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能主动靶向肿瘤组织的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叶酸上的羧基与DEX上的羟基反应,制得FA-DEX,以DOX为抗肿瘤模型药物制得FA-DEX纳米给药系统。结果电镜显示FA-DEX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皆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大小约为100~200nm。包裹DOX的纳米粒包裹率达到70%以上,载药率达到10%左右。结论得到的4种FA-DEX载药纳米粒,形态圆整,载药率包裹率高,短时间内药物释放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能主动靶向肿瘤组织的叶酸-葡聚糖纳米给药系统。方法通过叶酸上的羧基与DEX上的羟基反应,制得FA—DEX,以DOX为抗肿瘤模型药物制得FA—DEX纳米给药系统。结果电镜显示FA—DEX空白纳米粒和载药纳米粒皆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大小约为100~200nm。包裹DOX的纳米粒包裹率达到70%以上.载药率达到10%左右。结论得到的4种FA—DEX载药纳米粒,形态圆整,载药率包裹率高,短时间内药物释放率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淫羊藿素(icaritin,ICT)主动骨靶向纳米粒,并研究大鼠灌胃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阿仑膦酸为骨靶向配体,表面用聚乙二醇修饰,溶剂扩散法制备载有ICT的主动骨靶向纳米粒。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研究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大鼠灌胃ICT纳米粒的半衰期(t1/2)为13. 04 h,达峰时间(tmax)为4. 0 h,ICT纳米粒的0到t时间-血浆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t)和0到∞时间-血浆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与ICT的比值分别为180. 7%和233. 9%。结论纳米粒显著提高了ICT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过氧化氢所致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纳米CeO2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A549细胞暴露于0~40μg/ml CeO2纳米颗粒悬液(粒径约为30nm)24和48h,以MTT方法检测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纳米CeO2缓解20μmol/L H2O2对A549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的能力以及对细胞内SOD活力和GSH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情况.结果5~40μg/ml 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活性均呈现促进作用,作用时间为48h,浓度为20和40μg/m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11.66%和113.0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纳米CeO2+H2O2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10.21%和16.54%,细胞内SOD活力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46.23%和61.87%,GSH含量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21.98%和45.86%.CeO2纳米颗粒可以进入到A549细胞内部,细胞总凋亡率与H2O2组相比下降10.33%.结论 CeO2纳米颗粒可以缓解H2O2对A549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2例乳腺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女性的血液,用流式细胞术、循环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结果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之间的比较,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Hcy与叶酸之间、Hcy与CD3+CD8+细胞之间、叶酸与CD3+CD8+细胞之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间,其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以及叶酸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Hcy及叶酸的联合分析,了解其叶酸的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对术后及时补充叶酸及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叶酸缺乏对人乳腺细胞HBL-100和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BL-100和MCF-7细胞在叶酸缺乏的培养液(实验组)和正常培养液(对照组)中培养30d,用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叶酸缺乏对HBL-100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BL-100细胞在两种培养液中生长30d后,观察结果显示叶酸缺乏可引起HBL-100细胞凋亡增高,而对MCF-7细胞凋亡率则无影响.结论:叶酸缺乏可增加HBL-100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疾病诊治中超声微泡造影剂日益发挥出显著地作用,可广泛用于诊断对肝、心脏、肿瘤等的声学造影,超声微泡造影剂由于具有靶向性,对于靶向显影血栓、组织及肿瘤等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有关研究结果证实,在临床治疗中超声微泡造影剂潜力巨大,能够作为运载基因或药物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叙述热物理应用于肿瘤治疗,着重介绍利用局域温热条件促进微纳米颗粒药物靶向作用的渗透传输以及人乳腺癌的冷冻治疗的机理研究,并进一步研制出适用于肿瘤治疗的有效的临床医疗方案和仪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制备负载乳腺癌干细胞RNA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其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制备乳腺癌干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的采用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2种乳腺癌干细胞疫苗[(A组,CD44+CD24-+MCF-7-CTLs)、(B组,MCF-7-CTLs)]和(C组,DC-CTLs)的体外细胞杀伤能力.取24只小鼠均分为四组:A1组皮下接种活化的A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B1组接种活化的B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C1组皮下注射活化的DCs-CTLs+MCF-7乳腺癌细胞;D1组单用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对照.分析裸鼠接种后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对CD44+CD24-+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A组>B组>C组(P<0.05).体外对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B组>A组>C组(P<0.05).在体成瘤实验显示,B1组和A1组的成瘤时间分别为第7周和第6周,明显长于D1组(第1周)和C1组(第2周)(P<0.05).结论: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子(或靶向)诊断成像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核医学(PET和SPECT)。近几年来人们对医用超声的分子成像做了大量的研究。超声的靶向成像之所以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是因为作为诊断成像技术,超声比磁共振、CT和核医学成像更普及,更方便并且更安全——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性。由于超声对超声微泡造影剂高度的敏感性使其成为继核医学之后最有发展前途的分子成像技术。本篇综述将介绍一些有关超声分子成像的基础知识、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侧基含羧基的聚-L-丙交酯-co-3-羧甲基-吗啉-2,5-二酮(P-LLA-co-Asp)两亲性共聚物为载体,制备含血卟啉单甲醚(HMME)和微纳米粒子,初步考察不同共聚组成聚合物制得的微纳米粒性能及体外释放行为,探讨HMME微纳米粒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可行性。方法:用不同共聚组成比的P-LLA-co-Asp,采用改进的溶剂挥发法制备含HMME的微纳米粒子,表征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形态,检测HMME在微纳米粒形成前后荧光激发性能及其激发三线态寿命,考察微纳米粒子体外释放行为的差异。结果:制得了粒径均匀,分布较窄,范围在400~700nm,表面平整光滑的含HMME微纳米粒子;共聚物制得微纳米粒中载药量和包封率明显高于PL-LA均聚物,并随材料亲水性共聚组成(Asp)的增加而增加;微纳米粒体系中HMME结构及其荧光激发性能没有改变,能够被激发成三线态,并具有相应的寿命时间;共聚物形成微纳米粒的HMME释放速率低于PLLA均聚物释放速率。结论:①不同的共聚组成对微纳米粒子的性能和释放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推测可能是由于HMME与共聚物的羧基之间形成了氢键的相互作用有关。②该共聚物体系作为HMME的微纳米粒子载体,保持了其作为光敏剂的结构和性能,有望应用对该微纳米粒子进一步进行肿瘤的靶向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气泡及其外衣的物理特性,可将治疗基因与造影剂结合,待外周静脉注入携带基因的微气泡到达靶组织后,行超声照射可局部释放基因,并使之经通透性增大的微血管和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既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促进治疗基因的转染和表达.若将特异性配体与造影剂微气泡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基因治疗的靶向性.此外,空化效应产生的局部冲击波,也可促进细胞摄取外源性基因.可见,造影剂微气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运输的载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氧化铈(CeO2)纳米颗粒对过氧化氢所致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对纳米CeO2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A549细胞暴露于0-40μg/mlCeO2纳米颗粒悬液(粒径约为30nm)24和48h,以MTT方法检测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纳米CeO2缓解20μmol/LH2O2对A549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的能力以及对细胞内SOD活力和GSH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取情况。结果5~40μg/mlCeO2纳米颗粒对细胞活性均呈现促进作用,作用时间为48h,浓度为20和40μg/m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11.66%和113.0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纳米CeO2+H2O2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10.21%和16.54%,细胞内SOD活力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46.23%和61.87%,GSH含量与单独H2O2染毒组相比分别增加21.98%和45.86%。CeO2纳米颗粒可以进入到A549细胞内部,细胞总凋亡率与H2O2组相比下降10.33%。结论CeO2纳米颗粒可以缓解H2O2对A549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细胞核靶向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胺催化合成法合成富勒醇,并且通过使用生物材料,将富勒醇包裹起来,在其表面连接与核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雌激素类似物,制备成新的纳米材料。对制备的富勒醇及其硬脂质纳米粒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结果表明,合成的富勒醇分子式为C60(OH)24,其硬脂质纳米粒能够通过核膜,到达细胞核。结论通过该实验方法可制备在细胞核靶向的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核靶向的电离辐射防护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叶酸受体α(FRα)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偶联蛋白,在一碳代谢、核苷酸、脂质和蛋白质甲基化中起关键作用,快速增殖的恶性肿瘤细胞极其需要FRα的增加以支持快速细胞分裂。近几年研究发现叶酸受体中的FRα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非小细胞肺腺癌、透明细胞肾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在辅助诊断、靶向治疗、术中应用及预后检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综合叙述FR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D (VitD)水平,探讨二者与乳腺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5例,3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取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FA、VitD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FA、VitD水平乳腺癌组明显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FA、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FA、VitD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递减.结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D含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和TNM分期有关,高水平的FA、VitD可能会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叶酸对胎鼠大脑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孕14~16 d SD胎鼠,进行NSCs原代培养.将NSCs分为4组:对照组、叶酸缺乏组、叶酸低剂量组、叶酸高剂量组.收集培养6 d的细胞,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检测NSCs的增殖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胎鼠增殖期NSCs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含量.结果 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rdU 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占总细胞(70.5±2.7),(78.8±6.9)%与对照组(64.2±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ERK1蛋白的表达(0.407±0.018),(0.443±0.019)与对照组(0.388±0.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ERK2蛋白的表达(0.547±0.044),(0.563±0.041)与对照组(0.507±0.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能够促进胎鼠NSCs的增值,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调节N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外源物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病等损伤的预防控制和靶向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运用PubMed数据库对自噬组分参与细胞外囊泡生物学发生的调控机制及其与肝脏代谢作用关系进行文献分析。结果 阐明不同外源物介导代谢性肝病的细胞外囊泡相关性通路及细胞外囊泡技术的靶向应用。结论 细胞外囊泡相关性自噬溶酶体通路是防治代谢性肝病潜在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9.
卢辉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158-15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类与靶向治疗后情况,研究患者生存状态的诊疗方案。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9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分子靶向治疗的预后效果。并以同期128例一般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其预后情况。结果97.9%的癌瘤患者以乳房肿物为首发症状,术前钼靶和B超检查误诊率高,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靶向治疗后本纽淋巴结转移者28例(29.8%),均未见有瘤细胞成分。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组织(P〈0.05),而Vimentin和S100在乳腺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P〈0.05)。结论乳腺癌分类与靶向治疗后患者死亡风险较未靶向治疗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行制备的肝靶向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β-雌二醇纳米粒(E2-PBCA—NP)抗肝纤维化的效果,以及对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肝脏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对照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次,2次/周)构建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β-雌二醇治疗组、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空白纳米粒组在第9周给予腹腔注射干预药物,2次/周;在12周末处死老鼠,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和CTGF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β-雌二醇纳米粒和β-雌二醇治疗组均能显著逆转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分期好转(P〈0.05);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与β-雌二醇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与β-雌二醇治疗组肝组织TGF—β1、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1),但β-雌二醇和β-雌二醇纳米粒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化后的β-雌二醇仍具有抗肝纤维的作用,与无纳米化β-雌二醇比较,抗肝纤维的作用更强。β-雌二醇纳米粒能够抑制TGF—β1及其下游信号CT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