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瘫患者在行走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予以协助,如果借助一定的辅助训练器,不仅减少人力、增加安全性,还能加快训练和康复速度,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偏瘫患者行走康复训练器(图1),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图1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器原理与结构该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器根据幼儿学步车的工作原理,对结构进行改进并将尺寸进行加大而制成。训练器由上圆环和下圆环及3根长度可伸缩调节的连接杆组合而成。下圆环直径较上圆环大,以增强稳定性。下圆环装有6只万向行走轮,能在患者或看护人员的推动下在地面上任意方向前进。3根连接杆各装有2只…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康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偏瘫侧肩痛会导致患者病情复杂,使偏瘫侧肢体康复治疗时间延长.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同时也妨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行走和上肢功能康复治疗进展。由于肩痛的存在,使得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肌肉主动活动减少,妨碍了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维持,患者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新技能.阻碍了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从而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偏瘫肩痛对脑卒中康复效果成负性影响。早期预防和正确治疗可以防治肩痛等肩部问题,为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促进其独立活动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接诊的150例偏瘫患者中,有6例患者来就诊时已合并膝反张,经过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最后只得使用矫形器。1病历摘要病例1:患者,胡XX,男,12岁,主因脑外伤后偏瘫,失语3+个月,于2000年5月16日收住我院。患者于2000年2月3日车祸致脑外伤昏迷,40d后清醒,醒后发现右侧偏瘫、失语,未做任何康复治疗,2个月后家人即架着其下地行走。入院查体:神清,运动性失语,右侧唇沟浅,右侧腱反射亢进,Brunnstrom分级右上肢Ⅲ级,下肢Ⅳ级,站位平衡差,偏瘫步态,家属从患儿后方架着其腋下行走,躯干前倾,膝反张…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关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用以康复的、有代表性的行走辅助工具以及行走辅助工具并用的辅助设备和行走训练工具,同时说明其适应证和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性行走能力及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常州阳光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31例),均给予两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重任务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4周后单项任务与双重任务下“起立-行走”测试时间、跌倒恐惧(FE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双重任务下“起立-行走”测试时间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FES-I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重任务训练可有效提高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性行走能力,减轻跌倒恐惧,提升平衡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对促进患者康复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助行器步行训练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关于脑卒中偏瘫患恢复期用以康复的、有代表性的行走辅助工具以及行走辅助工具并用的辅助设备和行走训练工具,同时说明其适应证和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7.
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江海燕11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必要性〔1〕偏瘫患者早期往往卧床不起,恢复期患者,其患肢也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这就决定了护理偏瘫患者的特殊性,即除了基础护理外,还要针对病变特点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偏瘫患者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意象疗法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评分评定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积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意象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可显著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意象疗法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评分评定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积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意象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可显著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由于脑卒中引发的肢体偏瘫最常见,而且经过足够时间的治疗,90%的患者可独立行走,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康复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由于伴有或单独存在肢体、躯干的共济失调,虽然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仍难以独立的行走或生活不能自理。其原因除了由于基础病情较重外,治疗师对于共济失调缺乏有效的训练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躯干、肢体患有共济失调的患者由于躯体及肢体控制力差,导致行走不稳、持物困难,因此人身安全性差。往往难以独立生活,难以脱离家人有全面生活照顾,更难以重返工作岗位。因此找到有效的共济失调训练方法对于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康复期护理方法。方法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确保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按计划要求实施康复训练。结果通过对偏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使得患者增加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偏瘫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专业系统性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观察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单纯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神经内科治疗相同,康复治疗组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康复师进行系统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及结合电子偏瘫治疗仪等治疗。由同一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康复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偏瘫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尽管康复工作者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做出了很大努力,住院期间患者的运动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但患者出院回家后如何系统地进行康复治疗,国内报道甚少。我们为出院回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制定了统一的家庭康复指导计划,并定期去患者家进行康复指导和评估,观察这种家庭康复指导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偏瘫早期上肢功能的中医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偏瘫早期上肢功能的中医康复治疗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陈立典,吴强,陈颖楠,苏彩平,余惠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上肢功能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生活活动能力,但在偏瘫病的康复治疗中,上肢的功能恢复最难、最慢,其并发症也多。针...  相似文献   

15.
上肢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偏瘫患者使用助行器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功能性电刺激(FES)是用电刺激作用于丧失功能的神经肌肉以帮助肢体重建活动功能的一种方法。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的功能恢复作用不如下肢,经过治疗的患者往往可以行走,但手的功能恢复程度却十分有限。促进技术对偏瘫早期  相似文献   

16.
<正>偏瘫肩痛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它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并增加患者的抑郁情绪[1]。如果偏瘫肩痛未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患侧肩关节囊粘连,甚至冻结肩的发生,或加重上肢痉挛状态,严重阻碍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因此,明确患者肩痛的原因,并予早期处理,减轻偏瘫肩痛症状,是患者上肢康复治疗的关键。目前,对于偏瘫肩痛的治疗有口服药物、康复理疗、针灸、痛点局部注射及神经阻滞等,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肩痛,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我科的1例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i00例伴有行走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后(3个月)均采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态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计算机辅助步态分析系统的评价指导下进行步行能力训练,对照组则不依据步态分析检查结果进行训练。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异常步态具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计算机步态分析系统指导步行训练可有效地矫正或改善偏瘫步态。  相似文献   

18.
总结1例绒毛膜癌脑转移术后患者的护理.患者行脑部病灶切除,左枕骨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了偏瘫、失语、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此实施了一级恢复起床功能、二级恢复行走功能和三级恢复自理能力的规范化偏瘫三级康复治疗,进行听、说、读、写等4个方面的失语康复治疗,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患者住205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偏瘫病人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4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加强康复护理训练,通过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功能康复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较前有明显提高(P<O.001),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 偏瘫患者加强康复护理训练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7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康复加针灸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康复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增加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时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入组后6个月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劣;偏瘫患者的自然康复过程大概3个月,故康复训练宜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