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背景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目的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科和肛肠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筛查量表(NIAS)、食物素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IBD患者NIAS和食物素养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438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IBD患者NIAS得分为(20.82±8.65)分,ARFID发生率为18.41%(79/429),食物素养得分为(32.72±9.68)分。不同疾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的患者NI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尿病血糖负荷相关饮食知识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为制定及实施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门诊患者250例,自设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最为欠缺,其次为食物交换份法方面的知识、总能量控制和营养物质均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全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食知识的影响因素,饮食知识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糖尿病家族史、接受糖尿病教育和接受糖尿病教育次数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的知晓率甚低,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需要把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应用其中。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居住在城市、有糖尿病家族史、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且接受的次数越多,饮食知识越全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接受腹膜透析(PD)的患者首次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2015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接受PD置管术并开始维持性PD的2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状态、有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开始PD时血清清蛋白水平,以及腹膜转运功能等临床资料。以患者接受PD置管术并开始维持性PD为随访起点,结局事件为首次发生腹膜炎,随访至患者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死亡或研究终点(2015-12-31)。结果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HR=2.566,95%CI(1.421,4.635)〕、体质指数〔HR=1.954,95%CI(1.220,3.128)〕、吸烟状态〔HR=1.659,95%CI(1.052,2.618)〕、血清清蛋白〔HR=2.024,95%CI(1.246,3.286)〕是PD患者首次发生腹膜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男性、高体质指数、有吸烟史、低清蛋白血症的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常见的几种危险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上呼吸道解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30例OSAS成年患者(AHI≥5)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和常规耳鼻喉科检查,将观察者的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年龄、体质指数、性别等因素,以多重回归的统计学方法与AHI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OSAS的成年患者中按照a=0.05水准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对AHI的线性影响明显,以体质指数(0.351)对AHI的影响最大,上呼吸道解剖异常(0.344)、年龄(0.312)次之,性别(0.274)最小。结论在成年OSAS患者中,年龄、体质指数、上呼吸道解剖异常与OSA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段晓娟  申丽香  楚文博 《海南医学》2022,(24):3235-3238
目的 调查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结构及其饮食指导需求,统计其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影响病毒性肝硬化患者饮食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1年1~12月收治的128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19%。问卷内容包含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目前饮食结构、营养知识指导需求及需求方向、饮食知识知晓情况等,并根据饮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得分(总分0~100分),分为知晓度高组(得分>80分)与知晓度低组(得分≤80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病毒性肝硬化患者饮食知识知晓度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毒性肝硬化患者饮食种类普遍较少,以<5种及5~10种居多;51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每日摄入总热量为(31.29±4.05) kcal/kg,6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每日摄入总热量为(37.22±0.96) kcal/kg,均以碳水化合物占比最高,脂肪其次,蛋白质占比最少;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对肝硬化营养知识指导需求有93例,需求率为78.81%,需求方向以营养治疗居多(87.10%),其次为食物营养、饮食注意事...  相似文献   

6.
冯秀丽 《中国病案》2012,13(1):66-68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教育,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以问卷为主要工具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分析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总分为8.47±2.37,患者的性别、在职情况、月收入、社会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高,特别体现在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每日饮食和计量(或准确估量)食物方面的依从性。因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应该重视指导、帮助患者计量(或准确估量)食物和使用食物交换量表来合理安排膳食,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特点,探索常见偏颇体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收集1017位西长安街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资料并进行体质评分、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见偏颇体质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和质(229例)占22.52%,8种偏颇体质(788例)占77.48%,其中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合607例)最为多见,占59.69%。Logisitic回归显示痰湿质与身体健康状况、体质指数、饮食口味相关,阳虚质与身体健康状况、体质指数、睡眠习惯相关,气虚质与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条件、饮食口味相关。结论老年居民以偏颇体质居多,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其常见偏颇体质。身体健康状况是偏颇体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居住条件、饮食口味、体质指数、睡眠习惯也是偏颇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月  刘琰 《中外医疗》2024,(3):59-62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影响因素,维护青春期女性的生殖健康。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86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因其他疾病住院的86例月经规律青春期女性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整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对照分析,判断是否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母亲月经紊乱史、睡眠情况、居住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体质指数、饮食情况、精神情况、初潮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初潮年龄、体质指数、精神情况均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7、2.028、2.185,P均<0.05)。结论 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受到体质指数、精神情况、初潮年龄多因素影响。关注以上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预防对策,能维护青春期女性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吴岩  绳建敏  田凤石 《广东医学》2006,27(8):1209-12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抽取代谢综合征患者92例及健康对照组119例,调查病史、个人史和并发症情况,并观测心电图、体质指数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肌酐比率、血尿酸(P〈0.01)及血清甘油三酯(P〈0.0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中,男性腰臀比(WHR)(r=0.354,t=3.339,P=0.001)为独立影响因素;女性年龄(r=0.623,t=7.043,P=0.000)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性别是血尿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饮食限制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HTK〗研究饮食限制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性别差异。〖HTW〗方法〓〖HTK〗SD雌、雄大鼠各4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100%进食组(对照组)、80%进食组(限制20%组)、60%进食组(限制40%组)、50%进食组(限制50%组)4组,喂养30d。测量体重,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雌、雄大鼠各组的学习、记忆能力。〖HTW〗结果〓〖HTK〗限制40%组、限制50%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 ),雄性大鼠限制40%组和限制50%组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P<0.05 ),但记忆保持能力无明显改变,而雌性各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无明显改变。〖HTW〗结论〓〖HTK〗饮食限制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沈林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发现,胃癌术后患者大多存在正气亏虚的表现,此时宜扶正为主。刘教授擅长应用大剂量黄芪、党参改善术后患者的气虚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疗效甚佳。笔者试对刘沈林教授运用大剂量黄芪、党参治疗胃癌术后气虚证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附1则验案以明证。  相似文献   

12.
疾病焦虑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躯体不适,缺乏可以解释的躯体病变。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又称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诉的心脏神经症是常见类型。本文报道1例29岁女性疾病焦虑障碍来访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阿是穴是针灸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常用穴位。然而,其在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的干预时机尚未有相关报道。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电针阿是穴对腓肠肌钝挫伤大鼠腓肠肌高频超声成像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将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18)、24 h电针组(n=18)、72 h电针组(n=18)。除空白组外,模型组、24 h电针组、72 h电针组均参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方法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并采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评定。由于动物无言语表达能力,研究中阿是穴的选取以局部病灶(即腓肠肌肌腹的中点,辅以超声进行病灶定位)作为针刺部位。除空白组外,各组造模后3、5、7 d分别抓取不同的6只大鼠进行以下操作:24 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24 h进行1次针刺治疗,72 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72 h进行1次针刺治疗。模型组与2个电针组同步抓取与固定,但不做电针干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 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评分后处死,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 d血清CK水平。结果 模型组、24 h电针组、72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即刻、3、5、7 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 d、24 h电针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造模后即刻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与干预后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差值大于模型组、72 h电针组(P<0.05)。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24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72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3 d血清CK水平低于模型组,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电针阿是穴能有效促进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损伤后24 h电针阿是穴治疗能较早地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刘万里教授诊疗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肺密切相关,肝肺不和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基础,治疗应以调肝理肺治本、和胃降逆治标,使气机和畅、血脉充盈、五行制衡,则将相和调,胃逆易降。刘教授运用调肝理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泻肝清肺、疏肝肃肺、清胆泻肺、活血益气、滋肝润肺五法,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即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2种或2种以上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疾病。本文报道于2018-07-10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合并1型糖尿病的APSⅡ型患儿。患儿为12岁女性,因颈前肿大伴双眼突出6年就诊,多年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突眼效果差,病程中伴发1型糖尿病。予以甲状腺切除术,并以胰岛素控制1型糖尿病,使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相关性眼病、1型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FT3)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作为亚甲炎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各类甲状腺毒症患者76例为其他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包括Tg、FT4、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FT4/FT3与TSH、TgAb、TPOAb、TRAb、TMAb的相关性,Tg、FT4/FT3的影响因素,以及Tg、FT4/FT3、Tg+FT4/FT3、Tg+TPOAb+TRAb、Tg+TPOAb+TMAb、Tg+FT4/FT3+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与TgAb、TMAb呈负相关(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与TSH、TMAb呈负相关(P<0.05)。TgAb、TMAb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的影响因素(P<0.05)。TMAb、TSH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的影响因素(P<0.05)。Tg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95.0%;FT4/FT3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2%、84.0%;Tg+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89.1%。结论 Tg、FT4/FT3单独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能有限,Tg、FT4/FT3联合TPOAb、TMAb能显著提高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左露  孔欣怡  熊颖  李娟  李静虹  廖鹏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0):3717-3722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极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限于抗生素及激素类等药物,患者不良反应较大且容易耐药。目的 评估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在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于江西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并贴敷安慰剂贴膏(外观模糊,与治疗组透化贴重量相等)治疗。治疗组常规抗感染、止喘治疗同对照组,并贴敷透化贴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试验(6MW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将治疗组患者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进行分级,比较不同GOLD分级患者治疗前后CRP、PCT、EOS。结果 对照组患者试验过程中脱落6例,最终完成治疗74例。治疗组患者试验过程中脱落8例,最终完成治疗72例。治疗组患者按GOLD标准进行分级,其中GOLD A级12例,GOLD B级20例,GOLD C级22例,GOLD D级18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FVC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CO2、CRP、PCT、EO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O2、FEV1/FVC高于同组治疗前,6MWT长于同组治疗前,PCO2、CRP、PCT、EOS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O2、FEV1/FVC高于同组治疗前,6MWT长于同组治疗前,PCO2、CRP、PCT、EOS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91,P<0.05)。在治疗组中,GOLD A、B、C、D级患者治疗后CRP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12.38、53.79、63.38、65.40,P值均<0.05);GOLD C、D级患者治疗后PCT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3.54、5.83,P值均<0.05);GOLD A、B、C、D级患者治疗后EOS均低于治疗前(t配对值分别为4.50、5.56、5.76、7.09,P值均<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可以减轻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同时对改善其肺功能及预后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妇科杂病的病机系肾阴阳失调,肾虚血瘀,血瘀又加重肾虚,形成恶性循环。临床治疗常运用补肾活血法,每获良效。王佩娟教授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又须耗血,故常气有余而血不足。精血同源,肾精足则血旺,肾精亏则血虚,血虚则血瘀。且肾之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本源,肾虚可致血瘀。笔者通过门诊跟师并收集病案,整理导师治疗妇科杂病的诊疗思路及遣方用药规律,结合妇科杂病及补肾活血中药的相关文献及现代研究,对导师治疗本病的理论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赵宏利主任中医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经验。方法:通过跟随临诊、学习验案、研读中医经典,分析其六经辨证治疗本病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结果:赵宏利主任中医师从中医经典入手,认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可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主要分为太阳少阳合病、少阴病、太阴少阴同病三大类,其中少阴病又可分为寒化、热化及心肾不交三型。累及脏腑包括膀胱、肝胆、心肾、肺脾。用药"因人分期"调治,衷中参西,药食同治,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结论:赵宏利六经辨证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经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生物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本质。方法:纳入2002年1月~2006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和普陀区中心医院的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甲胎蛋白和B超等)。按出现频次高(〉40%)的中医症状或体征的有、无逐一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间各症状、体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以探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常见证候的分类特征及生物化学特点。结果: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现频率大于40%的最常见症状和体征有乏力、尿黄、肝掌、面色晦黯、脉弦、腰膝酸软、口干口苦、多梦寐差、肢体困重、脘腹胀满、目黄、脉细、急躁易怒、脾大、纳谷不馨和胁肋疼痛。基于课题组前期对9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证候分析的结果,440例患者的证候主要概括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和肝郁脾虚4证。其生化特点显示,湿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合成功能差;肝肾阴虚证则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合成功能差;瘀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但肝脏合成功能差,脾厚度增加;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同时伴有腹水增多。肝郁脾虚证也表现为以肝脏的炎症活动为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湿热内蕴证为轻,可伴有合成功能下降,同时腹水量少,门静脉内径小。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不同证型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表明中医证候分类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