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3 mL加0.9%氯化纳注射液对36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1个疗程后77.8%的患者能在20 min内入睡,58.3%的患者睡眠时间持续6 h以上,63.9%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为0,72.2%的患者对自己睡眠改善的评价满意.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患者26例,采用前入路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20次,观察睡眠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血中E2由治疗前的(33.13±18.26)pmol/L升至(153.64±86.57)pmol/L(t=-8.00,P<0.01),FSH由治疗前的(52.74±20.16)U/L降至(37.96±12.48)U/L(t=2.08,P<0.05),LH由治疗前的(36.09±13.34)U/L降至(25.35±7.51)U/L(t=2.21,P<0.05)。睡眠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4.6%。HAMA评分由治疗前的(19.9±6.87)分降至(11.4±4.1)分(t=3.35,P<0.01)。结论 GB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和焦虑症状,能调节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的神经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和普通毫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慢性失眠症病例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毫针治疗,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52.9%,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2.6%,两组病例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优于普通毫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25例失眠症患者行双侧星状神经节交替阻滞(2%利多卡因5ml 维生素B120.5mg),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结果:1个疗程后72%的患者能在20mim内入睡;72%的患者睡眠时间持续6h以上;68%的患者对自己睡眠改善评价满意.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48例诊断为失眠症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穿刺组(n=24)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穿刺组(n=24)应用传统盲探穿刺SGB治疗.评价失眠改善情况,观察手术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穿刺针误入血管率、气胸发生率、穿刺点疼痛率、臂丛神经阻滞和喉返神经阻滞等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引导穿刺组治疗失眠症有效率为95.83%,常规穿刺组为83.33%,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霍纳征出现率98.6%,高于常规穿刺组83.5%(P<0.05).超声引导穿刺组穿刺针误入血管(0%)、穿刺点疼痛(1.3%)、气胸发生(0%)、臂丛神经阻滞(0%)和喉返神经阻滞(0.2%)均低于常规穿刺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可靠,比传统盲探法更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呃逆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系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致的疾患 ,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临床十分常见 ,笔者从1998年至今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共治疗呃逆患者 3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 37例中 ,5例为住院病人 ,余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2 3岁 ,病程最长 2月 ,最短 4小时。本组病例均排除恶性肿瘤引起者。1 2 方法1 2 1 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伸展颈部 ,令病人轻轻张口 ,以消除肌紧张 ,并暴露胸锁乳突肌。1 2 2 穿刺点 :在胸锁关节上方 2 5cm ,离正中线外侧…  相似文献   

7.
我院疼痛治疗门诊自 1996年 10月~ 1998年10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治疗病人 6 8例 ,显效率达 92 .6 %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6 8例病人 ,男 31例 ,女 37例 ,年龄 18~80岁。头痛 (血管性、神经性、偏头痛等 ) 44例 ;颈椎病 9例 ;头、颈  相似文献   

8.
9.
我院自1987年至1993年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肩周炎2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详细介绍星状神经节的解剖、治疗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临床应用,如治疗面神经炎、带状疱疹、雷诺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病因不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并不困难,治疗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消除局部神经水肿,控制炎症发展。经过中西医药物治疗、针灸、理疗,轻者一月左右面部功能恢复,重者历时较久,恢复多在3月到半年内,重型麻痹病例呈完全变性反应预后更差。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麻痹42例,疗效确切,缩短了病程,改善并加强面部功能的恢复,现就点滴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2例,男11例,女五例;年龄14~47岁;左侧29例,右侧13例;病程4天~8个月,其中37例已经接受酉药、中药、针灸、理疗等治疗但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以前只有靠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自1993年我院设疼痛门诊以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35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偏头痛诊断依据为1998年2月国际头痛学会与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普通型偏头痛10例,典型偏头痛12例,其他偏头痛13例,共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病史最长7~8年,最短的1~2个月。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影响工作和睡眠,轻者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守立 《中原医刊》1996,23(3):28-28
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局麻药合剂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血管性偏头痛2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2倒中均依据美国国家卫生学院的头痛分类法,男8例,女14例,年龄10~66岁,其中12岁以内2例,13~20岁5例,21~40岁6例,41岁以上9例。病程2~23年,平均10.5年,22例均诊断为血管性偏头痛。  相似文献   

14.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疼痛门诊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了减少并发症通常避免同时双侧SGB。随着适应症不断扩展,自然产生同时双侧SGB的需求,也确有同时施行双侧SGB的罕见病例,但目前尚无对双侧SGB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瞳孔紧张症好发于青状年女性,多以单侧患眼瞳孔扩大为主要特征,传统治疗是借助缩瞳孔剂把瞳孔暂时缩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外表的目的。作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瞳孔紧张症2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冯某,女,44岁,自述左眼视力模糊。左瞳孔变大,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失眠患者大多需应用镇静药物辅助睡眠,长期使用可使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笔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严重失眠患者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人体高极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指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能达到正常睡眠要求而且长期无法成眠至少3周以上者称为失眠症。本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按压额三线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4年3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阻滞治疗头痛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42例,女58例;年龄18~70岁,平均(47±3)岁;病程1~12年。其中血管痉挛性头痛23例,神经性头痛27例,眼源性头痛2例,鼻源性头痛7例,肌挛缩性头痛28例,颈椎病所致头痛3例,原因不明10例。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治疗方法:①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气管旁入路。患者仰卧位,肩下垫枕,伸展颈部。在胸锁关节上3cm、正中线外侧1·5cm处穿刺,垂直进针,抵第6颈椎横突后稍外移至横突边缘,回抽无回血及脑脊液后,注入1%利多卡因10ml。部分病例加地…  相似文献   

20.
封君品 《华夏医学》2003,16(6):846-84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性疾病 ,以反复发作的双侧或单侧头痛为特征 ,病因复杂。传统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均具有一定疗效。为了寻求一种疗效更加确切的治疗方法 ,笔者自1 992年开始采用星状神经阻滞 (SGB)加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偏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 ,其中男 31例 ,女 4 9例 ,年龄 1 5~ 6 2岁。病程2 d至 4年 ,其中 2 d至 6月 30例 ,7月至 1年 30例 ,>1年 2 0例。发作频率 1~ 5次 /月 ,双侧头痛 2 9例 ,偏侧头痛 5 1例。本组病例均为经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除外其他疾病而确诊者。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