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卡纳琳,以下简称纳米碳)为纳米级碳颗粒制成的混悬液,颗粒直径为150nm,具有高度的淋巴系统趋向性,是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淋巴结示踪剂。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为20~50nm,而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为120~500nm,且基膜发育不全,故注射到组织内的纳米碳颗粒不进入血管,可迅速进人淋巴管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进入毛细淋巴管,滞留、聚集在淋巴结,使淋巴结黑染。纳米碳作为一种淋巴结示踪剂,早已广泛应用于胃癌及乳腺癌手术中以指导淋巴结的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多样,病理过程缓慢而隐匿,其中有90%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预后相对良好,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对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诊治指南的认识不足,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尤其是微小癌的早期淋巴结转移(40%~73%)容易被忽视,多灶性甲状腺癌常累及对侧腺体(再次手术发现率最高达70%~80%)等;加之惧怕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损伤,因此常常采用简单的手术方式,造成切除范围不够和术后癌细胞残留。如对甲状腺癌仅行癌肿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残留背侧或上极甲状腺组织;颈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尤其是Ⅳ区的锁骨上窝深处和颈静脉角处、V区的斜方肌前缘深面及Ⅵ区的气管食管沟处,使患者不得不经受再次手术之苦。由于首次手术造成的结构破坏、组织粘连及瘢痕形成,导致再次手术的难度和术后并发症增加。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一直是临床的一个难题,对复发性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手术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3.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甲状腺癌复发需行以再次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与初次手术相比,再次手术风险明显增大,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升高.因此,再次手术前应进行充分的检查评估,并做好充分的知情同意.中央区的再次手术,难点在于把握手术指征、术中复发淋巴结的定位、术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以及周围器官结构受侵的处理.术前超声...  相似文献   

4.
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癌总体预后良好,但由于诊疗的不规范和疾病的自身特点仍有一部分病人存在术后复发的风险,这将给病人身心健康和经济方面带来巨大负担,同时也给甲状腺专科医师的诊治带来很大的挑战。不同于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复发病灶的临床具体处理过程更为复杂,而其关键的前提在于完善术前的精准评估,包括既往手术病史、现有疾病分析、病人的体质、再次手术风险与获益等各方面。对于复发灶的再次手术,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完全清除复发病灶使其不再复发,同时尽可能减少病人生理功能的损害和保障病人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实现甲状腺癌复发病灶的术前精准评估,实现手术的根治性和功能保护的统一,是值得甲状腺专科医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术在甲状腺癌术后5~15天行残留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分析,并根据术中是否使用神经监测术分为神经监测组和非神经监测组,统计分析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术前及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35例,其中神经监测组227例、非神经监测组208例。神经监测组平均术前血清Tg浓度为18.66±2.3 ng/mL,非神经监测组平均术前Tg浓度为17.43±1.4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神经监测组8.67%(18/208)患者出现暂时性声嘶,神经监测组2.2%(5/227)患者出现暂时性声嘶,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92%(4/208)患者出现永久性声嘶,神经监测组0.44%(1/227)患者出现永久性声嘶,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8.75%(39/208)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神经监测组7.49%(17/227)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1.92%(4/208)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神经监测组0.88%(2/227)患者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术后1月平均Tg浓度为2.82±0.2 ng/mL,神经监测组术后1月平均Tg浓度为1.37±0.2 n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神经监测组45.06%(94/208)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Tg浓度小于1 ng/mL,神经监测组67.4%(153/227)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Tg浓度为小于1 n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残留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术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提高残留甲状腺组织及癌组织切除的彻底性,可将初次术后残余甲状腺手术的"窗口期"由5天延长至15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2月行全甲状腺切除术+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患者107例,术中根据典型外观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并原位保留;在已切除的甲状腺表面和Ⅵ区淋巴结标本中仔细寻找辨认甲状旁腺,疑似组织切取一部分送术中冰冻检查,证实后剩余组织移植于胸锁乳突肌中;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确定在甲状腺及Ⅵ区淋巴结标本中有无被切除的甲状旁腺;术后1~3d连续监测血钙并对症处理.结果 甲状旁腺的误切率为11.4%,离体旁腺的自体移植率为54.4%,低钙血症发病率32.7%,有症状低钙血症发病率16.8%,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结论 在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实现原位保留和自体移植的前提,是减少误切、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技术改进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以暴露喉返神经方法分组:对照组81例,于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治疗组102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治疗组102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声嘶1(0.9%)例.2例(1.9%)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2例(31.3%)术后2 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对照组81例有6例(7.4%)损伤喉返神经,4例(4.9%)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尤其是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及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63例甲状腺术后须再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分为A、B和C 3组。A组为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者;B组为甲状腺癌首次仅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再手术者;C组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复发须再手术者。结果 3组喉返神经寻找方法略有不同。A、B、C组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和永久性麻痹发生率分别为8.22%、11.11%、14.81%和2.74%、0、3.70%。结论 再次手术寻找喉返神经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故建议一侧腺叶初次手术时,尽量采取腺叶全和(或)近全切除术,摒弃次全和(或)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显露喉返神经(RLN)的意义。方法在6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全程显露RLN,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显露RLN。术中发现RLN受累行RLN松解术的4例患者,术后均出现声嘶。术后1~3个月缓慢恢复。喉镜检查:1例一侧声带外展麻痹,其余3例双侧声带活动正常。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显露RLN可减少RLN损伤发生率,增加甲状腺癌清扫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钨针和高频电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钨针组(n=50)和高频电刀组(n=4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微创钨针组和高频电刀组在手术时间[(79.3±14.7 vs 73.7±13.9)min,t=1.914,P=0.059]、术中出血量[(31.8±9.7 vs 30.3±10.6)ml,t=0.702,P=0.484]、术后引流量[(67.3±13.0 vs 71.3±10.8)ml,t=-1.650,P=0.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钨针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vs 17.8%,χ^2=5.518,P=0.023)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8%vs 44%,χ^2=7.810,P=0.005)发生率低于高频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随访期内无复发转移。结论微创钨针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效果优于高频电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放性甲状腺疾病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与喉返神经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开放性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治疗方式分为超声刀组和传统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时间及声嘶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传统电刀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住时间及术后引流量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合理使用超声刀及有限度显露喉返神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2010年7月到2014年6月,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行甲状腺癌根治术150例。结果 切除单侧甲状腺叶加峡部用时25~45分钟,平均30分钟,显露隧道区喉返神经长度1.2~2.0cm,平均为1.8 cm,随后完成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用时10~25分钟,平均15分钟,无器质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颗数4~13颗,平均7颗。2例因肿瘤浸润切除小段喉返神经,Ⅰ期修复,6月后声带恢复正常运动。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喉返神经隧道解剖技术,有助于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手术方式,尤其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作用以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方法:连续收集同组医师操作的10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6组:单侧甲状腺切除组12例,单侧甲状腺切除加单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组13例,双侧甲状腺切除组7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单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组32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组24例,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中央区及患侧颈侧区颈淋巴结清扫组12例。分析其治疗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结果:100例中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74例,其中p N136例(48.6%)。除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外,其他手术方式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多可在术后1个月恢复至正常范围。75例共出现41例暂时性和4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其发生率分别为54.7%和5.3%。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病例暂时性甲旁减发生率显著高于单侧术式组,但各组间永久性甲旁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通过适当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病人均无明显低钙症状。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积极而肯定的意义。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多为暂时。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的积累、先进器械的应用及术式的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禁区逐渐缩小,适应证越来越宽,手术逐渐向规范化与精细化的模式发展,同时对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及甲状旁腺辨认与保护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随着外科医师对这些重要结构的解剖位置、常见变异及血供保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ONM)信号异常在判断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类型与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确诊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并应用IONM的705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IONM结果、手术记录、术后症状,以及喉镜检查结果,分析IONM信号异常原因、RLN损伤及类型,研究IONM信号异常在判断RLN损伤的类型与转归中的作用。结果 705例病人中,63例(8.9%)IONM信号异常,包括RLN真性损伤42例(5.9%),短暂性损伤11例(1.6%),假损伤10例(1.4%)。与RLN短暂性损伤和假损伤相比,肿瘤侵犯或粘连(21.4%,9/42)是RLN真性损伤的重要原因(P <0.05),后者均出现术后喉镜结果异常,64.3%出现术后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症状。此外,RLN显性损伤9例(1.3%),RLN非显性损伤44例(6.2%)。RLN显性损伤均为真性损伤;非显性损伤者中,33例为真性损伤(4.6%)、11例为短暂性损伤(1.6%)。此外,IONM一过性信号异常占RLN真性损伤者21.4%,短暂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喉神经监测技术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230例SHPT手术患者,分为IONM组(使用神经监测仪)113例与对照组(未使用神经监测仪)11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RLN)和喉上神经外支(EBSLN)损伤情况、EBSLN识别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嗓音障碍指数-10(VHI-10)评分情况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和IONM组暂时性EBSLN损伤、EBSLN识别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EBSLN损伤、暂时性RLN损伤、永久性RLN损伤、术后6月VHI-1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喉神经监测技术在SHPT术中可以快速识别定位喉神经,减少喉神经损伤,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中90%以上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cancer,PTC),并且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也以PTC为主。喉返神经(RLN)损伤引起的声音嘶哑是临床上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最常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0.3%~9.4%,单侧损伤会引起声音嘶哑,双侧损伤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及窒息。故术中保护RLN显得非常重要。现就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手术操作技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喉不返神经解剖特点和变异,总结甲状腺手术中发现喉不返神经的方法和预防损伤的经验。方法分析5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现的喉不返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喉不返神经手术操作技巧。结果经手术证实本组5例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术中有3例切断了喉不返神经,2例出现了声音嘶哑,1例神经吻合后声音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在颈动脉鞘和喉之间,除外甲状腺中静脉之外的任何横行索状结构均不能首先切断,需显露喉返神经后再作处理;甲状腺手术中如探查喉返神经缺如,均需显露颈段迷走神经,以寻找是否存在喉不返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联合系膜整块切除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甲状腺癌病人17例,采用甲状腺联合系膜整块切除术,统计术后并发症(出血、低钙抽搐、声音嘶哑、呛咳)、淋巴结清扫数量、喉返神经显露与保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素减低等,评估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17例病人手术顺利,16例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癌。术中游离系膜后均全程显露喉返神经,无损伤;术中辨认出A1、A2型甲状旁腺共29枚,均予以保留;系膜中分离并病理证实有6枚B1型甲状旁腺,均行自体移植。病检单侧系膜清扫淋巴结平均(5. 6±2. 1)枚,阳性淋巴结平均(3. 3±1. 2)枚。术中出血(28. 0±5. 6)ml,术后切口引流液(34. 0±7. 6)ml,术后均无声音嘶哑、呛咳;术后有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素降低,经补钙后恢复正常,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素减低。结论甲状腺联合系膜整块切除术,能快速、全程显露喉返神经,防止损伤;能更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手术安全、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更加符合肿瘤整块切除及无瘤接触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263例患者采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228例采用传统方法行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超声刀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方面的优缺点。结果263例甲状腺手术使用超声刀,2例因热损伤出现暂时性声嘶,均在3个月内恢复:传统方法出现声嘶并发症7例,其中3例术中被缝扎,松解后均在术后1周内缓解,3例术后3个月至半年发音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声嘶超过1年以上未好转。结论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喉返神经行程的辨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