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善岚  吴敏  林君清  陈曦 《海峡药学》2012,(10):261-262
目的应用PBL教学法指导中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实习生在中药房的实习,探讨行之有效的实习教学方法。方法将PBL教学理念贯穿于中药房实习的全过程中,让学生圆满完成中药房实习工作。结果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中的积极性,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并且这种实习带教方法也受到了其他带教老师的认同。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带教工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笔者多年来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实践工作,分析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总结带教工作的经验与不足。结果与结论: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际交流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针对实习生的不同层次作不同的带教要求,重视实习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朱梅  杨继忠  朱志军  胡开明 《安徽医药》2019,23(9):1902-1904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生物安全教育;加强带教老师的队伍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运用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实习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实习生的思维能力。结果 加强了实习生临床医学知识的巩固及扩展,培养了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提升了实习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通过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到了应对策略,提高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高素质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角色适应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在这阶段中,能否迅速完成由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变,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实习生临床角色的适应与转变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帮助实习生加快角色的适应与转变,通过对我校护理专业实习教学基地的21所医院和242名(99,00,01年级)实习生的调研,收集和分析了近两年来各实习教学医院带教老师与学生召开座谈会的资料,归纳出影响实习生角色转变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医院中药学见习带教质量,提升中药房工作质量。方法在近年的中药房实习带教中运用项目教学法(PBL),结合教学实践和问卷调研及分析,评估教学效果与工作质量。结果 PBL应用于中药学带教,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为中药房工作提供指导和思路参考,为中药房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结论项目教学法适合运用于中药房见习带教。  相似文献   

6.
陈丽 《哈尔滨医药》2013,(6):463-464
目的 把中职药学专业实习生培养成优秀的专业人才.方法 通过安排优秀老师带教、注重岗前培训和加强在岗带教对中职药学专业实习生进行实践培训.结果 中职药学专业实习生在实习后不论在思想道德方面还是在专业技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并能完满地完成实习任务.结论 只要方法正确,中职药学专业学生同样能培养成优秀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何瑞萍 《中国药房》2011,(31):2972-2974
目的:使实习生尽快适应中药房的工作。方法:结合带教老师的带教经验和体会,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应给实习生做实习前动员和岗前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做针对性的指导,带教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认知能力、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栗蕴  梅妍  郭强  方旭  张玉琳  李慈  蔡玮  梁志松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836-3837
医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合格的医护人员.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目的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很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医学人才,就更需要加强临床实习管理,强化医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和临床思维的锻炼,从而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但由于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师生比例不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实施[1]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需求相矛盾和实习生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和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临床实习教学受到很大冲击,临床实习时间得不到保障,学生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实践操作能力日趋下降,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学质量.为此,我院对带教教师及医学实习生进行"三基"强化训练,以探索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习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现非直属附属医院体现注重技能、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最终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4,(40):3836-3838
目的:探索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培养模式。方法: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安排等方面总结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培养经验。结果:我院培养的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协作能力和较高的药学服务水平,不仅掌握了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运用临床药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结论:我院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培养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临床药学专业实习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医院药物检验室实习带教规范化教学模式。方法:以自身带教体会为基础,围绕6个核心点对医院药物检验室实习内容进行全方位设置,建立一套"教学示范-理论讲解-学生操作演示"的药物检验专业能力带教模式,以使药物检验室实习带教工作规范化。结果与结论:该规范化教学模式适用于医院药物检验室的实习带教,有助于实习生树立药品质量意识,并有利于培养实习生动手、动脑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实现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基础环节,应能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阶段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以及符合专业特色的行为规范。以广东药学院研究生《中药分析专论》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施以及考核方法改革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学习阶段提高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和自主性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伏晓  林筱青 《中国药房》2011,(35):3265-3268
目的:纠正目前中药研究中出现的"废医存药"倾向,探索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废医存药"的现况。结果与结论:自近代以来我国中药研究确实存在"废医存药"倾向,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是饮鸩止渴。日本汉方医药"废医存药"的历史教训警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决不可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科学,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所谓科学就是一个模型,我们要比较的是这个模型能不能比较简便的,又能比较多的解释我们发现的无穷现象,同时还能预言。  相似文献   

14.
合理使用中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患者对中药的用药存在误区。强调合理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只有形成了合理用药的良好环境,才能真正起到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道路应该如何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萍 《中国药房》2007,18(27):2081-2083
目的:针对严重不良反应问题,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道路应该如何走。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加以分析概括,提出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生物检定统计法及黄金区域方法。结果和结论:用数量分析方法使中药注射剂的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用生物检定统计法来鉴定目前难以掌握理化性质的药物的效价、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用黄金区域方法改善使用中药注射剂剂量不准的问题。上述3方法综合应用可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玉 《齐鲁药事》2006,25(2):105-107
本文从中药现代化角度,就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其药效学研究,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与流通等环节,必须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观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大中药产业理念的中医药信息化产业发展策略。方法:从中医药信息化产业发展角度,探讨在大中药产业战略下,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推动中医药信息化与发展大中药产业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结果:应从整合中医药信息资源,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知识管理,统筹中医药信息资源;强化竞争情报意识,协调大中药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大中药产业的发展。结论:加大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医药信息产业化是发展大中药产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雪梅  徐波 《齐鲁药事》2005,24(8):496-498
近年来中药药品不良反应问题日益突出。实践证明,中药、中西药联用必须合理,才能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时,应从整体考虑,辨证施治,谨慎用药,严格掌握配伍禁忌,使中、西药的配伍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大量报道证实,很多中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抗各种炎症的作用,而中药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有下丘脑一垂体一’g-~腺皮质轴的调节功能、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免疫调节与抑制白细胞趋化、移动和活化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抗炎机理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药抗炎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西药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促进中西药合理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文献报道,进行整理汇总。结果与结论:只有在了解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及药理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最佳的配伍,才能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真正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价值,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