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相当复杂,涉及面广,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学科研究的难点。随着现代交通、建筑的高速发展,颅颈交界区损伤的比例日益增多。了解此区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对临床治疗和制定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传统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区的应用,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并总结了该区创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2.
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相当复杂,涉及面广,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学科研究的难点.随着现代交通、建筑的高速发展,颅颈交界区损伤的比例日益增多.了解此区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对临床治疗和制定手术入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传统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该区的应用,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并总结了该区创伤性病变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3.
报告50例正常人颈胸交界区横断 CT 扫描。男27例,女23例,8~78岁。分析结果表明,CT 扫描可清楚显示颈胸交界区主要结构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熟悉这一区域的 CT 特点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该区病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2例临床确诊为颅颈交界区畸形行MSCT增强扫描后结合三维后处理,分析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异常走行形式.12例均行MR检查,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本组颅底交界区畸形共观察到5类VA走行异常及发育异常:(1)走行于融合的骨结构中17条;(2)走行于融合的寰枕部下方6条;(3)开窗现象1条;(4)距离齿突较近2条;(5)发育不良3条.MSCT观察椎动脉形态与DSA显示一致.结论:MSCT观察VA与骨等结构关系准确、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DSA有创技术.同时椎动脉第3段走行趋势可预测寰枕侧块融合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CT对鼻区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相似文献   

6.
7.
颌面部骨折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矫形外科中应用广泛,也应用最早。作者收集近3年来颌面部外伤病例21例,均作了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回顾分析其成像方法和三维影像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面血管瘤病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21例颅面血管瘤病的CT资料,着重分析脑实质部的钙化特征。结果:颅面血管瘤病CT表现大脑半球表浅部脑回状高密度钙化影。脑皮质萎缩,颅骨增厚,头颅不对称,软脑膜血管畸形可被强化。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颅面血管瘤病,是诊断该病的最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颅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后处理图像对临床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A组)和30例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B组)的颅颈联合CTA后处理图像,分别对图像的次序、表述、快速准确定位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以上各项得分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图像在照片格式满意度和血管定位快速准确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和7.01,均P < 0.01),说明采用A组的颅颈联合CTA照相格式较B组在快速准确定位某一血管病变方面有明显的优点。结论规范颅颈联合CTA照相格式对提高临床包括介入科医师的判读效率、减少差错率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颅咽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颅咽管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6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全部行CT检查,23例行MR扫描。结果肿瘤最大径2.0~9.0m,累及鞍上49例、鞍内3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11例;囊性肿瘤38例,囊实性20例,实性5例。结论依据肿瘤的CT和MRI特征,大多数颅咽管瘤能得到正确诊断,CT对诊断有困难者MRI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颌面骨外伤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成像。结果:42例中,上颌骨骨折13例,下颌骨骨折18例,颧骨骨折5例,牙槽突骨折2例,鼻骨骨折4例,全部病例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均能够立体、直观、更加完整地显示骨折的全貌。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临床疑有复杂性颌面骨折患者(28例煤矿工外伤和22例交通事故外伤)于外伤后2-23(平均121h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和三维重建(SSO)成像。依据手术所见,对比性分析了CT平扫与三维重建像对骨折部位、伴发骨折及骨折线的显示能力。结果50例疑有颌面骨折患者中,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骨折26例,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鼻骨、额骨骨折14例,颧骨、眶骨、鼻骨骨折6例,颧骨、眶骨骨折4例。三维重建(SSD)像清晰显示了部分患者中cT平扫未发现的横向、斜向骨折线。结论cT三维重建成像能立体地、直观地显示复杂性颌面骨折的部位及伴发骨折,尤其在显示隐匿性骨折线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因此,它能为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胸部CT扫描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两家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63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早期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早期头部CT扫描加胸部X线片(2000年1月-2006年10月);B组:早期头部、胸部CT平扫(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比较救治效果.结果 A组84例,年龄(49±20)岁;B组79例,年龄(48±18)岁.A组肺部感染25例(30%),B组肺部感染10例(13%);A组9例(11%)发生ARDS,B组1例(1%)发生ARDS;A组发生神经源件肺水肿8例(10%),B组1例(1%);A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41 d,B组15 d.结论 早期胸部CT扫描有助于明确重型颅脑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诊断,从而降低肺部感染、ARDS、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率,有助于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埘髋F1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州顾性分析68例患者共75侧髋臼骨折的X线平片、轴位cT平扫和CT三维成像资料.比较3种检查方法检测骨折线和关节内骨碎片的能力和在Letournel—Judet分型中的价值。各组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对髋臼骨折线的检出,轴位CT组(134处,97.1%)和三维CT组(138处,100%)优于x线组(99处,71.7%);对于骨折分型的价值,三维CT组(75处,100%)〉轴位CT组(69处,92.0%)〉X线组(48处,64.0%);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侧髋臼骨折合并关节内骨碎片,X线组检出19例,轴位CT组和三维CT组无漏诊。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能立体直观地观察髋臼骨折并准确进行分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法,多层面重建(MPR)法,平扫层厚 7.5mm,重建层厚0.625mm,其中34例患者行普通X线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外伤性脱位35例,先天性畸形脱位5例,自发性脱位11例,病理性脱位1例.也可分:寰枢关节旋转脱位31例,其中术后2例,前、后脱位21例.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清晰、立体、直观显示骨折、脱位的部位及分型,结合三维后处理漏诊率为0%.而平片漏诊率26.5%(9/34),常规CT漏诊率13.5%(7/52).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VR、MPR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方法:对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20例患者进行CT平扫,其中加CT增强扫描12例,20例均于外伤后2~5h行CT检查;随访CT复查17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右侧18例,左侧1例;双侧1例。3例肾上腺挫伤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肿胀、增粗、边缘凸起、密度不均;17例肾上腺血肿CT平扫呈梭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增高或混杂密度。肾上腺周围脂肪囊内线条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6例,同侧膈脚增厚2例。增强12例中,挫伤2例增强显示肾上腺增粗,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1例。血肿10例增强显示病灶边缘呈环状强化5例,呈线状强化3例,病灶无明显强化2例。17例随访复查CT显示血肿范围缩小,密度减低,CT值较急性期减低10~20HU。结论: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CT表具有特征性,增强扫描及CT随访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成像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成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9例患者进行CT薄层扫描和三维(3D)重建,并从多方向观察3D重建图像。结果:29例中26例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成像技术二维(2D)和3D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结论:螺旋CT成像技术能对颌面部折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as become the study of choice for the majority of abnormalities of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as well as for demonstration of primary pathology of the spinal cord, and brain stem.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s of MR are currently limited by its high cost, relatively long scan time, and low sensitivity to calcification, new pulse sequences, faster scan strategies, and lower cost MR scanner are changing this situation. MR contrast agents and the use of 3-D imag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gradient echoes promise to play a role in MR of the 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116例中,45例并发阑尾穿孔(穿孔组),71例未发生穿孔(非穿孔组).结果:阑尾脓肿、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腔外结石4种征象对诊断阑尾穿孔的敏感度分别为42.2%、51.1%、15.6%和8.9%,特异度除蜂窝织炎为94.4%外,其余均为100%.CT诊断阑尾炎穿孔总的敏感度93.3%,特异度94.4%,诊断符合率为94%.此外,穿孔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阑尾横径均大于非穿孔组者.结论:仔细观察有无阑尾脓肿、蜂窝织炎、腔外积气、腔外结石等征象,对判断阑尾炎及是否并发穿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