范化、个体化,在精准医学背景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且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TCGA分子分型的295例初治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EC的TCGA分子分型分为4种, 即POLE超突变型(15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型(50例)、低拷贝(CNL)型(175例)和高拷贝(CNH)型(55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子分型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95例EC患者的年龄为(56.9±0.6)岁。(1)POLE超突变型、MSI-H型、CNL型和CNH型4种分子分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8.0%、10.3%和25.5%)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4, P=0.006)。4种分子分型EC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比例、雌激素受体表达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 CNH型患者的子宫内膜样癌病理分级为G3、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  相似文献   

4.
徐言  薛誉  王超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2):112-115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第六大癌症,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患者的保留生育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已被研究证实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密切联系,但对保育治疗的临床意义尚未见总结性的文献报道。现有的研究表明p53野生型对孕激素治疗获益最大,DNA错配修复缺失(MMR-D)可能对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POLE超突变型与更好的保育疗效、p53突变型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更多数据的支持;通过个案分析,林奇综合征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并不作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禁忌证。本文回顾目前已发表的文献,对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病变保育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及关键致癌基因突变对子宫内膜癌(EC)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高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并进行分子分型及关键致癌基因检测的171例EC和AE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开始孕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约每3个月进行1次宫腔镜病灶切除及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 用于评估疗效;进一步对影响EC和AEH患者治疗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71例EC和AEH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2岁;EC 86例, AEH 85例;分子分型:无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157例(91.8%), 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9例(5.3%), POLE突变型3例(1.8%), p53异常型2例(1.2%)。NSMP型与MMR-d型患者治疗40周累积完全缓解(CR)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6%、60.0%;P=0.593);但与NSMP型患者相比, MMR-d型患者CR后的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14.4%、50.0%;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 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存在P...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肥胖状态[依据不同划分标准:体重指数(BMI)、腰围(WC)、体脂百分比(FMP)]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4年4月至10月进行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19 488名7~17岁儿童青少年(男9824名,女9664名)为研究对象,按照BMI、WC、FMP标准分别划分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状态,分析其血压与BMI、WC、FMP关系,高血压状态的变化及趋势。结果 各种划分标准中血压按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顺序依次升高;控制年龄和性别后,BMI、WC、FMP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成独立正相关关系(P<0.001);BMI、WC、FMP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组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组的3~7倍;BMI分组分别与FMP、WC分组组合,BMI肥胖,FMP肥胖组及BMI肥胖,腹型肥胖组患高血压风险分别是正常组的7.3和6.8倍。结论 儿童青少年BMI、WC和FMP与SBP和DBP密切相关,用BMI指标预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风险较WC及FMP更敏感;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其高血压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增加呈现成倍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159例因AEH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病理情况分为非EC组134例(84.3%)、EC组25例(15.7%),分析其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结果:与非EC组相比,EC组肥胖、绝经、异常子宫内膜血流信号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3.196,95%CI:1.147~8.902,P=0.026)及糖尿病(OR=3.866,95%CI:1.019~14.673,P=0.047)是AEH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EC的危险因素。结论:AEH患者并发EC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合并肥胖及糖尿病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术前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卵巢癌不同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孕产次、病理分类、组织学分级、二元论分型中输卵管结扎的比例,探讨输卵管结扎对卵巢癌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6月-201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89例卵巢癌患者,同期选取因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就诊的20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卵管结扎比例。结果:189例卵巢癌患者中89例行输卵管结扎,209例对照组中99例行输卵管结扎。卵巢癌患者中≤44岁者的输卵管结扎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MI为18.5-24.9kg/m^2和≥25kg/m^2者的输卵管结扎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孕产1-2次者输卵管结扎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3次者的输卵管结扎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行输卵管结扎的比例分别为44.4%(48/108)、52.5%(32/61)和45.0%(9/20)。卵巢癌不同病理类型间的输卵管结扎比例无显著差异(P=0.593)。卵巢癌G1、G2、G3级患者中,行输卵管结扎的比例分别为50.0%(52/104)、50.9%(29/57)和28.6%(8/28),无显著差异(P=0.104);但G3级显著低于G1+G2组(P=0.033)。二元论分型Ⅰ、Ⅱ型中行输卵管结扎比例分别为50.0%(52/104)和43.5%(37/85),无显著差异(P=0.375)。结论:卵巢癌的发病机理、组织起源等可能与输卵管结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与p53表达联合检测在子宫内膜癌(EC)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95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蜡块进行p53和MMR (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根据MMR及p53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4组:MMR表达完整(MMR-p)/p53野生型表达(p53 wt),MMR-p/p53突变型(p53 abn),MMR缺失(MMR-d)/p53 wt,MMR-d/p53 abn。分析MMR、p53联合检测与患者总体生存率(OS)及各组间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联合检测分组后可得到四条不同的生存曲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MR-d/p53 abn组预后最差,MMR-d/p53 wt组预后最好。四组的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R和p53免疫组化检测在临床中操作简便,适用性强,为预后和治疗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EC)的WHO分子分型是适于临床推广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的简化版替代方案。厘清两者的历史沿革、明确两套命名体系术语的具体内涵和临床应用场景, 对于EC诊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OLE基因测序是EC分子分型的必要和前提条件, 单纯依赖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的分子分型不仅不完善而且可能诱发误判, 应尽可能在临床实践中予以避免。导致错配修复(MMR)缺陷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明确相关概念有助于正确理解分子分型结果、精准预测预后、并积极开展相关遗传综合征的筛查。充分理解TP53基因变异、p53蛋白功能失调和p53免疫组化染色模式异常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是正确判读EC分子分型的必要基础知识。无特殊分子改变(NSMP)型是EC分子分型的"垃圾筐", 临床医师应充分理解其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高度异质性, 建立整合临床病理参数及分子标志物的系统性思维, 以避免简单套用可能引发的治疗策略失误。毋庸置疑, 现有的EC分子分型方法可为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很多益处, 应大力推广。但该策略并不完美, 尚有很多缺憾, 存在多处应用陷阱。本文将就此主题展开论述,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一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土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突变型p53及COX-2表达与外阴HPV感染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7例正常外阴(NCE)、124例外阴尖锐湿疣(VA)、79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91例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组织中HPV6/ll、HPV16/18、突变型053及COX-2的表达.结果:VA组织中HPV 6/11阳性表达率(60.5%)显著高于VIN、VSCC(30.4%和34.1%)(P<0.05);VSCC组织中 HPV 16/18阳性表达率(79.1%)显著高于VA、VIN(28.2%和36.7%)(P<0.05).VA、VIN、VSCC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62.1%、58.2%和64.8%)均显著高于NCE(10.5%)(P<0.05);但前3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C5).VA、VIN、VSCC组织中p53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NCE组织中HPV 6/11、HPV16/18及突变型p5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外阴活检时行HPV 6/11、HPV16/18、突变型p53及COX-2检测,有助于外阴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AH)和早期子宫内膜癌(EC)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患者的肥胖指标特征, 并分析肥胖指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EAH和早期EC患者各40例(分别为EAH组和EC组), 收集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计算肥胖指标, 分析肥胖指标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疗效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1)肥胖指标:80例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EAH和早期EC患者中, 肥胖[体质指数(BMI)≥28 kg/m2]的发生率为40%(32/80), 腹型肥胖(腰围≥80 cm)的发生率为79%(63/80)。EAH组、EC组患者的肥胖指标包括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身体圆度指数(BRI)、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2)影响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预测疗效的价值:病理类型为EC及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BRI 5项肥胖指标高是保留生育功能治疗9个月后完全缓解(CR)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体质量指数(BMI)、内分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4例青春期PCOS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其BMI、内分泌代谢相关指标如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S)、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胰岛素等,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04例青春期PCOS患者中,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证共41例,其次为兼夹证型共19例,痰湿证共15例,血瘀证共12例,肝郁证共10例,脾虚证共7例;偏瘦患者18例,正常患者65例,超重患者15例,肥胖患者6例;各中医证型患者以月经周期为37~60 d居多;LH/FSH与肾虚证成正相关(Z=-2.438,P=0.015),LH与肾虚证成正相关(Z=-2.597,P=0.009),BMI与痰湿证成正相关(Z=-2.649,P=0.008),胰岛素与痰湿证成正相关(Z=-2.503,P=0.012),胰岛素抵抗与痰湿证成正相关(Z=-2.188,P=0.029),LH与兼夹证型成正相关(Z=-3.588,P<0.001);LH/FSH...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变化及妊娠结局等资料,比较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与孕前体质量正常孕妇的孕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超重孕妇496例(超重组),肥胖孕妇44例(肥胖组)以及体质量正常孕妇(对照组)540例,超重、肥胖及对照组的孕前BMI分别为26.3(2.0)kg/m~2、31.3(2.9)kg/m~2及20.7(2.5)kg/m~2。超重、肥胖组的孕期体质量超标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9%、72.7%及41.3%),超重及肥胖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风险均高于体质量正常孕妇。超重及肥胖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 528.0±397.4)kg、(3 562.6±417.6)kg及(3 387.8±384.5)kg,巨大儿比例也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2.3%、15.9%及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3.071,95%CI:2.345~4.022)及肥胖(OR=5.113,95%CI:2.507~10.431)是孕期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子痫前期(P0.001)、妊娠期糖尿病(P0.001)、剖宫产(P0.05)及巨大儿(P0.05)风险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不仅显著影响孕期体质量控制结局(尤其是孕期体质量超标风险),同时对包括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风险在内的妊娠结局也影响显著;孕前体质量控制对于超重及肥胖的育龄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90例PCO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水平,同时应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PCOS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0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根据体重指数(BMI),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48例(BMI≥25kg/m^2),非肥胖组42例(BMI〈25kg/m^2)。结果 ①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Iog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肥胖PCOS患者Iog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P〈0.05)。排除BMI影响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IogCRP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 PCOS患者机体内可能存在着一种慢性炎症状态;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预测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营养代谢状态。方法:回顾性对比年龄、妊娠周数、产次符合要求的148例GDM患者(GDM组)及150例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的妇女(NGT组)。检测指标主要包括:妊娠妇女妊娠期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值,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钙、肌酐水平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与NGT组相比,GDM组妊娠期BMI增长值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5,P =0.006),而两组间的年龄及妊娠周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DM组巨大儿发生率较NGT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GDM组在血浆白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血钙水平与NGT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而两组间的总胆固醇及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DM组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妊娠期及早监测体质量及相关生化指标含量变化,对于GDM的治疗及妊娠期营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需要与传统组织病理学进行充分整合,才能对临床诊治发挥最大的指导价值。DNA测序是获得POLE和TP53基因突变信息的金指标,提倡有条件的病例尽可能通过测序完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充分知晓多重分子分型的基本分型原则以避免误判。错配修复缺陷(MMRd)亚型在分子机制及临床预后上具有异质性,应结合临床信息除外Lynch综合征、结合组织学分型和分子检测进一步精准分层。不同组织类型的无特殊分子改变型(NSMP)亚型具有不同的驱动性分子事件和生物学行为,在制定治疗策略时,不应简单粗暴地将之视为一组同质性疾病。无视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孤立的分子分型非但是不完整的、而且还可能会对临床诊治产生误导。只有基于组织病理与分子分型整合诊断的系统性思维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ER、PR、PTEN、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ER、PR、PTEN、p53及Ki-67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病例中.ER、PR、PTEN、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5%、85.5%、82.10和49.2%;Ki-67在癌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5%,平均为46.9%。②妊娠次数与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1,P=0.007),而发病年龄、分娩次数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4,P=0.041;r=0.255,P=0.004)。③子宫内膜样腺癌ER、PR、p53阳性率与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ER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155,P=0.028),其中I期患者ER阳性率高于Ⅱ期及以上患者(P=0.032)。⑤ER、PR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217,P=0.002;r=-0.317,P=0.000),但p53、Ki-67表达与其呈正相关(r=0.327,P=0.000;r=0.465,P=0.000)。⑥ER阳性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142,P=0.046),在有无深肌层浸润上ER、PR表达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活检组织进行分子标志物的分子特征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分析肥胖儿童骨密度(BMD)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12月从长沙市开福区5所小学7~12岁学龄儿童中 ,按照体质指数(BMI)法诊断单纯性肥胖,随机抽取11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103名正常儿童。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全身扫描,测量BMD和身体成分。结 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身高、体重、BMI、腰围和腰臀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各部位瘦组织含量(LM)、脂肪组织含量(FM)、体脂百分比( PBF)及躯干脂肪组织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但四肢FM百分比却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各部位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均大于正常儿童。控制FM后 ,BMD(或BMC)与LM呈显著正相关:控制LM后,BMC与FM亦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BMD的主要因素是LM。 结论 肥胖儿童BMD高于正常儿童 ,LM对儿童成长中骨的BMD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