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消杀服务公司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作用,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济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杀服务公司的资源和技术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济南市消杀服务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储备量远远高于其消耗量。参与终末消毒的新冠肺炎疫点数、面积和参加人次分别占全市的70.21%、89.09%和37.29%。消杀服务公司参与随时消毒760人次,占全市医学观察点随时消毒面积的9.24%;参与预防性消毒469点次,消杀面积达414.63万m2。结论 消杀服务公司在人力、物力和技术层面助力济南市疫情防控的疫点终末消毒、隔离观察点随时消毒与社会预防性消毒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终末消毒效果和病毒污染情况,探讨医疗机构终末消毒评估方法。方法 对某定点医院隔离病区终末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采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采集检测ICU和CT室环境核酸样品,评估病毒污染情况。结果 经终末消毒后的该医院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自然菌杀灭率≥90.00%的样品占比分别为10.00%和20.62%;但比照III类环境标准限值,消毒前后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均>90.00%;消毒前后该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结论 自然菌杀灭率≥90.00%可能不适用于医疗机构终末消毒处置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的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实际价值及其消毒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评估某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入住的负压病房物体表面核酸检测及其消毒有效性。结果 消毒前住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负压病房内多处物体表面检出新冠病毒核酸,经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所在负压病房物体表面存在病毒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可有效清除污染,提示消毒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臭氧床单位消毒机对医院病房床单位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对床单位臭氧消毒机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国产某品牌床单位臭氧消毒机,以臭氧浓度≥500 mg/m3,对使用中病房床单位消毒后,对自然菌杀灭率均达到99.0%以上;消毒前后,该医院病房床单位表面未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病房床单位采用专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进行消毒,可使床单位卫生质量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源地消毒现状,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加强防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地区疫源地消毒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该地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共实施疫源地终末消毒71次,随时消毒9次。疫源地消毒对象主要有墙体、室内空气、地面、物体表面以及对人体直接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为主,有效氯浓度>1 000 mg/L者为65次,占终末消毒总次数的79.01%。结论 该地区在新冠肺炎暴发前期,由疾控中心实施终末消毒较频繁,使用消毒剂浓度偏高,应总结经验,科学实施有效的消毒。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社会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于2020年8月对国内11家PCO公司人力资源、消毒器械、消毒剂和防护用品的储备利用及环境消毒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该11家PCO公司共参与环境消毒2 648次,出动消毒人员40 079人次。消毒总面积达98万平方米,预防性消毒占55.7%,终末消毒占44.3%,消毒效果均达到自然菌杀灭率≥90%的指标要求。各种消毒器械平均使用率为58.3%,其中气溶胶喷雾器的使用率最高达66.1%,占其储备量的2/3;储备的各种消毒剂的平均消耗率达84.3%。消耗率最高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消耗率达100.0%。储备的防护用品平均消耗率为88.2%,防护服消耗率达100.0%。结论 国内PCO公司具有协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环境消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HT5"H〗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点消毒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沈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居住地疫点终末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沈阳市确诊28例新冠肺炎患者涉及60个疫点采集485个终末消毒评价点位标本。经检测结果显示,各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均≥90%,各类场所消毒对象消毒效果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各疫点经终末消毒后,各项指标均符合终末消毒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4月,采用现场采样、现场消毒试验和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的方法对天津市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农贸市场、机场、港口码头、冷库、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重点场所采集的1 410份样本开展36次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消毒效果评价总体合格率为94.44%(34/36)。对物体表面上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均>1.00,98.91%的样本对物体表面上的指示微生物杀灭对数值>3.00。不同场景下的物体表面指示微生物杀灭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天津市部分重点场所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部队营区预防性消毒工作开展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技术帮带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察看的方式,对部分驻京基层部队新冠疫情期间营区消毒工作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7个单位,消毒药品储备均较为充足,但多数单位喷雾设备种类欠缺,现有喷雾器具腐蚀损坏较重。所有单位均加强了室内通风换气,对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和营门暂存物品进行化学消毒。部分单位在营区、办公楼入口等场所设置“消毒脚垫”。个别单位还对进入营区的人员进行消毒或对室外操场地面和空气进行化学消毒,或使用放置过久的消毒液。结论 所调查基层部队在预防性消毒工作中存在消毒对象确定不够严谨、消毒方式不够科学,以及过度消毒现象;应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防疫专业培训,提高消毒的科学性,做好消毒药械配备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效果,为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法,对天津市连续4年公立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天津市354家各级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质量在2015-2018年度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0.59%、91.32%、91.35%和92.37%,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院内Ⅰ和Ⅱ类环境室内空气合格率较高,Ⅲ、Ⅳ类环境合格率低。结论〓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质量整体较好,应进一步加强Ⅲ、Ⅳ类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为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开展清洁与消毒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保障隔离病区的物表清洁与消毒质量。方法 通过检索全球COVID-19防控相关的循证实践指南,以AGREE II(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I)评价工具进行严格评价及指南的筛选,通过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及调查利益相关者即清洁与消毒岗护士对流程落实的认同度及观点反馈,最终通过小组会议形成隔离病区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指南,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合对清洁与消毒岗护士的调查结果,形成6大步骤40条具体内容及备注(评估计划与组织、人员准备与培训、物资准备与提供、实施清洁与消毒、医废处理与整理、监控反馈与改进)的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物表清洁与消毒流程。结论 基于循证实践指南构建的COVID-19确诊患者隔离病区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流程可为疫情中防止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降低院内传播风险提供护理管理策略,为同质化落实清洁与消毒措施、保证隔离病区的清洁与消毒质量提供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暖箱终末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监测暖箱表面菌落数的变化。方法 2018年7-10月将患儿出院或使用7 d更换的暖箱12台进行常规终末消毒,于消毒后的第2天、第7天、第14~24天分别对暖箱的箱体内表面、床垫外表面、床板内表面、水槽内表面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终末消毒后暖箱4个部位的菌落数。结果暖箱终末消毒后20 d内各部位均未培养出细菌,从第21天开始各部位检测出细菌,且以水槽内表面细菌数量最多且繁殖速度最快。结论暖箱终末消毒达到了灭菌效果,建议暖箱终末消毒后的放置时间≤20 d。  相似文献   

13.
纳米光触媒喷涂材料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光触媒喷涂材料在紫外线协同下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对病房喷涂光触媒材料对室内空气除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单用紫外线灯照射30 min,能使病房内空气中自然菌数由652 cfu/m3下降到222 cfu/m3;紫外线灯关闭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平均菌数逐渐回升。全面喷涂和部分喷涂纳米光触媒材料的病房在紫外线照射前空气中自然菌数分别为837 cfu/m3和940 cfu/m3;在启动紫外线灯照射30 min,病房空气中自然菌数下降到85 cfu/m3和138 cfu/m3;在停止紫外线照射之后,随着时间延长,空气中菌数逐渐回升。结论病房内表面喷涂纳米光触媒材料在紫外线照射30 min,其除菌效果略高于单独紫外线照射,但停止照射后细菌数很快回升,并不能维持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呼吸道病区中的空气净化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对该消毒机消毒病房空气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该循环风消毒机为多因子组合式,主要有静电除菌、空气过滤装置和紫外线等。该消毒机开机消毒30 min后,可使病房空气中细菌总数下降到50~212 cfu/m3;医务人员进入工作之后,可维持空气中细菌总数在500 cfu/m3以下。结论该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能有效净化病房室内空气,能达到医院Ⅲ类环境卫生学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心电图仪各导联的带菌状况,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使用后心电图仪导联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和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擦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清洁和消毒后的心电图仪导联使用10、20和40人次后,带菌率均为100%,肢体导联夹和胸导联皮球平均污染菌数分别为8.50 cfu/cm2和8.0 cfu/cm2,但未检出致病微生物。分别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有效氯500 mg/L消毒剂、75%酒精消毒液或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采样检测均未检出存活菌;使用10人次后即出现污染,且随使用次数增加污染率增加;以含氯消毒剂和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较好。结论心电图仪肢体导联及胸导联随使用次数增加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使用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佳润皮肤消毒液洗手消毒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样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皮肤消毒液现场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使用佳润皮肤消毒液消毒手的医护人员经擦拭3遍之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用常规刷手加诗乐氏消毒液消毒的医护人员,消毒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两组消毒方法消毒后手上存活菌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洗手消毒方法对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佳润皮肤消毒液外科洗手消毒法流程简便,节省时间,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移植病房综合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消毒方法对干细胞移植病房空气和环境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活菌检验方法,对层流洁净法、清洁法和消毒剂喷洒等综合方法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经百级层流洁净系统处理的干细胞移植病房空气达到百级洁净标准,空气中未检出浮游细菌。病区走廊、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等场所空气达到千级净化洁净标准,空气中最高检出细菌数为0.33cfu/皿。病区内物体表面经清洁处理和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仪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处理,检测表面染菌密度均符合I类环境要求。结论采用层流洁净、清洁处理和消毒剂喷洒等综合方法,可以使干细胞移植病房内空气和环境表面达到I类环境洁净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迷迭香消毒片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探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进行了室内空气自然菌杀灭效果检测。结果在约27m3房间内用1片迷迭香片(5g片/)置于电加热器上加热熏蒸。经迷迭香纯干粉片剂对网吧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h,空气中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793cfu/m3下降至656cfu/m3,平均除菌率为63.41%;在1~10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56~477cfu/m3,最高除菌率为74.46%。经迷迭香混合型片剂对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h,空气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876cfu/m3降到638cfu/m3,平均除菌率为65.99%;在1~10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38~394cfu/m3,最高除菌率为81.18%。结论迷迭香片剂加热熏蒸对网吧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一定消毒效果,两种迷迭香片剂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现状,为建立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70家托幼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天津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平均值为400 cfu/m3,物体表面检出细菌总数平均值为8 cfu/cm2,且未检出致病菌;工作人员手上检出细菌总数平均值为21 cfu/cm2,食(饮)具上均未检出大肠菌群。结论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天津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地方标准的限值。  相似文献   

20.
三种中药熏蒸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艾条、苍术、诃子等3种中药熏蒸法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检测方法对3种熏蒸法消毒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艾条约1.33 g/m3点燃熏蒸,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90%,菌数由消毒前的867 cfu/m3下降到82 cfu/m3。用苍术约3 g/m3烟熏,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84%,菌数由消毒前的863 cfu/m3下降到137 cfu/m3。用诃子0.5 g/m3烟熏,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78%,菌数由消毒前的860 cfu/m3下降到182 cfu/m3。结论3组中草药熏蒸消毒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均有一定杀灭效果,艾条熏蒸比另两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