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并与经典的培养法作了比较。39例生育男性精浆解脲支原体ELISA法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0.3%和7.7%,164例不育者精浆解脲支原体两法阳性率分别为35.4%和31.7%,生育者与不育者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P<0.005);ELISA法与培养法符合率为86.5%。精子畸形率超过30%及精子密度偏低(<0.2亿/ml)的不育者,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高达69.2%和56.5%。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导致精子形态与功能的异常,从而引起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2.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对600例宫颈糜烂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Uu的检测,并根据宫颈糜烂患者病变程度及病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宫颈糜烂患者Uu检出率为43.2%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1),其中轻度宫颈糜烂患者检出率为6.1%,中度为21.1%,重度45.9%。各组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宫颈糜烂病程与Uu感染呈正相关,病程〉12月的宫颈糜烂患者的Uu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Uu感染在宫颈糜烂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宫颈糜烂病程越长、宫颈糜烂程度越重,Uu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分别对96例早孕稽留流产患者(研究组)和8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UU培养,并对两组清宫后绒毛及蜕膜送病理检查。结果研究组宫颈分泌物UU培养阳性例数(96例,占61.46%)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占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52例(54.16%)发生绒毛膜炎,对照组有4例(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可通过上行传播引起宫内感染,绒毛膜炎而导致稽留流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及临床治疗效果,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们对男性不育410例进行了Uu检测,并对阳性者行药敏试验及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解脲支原体致Reiter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解脲支原体 (Uu)感染所致的男性不完全性Reiter病的临床特点和抗生素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 7例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 ,并观察了多西环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对Reiter病的疗效。结果  7例均为不完全性Reiter病 ,其中 6例治愈。结论 Uu引起的不完全性Reiter病可通过消除泌尿生殖道的Uu感染而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方法对妇科就诊的354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CU)患者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54例疑似NCU患者共分离出支原体124株(35.0%),其中单纯UU感染100株(80.6%);UU合并MH感染24株(19.4%)。UU对强力霉素与美满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3.0%及88.0%。结论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主要以UU为主。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治疗支原体感染时,不能仅凭经验用药,必须作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以便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格尔木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体化试剂盒,对891例泌尿生殖道取材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Uu单独阳性率36.29%,Uu+Mh阳性率10.21%,Mh单独阳性率0.67%,三者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受检者阳性率分别为37.6%、61.87%,男、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Mh、uu+Mh感染对交沙霉索、强力霉素、甲砜霉素敏感性均较高,而对红霉素、斯帕沙星、可乐必妥、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格尔木地区Mh、Uu+№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交沙霉索和强力霉素可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Uu、№、Uu+Mh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解脲支原体(UU)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U还可引起宫内感染而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及继发不孕等后果,因此临床早期诊治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有关UU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其准确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选择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对于UU所致疾病的诊治及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当前UU检测的几种热门方法 ,包括它们的原理、各自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还应综合考虑各医院具体条件,选择最为合适的检测方法 ,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宫颈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蓬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2例正常体检女性为健康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培育,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支原体的检出率。结果健康组支原体总检出率为51.6%(32/62),其中,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68.8%(22/32),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2.4%(4/32),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8.8%(6/32);观察组支原体总检出率为53.9%(56/104),其中,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71.4%(40/56),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0.7%(6/5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7.9%(10/56)。两组研究对象的支原体总检出率、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人型支原体检出率、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6例研究对象中,阴道清洁度Ⅱ、Ⅲ、Ⅳ度分别为38、70、58例,其中,支原体感染例数分别为4例(10.5%)、44例(62.9%)、40例(70.0%),阴道清洁度Ⅲ、Ⅳ度者的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阴道清洁度Ⅱ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与宫颈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其检出率与阴道清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解脲支原体(UU)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微生物,是致病性比较弱的条件致病性病原体。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人类、家禽、实验室动物以及土壤、污水中均可找到,多数为不致病性,少数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在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在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黏膜,女性的感染部位在宫颈。目前研究发现,UU在性成熟女性生殖道中分离率非常高,并认为UU的检出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联合试剂盒,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192例中,支原体检出阳性者98例(51.0%);阳性者中溶脲脲原体(uu)单独感染者56例(57.1%),人型支原体(Mh)、Uu混合感染42例(42.8%),无Mh单独感染。结论:溶脲脲原体是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Mh、Uu混合感染呈增多趋势,治疗支原体感染应尽可能依照药敏结果选用治疗药物。如不能做药敏试验,则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情况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妇科住院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为48.58%,解脲脲原体(Uu)感染阳性率为41.36%,人型支原体(Mh)感染阳性率为2.15%,两者共同感染阳性率7.22%。Uu单独感染要明显高于Mh及两者共同感染(P<0.05)。药敏分析示: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为交沙霉素。未发现支原体感染可增加术后发热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未感染支原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支原体检出率,应合理使用抗菌药,支原体感染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刘金波  周宁  何海明 《武警医学》2010,21(3):241-242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以及各种侵入性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条件致病菌真菌大量繁殖,由此导致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系统中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结果: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44.59%(305/684),其中Uu阳性百分率为69.51%(212/305),Mh阳性率为10.16%(31/305),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0.33%(62/305)。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较敏感,其敏感率〉80%;对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较不敏感,其敏感率〈45%。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为首选药物,临床还需根据支原体培养药敏结果个性化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G Tatra  F Nasr 《Strahlentherapie》1983,159(10):606-609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fibronectin was measured by method of single radial immunodiffusion pretherapeutically in a group of 72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ites and various stages of gynecological carcinomas and of 27 women with benign cysts of ovary. A group of 18 healthy women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Fibronectin in plasm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tumors while in patients with other tumor localization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control group was evaluab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就诊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抗原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支原体鉴定采用培养法,药敏试验采用药敏试剂盒。结果 4368例衣原体抗原检测患者感染沙眼衣原体(CT)152例(3.48%);5530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患者支原体感染2729例(49.35%),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最高占总感染率82.50%。支原体对13种抗菌药敏感性高的是多西环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耐药性高的是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既有单纯感染又有混合感染,以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其次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感染类型及抗菌药敏感性不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骨科临床感染事件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122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干预组根据药敏+培养调整抗生素的使用及治疗措施,观察感染预后及临床疗效。结果从术后感染率情况看,干预组较常规组低,对感染的控制优势明显(P〈0.05);但是菌群的分布没有差异(P〉0.05),说明针对性治疗策略干预对各种菌种的控制都有明显效果。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应积极查明感染病原菌,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培养非发酵菌株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预防医院感染。方法:选取2012-01-2013-12在本院进行血培养的8 245份标本,BacT/Alert3D血培养仪中培养,Vitek compact 2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K-B法对14种抗生素药敏测定,计算耐药率(%)。结果:8 245份标本血培养阳性率为5.87%,阳性血培养非发酵菌株阳性率为0.485%,占阳性标本的8.26%。40株阳性血培养非发酵菌株临床分布前三的科室为血液科、消化内科和ICU,平均血培养时间(14.74-34.80)h,1例荧光假单胞菌除外。40株阳性血培养非发酵菌株检出前三的菌株分别为铜绿假单包菌、不动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不动杆菌药敏实验中,耐药率最低的3种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4.29%、25.00%和33.33%。假单胞菌属药敏实验中,耐药率最低的3种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4.55%、4.17%和44.17%。结论: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表现为较低的耐药率,适合血培养阳性非发酵菌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13例均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伴有反复自发性气胸,3例伴乳糜胸,2例伴咯血,1例合并腹部淋巴管瘤。肺功能检查表现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合并弥散功能降低;MSCT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囊腔影,薄层重组和HRCT图像可清晰显示囊腔薄壁及常规CT不能显示的小的囊腔,囊壁外可见贴壁的血管影。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可对多数病例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