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保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律和标准,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验检测法、职业健康检查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现场检测化学、物理因素48个点,合格46个点,合格率95.8%;职业健康监护结果显示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该项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制模式下“送康复服务上门”为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完善“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分为康复医生组、普通全科医生组和医生助理组,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和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家庭医生的康复知识背景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的影响。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207人,在接受家庭医生或医生助理“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6个月后,SRHMS的总得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家庭医生的康复知识背景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有差别,生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的“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但家庭医生康复专业知识不足,影响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效果,急需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某砖厂为了识别整个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存在的对劳动者有害的危害因素,为了预防、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建议,为更好地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查表法对该砖厂进行评价,分析生产线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风险水平。结果:该砖厂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生料粉尘和噪声及高温。结论:该砖厂粉尘危害严重超标,噪声危害较轻,需加强粉尘控制,防尘防噪保护措施应该更加完善,建议采取综合整治,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职工健康权益,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盐田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综合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方法对2001~2005年社区1596例高血压患者,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危险程度予以个性化干预;观察随访率、控制率、知晓率、服从性以及不良健康行为的变化。结果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与2001年比较,2005年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知晓率提高了36.3个百分点,随访率提高了49.2个百分点,规范服药率提高了21.6个百分点,控制率提高了34.3个酉分点,脑卒中发病率由2001年的18.4%下降到2005年的4.7%,不良健康行为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是提高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宇飞  江海棠  陈萍萍 《中外医疗》2012,31(34):121-122
目的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三氯乙烯的检测和对工人进行三氯乙酸的检测,对所检测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结果监测涉三氯乙烯的50家企业,监测点为540个,对超标3倍及以上的点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对比,P=0.0024,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三氯乙烯总体平均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组跟对照组的三氯乙烯测定值有不同。而检测次数之间的G-G调整(P<0.05),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每次检测的结果都有改善。对超标但在3倍限值及以下的点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后,得出干预组跟对照组间的P=0.0333,且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三氯乙烯总体平均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组跟对照组的三氯乙烯测定值有不同。而检测次数之间的G-G调整(P<0.05),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每次检测的结果都有改善。对未超标的点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得(P<0.0001),干预前后三氯乙烯浓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未超标监测点的浓度经过干预后有所改善。对512名工人进行三氯乙酸的检测,干预前,三氯乙酸检测结果合格人数占总人数39.6%,进行干预后,所占比例上升到77.5%,经mcne-mar检验,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进行分级管理后,三氯乙酸检测结果有所改善。结论说明某街道的分级管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选煤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检测24个粉尘作业点,合格作业点数17个,合格率70.8%;岗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9个岗位,合格9个点,合格率为100%。对该矿29个工作面进行了噪声测定,合格点数20个,合格率为68.9%,最大值109.4dB(A)。该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噪声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检查,也是对某些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段之一。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胃镜头部通过咽喉部时,病人有恶心感,重者还半有呛咳,流泪,窒息感而不由自主的将胃镜杆迅速拔出,导致检查治疗失败。而临床观察发现,病人自觉症状的轻重与操作者的方法密切相关。为了尽可能的减轻病人不适,提高送镜成功率,我们就临床上常见的三种送胃镜头过病人咽喉部的方法,并操作一百例病人,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5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患者5268例(临床路径组)和同期的非临床路径管理患者5895例(传统组),对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辅助检查费用显著下降,P<0.001;单纯性阑尾炎次均辅助检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其余病种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某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对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并对结果分析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选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在试运行过程中,大多数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总尘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合格率为77.78%,超标岗位均在包装车间 噪声的合格率为76.92%,超标岗位主要在球磨机房和水泥包装机旁.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有效,控制措施中(特别是除尘措施)存在有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朱旭  童智敏  施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246-1247,1258
目的:识别和分析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文件,对某公司18 000t/a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二期扩建项目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研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其设置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其他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员工接触毒物的机会较少,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对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效果,为推广"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278人,与接受服务前相比,在接受服务6个月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和总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就诊次数、就诊时间和家人日均护理时间减少,医药费用下降,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对象对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频次、服务效果和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5.68%~98.92%。结论 "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饮料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防治的目标,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检测8个噪声作业工种,合格率77%;2种有毒物质的测试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某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检测22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数14个,合格率63.6%;巡检岗位个体呼吸行粉尘浓度,检测9岗位,合格6个点,合格率为66.7%。对井下综采15个工作场面等进行了硫化氢、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执行标准分别为GBZT160.33-2004 GBZ 2-2002 GBZ/T160.28-2004)测试,均符合GBZ2.2-2007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的要求。对该煤矿29个工作面等工作场所进行了噪声测定,合格点数21,合格率为72.4%,最大值108.1Db(A)。该项目的选择、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粉尘、噪声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煤炭生产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职业病危害也比较严重。某煤矿建于1995年,煤炭储量2 851.7万吨,可开采储量277 602万吨,现可开采量1 751.3万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矿井服务年限41.7年,2010年该矿被平顶山某煤电有限公司收购,对其进行安全生产和生产系统的改造后,开始试生产。为评价其改扩建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和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露天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检测9个粉尘作业点,合格作业点数8个,合格率88.9%;岗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8个岗位,合格8个点,合格率为100%。对该露天矿8个工作面进行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执行标准分别为GBZ/T160.28-2004GBZ/T160.33-2004 GBZ/T160.29-2004)测试,均符合GBZ2.1-2007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的要求。对该矿12个工作面进行了噪声测定,合格点数8个,合格率为66.7%,最大值89.8dB(A)。该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噪声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毒物质控制效果评价的可行方法.方法 利用有毒物质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与有毒物质暴露程度分级等方法,对有毒物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5处位置进行了有毒物质检测,其中无危害作业位置为33处,占比94.28%,有毒物质所占比例较为合理,另外项目中2处位置属于危害作业,占比5.72%,所占比例未超过7%,且分别为轻度与中度危害程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结论 有毒物质评价作为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邹建英 《嘉兴医学》2000,16(3):162-163
供应室开展全方位下收下送,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各科室,特别是整体护理病房的工作,在院、科二级考评中满意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杨绥岗  杨军 《医学动物防制》2012,(2):194-195,197
目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作业场所粉尘、噪声有不同程度超标。结论该项目所采取的防尘、防噪、防毒等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能达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有些作业场所(如粉料制备、抛光生产线等)仍存在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20.
江阴市某燃煤发电厂是江苏电网的苏南负荷中心,整个工程建设规模为1210MW,分三期进行。一期工程2×135MW机组及二期扩建工程2×140MW机组已于1999年及2005年分别上网发电。三期扩建工程2×330MW机组于2007年1月开始试运行,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对其三期工程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