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虎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1126-112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量46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及30健康对照血清中CRP、TNF-α、IL-8水平,同时测量FEVI%,比较2组CRP、TNF-α、IL-8水平及FEV1%变化.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RP、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TNF-α、IL-8水平与FEV1%均呈负相关(r=-0.57,-0.72,-0.65,P〈0.01).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RP、TNF-α、IL-8水平高低与FEV1%密切相关,其可作为COPD急性发作期的指标,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手术乳腺癌术后1个月、化疗1个疗程(21天)患者50例,化疗前、后均静脉采血,同期选取体检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亦静脉采血,均留取血清待测。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IL-6、IL-8及TNF-α的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法检测IL-6、IL-8及TNF-α的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均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化疗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疗能够通过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水平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这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25例)血清中IL-8、TNF-α水平,并同时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IL-8、TNF-α值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IL-8、TNF-α水平下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其水平下降,并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液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癫痫患者发病机制与免疫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0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血清中IL-1β、IL-2、IL-6、IL-8、TNF-α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在100例癫痫病人中,按年龄(≤35岁与>35岁)、性别(男性组与女性组)以及病程(≤1年较短病程组与>1年较长病程组)分层分析表明,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没有相关性(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的表达量分别与TNF-α的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变化(P<0.001)。结论细胞因子含量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UC)组64例,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UC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IL-10水平重度UC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结论观察UC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6.
程光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28-473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5例,两组乳腺癌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采血及术后第7天采血;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妇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TNF-α、IL-6和IL-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后第1天相比较,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心理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仍高于心理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IL-8、TNF-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43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空腹抽血测定血清IL-8、TNF-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活动期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8、TNF-α、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UC轻度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C中度组和UC重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UC轻、中、重度组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检测UC患者血清中IL-8、TNF-α、CRP,有助于UC的早期临床分级诊断,对判断UC的严重程度及UC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IL-4及IL-8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中IL-4及IL-8水平,同时对COPD患者常规测定动脉血PO2、PCO 2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把它与IL-4及IL-8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4及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中IL-4及IL-8含量与PO 2、FEV1%呈负相关,与PCO 2呈正相关。结论IL-4及IL-8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IL-4及IL-8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景平  罗琼  高艳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9-2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68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6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和IL-8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IL-8、IL-6、TNF-α水平变化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78例。分别于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检测其血清IL-8、IL-6、TNF-α水平以及肺功能。对比不同肺功能综合评估分级的患者IL-8、IL-6、TNF-α的水平,同时对比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IL-8、IL-6、TNF-α和FEV1%预计值的检测结果,并分析IL-8、IL-6、TNF-α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结果肺功能综合评估分级级别越高,其IL-8、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的IL-8、IL-6、TNF-α水平和FEV1%预计值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IL-8、IL-6和TNF-α水平和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检测IL-8、IL-6和TNF-α的水平可反应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441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的254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期患者经14 d抗感染和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的187例为稳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健康对照组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sfrp5)和血清中腺苷酸环化蛋白-1(cyclase associated protein 1,CAPl)水平、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COPDassessment test,CAT)及肺功能(FEV1/预计值)指标与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IL-6、TNF-α、CRP及IL-1β的相关性。 结果 COPD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sfrp5和CAPl水平低于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组IL-6、TNF-α、CRP及IL-1β水平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AT评分和FEV1/预计值及FEV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CAT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CAT评分高于稳定组(P<0.001);急性加重组和稳定组FEV1和FEV1/预计值低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组FEV1/预计值和FEV1也低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sfrp5和CAPl水平与CAT评分呈负相关(r=-0.420、P=0.009;r=-0.408、P=0.017),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 0.698、P=0.020;r=0.520、P=0.042)。IL-6、TNF-α及CRP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0.594、P=0.042;r=0.632、P=0.030;r=0.812、P=0.012),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400、P=0.040;r=-0.735、P=0.008;r=-0.860、P=0.002),但IL-1β与FEV1/预计值以及CAT评分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sfrp5、CAPl、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炎性因子水平与CAT评分对于判断肺功能和COPD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49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理想体质量百分比(N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及总淋巴细胞(LYM)等营养参数,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25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24例,正常对照组2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并分析血清IL-6、TNF-α与各营养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BMI、NW%、MAC、TSF低于对照组,IL-6、TNF-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BMI、NW%、MAC、TSF、LYM均低于Ⅱ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Ⅱ组I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IL-6与BMI、NW%呈显著负相关.COPDⅠ组血清TNF-α与BMI、NW%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与IL-6、TNF-α水平有一定的关系,IL-6、TNF-α增高可能导致COPD患者病情加重和营养状态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25-二羟维生素D [25(OH)D]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COPD稳定期组)和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4例为健康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20 ng/ml)和维生素D不缺乏(≥20 ng/ml)。结果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FEV1/FVC分别为70.52±5.08、55.80±3.25、36.72±2.48;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1/FVC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受试者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COPD稳定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正相关(P0.05)。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2、IL-6及INF-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和INF-γ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IL-2、IL-4、IL-6、IL-10、TNF-α及INF-γ水平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FEV1/FVC呈正相关,但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按照有无合并MP感染分为非MP感染组59例和MP感染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1例设为对照组,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及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痰EOS、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患儿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MP感染组患儿ACT评分明显低于非MP感染组,痰EOS高于非MP感染组;非MP感染组AC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痰E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TNF-α、Ig E、IL-4水平与FVC、FEV1、FEV1/FVC及ACT评分呈负相关(P0. 05),与痰EOS呈正相关(P0. 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TNF-α、Ig E、IL-4水平升高及肺功能指标下降,MP感染能够加重血清TNF-α、Ig E、IL-4升高程度,降低肺功能,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辅助T细胞1/2(Th1/Th2)在尘肺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8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0例非尘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BALF中TNF-α、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Th1、Th2细胞比例,对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NF-α、IL-10、Th1/Th2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尘肺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尘肺病患者BALF中TNF-α、Th2水平升高,Th1、Th1/Th2、IL-10降低;随着尘肺病情程度的加重,TNF-α、Th2水平升高,IL-10、Th1、Th1/Th2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尘肺病患者FVC、FEV1、FEV1/FVC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IL-10、Th1/Th2、FEV1/FVC是影响尘肺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TNF-α与IL-10、Th1/Th2成负相关,IL-10与Th1/Th2成正相关(r=-0.347、-0.459、0.483,均P0.01)。TNF-α与FVC、FEV1、FEV1/FVC成正相关,Th1/Th2、IL-10与FVC、FEV1、FEV1/FVC成负相关(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BALF中TNF-α、IL-10水平升高,Th1/Th2细胞比率降低,与患者病情程度及肺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志军  张健杰  李冬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1-1313
目的探讨大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矽肺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矽肺患者43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常规治疗组18例,NAC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AC口服每次600 mg,每日3次,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IL-6、TNF-α,并检查肺功能。结果 NAC组治疗后,血清中IL-6水平降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中TNF-α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DLco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6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239),NAC组IL-6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338)。结论大剂量NAC治疗矽肺,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IL-6,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5 (IL-25)、白细胞介素-17受体B (IL-17RB)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轻度哮喘组(17例)、中度哮喘组(19例)、重度哮喘组(21例)。选取同期肺功能正常的20例儿童为对照组。应用肺功能仪检测肺通气功能指标;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IL-25及IL-17RB水平。结果对照组FEV1、FVC、FEV1/FVC、PEF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均P0. 05)。随哮喘病情加重,FEV1、FVC、FEV1/FVC、PEF水平明显下降(均P0. 05)。4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及白细胞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余3组(P0. 05)。随哮喘病情加重,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P0. 05)。对照组血清IL-25及IL-17RB水平显著低于其余3组(均P0. 05)。随哮喘病情加重,血清IL-25及IL-17RB水平明显上升(P0. 05)。哮喘患儿血清IL-25、IL-17RB水平均与FEV1、FVC、FEV1/FVC、PEF呈明显负相关(P0. 05),与嗜酸性粒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P0. 05)。哮喘患儿血清IL-25水平与IL-17RB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 05)。结论 IL-25和IL-17RB参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及发展,推测二者有望成为检测过敏性哮喘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8与肺功能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COPD并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抽取无糖尿病的50例COPD患者为COPD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10、IL-18水平。肺功能采用6200型体积描记仪测定,包括FVC、FEV1、FEVl/FVC、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on capacity,DLCO)/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比较各组IL-10、IL-18及肺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OPD并糖尿病组IL-10显著低于COPD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IL-18均显著高于COPD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并糖尿病组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on capacity,DLCO)/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均显著低于COPD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FEV1、FEV1/FVC、DLCO/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并糖尿病组FEV1、FEV1/FVC、DLCO/VA均显著低于COPD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有2型糖尿病的COPD患者炎症反应更加激烈,可能是其肺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