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分析不同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差异,为制定个体化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护士采用自设问卷对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并指导患者或家属每日填写“术后运动记录表”。结果80例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平均为(47.98±28.45)h。术后24~48h下床者29例,占36.3%。术后I周每日下床活动次数的中位数为0.0,1.0,2.0,3.0,3.0,3.0,3.0。术后1周每日下床活动时间的中位数为0.0,6.0,15.0,22.0,30.0,37.5,45.0min。不同性别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周下床活动总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36,2.70;P〈0.05或P〈0.01);不同种类肿瘤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4,P〈0.05);不同年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周下床活动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169,4.768;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晚,下床活动次数和时间较少,建议根据患者年龄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早期下床活动计划,并全程评估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 方法 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心内容。结果 《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简称《行动计划》)是WHO颁布的有关身体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该政策文件遵循以人权、全生命周期、循证实践、比例普遍性、政策协调性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参与和赋权、建立多部门伙伴关系的7个原则,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范畴。《行动计划》由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构成,涉及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领域,身体活动政策融入健康服务,对于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健康全覆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简称《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采用PI/ECO方法架构,分析了各类人群的身体活动需求,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特殊人群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患者和残疾人士等,提出了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的活动指南,内容涉及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南》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相关指导原则,旨在从微观层面提升整体人群参与身体活动程度,改善提高整体人群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结论 作为一项健康战略和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倡导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可以将《行动计划》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纳入上述六个领域。《指南》作为贯彻落实 《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基于PI/ECO方法架构,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人群、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增加身体活动与减少久坐行为的指南建议。核心内容涉及针对的人群、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应用计步器测量日常体力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计步器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体力活动测量工具,在研究和干预人群体力活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国外学者已对其开展大量研究.目的:验证计步器测量中国大学生人群体力活动的有效性.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07-04、06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对象:随机选取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各15名,共计30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平均年龄(20±1)岁.方法:受试者佩带Digi-Walker200型计步器1周,记录每日计步器计数:每日填写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回忆每日24h活动情况,并据此计算一天总能量消耗;1周后填写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内容包括1周大强度活动、中等强度活动、步行和静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每日步数与每日能量消耗、每日静坐时间、每日步行时间、每日运动时间及1周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步数与日记法记录的一天总能量消耗、步行时间、步行时间呈现中度正相关,与静坐时间呈现中度负相关;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受试者其步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步数越多,越能真实地反映体力活动水平,运动或连续步行(超过15 min)可以显著增加步数,一人若包含30min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基本能够达到或超过10000步/d的日标步数.结论:计步器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体力活动总体水平,但其难以提供活动强度、活动时间方面的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5.
张平  刘彩梅  彭用华  马梦琪 《全科护理》2020,18(24):3176-3178
[目的]评估慢性肾脏病(CKD)3~5期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指导其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3~5期住院病人,入院时或病情加重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表(BI)进行ADL评分、评分下降的病人共61例,100%建立ADL护理单,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护士根据评定的分值,针对性给予个性化的活动指导及训练,出院后再次进行评估,比较病人两次评估的结果。[结果]61例病人入院或病情加重时与出院时ADL总评分、平地行走、上下楼梯3个评估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3~5期病人合并ADL评分下降的病人,护士针对性给予早期康复指导、个性化的活动训练等重要措施,从而使病人在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提高了病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疗效,促进肾脏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早期活动对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8例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早期活动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早期活动组从入院后第2天开始床边活动训练,对照组从第10天开始进行活动训练,于患者出院前1周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早期活动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P〈0.05~0.01),出院时的ADL总分及多数分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0.01).结论心肌梗死后早期床边活动训练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7.
家庭在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对145例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ADL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家属态度积极和由配偶照顾的脑卒中积患者ADL的恢复好于家属态度消极及由子女或佣人照顾的脑卒中患者,分析了家庭促进脑卒中患者ADL恢复的机制,强调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家属的积极性,促使家属与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8.
活动分析--作业治疗与评价的基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活动是作业治疗的核心 ,根据Rogers的理论 ,要在治疗中有效地使用作业或有目的的活动 ,作业治疗师需要对正常的作业活动行为、活动行为缺陷及其可能对作业能力产生的影响 ,以及作业的治疗特性进行分析。1 活动分析的原理活动分析是作业治疗师的核心技能之一 ,也是进行作业治疗评价、制定治疗目标、实施有效治疗的基础。进行活动分析的目的在于 : 为治疗师提供全面理解活动行为的方法 ,并通过提示、简化或适应 ,提供指导他人从事活动的知识基础。 了解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设备、用具和材料、花费、时间、空间及人员。 使其得到判断为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renchay活动量表在我国正常人群中的适用情况以及在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应用中的信度。方法:选取受试者109例,其中正常人70例,脑卒中患者39例。由同一名评定者采用Frenchay活动量表分别对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共进行2次评定,间隔为1周。采用SPSS16.0分别对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的2次Frenchay活动量表重复性评定结果。结果:Frenchay活动量表在正常人及脑卒中患者组中均有较好的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和0.991。结论:Frenchay活动量表在正常人及脑卒中患者组中均有较好的重测信度。但因Frenchay活动量表中存在一些项目对我国人群不适用,故欲大规模使用,则需进行相应的修订。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人们体能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不足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提倡公众加强PA。然而,PA的潜在不良后果之一是受伤,在提倡加强PA的同时,还要重视预防体能活动伤害(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发生。从分子流行病学视角出发可深入了解PARI发生的风险因素和机制,为其精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鉴于PARI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仍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本文基于现有的PARI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旨在概述PARI领域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